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海国际(09658)
icon
搜索文档
特海国际(09658.HK):海底捞海外上市平台 领跑中餐出海
格隆汇· 2025-10-11 11:07
机构:东吴证券 公司是海底捞海外上市平台: 特海国际是海底捞集团旗下专注海外市场的餐饮上市公司,2012 年在新 加坡开设第一家门店,领跑中餐出海。2024 年实现营收7.8 亿美元,yoy+13.4%,实现归母净利润2180 万美元;2025H1 实现归母净利润2835 万美元,同比扭亏。2024 年末在营门店122 家,东南亚/东亚/北 美/其他地区门店分别为73/19/20/10家。公司坚持海底捞品牌定位,直营稳步扩张,以东南亚为主要市 场,逐步覆盖全球市场,2024 年东南亚门店数占比59.8%。公司凭借"核心菜品"+"本地化产品",满足 海外市场多元化需求。 中餐出海正当时:2024 年上市正餐品牌同店增速仅海底捞为正,出海成为头部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海外火锅市场潜力巨大,预计规模达到300 亿美元,海外逾6000 万华人华侨群体支持中国餐饮品牌产业 化,同时本地消费者将助力品牌扩张。海外传统中式餐饮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不及西化中式餐饮品牌, 火锅作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中式品类,有望复制西化中式餐饮品牌成功路径。而特海国际是最大的源自 中国的中式餐饮品牌,在社媒工具的加持下,有望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 ...
东吴证券:首予特海国际“增持”评级 不断完善全球化门店布局
智通财经· 2025-10-09 13:58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公司是海底捞海外上市平台 中餐出海正当时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背靠海底捞强大中后台能力,中式餐饮出海市场潜力较大,首次覆盖特海 国际(09658),予以"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45/5636/7444万美元(按美元:人 民币=7.13换算人民币为3.5/4.0/5.3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50.6%,对应当前2025-2027年PE分别为 24/21/16X。作为海底捞的海外上市平台,正在不断完善全球化门店布局,加速中餐出海。预计未来 2025-2027年海外门店数分别达到129/140/149家。 2024年上市正餐品牌同店增速仅海底捞为正,出海成为头部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海外火锅市场潜力巨 大,预计规模达到300亿美元,海外逾6000万华人华侨群体支持中国餐饮品牌产业化,同时本地消费者 将助力品牌扩张。海外传统中式餐饮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不及西化中式餐饮品牌,火锅作为标准化程度 较高的中式品类,有望复制西化中式餐饮品牌成功路径。而特海国际是最大的源自中国的中式餐饮品 牌,在社媒工具的加持下,有望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 特海国际是海底捞集团旗下专注 ...
东吴证券:首予特海国际(09658)“增持”评级 不断完善全球化门店布局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3:57
火锅第一品牌,海外逐渐破圈 中餐出海正当时 2024年上市正餐品牌同店增速仅海底捞为正,出海成为头部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海外火锅市场潜力巨 大,预计规模达到300亿美元,海外逾6000万华人华侨群体支持中国餐饮品牌产业化,同时本地消费者 将助力品牌扩张。海外传统中式餐饮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不及西化中式餐饮品牌,火锅作为标准化程度 较高的中式品类,有望复制西化中式餐饮品牌成功路径。而特海国际是最大的源自中国的中式餐饮品 牌,在社媒工具的加持下,有望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背靠海底捞强大中后台能力,中式餐饮出海市场潜力 较大,首次覆盖特海国际(09658),予以"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45/5636/7444 万美元(按美元:人民币=7.13换算人民币为3.5/4.0/5.3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50.6%,对应当前2025-2027 年PE分别为24/21/16X。作为海底捞的海外上市平台,正在不断完善全球化门店布局,加速中餐出海。 预计未来2025-2027年海外门店数分别达到129/140/149家。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公司是 ...
特海国际(09658):海底捞海外上市平台,领跑中餐出海
东吴证券· 2025-10-09 11:26
| [Table_EPS]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美元) | 688.33 | 778.31 | 839.32 | 1,001.19 | 1,138.36 | | 同比(%) | 22.19 | 13.07 | 7.84 | 19.28 | 13.70 | | 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 | 25.65 | 21.80 | 49.45 | 56.36 | 74.44 | | 同比(%) | 162.19 | (15.02) | 126.83 | 13.98 | 32.07 | | EPS-最新摊薄(美元/股) | 0.04 | 0.03 | 0.08 | 0.09 | 0.11 | | P/E(现价&最新摊薄) | 47.02 | 55.33 | 24.39 | 21.40 | 16.21 |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证券分析师 吴劲草 证券研究报告·海外公司深度·旅游及消闲设施(HS) 特海国际(0 ...
特海国际(0965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3 06:02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9658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10,000,000,000 | USD | | 0.000005 | USD | | 5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US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10,000,000,000 | USD | | 0.000005 | USD | | 5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USD 50, ...
特海国际(0965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18: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於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為9658[1] - 報告期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6] - 公司於2022年5月6日根據開曼群島法律註冊成立[3] - 每股美國存託股份代表10股普通股[3] - 公司設有兩個股份獎勵計劃信託ESOP Trust I及ESOP Trust II[5][6] - ESOP Trust I為非董事及非關連人士承授人設立[5][6] - ESOP Trust II為董事或關連人士承授人設立[5][6] - 富途信託有限公司擔任兩個ESOP信託的受託人[5][6] - 公司於美國發售美國存託股份包括行使超額配股權[6] - 中期報告包含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达到3.967亿美元,同比增长7.0%[18][22] - 公司整体收入为396.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7.0%[25] - 公司总收入为3.967亿美元,同比增长7.0%[41]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3.775亿美元[18]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3.775亿美元,同比增长5.9%[42] - 其他业务收入达1150万美元,同比增长25.0%[24] - 其他销售收入为11.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9.2百万美元增长25.0%[26] - 其他业务(含调味品及子品牌)收入为11.5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2百万美元增长25.0%[57][59] - 税前溢利为3467.3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2.8万美元大幅增长[18] - 期内溢利为2827.1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64.9万美元[18] - 公司实现税前利润34.7百万美元,净利润28.3百万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4.6百万美元扭亏为盈[34][36] - 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为283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460万美元,主要由于确认2380万美元净汇兑收益[93][98] - 餐厅层面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385,206千美元,同比增长6.5%[150] - 餐厅层面经营溢利2025年上半年为24,816千美元,同比下降20.9%[150] - 经营溢利(IFRS准则)2025年上半年为11,811千美元,同比下降43.4%[15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134.7百万美元,占收入比例为34.0%,较去年同期的33.6%上升0.4个百分点[64][66] - 员工成本达1.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占收入比例从34.1%升至35.3%[69][72]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达1160万美元,同比增长27.5%[71][73] - 水电开支保持稳定,分别为1370万美元(2024年)和1410万美元(2025年),占收入比例稳定在3.7%和3.6%[74][77] - 折旧及摊销达3970万美元,同比增长1.8%,占收入比例从10.5%降至10.0%[76][78] - 差旅及通讯开支达370万美元,同比增长15.6%,占收入比例稳定在0.9%[80][83] - 其他开支达4070万美元,同比增长23.0%,占收入比例从8.9%升至10.3%[82][84] - 外包服务费增加310万美元,咨询费增加150万美元,业务发展开支增加120万美元[82][84] - 财务成本达550万美元,同比增长41.0%[88][90] - 所得税开支从530万美元增至640万美元[97] - 非餐厅层面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6,822千美元,同比增长66.1%[153] - 租金及相关开支非餐厅层面部分为1,035千美元,同比增长247%[153] - 上市开支2024年上半年发生2,460千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零[153] - 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1,286千美元[153][155] - 其他收入项包含政府补贴,2025年上半年为1,084千美元[153][155] 餐厅运营表现 - 海底捞餐厅总数达126家,新增8家并关闭4家表现不佳门店[20][23] - 餐厅总数从122家增至126家,净增4家[47] - 公司新开8家海底捞餐厅,关闭4家运营表现欠佳门店[25] - 总客流量达1550万人次,同比增长6.9%[20] - 整体客流量增长6.9%至1550万人次[50] - 平均翻台率为3.9次/天,同比增长0.1次/天[20][22] - 海底捞餐厅平均翻台率为3.9次/天,同比提升0.1次/天[25] - 整体翻台率提升至3.9次/天[50] - 同店平均翻台率与2024年同期持平,均为3.9次/天[25] - 同店收入同比增长3.0%[25] - 餐厅层面经营溢利率为6.4%,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20][22] - 餐厅层面经营溢利率为6.4%,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25] - 餐厅层面经营溢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至6.4%[50] - 餐厅层面经营溢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8.7%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4%[150] - 海底捞同店整体销售额为331.34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21.677百万美元增长3.0%[54] - 同店平均日销售额整体为18.2千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6千美元增长3.4%[54] - 东南亚同店平均翻台率为3.7次/天,较去年同期的3.8次/天略有下降[54] - 东亚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为19.3千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5.8千美元大幅增长22.2%[54] - 北美顾客人均消费为40.5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2.8美元下降5.4%[54] - 其他地区(含澳、英、阿联酋)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为25.9千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5.6千美元增长1.2%[54] - 外卖业务收入为7.7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2百万美元大幅增长48.1%[55][58] 各地区表现 - 东南亚地区收入占比50.6%,餐厅数量占比58.7%[47] - 东亚地区平均餐厅收入增长27.2%至305.6万美元[47] - 北美地区客均消费下降7.5%至39.4美元[50] - 其他地区(含澳英阿联酋)平均每日餐厅收入达2.4万美元[50] 其他财务数据 - 录得其他收益净额2340万美元(2025年),相比2024年同期其他亏损净额1810万美元[86][89] - 汇兑收益净额2380万美元(2025年),相比2024年同期汇兑亏损净额1950万美元[86][89] - 公司录得约23.8百万美元的非现金汇兑收益,而2024年同期则录得19.5百万美元的汇兑亏损[34][36] - 其他收入为4.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3百万美元增长45.5%,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62][65] - 公司存货增至3510万美元,较2024年末3150万美元增长11.4%[95][99] - 存货周转天数从42.8天增至44.5天[96][9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即期部分减少至2660万美元,下降13.6%[101][104]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7.7天改善至6.4天[103][104] - 贸易应付款项增至3230万美元,较2024年末3070万美元增长5.2%[106][109] - 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45.5天缩短至42.1天[107][10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2.585亿美元,较2024年末2.547亿美元增长1.5%[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85亿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5%[117] - 资本开支为2210万美元,主要用于新开设及装修筹备中的餐厅[119][122] - 向银行抵押银行存款300万美元作为租金支付担保[121][123] - 流动比率为2.5,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27] - 资产负债比率为0.3,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127] - 公司无银行借款或承诺信贷融资[108][110] - 公司无任何债务证券或其他资本工具[11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650,299,000股[164] - 舒萍女士通过全权信托持有337,667,125股,占已发行股本51.92%[158][167] - 杨利娟女士实益拥有17,757,122股,占已发行股本2.73%[158] - 李瑜先生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持有39,750股,占已发行股本0.006%[164] - 刘丽女士通过股份奖励计划持有3,096,650股,占已发行股本0.48%[164] - UBS Trustees (B.V.I.)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386,245,826股,占已发行股本59.40%[167] - ZY NP LTD实益拥有295,070,923股,占已发行股本45.37%[167] - NP United Holding Ltd实益拥有180,197,011股,占已发行股本27.71%[167] - 李海燕女士通过全权信托持有53,828,702股,占已发行股本8.28%[169] - 富途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61,933,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52%[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50,299,000股[172] - NP UNITED HOLDING LTD由ZY NP LTD持有51.78%权益及SP NP LTD持有16.07%权益[171] - 实物分派完成后ZY NP LTD将获得93,302,407股,SP NP LTD、SYH NP LTD和LHY NP LTD各获得28,964,868股[172] - 李海燕女士直接持有公司3,750,000股股份[171] - 股份奖励计划下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奖励涉及股份总数为61,933,000股[176] - 2022年12月12日授予的奖励中包含58,836,350股授予员工参与者及3,096,650股授予关联实体参与者[175] - 报告期内股份奖励计划未授予新奖励且未发行新股[175] - 所有信托架构均通过UBS Trustees (B.V.I.)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BVI投资控股公司[171][172] - Apple Trust和Rose信托均于2018年8月22日设立[171] - 富途信托有限公司被任命为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172] - 2022年12月12日授出股份奖励总数61,933,000份,其中雇员参与者获授58,836,350份,关联实体参与者获授3,096,650份[1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归属奖励股份总数为61,933,000股,与期初数量完全一致[179][181] - 董事李瑜先生持有39,750股未归属奖励,刘丽女士持有3,096,650股未归属奖励[181] - 其他关连人士(王金平、李青云、蒋冰遇)各持有3,096,650股未归属奖励[181] - 雇员参与者及其他合资格参与者持有46,410,000股未归属奖励[181] - 2025年上半年期间未发生任何奖励授予、归属、注销或失效情况[181] - 未归属奖励的最长归属期为自归属条件约定日起十年[188] - 奖励归属取决于董事会设立的绩效指标及承授人达成情况[188] - 公司确认2025年上半年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原则及条文[191] - 所有董事及可能掌握内幕信息的员工均遵守《标准守则》进行证券交易[192][19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持有任何库存股[196][198]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96][198] - 公司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未发行任何股本证券或为现金出售库存股[197][198]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买卖行为标准守则[195]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现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事件[195] - 公司已采纳并持续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原则及条文[194] - 董事会已批准对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的变动以配合2025年7月1日生效的修订[19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TEO Ser Luck先生担任主席[200] 其他重要事项 - 员工总数为13,651名,报告期内员工成本为1.402亿美元[135] - 无重大或有负债、担保或未决诉讼[131][137] - 无重大收购或处置事项[132][138] - 未使用衍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目前无外汇风险对冲政策[127][128][129]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8:23
沽空比率排行 - 华润啤酒-R(80291)沽空比率达100%位列首位 [1][2] - 李宁-R(82331)以100%沽空比率并列第一 [1][2] - 腾讯控股-R(80700)以95.84%沽空比率位列第三 [1][2] - 友邦保险-R(81299)沽空比率92.47%位列第四 [2] - 比亚迪股份-R(81211)沽空比率89.85%位列第五 [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35.98亿元高居榜首 [1][2] - 百度集团-SW(09888)沽空金额25.30亿元位列第二 [1][2] - 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14.66亿元排名第三 [1][2] - 泡泡玛特(09992)沽空金额12.55亿元位列第四 [2] - 腾讯控股(00700)沽空金额11.93亿元位列第五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中国平安-R(82318)偏离值46.83%位居首位 [1][2] - 腾讯控股-R(80700)偏离值43.52%排名第二 [1][2] - 易鑫集团(02858)偏离值38.34%位列第三 [1][2] - 华润啤酒-R(80291)偏离值37.74%排名第四 [2] - 李宁-R(82331)偏离值35.32%位列第五 [2] 特殊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同时出现在沽空比率前三(95.84%)和偏离值前三(43.52%) [1][2] - 新鸿基地产-R(80016)呈现负偏离值-3.48% [2] - 中芯国际(00981)沽空比率仅6.80%为金额榜中最低 [2] - 建设银行(00939)沽空金额6.52亿元进入前十 [2]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1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7:36
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 - 阿里巴巴-W净流入42.34亿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比16.56% 收盘价141.9港元上涨3.35% [1][2] - 中国平安净流入8.44亿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入比24.06% 收盘价57.2港元上涨2.14% [1][2] - 南方恒生科技净流入4.8亿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入比6.2% 收盘价5.715港元上涨1.33% [1][2] - 中芯国际净流入4.73亿元位列第四 净流入比6.68% 收盘价58.25港元微涨0.17% [2] - 地平线机器人-W净流入3.69亿元位列第五 净流入比15.93% 收盘价10.24港元下跌2.48% [2] 南向资金净流出排名 - 小米集团-W净流出17.33亿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比-17.96% 收盘价56.2港元上涨2.65% [1][2] - 美团-W净流出8.52亿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出比-5.77% 收盘价99.65港元下跌2.3% [1][2] - 康方生物净流出4.62亿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出比-15.64% 收盘价140.1港元下跌1.68% [1][2] - 中国宏桥净流出3.13亿元位列第四 净流出比-33.92% 收盘价23.96港元下跌2.6% [2] - 荣昌生物净流出2.45亿元位列第五 净流出比-13.22% 收盘价104.4港元大幅上涨7.91% [2] 净流入比排名 - 特海国际以62.75%净流入比位居榜首 净流入709.62万元 收盘价14.98港元微跌0.4% [1][2][3] - 兖煤澳大利亚净流入比51.59%位列第二 净流入2860.46万元 收盘价27.62港元下跌1.78% [1][2][3] - 映恩生物-B净流入比51.01%位列第三 净流入1.94亿元 收盘价406.4港元上涨0.89% [1][2][3] - 中国春来净流入比49.73%位列第四 净流入269.82万元 收盘价4.25港元微跌0.23% [2][3] - 艾迪康控股净流入比49.29%位列第五 净流入259.95万元 收盘价7.15港元下跌1.11% [3] 净流出比排名 - GX中国净流出比-100%位居末位 净流出1.14万元 收盘价38.14港元上涨1.33% [1][3] - 康基医疗净流出比-60.98%位列第二 净流出2093.63万元 收盘价8.85港元微涨0.34% [1][3] - 中集集团净流出比-48.45%位列第三 净流出1615.16万元 收盘价8.02港元下跌1.47% [1][3] - 保诚净流出比-44.51%位列第四 净流出469.6万元 收盘价103.9港元上涨1.56% [3] - 中广核新能源净流出比-43.51%位列第五 净流出2802.18万元 收盘价2.65港元上涨1.15% [3] 重点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净流出2.42亿元 净流出比-1.95% 收盘价627港元上涨1.54% [2] - 香港交易所净流入3.13亿元 净流入比10.81% 收盘价438.6港元上涨0.55% [2] - 快手-W净流入3.06亿元 净流入比9.77% 收盘价72.95港元上涨4.3% [2] - 药明生物净流出2.18亿元 净流出比-10.98% 收盘价37.66港元下跌3.39% [2] - 工商银行净流入3.01亿元 净流入比22.91% 收盘价5.89港元上涨1.73% [2]
特海国际(0965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6:04
股本情况 - 截止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面值0.000005美元[1] 股份发行 - 截止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650,299,000,库存股份0,总数650,299,000[2] - 本月因股份奖励计划发行新股、转让库存股份及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数均为0[4]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6]
特海国际(9658.HK):盈利受运营调整扰动 期待环比改善
格隆汇· 2025-09-03 0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Q25实现营收1.99亿美元 同比增长8.5% [1] - 2Q25经营利润370万美元 同比下降56.5% 经营利润率1.9% 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1] - 2Q25归母净利润1600万美元 同比扭亏 主要因外汇损失同比减少2300万美元 [1] - 1H25营收3.97亿美元 同比增长7.0% 归母净利润2800万美元 同比扭亏 [1] - 毛利率66.0%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因引入更具质价比的菜单 [1] 业务运营状况 - 2Q25海底捞餐厅/外卖/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1.9亿/400万/600万美元 同比增长7.3%/60.9%/27.1% [1] - 2Q25同店销售增长5.3% 东南亚/东亚/北美/其他地区同店分别为-0.7%/28.7%/7.1%/5.2% [1] - 2Q25同店翻台率3.9次 平均翻台率3.8次 同比持平 人均消费24.3美元 同比下降0.1美元 [1] - 截至2Q25共运营126家门店 环比净增3家 其中东南亚74家/东亚20家/北美20家/其他地区12家 [2] 成本费用结构 - 2Q25员工成本占比35.3%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因增加员工福利及部分国家最低工资上涨 [1] - 租金及相关开支占比3.0% 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1] - 水电成本占比3.6%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 - 折旧摊销占比9.9%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 战略发展举措 - 推进红石榴多品牌计划 马来西亚首家烧烤门店开业 已立项超过10个新项目赛道 [2] - 持续调整经营不善门店 在新国家探索火锅、烧烤、快餐等发展机会 [2] - 做优顾客体验和员工满意度 巩固海底捞品牌特色 提升长期经营质量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43%/21%/17%至0.30亿/0.52亿/0.68亿美元 [2] - 给予28倍2026年PE估值 目标价17.46港币 前值为19.69港币 [2] - 中餐出海定位差异化 增长动能充沛 获得估值溢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