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京东无意大举争夺外卖市场份额 目标价在于与电商业务协同
格隆汇· 2025-09-17 11:04
管理层又透露,今年3月通过外卖业务获得的新用户中,有40%于7月转化为电商用户。交叉销售的主要 商品类别包括超市商品、电子配件和生活服务优惠券。由于该些类别的订单金额较低,管理层预期需要 多1至2年时间,新用户对商品交易总额(GMV)和收入才会有实际贡献。 至于旅游平台业务,集团视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本质上,旅游业务订单的频密程度远低于外卖 及电商,集团并不急于发展,将以相对较长的时间慢慢建立容量与供应。 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京东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无意不惜成本争夺外卖市场份额,反映竞争对手的短期 行动并不会影响集团步伐,其根本目标在于与传统电商业务达成协同效应,通过外卖服务促进电商平台 交叉销售,并提升用户黏性。管理层强调,公司专注于订单量及用户基数健康增长,和单位经济效益 (UE)改善。 ...
互联网行业月报:8月电商增长稳健,本地生活服务竞争拓展至到店-20250915
交银国际· 2025-09-15 21:09
交银国际研究 行业更新 互联网行业月报 8 月电商增长稳健;本地生活服务竞争拓展至到店 谷馨瑜,CPA connie.gu@bocomgroup.com (86)10 8393 5330 孙梦琪 mengqi.sun@bocomgroup.com (86) 10 8393 5333 赵丽, CFA 估值概要 | | | 此报告最后部分的分析师披露、商业关系披露和免责声明为报告的一部分,必须阅读。 下载本公司之研究报告,可从彭博信息:BOCM 或 https://research.bocomgroup.com 2025 年 9 月 15 日 行业与大盘一年趋势图 资料来源 : FactSet 9/24 1/25 5/25 9/25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行业表现 MSCI中国指数 zhao.li@bocomgroup.com (86) 10 8393 5332 蔡涵 hanna.cai@bocomgroup.com (86) 10 8393 5334 行业评级 领先 2025 年 8 月实物电商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增 7.1%(对比 7 月/2 季度增 8.3% ...
美团-W(03690):贴加大拖累经营表现,持续跟踪竞争格局变化
国信证券· 2025-09-15 16:37
投资评级 - 维持美团-W(03690 HK)中线"优于大市"评级 [4][6] 核心观点 - 2025Q2收入918.4亿元,同比+11.7%,但经营溢利同比-98.0%至2.3亿元,经调整溢利同比-89.0%至14.9亿元 [1][8]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补贴投入增加,盈利能力显著承压,预计2025Q3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将出现较大规模亏损 [3][20] - 下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77/318/466亿元(调整幅度-117%/-46%/-35%),对应2026-2027年PE估值16.9/11.6倍 [4][20] 分业务表现 核心本地商业 - 2025Q2收入653.5亿元(+7.7%),经营溢利37.2亿元(-75.6%),经营利润率5.7%(-19.4pct) [2][11] - 配送服务收入237亿元(+2.8%),受补贴冲减收入影响增速同环比下滑;佣金收入250亿元(+12.9%);在线营销收入136亿元(+10.5%) [2][11] - 到家业务:外卖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但AOV小幅下滑,收入低单位数增长;闪购订单量同增超30%,收入快速增长;本季度预计亏损 [2][11] - 到店酒旅业务收入同增约15%,盈利能力稳定,短期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2][11] 新业务 - 2025Q2收入264.9亿元(+22.8%),经营亏损18.8亿元,亏损率7.1%(环比改善3.1pct) [3][12] - 美团优选退出亏损区域聚焦核心区域;加速小象超市扩张覆盖一二线城市;Keeta在沙特扩至20城并探索卡塔尔、巴西市场 [3][12] 财务指标变化 - 2025Q2毛利率同比-8.1pct,主因骑手补贴增加及海外业务扩张 [3][17] - 销售费率+6.5pct(竞争加剧推广投入增加),研发费率+0.3pct,管理费率-0.4pct [3][17] - 经调整净利润率1.6%(-14.9pct) [1][3][17] 盈利预测 - 核心本地商业:2025-2027年收入增速6.4%/12.0%/12.2%,经营利润-7.5/447/616亿元 [21][22] - 新业务:2025-2027年收入增速19.3%/20.3%/20.2%,经营亏损86/100/118亿元 [21][22] - 公司整体:2025-2027年收入增速9.7%/14.3%/14.5%,经调整净利润-77/318/466亿元 [5][21][22]
美团-W(03690):补贴加大拖累经营表现,持续跟踪竞争格局变化
国信证券· 2025-09-15 16:2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2025Q2收入918.4亿元同比+11.7% 但经调整溢利同比-89.0%至14.9亿元 [1][8] - 竞争加剧导致补贴投入增加 核心本地商业Q2经营溢利同比-75.6%至37.2亿元 [2][11] - 预计2025Q3核心本地商业将出现较大规模亏损 公司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 [3][20] - 下调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77/318/466亿元 调整幅度分别为-117%/-46%/-35% [4][20] 财务表现 收入结构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同比+7.7% 其中配送服务/佣金/在线营销/其他服务分别收入237/250/136/32亿元 增速分别为+2.8%/+12.9%/+10.5%/-2.9% [2][11] - 新业务收入264.9亿元同比+22.8% [3][12] - 预计2025年总收入3703.42亿元同比+9.7% 2026-2027年分别增长14.3%/14.5% [5][21] 盈利能力 - 2025Q2经营利润率0.2%同比-13.4pct 经调整净利率1.6%同比-14.9pct [1][8] - 毛利率同比-8.1pct 销售费率+6.5pct 主要因骑手补贴增加及海外业务扩张 [3][17] - 新业务经营亏损18.8亿元 亏损率7.1%但环比改善3.1pct [3][12] 业务细分 核心本地商业 - 到店酒旅业务收入预计同增约15% 盈利能力稳定 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2][11] - 外卖业务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但AOV小幅下滑 收入低单位数增长 [2][11] - 闪购业务订单量同增超30% 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2][11] - 预计2025年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长6.4% 经营利润-7.5亿元 [21][22] 新业务发展 - 美团优选退出亏损区域聚焦核心区域 [3][12] - 加速小象超市扩张 计划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3][12] - Keeta维持强劲增长 已扩大至沙特20个城市 探索卡塔尔与巴西市场 [12] 估值预测 - 2026-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6.9x/11.6x [4][20] - 2025-2027年经调整EPS预测为-1.26/5.20/7.62元 [5][23] - 当前收盘价96.55港元 总市值5900.26亿港元 [6]
阿里巴巴-W(09988.HK):确立AI+即时零售核心地位 云及CAPEX持续加速
格隆汇· 2025-09-02 10:46
核心观点 - 公司本季度AI云业务和外卖业务表现亮眼 云业务环比提速且资本开支创新高 外卖业务亏损可控且带来主站协同效应 [1] - 公司战略聚焦即时零售与AI两大历史机遇 将淘天集团与本地生活集团合并为中国电商集团 业务进一步聚焦消费端电商与科技端AI+云 [1] AI+云业务表现 - FY26Q1云收入达334亿元 同比增长25.8% 超出市场预期20% 环比提速8.1个百分点 且预计未来持续提速 [2] - AI云收入占外部收入超20% 连续8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国内AI周期进入高潮期 云收入20%以上高增有望持续1-2年 [2] - 资本开支达387.6亿元 同比增长219.8% 创历史新高 公司计划完成3800亿元资本开支投入 高投入有望转化为云收入增长 [2] - 云EBITA利润率为8.8% 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 规模效应和高利润AI云占比提升可对冲折旧影响 利润率增长具持续性 [2] 中国电商与外卖业务 - FY26Q1 CMR收入892.5亿元 同比增长10.1% 超出市场预期9% 主要受佣金上调及AI驱动全站推渗透率提升带动 [3] - 外卖协同效应贡献低个位数CMR增长 预计未来季度CMR维持高增速 Meta的AI推荐算法逻辑可对标淘天广告转化率提升 [3] - 外卖补贴总亏损不超过150亿元 未严重拖累集团利润 月度交易用户超3亿 周均订单超8000万单 份额明显提升 [3] - 闪购业务带动淘宝DAU增长20% 用户购买频次显著提升 预计FY26Q3起外卖亏损收窄 规模效应优化UE模型 [3] - 外卖协同效应反哺主站流量与广告收入 减少营销费用 实现收入利润双端改善 [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FY2026-2028营业收入为10049/11256/1212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为1405/1866/2091亿元 [4] - 分部估值计算公司市值达34772亿元 对应每股价值200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4]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19.42亿 阿里巴巴绩后飙升18% 北水资金全天抢筹超49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1 18:30
北水资金流向 - 9月1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19.42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6.5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2.8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00700) 比亚迪股份(01211) 净卖出最多个股为小米集团-W(01810)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160.33亿港元 净流入8.51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63.36亿港元 净流入6.32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8.35亿港元 净流入5.88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26.03亿港元 净流出8.40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7.24亿港元 净流出1.90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买卖总额12.90亿港元 净流入3.21亿港元 [4] - 美图公司买卖总额15.90亿港元 净流出3.38亿港元 [4] - 快手-W买卖总额14.43亿港元 净流出3.38亿港元 [4] 阿里巴巴投资亮点 - 获北水净买入49.2亿港元 AI云增量带动云业务环比提速 CAPEX投入创新高达386亿元 [4][6] - 公司三年规划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外卖业务亏损可控且带来主站协同作用 [4][6] - 云业务提速代表AI新周期开始 国内海外AI算力需求共振 [4] 腾讯投资亮点 - 获北水净买入12.34亿港元 《无畏契约》手游首年总收入预计达50-60亿元人民币 [5] - 《三角洲行动》成功推出后 移动端FPS游戏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5] - 长青游戏产品持续稳健表现 国际游戏业务递延收入支撑强劲 [5] 比亚迪投资亮点 - 获北水净买入8.09亿港元 反内卷措施落地后行业折扣收窄 盈利预计第三季反弹 [5] - 海外扩张进度超预期 印尼 巴西和匈牙利产能建设提前1-2季度完成 [5] - 海外业务利润贡献占比预计从今年40%提升至50% [5]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37亿港元 拟发行股份收购华力微97.5%股权 [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9970万港元 筹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49%少数股权 [6] - 收购子公司股权有利于提升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 国产芯片产业链持续受益 [6] 生物医药板块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21亿港元 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50.6% 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8.34亿元 [6] - GLP1双激动剂和IL-23新药推动盈利增长 PD-1/IL-2药物IBI363准备进行全球MRCT试验 [6] 美图公司业务进展 - 获净买入1.18亿港元 目标2025-2028年总付费比率提升至8-10% 订阅收入较2024年4.7%翻倍增长 [7] - 正重建海外生活场景产品线 美国市场付费比率达50% [7] 小米集团业务状况 - 遭净卖出10.35亿港元 小米汽车宣布2025年8月交付量持续超3万台 [7] - 二季度业绩受智能手机业务影响 存储器涨价对毛利率影响或持续至2025年底 [7]
阿里巴巴-W(09988):FY26Q1点评:确立AI+即时零售核心地位,云及CAPEX持续加速
东方证券· 2025-09-01 13: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格200.0港元(当前股价115.7港元)[3] 核心观点 - 公司确立AI+即时零售核心战略地位,云业务及资本开支持续加速[1] - 两大业务线表现亮眼:AI云增量带动云业务环比提速,外卖业务亏损可控且带来主站协同效应[7] - 战略聚焦AI与即时零售两大历史性机遇,合并淘天与本地生活集团为中国电商集团[7] - 看好利润修复潜力,上调利润及估值预测[7] 财务表现 - FY26Q1云收入334.0亿元,同比增长25.8%(超彭博预期20.0%),环比加速8.1个百分点[7] - 资本开支创新高达387.6亿元,同比增长219.8%,公司计划完成3800亿元资本开支计划[7] - 云EBITA利润率为8.8%,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7] - CMR(客户管理收入)892.5亿元,同比增长10.1%(超彭博预期9.0%)[7] - 预测FY2026-2028年营业收入为10049/11256/1212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405/1866/2091亿元[8] 业务分部表现 - **AI+云业务**:AI云收入占外部收入超20%,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预计云收入20%+高增期持续1-2年[7] - **中国电商**:佣金上调及AI驱动全站推渗透率提升带动CMR增长,外卖协同效应贡献低个位数增长[7] - **外卖业务**:测算季度补贴亏损不超过150亿元;月交易用户超3亿,8月周均订单超8000万单;闪购业务带动淘宝DAU增长20%[7] - **国际数字商业**:FY26Q1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8.6%[12] - **组织架构调整**:原淘天与本地生活集团合并为中国电商集团,菜鸟、大文娱并入其他分部[7] 估值分析 - 采用分部估值法,总市值34772亿元,对应每股价值200.00港元[22] - 淘天集团给予FY27经调整净利润11倍PE,估值17037亿元[13] - 云智能集团给予FY27收入6倍PS,估值11075亿元[14]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给予FY27收入2倍PS,估值3570亿元[15] - 菜鸟集团给予FY27收入0.5倍PS,估值484亿元[17] - 本地生活集团给予FY27收入2倍PS,估值2068亿元[18] - 大文娱集团采用PS+市值法,估值538亿元[19]
尽管收入增长,但餐饮上市公司高管对外卖持审慎态度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20:37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 - 百胜中国第二季度外卖销售占餐厅收入45% 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其中肯德基外卖占比45% 必胜客外卖占比43% [2] - 绿茶集团2025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达5.24亿元 同比上涨74.2% 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22.9% [2] - 小菜园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10.574亿元 增长13.7% 营收占比提升至39% 堂食业务收入16.47亿元仅增长2.2% [2] - 蜜雪冰城通过外卖大战推动国内店均营业额提升 增量订单显著提高门店盈利能力 [2] 外卖成本结构变化 - 绿茶餐厅上半年外卖业务开支8750万元 同比增长75.9% 主要因支付第三方平台费用增加 支出增幅略高于收入增幅 [2] - 百胜中国外卖占比提高推高骑手成本 薪金及雇员福利占销售额27.2% 同比上升0.9% 剔除骑手费用后该项占比与去年持平 [3] - 百胜中国目标控制非骑手成本稳定 通过运营优化抵消低个位数人工成本增长 [3] 公司对外卖业务策略 - 百胜中国采取审慎合作态度 按自身节奏推进外卖业务 目标在消费者所在处提供服务 [3] - 小菜园明确外卖比例控制不超过35% 8月起退出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平台所有折扣活动 [4] - 古茗策略优先保障堂食 未采取激进外卖补贴 认为补贴大战不利于加盟门店经营和行业长期发展 [4] 外卖业务运营影响 - 蜜雪冰城称外卖订单激增导致店员工作量大幅增加 消费者等待时间延长 对门店服务质量和双端体验造成负面影响 [4] - 小菜园7月外卖订单量激增曾出现单小时超百单情况 分散门店管理人员精力 影响堂食体验 [4] - 蜜雪冰城7月外卖业务增速较6月放缓 预计未来将逐渐回归常态 [4]
特海国际(9658.HK):翻台率同比提升 东亚市场表现优异
格隆汇· 2025-08-30 18: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亿美元 同比增长6.79% 净利润0.28亿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1] - 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亿美元 同比增长8.26% 净利润0.16亿美元 同比扭亏为盈[1] - 利润改善主要受到汇率变动影响[1] 分业务收入表现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同比增长5.9% 增长主要源于门店扩张和品牌影响力提升[1]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8.1% 源于优化外卖产品与服务及与当地外卖平台战略合作[1]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 主要来自火锅调味品销售和子品牌食品的"红石榴计划"[1] 经营指标变化 - 平均翻台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3.9次/天 其中东亚市场表现优异达4.9次/天[1] - 整体人均消费同比下滑1.6% 主要因公司推动质价比提升调整菜品定价与份量[1] - 平均每家餐厅日收入同比增长2.9% 整体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1] 成本结构分析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比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34%[1] - 员工成本占比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5.3% 主要因增加员工福利提升忠诚度[1] - 租金及相关开支占比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2.9% 水电开支占比基本稳定[1] 盈利能力变化 - 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至6.4%[1] - 整体经营利润率同比下滑2.6个百分点至3% 反映质价比策略让利和精细化管理空间[1] 门店发展状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开8家海底捞餐厅 关闭4家经营不佳餐厅[2] - 截至二季度末共拥有126家海底捞餐厅 同比增长4家[2] - 在火锅、烧烤及快餐等多品类开设原型店 第二品牌孵化稳步推进[2] 行业前景与预测 - 在国际餐饮市场规模庞大且竞争格局分散的背景下 公司具备广阔发展空间[2] - 公司单店模型不断优化 新店快速实现盈亏平衡[2]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81万、5908万、7067万美元[2]
外卖狂欢的代价:巨头财报惨不忍睹,美团少赚115亿,京东营销费用暴涨127%
搜狐财经· 2025-08-29 16:19
核心观点 - 外卖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主要参与者利润大幅下滑 尽管营收保持增长 但营销费用激增侵蚀盈利能力 行业陷入非理性价格战 [1][2][3] 美团业绩表现 - 营收同比增长11.7% 但净利润暴跌89%至14.9亿元 [1] -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同比少赚115亿元 [1] - 营销费用翻倍至225亿元 去年同期为148亿元 [1] 京东业绩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22.4% 但净利润同比减少50%至62亿元 去年同期为126亿元 [2] - 获得超过150万商户和15万骑手资源 [2] - 营销费用暴涨127%至270亿元 日均外卖广告支出达1.5亿元 [3]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推出"满25减20"大额优惠券 淘宝闪购推出"满15减14"优惠 美团推出"满38减18"券 [1] - 竞争激烈程度超出预期 被券商形容为"三国杀"格局 [3] - 行业陷入消耗战模式 呈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特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