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夫山泉(09633)
icon
搜索文档
成本不足5块,三得利、雀巢抢食的 “自制” 生意,凭什么撬动百亿市场?
36氪· 2025-07-14 19:45
行业趋势 - 冰杯市场快速崛起,2024年上半年冰杯相关作品量同比增长236.3%,互动量激增462.6% [3] - 冰杯价格战激烈,线上平台首件价格压低至1元甚至0.01元,茶饮品牌纷纷推出"1元冰水/冰杯"活动 [3] - 冰杯销量爆发式增长,冰力达品牌从2022年100万杯增至2023年5000万杯,饿了么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350% [4] - 预计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销售规模有望突破630亿元 [4] 公司动态 - 农夫山泉推出3-5元冰杯成功破圈,蜜雪冰城以1元冰杯高调入场 [3] - 菲诺借助瑞幸"生椰拿铁"走红,2021年8-9月蝉联天猫抖音植物蛋白饮料类目销量冠军 [6] - 柠檬共和国推出480g大袋装柠檬液,单袋可复刻14杯柠檬茶,日均成本不到2元 [8] - 雀巢与Swoon联合推出组合套装,包含浓缩咖啡和柠檬水,迎合自制饮品热潮 [9] - 喜茶、茶颜悦色等新茶饮品牌通过公开配方、推出茶包等方式引发复刻热潮 [11] 日本市场案例 - 味滋康通过"柚子醋沙瓦"打入居酒屋场景,官方推特粉丝从2000人增至2万人 [14][16] - 三得利推出"百事原液"和"Home Drink Bar"系列,瞄准家庭互动体验场景 [19][20] - 伊藤园推出"优格搭子",通过凝胶化反应将牛奶转化为果冻或酸奶,拓展零食场景 [22][23] - 日本乳酸菌饮料消费场景向零食转变,女性消费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24] 核心观点 - "自制"风潮反映消费者对社交货币和情绪价值的追求,分享过程带来二次快乐 [25] - 日本企业通过差异化场景策略布局"自制"赛道,为国内企业提供借鉴 [13][24][25]
冰杯单价是瓶装水的3倍,你的消暑“凉”方被谁赚走了溢价?
36氪· 2025-07-14 19:21
冰杯市场概况 - 蜜雪冰城2024年7月3日推出1元"雪王冰杯",首周覆盖全国门店,上线首日多地出现抢购潮,抖音微博相关话题播放量超8000万次 [3] - 因产能不足导致多地门店临时下架冰杯,7月11日公司发布致歉声明并提出区域调运机制等改进措施 [3] - 小红书2024年"冰杯"词条笔记破万,DIY饮料教程推动场景化消费 [6] - 2025年中国食用冰市场规模达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5%),冰杯品类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0杯 [8]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品牌集体入局:古茗1元冰杯带动35%加购率,客单价突破20元;书亦烧仙草采用"任意消费+1元换购"模式 [9] - 传统渠道商布局:盒马750克醇冰售价6.5元登回购榜第一;小象超市800克食用冰售出3000+单 [9] - 农夫山泉推出差异化产品:2024年160克冰杯售价4.5元,2025年2千克家庭装单价降至11.4元/千克(降幅59%) [8] - 乳企跨界:伊利2024年底发布冰杯新品,蒙牛2025年3月推出"冰+"系列 [9] 产品技术壁垒 - 商业制冰采用流水缓冻工艺:分层冷冻挤压提升密度,相比家庭制冰融化速度降低50%以上 [13] - 四重过滤净水系统:石英砂+活性炭+软水树脂+RO膜逆渗透,解决家庭制冰卫生问题 [14] - 抗冻PET材质包装:耐受-18℃至-20℃低温运输,热收缩膜封层防开裂 [14] - 农夫山泉千岛湖水源+超低速缓冻工艺,标榜"持久耐融"特性 [11] 产业链生态 - 制冰企业产能扩张:冰力达2024年销量同比翻倍,冰趣味日产量从40吨扩至100吨 [18][20] - 上游设备商受益:惠康科技2024年营收32.04亿元(三年CAGR 28.7%),制冰机收入占比80% [20] - 代工模式主导:冰极限/冰力达等供应商为便利店提供OEM服务,单杯利润仅0.1元 [18] - 成本结构分析:农夫山泉包装水业务中包材成本占70%,水源成本仅3%,冰杯因净化/能耗导致成本上升 [21] 消费行为洞察 - 即时性需求驱动:78%消费者因"高温应急"场景购买,便利店3.5元价格体系已验证市场接受度 [17] - DIY组合效应:冰杯+饮料搭配提升客单价,盒马2025年6月咖啡冰杯销量同比增60% [8][17] - 代际消费差异:Z世代接受"该省省该花花"理念,推动冰杯成为情绪货币与社交话题 [17] - 日韩市场对比:日本年销25.7亿杯,韩国连锁便利店单日销量达100万杯 [5]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14日(周一)全球富豪榜
快讯· 2025-07-14 11:04
全球富豪财富排名 - 埃隆·马斯克以4042亿美元身价位列榜首 主要资产来源于特斯拉和SpaceX [1] - 拉里·埃里森以2749亿美元身价排名第二 财富主要来自甲骨文公司 [1] - 马克·扎克伯格以2476亿美元身价位列第三 其财富与Meta公司关联 [1] 科技行业富豪分布 -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1489亿美元)和谢尔盖·布林(1423亿美元)分别位列第6和第10名 [1] - 英伟达黄仁勋以1436亿美元身价排名第7 反映半导体行业财富积累能力 [1] - 微软前CEO史蒂夫·鲍尔默(1426亿美元)和创始人比尔·盖茨(1170亿美元)分别位列第8和第13名 [1][3] 零售与消费品行业代表 - 贝尔纳·阿尔诺家族以1505亿美元身价排名第5 掌控奢侈品集团LVMH [1] - 沃尔玛家族三位成员合计持有超3300亿美元财富 Rob Walton(1137亿)、Jim Walton(1126亿)和爱丽丝·沃尔顿(1042亿)分别位列第14、16、18名 [3] - 阿曼西奥·奥尔特加以1184亿美元身价排名第12 其财富源于Inditex集团(Zara母公司) [3] 亚洲富豪表现 - 印度富豪穆克什·安巴尼以1135亿美元身价排名第15 掌控信实工业 [3] - 字节跳动张一鸣以655亿美元身价位列第26名 [3] - 农夫山泉钟睒睒以594亿美元身价排名第27 当日财富增长8.89亿美元(涨幅1.52%) [3] - 腾讯马化腾以515亿美元身价排名第29 当日财富增长5060万美元(涨幅0.1%) [3] 金融与投资领域代表 - 沃伦·巴菲特以1424亿美元身价排名第9 代表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帝国 [1] - 盈透证券创始人托马斯·彼得菲以688亿美元身价排名第22 [3] - 加密货币交易所创始人Changpeng Zhao以675亿美元身价排名第23 [3]
港股开盘,恒指开跌0.16%,科指开跌0.15%;蔚来汽车(09866.HK)涨超4.5%,李宁(02331.HK)、农夫山泉(09633.HK)均涨近1.5%。
快讯· 2025-07-14 09:24
港股开盘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下跌0 16% [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下跌0 15% [1] 个股表现 - 蔚来汽车(09866 HK)开盘涨幅超过4 5% [1] - 李宁(02331 HK)开盘上涨近1 5% [1] - 农夫山泉(09633 HK)开盘上涨近1 5% [1]
0.1元微利的“类水生意”,为何让农夫山泉、蜜雪冰城贴身肉搏?
新浪财经· 2025-07-13 20:06
冰杯行业现状 - 冰杯产品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消费者对定价存在争议,山姆2公斤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售价22.8元被部分消费者认为过高,但也有观点认为其便利性和工艺价值合理[3] - 农夫山泉冰杯采用千岛湖水源,通过24-32小时超低速缓冻工艺制成,融化速度比流水冰工艺低20%,主打专业品酒、调饮等场景[3] - 冰杯产品在便利店渠道快速普及,农夫山泉去年推出160g/杯售价3元产品,今年部分渠道采取"买果汁加1元获冰杯"促销策略[3] - 盒马冰杯系列商品6月同比增长30%,咖啡冰杯同比增幅达60%,饿了么冰杯下单量较去年翻番[5][19] - 新茶饮品牌如蜜雪冰城、古茗等推出1元冰杯作为引流单品,降低消费门槛[16] 市场竞争格局 - 多个品牌布局冰杯市场,包括Costco、盒马、饿了么、奥乐齐等平台,以及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5][22] - 价格体系呈现多样化,从1元到22.9元不等,规格从96g到2kg均有覆盖[6][7][8] - 蒙牛和伊利依托成熟供应链推出风味冰杯产品,伊利优酸乳-嚼柠檬果汁饮品同比增长493%[22][23] - 便利店渠道如罗森、711等推出多种风味冰杯产品,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21] - 农夫山泉通过冰杯带动饮料销售,采取"买饮料加1元得冰杯"策略提升动销[38] 产品创新趋势 - 风味冰杯成为新宠,咖啡风味冰杯增长显著,水果味冰杯满足尝鲜需求[21] - 盒马发现可塑性强的冰杯更受欢迎,如咖啡冰杯可搭配多种饮品[22] - 全家便利店推出MBTI人格冰杯,通过标签化设计吸引消费者[22] - 高端化产品涌现,如711小熊咖啡冰杯等网红爆款[21] - 即时配送便利性成为重要购买因素,30分钟送达服务提升消费体验[18][19] 产业链分析 - 冰杯行业存在明显季节性,南方销售期8-10个月,北方约6个月,企业多布局南方市场[28][29] - 主要成本来自包材和冷链,包材需耐低温耐高温,成本占比最高[30][32] - 制冰机采购维护成本高,多为进口品牌设备,易出现零部件损坏[33] - 行业利润率10%-18%,单杯利润约0.1元,依赖规模效应盈利[34][35] - 代工模式普遍,冰马仕为蒙牛、宏宝莱等品牌代工[35] 市场发展阶段 - 国内冰杯市场仍处初期,消费者付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26] - 工业制冰相比家用制冰在纯度、透明度、融化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26][30] - 日韩市场成熟,日本年销量25.7亿杯,超过瓶装水销量[23] - 部分企业销售额快速增长,冰极川近两年增长5-6倍至300万,冰马仕预计今年翻番至5000万[27] - 行业呈现"专业制冰厂做规模、饮料商做品牌、渠道商做场景"的分工趋势[38] 商业模式分析 - 头部企业如农夫山泉、伊利等占据优势,但利润点不在冰杯本身[38] - 农夫山泉通过冰杯推动饮料销售,但缺乏冷冻经销网络[38] - 价格战加速市场教育但压缩利润,合理价格区间应在3-4元[38] - 行业最大受益者可能不是制冰企业,而是能整合消费生态的玩家[36] - 即时零售平台与冰品"天作之合",饿了么推出"冰冰保"服务保障配送质量[19]
1.5升的东方树叶为何能走红?
36氪· 2025-07-13 09:27
大瓶装饮料市场趋势 - 1.5L装东方树叶在电商平台售价仅9.9元,相比500ml装4.2元更具性价比,成为夏日"水替" [4] - 各大饮料品牌如元气森林、三得利、汇源果汁、旺仔牛奶等纷纷推出1-2升大瓶装产品 [4] - 饮用水企业农夫山泉、娃哈哈推出5.5升、6升大包装水产品 [4] 大瓶装性价比优势 - 大包装饮料每100ml单价比普通包装便宜20%以上 [8] - 1.5L饮料瓶包材成本占比15%,500ml小瓶高达22% [12] - 大瓶装设计可减少运输损耗,山姆会员店数据显示破损率比传统超市低15% [12]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 PET塑料等原料价格上涨促使企业采用大瓶装稀释成本 [10] - 康师傅、农夫山泉2024年将1L装茶饮零售价上调1元,部分企业通过减少单瓶容量维持单价 [10] - 大瓶装物流效率更高,一箱1L装总量相当于2箱500ml但搬运次数减少 [12] 消费场景变化 - 家庭与集体消费场景崛起,大瓶装满足1-2天家庭需求 [16] - 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露营订单增长240%,"多人套餐"占比超70% [16] - 办公场景中大瓶装复购率达60%,"一瓶管一天"设计延长使用时间 [17] 市场竞争格局 - 东方树叶在无糖茶市场占有率超70% [12] - 600-1249ml规格饮料市场占比从2019年6.4%升至2023年11.3% [20] - 三得利推出1.25升装无糖乌龙茶优惠活动直接对标东方树叶 [22] 产品战略方向 - 东方树叶通过"陈皮白茶"等新品突破高端市场,同时以1.5L装渗透下沉市场 [20] - 大瓶装在货架陈列上具有视觉优势,可口可乐曾以此策略占据商超C位 [20] - 未来饮料行业将围绕"场景穿透"和"技术赋能"展开竞争 [24]
成本1块卖5块,冰杯比卖黄金还暴利?
虎嗅APP· 2025-07-12 21:50
冰杯行业市场概况 - 我国现存制冰企业10922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3338家 预计2026年冰杯行业市场规模达630亿元[6] -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预包装冰杯价格2~6元/160g~220g 现制茶饮品牌以1元超低价入局[6] - 蜜雪冰城 茶百道等品牌通过1元冰杯策略实现降维打击 书亦烧仙草推出+1元换购策略[6] 产品创新与消费场景 - 冰杯产品正经历"口味革命" 咖啡 水果味 柠檬等风味冰杯涌现[9] - 使用场景从便利店扩展至旅行 露营 逛街 宅家下午茶等全场景[14][15][16][17] - 冰杯可与酒 奶制品 茶饮等任意搭配 成为社交货币 小红书相关话题讨论破亿[12][20] 产业链与成本结构 - 160g冰杯出厂成本不足1元 其中包材占比65% 水成本仅35%[23] - 工业冰杯需经消毒灭菌 流水缓冻48~72小时 杯体需耐受-20℃且符合食品级标准[23] - 终端售价2 5~6元主要因冷链运输 经销商加价 店铺运营等中间成本[23] 商业模式与消费心理 - 冰杯主要作为引流产品 带动饮料销售 果蔬饮料外卖量同比增长320% 酒水饮料增长300%[24] - 消费者支付的是"即时可得"便利税 省去自制冰块3小时等待及清洗成本[24] - 反映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的精致生活哲学 通过DIY获得生活掌控感[12][24] 品牌竞争格局 - 蜜雪冰城1元冰杯横扫市场 农夫山泉 盒马等巨头争相入局[3][6] - 现制茶饮品牌凭借渠道优势实现价格突破 预包装品牌侧重风味创新[6][9] - 山姆超市2公斤冰块售价22 8元引发争议 显示高端化尝试遇阻[5]
2025年中盘点:无糖茶格局已定,电解质水胜负未明 | 食饮江湖
钛媒体APP· 2025-07-11 21:01
饮料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1-11月饮料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7.8%,其中线下增长7.4%,线上增长11.6% [2] - 健康化饮品如即饮茶和功能饮料分别增长16.6%和12.1%,碳酸饮料下降0.8% [2] - 1-11月无糖茶销售额同比增速达60% [2] - 2025年无糖茶增长势头减弱,电解质饮料增长显著但有糖茶仍是基本盘 [2] 无糖茶市场 - 2023年东方树叶增速近70%,无糖即饮茶在即饮茶中份额从2022年1月的16%升至2023年12月的32% [7] - 2024年4-5月无糖即饮茶销售额同比上涨14.26%,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6.17% [7] - 2025年无糖茶增速转负,3月同比增速为负值 [7] - 农夫山泉2024Q2-2025Q1市场份额平均值超70%,第二名至第五名份额仅为几分之一至二十余分之一 [8] - 三得利、统一春拂绿茶、果子熟了等品牌市场份额下降 [3][8] 电解质饮料市场 - 2023-2024年功能性饮料新品发布增长18%,运动饮料年均增长率11% [9] - 2023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达14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7.08% [9] - 元气森林外星人电解质水2023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2024年市场份额接近50% [11] - 东鹏饮料补水啦2024年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收入占比从3.49%提升至9.45% [12] - 中国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9.2升,仅为美国的9.9%、日本的22.4% [12] 有糖茶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有糖茶市场份额前三为康师傅、统一和农夫山泉 [15] - 元气森林、娃哈哈、银鹭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增速明显 [16] - 元气森林冰茶2023年销售额超2亿元,2024年升级后单月连续破亿 [18] - 农夫山泉2025年6月推出碳酸茶饮料"冰茶" [18] - 2024年冰红茶市场规模达300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350亿元 [19] - 有糖茶占即饮茶类目近70%份额,三四线城市占比超75% [19] 行业趋势 - 饮料市场进入价格内卷阶段,效率成为品牌成长关键 [20] - 有糖/无糖茶用户群基本形成,争夺焦点转向交界地带消费者 [20] - 减糖和口感优化可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0]
22.8元的冰块,山姆卖的究竟是“高端工艺”还是“智商税”?
犀牛财经· 2025-07-10 22:27
产品定价争议 - 山姆会员商店推出售价22.8元的2公斤装农夫山泉纯透食用冰,消费者计算成本仅8元左右,定价高出数倍[1] - 公司回应称采用24至32小时超低速冻结工艺,冰晶结构更致密,融化速度比普通冰块慢20%[1] - 市场上普通食用冰成本约0.5元/公斤,该产品单价达11.4元/公斤,溢价超过20倍[2] 工艺价值争议 - 业内人士指出超低速冻结工艺实际融化速度差异可能远低于宣传的20%[2] - 产品由农夫山泉专供山姆,属于渠道定制商品,消费者缺乏替代选择[2] - 支持者认为产品解决家庭自制冰易碎、融化快问题,适合高收入人群[2] 目标客群分析 - 山姆会员中63%家庭月收入超过3万元,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更看重品质和体验[2] - 部分消费者反馈产品确实比自制冰更耐用,尤其在制作冰咖啡或调酒时效果更好[2] - 反对者认为类似效果可用硅胶模具低成本复刻,"慢融"效果实际使用中不明显[2] 行业营销趋势 - 零售行业企业倾向用"技术叙事"为商品赋予溢价空间[3] - 当工艺升级效果难以被普通消费者感知时,高价合理性受质疑[3] - 消费者需要更透明的成本公示和第三方验证,而非模糊的营销话术[3]
食品饮料行业跟踪报告:白酒仍在筑底,关注大众品结构性机会
爱建证券· 2025-07-10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低度化、年轻化成破局关键,政策纠偏促需求改善,建议关注贵州茅台、五粮液 [2] - 啤酒进入消费旺季,行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燕京啤酒 [2] - 黄酒兴起消费热潮,露酒标准制定推进市场扩容,建议关注会稽山、古越龙山 [2] - 软饮料新品持续涌现与消费场景拓展带来新增长点,建议关注东鹏饮料、农夫山泉 [3] - 食品加工领域,安井食品 H 股上市开启“资本全球化”新阶段,或催生同类企业港股融资潮 [3] - 休闲食品行业保持高景气,新产品和新渠道持续贡献增量,三只松鼠转型综合零售 [3] - 投资建议上,白酒首选优质头部公司,大众品聚焦高景气成长主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行情回顾 - 本周(6.30 - 7.04)食品饮料板块+0.62%,弱于沪深 300 指数(+1.54%),在 31 个申万子行业中排第 20 [1][6] - 食品饮料子板块中,白酒涨幅最高(+1.19%),零食跌幅最大(-1.94%) [9] - 个股涨幅前五为煌上煌、酒鬼酒等,跌幅前五为欢乐家、紫燕食品等 [10] - 食品饮料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白酒估值相对最低 [13] 2. 核心数据跟踪 2.1 白酒 - 截至 7 月 4 日,2025 年飞天茅台(原/散)批价较上周变动+65 元/+50 元,普五(八代)和国窖 1573 批价与上周持平 [20] - 2025 年 1 - 5 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同比下降 7.6%,5 月同比下降 13.40% [20] 2.2 啤酒 - 2025 年 5 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同比增长 1.4%,终端动销有所复苏 [31] 2.3 乳制品 - 2025 年 5 月,中国乳制品当月产量环比增加 13.8 万吨,奶粉进口量同比下降 3.3% [33] - 6 月 27 日,中国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同比下降 7.0%,下降趋势明显放缓 [33] 2.4 软饮料 - 2025 年 5 月,中国饮料产量同比增长 2.4% [38] 2.5 其他 - 7 月 2 日,国家卫健委批准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获批企业包括微元合成等 [40] - 2025 年 5 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葡萄酒产量同比下降 25.0% [41] 2.6 成本指标 - 食糖、瓦楞纸、玻璃价格有所下降,大豆小幅上升 [43] 3. 重要公司动态 - 6 月 30 日,IFBH Limited 旗下椰子水品牌“if”结束港股公开发售,超购 2690 倍 [48] - 7 月 1 日,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辞任,安井食品刊发 H 股招股书等多家公司有动态 [48] - 7 月 4 日,有友食品实控人拟减持,百润股份推出新品等多家公司有动态,安井食品 H 股上市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