申万宏源(06806)

搜索文档
罗莱生活接待49家机构调研,包括申万宏源证券、三井住友德思资管、恒安标准人寿等
金融界· 2025-08-26 10:3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1亿元 同比增长3.60% 归母净利润1.85亿元 同比增长16.97% [1][3] - 国内家纺业务收入17.89亿元 同比增长6.49% 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增长18.35% [3] - 美国家具业务收入3.92亿元 同比下降7.81% 亏损2875.34万元 同比下降31.72% [3] 业务分区域表现 - 美国家具业务受高利率和地产需求低迷影响 收入利润双降 毛利率31.41% 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2][3][8] - 国内家纺业务保持增长 直营渠道毛利率67.77% 提升1.5个百分点 线上渠道毛利率54.75% 提升1.35个百分点 [1][5] 渠道与门店策略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 直营店381家 加盟店2142家 [1][4][6] - 下半年维持稳健开店策略 重点提升店铺经营质量和存货周转效率 [4][6] 产能建设进展 - 罗莱智慧产业园一期于2025年4月落成 逐步投入生产使用 [1][7] - 新产线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与产品品质 优化生产效能和周转效率 [7] 分红政策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2元(含税) [1][4] - 结合2024年度分红(每10股派4元) 2025年合计每股派发0.6元 [4] - 公司持续执行高现金分红策略回报投资者 [1][4]
调研速递|罗莱生活接受申万宏源等60余家机构调研,上半年业绩增长亮点多
新浪财经· 2025-08-25 19:0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亿元 同比增长3.60% 归母净利润1.85亿元 同比增长16.97% [1] - 国内家纺业务营业收入达17.89亿元 同比增长6.49%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增长18.35% [1] - 美国家具业务收入3.92亿元 同比下降7.81% 归母净利润-2875.34万元 同比下降31.72% [1] 业务分渠道表现 - 国内家纺业务直营渠道毛利率为67.77%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加盟渠道毛利率45.09% 同比下降2.42个百分点 线上渠道毛利率54.75% 同比提升1.35个百分点 [1] - 美国家具业务毛利率31.41% 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主要受美国地产需求低迷及高利率环境影响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7.82% 通过库存管控与产品竞争力提升推动毛利率稳步增长 [1] 战略与产能布局 - 2025年下半年维持稳健开店策略 截至半年度末直营店381家 加盟店2142家 重点提升店铺经营质量与存货周转效率 [1] - 罗莱智慧产业园投产后将提升产能与周转效率 强化长期业务成长能力 [1] - 公司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2元(含税) 结合2024年度每10股派发4元 全年每股累计派发0.6元 [1] 海外业务挑战 - 美国家具业务受美国贷款利率高企 需求端不足及新房销售量走低影响导致亏损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美国经济环境 关税政策及降息预期不确定性 同时加强成本与费用管控 [1]
金麒麟最佳投顾评选周榜丨股票组南京证券投顾黄睿周收益18.7%居首位(全名单)
新浪证券· 2025-08-25 13:38
活动概况 - 第二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由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联合主办 旨在寻找优秀投资顾问并推动投顾IP建设及展业平台发展 [1] - 活动包含股票模拟交易 场内ETF模拟交易 公募基金模拟配置及社交服务评比等多维度竞赛 参与投顾人数达万名 [1] - 周榜统计周期为8月18日至8月24日 涵盖股票 ETF及公募基金模拟组合收益率排名 [1] 股票模拟交易组表现 - 南京证券投顾黄睿以周收益率18.73%位列榜首 其所属营业部为南京证券总部 [1][2] - 招商证券投顾林妍娱以周收益率17.9%排名第二 营业部为深圳科技园高新南一道证券营业部 [1][2] - 国盛证券投顾陈丙寅以周收益率16.21%居第三 营业部为上海分公司 [1][2] - 前十名收益率均超过12.74% 涉及方正证券 申万宏源证券 长江证券等多家机构 [2] 场内ETF模拟交易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投顾张叶峰以周收益率15.68%居首 营业部为江西鹰潭环城西路证券营业部 [3][4] - 方正证券投顾洪晓伟以15.62%收益率位列第二 营业部为温州半塘街证券营业部 [3][4] - 光大证券投顾盛少鹏以13.54%收益率排名第三 营业部为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3][4] - 前十名收益率均高于11.15% 涵盖南京证券 中金财富 财通证券等机构 [4][5] 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表现 - 方正证券投顾洪晓伟以周收益率14.18%蝉联榜首 营业部为温州半塘街证券营业部 [5][6] - 国元证券投顾吴达耀以14.15%收益率居次 营业部为珠海九洲大道富华里证券营业部 [5][6] - 广发证券投顾张坤以13.38%收益率列第三 营业部为乌鲁木齐北京南路证券营业部 [5][6] - 前十名收益率介于7.11%至14.18% 涉及华泰证券 国盛证券 国金证券等机构 [6] 社交服务评比 - 华源证券投顾林斗灿 西部证券投顾李慧及华安证券投顾王汉唐在社交IP服务评比中位列周榜前三甲 [6]
申万宏源:细分化功效化趋势不改 国货洗护潜力无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11:24
行业地位与国产替代机遇 - 洗护行业是化妆品赛道第二大领域 具有较大国产替代潜力[1][2] - 国内品牌因更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而具有优势 在国际大牌主导背景下 差异化定位抢占细分市场客群蕴藏机会[1][2] - 建议关注拉芳家化 上美股份 上海家化及珀莱雅[1] 洗护发市场发展态势 - 中国洗护发产品2023年销售额达559亿元 同比增长13.4%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3] - 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发质和脱发问题受关注 带动功效性产品需求提升 产品温和性得到重视[3] - 迈入综合头皮洗护时代 细分功效 概念 成分打造东方护理方案[3] 面部清洁市场特征 - 2023年中国面部清洁产品市场规模达498亿元 预计2026年达525亿元[4] - 除基本清洁功能外 滋润保湿 控油等功效关注度提升 清洁卸妆 须泡合一多功能产品出现[4] - "清洁+X"多功效产品因简化护肤步骤 节省时间和金钱投入而受到青睐[4] 身体洗护市场趋势 - 2024年中国身体洗护市场规模达234亿元[4] - 功效和香味是消费者关注重点 关注人群占比分别为65.80%和56.3% 其中花香香氛最受欢迎[4] - 身体护理市场温和复苏 时节细分和情绪护理得到重视 冬夏两季对功效有差异化需求[5]
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行情仍有一定的演绎空间,波动或将增加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01
市场整体展望 - 内外部基本面和流动性条件无显著利空 继续支撑市场上行 市场情绪和资金面尚未达到显著全面过热 [1] - 市场持续演绎牛市氛围在情理之中 后续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 [1][9] - 市场资金情绪持续升温 部分指标已经升至较高位置 若慢牛演化为加速赶顶 不可忽视可能的阶段性脆弱风险 [1][9] - 6月底以来市场波动很小 随着市场进入加速阶段 A股未来波动或将增加 [1][4] - 单日成交2.7万亿元确属较高水平 但从资金入市状态看或还有潜力或空间 [4] 行情驱动因素 - 此轮行情从起步到加速 核心线索都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 并非散户推动 [2] - 充裕流动性仍是行情的主要基底 国内基本面 国内流动性 海外流动性三者改善是市场步入上行趋势的关键三支柱 [7] - 中国转型步伐加快 经济能见度提高 无风险收益下沉 股市机会成本下降 资本市场改革改变社会观念 构筑"转型牛"动力 [3] - 全面牛市需要2026年基本面改善预期 供给出清提供安全垫 需求改善提供向上弹性 [6] 配置策略建议 - 继续聚焦资源 创新药 游戏和军工 开始关注化工 逐步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 9月消费电子板块值得关注 [2] - AI链 创新药 军工 大金融仍是战略配置重点 内部适度高切低 [8] - 行业重点关注通信 计算机 半导体 传媒 新消费 新能源 非银 有色等 [9] - 科技成长是市场主流 港股 军工 非银 黄金 有色 可选消费等可能是轮动补涨的重要方向 [4][5] - 创新药和海外算力链是中国深度融入海外产业链带来的景气机会 [6] - 关注创新药 CXO 国产算力 机器人 国产AI Agent几大赛道 [12] - 成长科技包括AI 机器人 军工 景气或业绩支撑包括稀土永磁 贵金属 工程机械 摩托车 农化制品 [13] 操作建议 - 适度忽略短线走势 放弃对回调节奏的预测 不要试图先卖后买博取差价 以免丢失筹码 [1][11] - 在重要支撑(如20日 60日均线)附近分别增加短线 中线配置 [1][11] - 踏空者要避免盲目追高 追涨杀跌风险较大 以处于相对低位的板块和优质品种为主等待轮动和补涨 [4] - 继续寻找科技成长主线内部的低位方向 挖掘尚未被充分定价的细分领域 [12] - 对于低位顺周期板块 精选具备景气预期 符合资金审美的优质赛道 [12]
申万宏源:鲍威尔演讲导致“降息交易”明显升温 预期能否落地关键在于9月非农和通胀数据
智通财经· 2025-08-25 07:01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立场 - 鲍威尔政策基调转向中性偏鸽 强调在滞胀风险中取得平衡 通胀上行和就业下行风险并存[2] - 就业方面呈现供需双弱下的脆弱平衡 且就业下行风险趋于上行[2] - 通胀方面认为关税引发的通胀清晰可见 但可能是一次性的 需密切关注关税传导和扩散[2] - 货币政策需要随基线前景和风险平衡变化调整 且明显朝向宽松方向[2]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 - 美联储长期货币政策框架回归正常化 采用长期2%通胀目标加广泛的最大就业目标[3] - 2020年修订框架提出平均通胀目标制 更关注就业短缺和通胀补偿[3] - 2025年声明是对过去货币政策策略的事后确认[3] - 当前美国面临滞胀难题 美联储不得不在双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3] 降息预期与市场反应 - 鲍威尔演讲导致降息交易明显升温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9月降息预期由72%一度升至94%[1][4] - 年内降息次数由19次升至22次 2026年底前降息次数由50次升至53次[4] - 基准场景预计失业率升至44-45%区间 年内降息2次[1][4] - 9月降息落地关键取决于9月5日非农报告和9月11日通胀数据[1][4] - 第二次降息预期落地的充分条件是失业率升至44%以上[1][4] 远期政策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成为关税验证期[1][4] - 2026年上半年宏观场景可能呈现通胀保持粘性 经济企稳修复 失业率下行[4] - 当前定价2026年降息3次可能过于乐观 需关注中长端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元汇率反转风险[4]
每周股票复盘:申万宏源(000166)完成债券本息兑付并新发19亿债券
搜狐财经· 2025-08-24 03:1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为5.69元,较上周5.54元上涨2.71% [1] - 本周最高价5.7元(8月22日),最低价5.45元(8月20日) [1] - 总市值1424.77亿元,证券板块市值排名11/50,A股整体市值排名103/5152 [1] 债券发行与兑付 - 完成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本息兑付并摘牌,发行规模22亿元,票面利率2.50%,期限2年,兑付日与摘牌日均为2025年8月18日 [1][2] - 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完成发行,总规模19亿元,其中品种一规模5亿元(期限25个月/票面利率1.80%),品种二规模14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0%),拟于深交所上市 [1][2]
福建德尔终止沪市主板IPO 原拟募19.45亿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3 16:13
上市审核终止 - 上交所终止福建德尔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1] - 公司和保荐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主动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 [2] - 审核终止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有关规定 [2] 公司业务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等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赖宗明持股15.60%,未有单一股东持股50%以上或能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2] - 实际控制人为赖宗明、华祥斌、黄天梁,合计可支配公司35.06%的股份表决权,并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共同控制公司 [3] - 为保障决策稳定和避免僵局,实际控制人先后于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1日和2023年8月1日签署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一致行动规则和分歧解决机制 [3][4] 原发行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原计划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低于115,420,403股且不超过183,314,756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15% [4] - 原拟募资194,500.00万元,用于三个项目:年产200吨电子级三氟化氯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0,171.00万元,募资投资29,500.00万元)、含氟半导体材料项目(总投资156,000.00万元,募资投资105,000.00万元)、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二期)(总投资90,856.50万元,募资投资60,000.00万元) [4][5] - 三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277,027.50万元,募资投资额合计194,500.00万元 [5] 保荐机构信息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李志文、郭西波 [4]
正式发布!2025 第二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结果揭晓!
新财富· 2025-08-23 08:00
评选背景与方法论 - 640家买方机构参与有效投票确保结果代表性[2] - 投票数据原始记录封存5年保证可追溯性[2] - 研究机构可委托第三方进行二次审计验证数据真实性[2] 总量研究团队排名 - 广发证券位列总量研究团队榜首[18] - 兴业证券和长江证券分列总量研究第二和第三名[18] - 申万宏源证券国盛证券华创证券进入前六名[18] 产业研究团队排名 - 长江证券荣获产业研究团队第一名[20] - 广发证券和国泰海通证券分列产业研究第二和第三名[20] - 兴业证券申万宏源证券进入前五名[20] 细分领域研究排名 - 策略研究领域东吴证券位列第一[3] - 固定收益研究中华泰证券排名首位[3] - 金融工程研究长江证券位居榜首[4] - 银行业研究长江证券浙商证券国海证券位列前三[4] - 非银金融研究国泰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排名前三[5] - 房地产研究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进入前四[5] - 食品饮料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华创证券华西证券包揽前五[6] - 医药生物研究兴业证券天风证券国盛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位列前五[6][7] - 批零和社会服务业研究长江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天风证券占据前五[7] - 家电研究国联民生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财通证券国泰海通证券进入前五[7][8] - 农林牧渔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排名前五[8] - 轻工纺织服装研究长江证券浙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广发证券信达证券位列前五[8][9] - 电子研究长江证券华创证券中泰证券广发证券国盛证券包揽前五[9] - 计算机研究天风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国盛证券申万宏源证券进入前五[9][10] - 传播文化研究广发证券东吴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创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排名前五[10] - 通信研究天风证券长江证券国盛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位列前五[10][11] - 机械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浙商证券东吴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占据前五[11] - 汽车零部件研究长江证券东吴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广发证券进入前五[11][12] - 建筑和工程研究长江证券国盛证券天风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排名前五[12] - 新能源电力设备研究长江证券东吴证券天风证券华创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包揽前五[12][13] - 国防军工研究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天风证券位列前五[13] - 环保研究广发证券长江证券东吴证券天风证券国盛证券进入前五[13][14] - 化工研究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海证券天风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排名前五[14] - 公用事业研究长江证券华源证券广发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占据前五[14][15] - 能源开采研究长江证券国盛证券天风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位列前五[15] - 金属新材料研究长江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天风证券进入前五[15][16] - 交通运输仓储研究长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创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排名前五[16] - 非金属建材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天风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国金证券包揽前五[16][17] - 海外市场研究天风证券兴业证券国海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位列前五[17] 行业分类综合排名 - 消费领域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排名前五[21] - 科技领域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天风证券国盛证券国泰海通证券进入前五[22] - 制造领域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位列前五[23] - 能源材料领域研究长江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天风证券国泰海通证券排名前五[25] 综合影响力排名 - 长江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位列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前三甲[28] - 申万宏源证券天风证券兴业证券进入影响力排名前六名[28][29] - 本土研究团队总分排名长江证券以116分居首广发证券65分位列第二[29]
A股再度刷新多项纪录: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 全市场连续8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6:14
市场表现 - 沪指站上3800点 收盘3825.76点创近十年新高 [1] - 创业板指单日涨3.36% 本月累计涨幅达15.21% [1] - 科创50指数大涨8.59% 报1247.86点创2022年3月以来新高 [1]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连续8日突破2万亿元 打破历史纪录 [1] 芯片产业链 - AI芯片、存储芯片、算力硬件等概念全线爆发 [2] - 寒武纪-U与海光信息均获20%涨停 市值超5200亿元跃居科创板首位 [2] - 寒武纪-U年内累计涨幅达88.94% [2] - DeepSeek-V3.1发布新精度格式 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2] - 头部开源模型对国产芯片的支持推动算力生态落地 [2] - 腾讯表示国产推理芯片可应对国际供应链波动 [2] 券商板块 - 指南针涨超10%创历史新高 光大证券、信达证券涨停 [3] - 券商业绩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 当前量价齐升吸引资金关注 [3] - 本轮行情中头部券商涨幅明显 修复节奏较历史更稳健 [3] - 券商自营业务维持高景气 资管与投行业务具增长潜力 [3] - 主动管理基金对券商板块低配2.67% 存在增配空间 [3] 资金动向 - 7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4] - 居民存款向金融产品转移趋势显现 [4] - 存款收益下滑与资本市场赚钱效应推动"存款搬家" [4] - 转移资金可能通过"固收+"产品间接进入权益市场 [4] - 居民资金入市趋势处于起步阶段 仍需积累赚钱效应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