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旭光电子(600353)
icon
搜索文档
旭光电子跌2.03%,成交额2.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63.0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0: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下跌2.03%至18.31元/股 成交额2.91亿元 换手率1.87% 总市值151.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63.0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5.20%和6.7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70%和23.11%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55.73% 近5/20/60日分别上涨3.39%/30.88%/39.03%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6月13日净买入5837.67万元 [1]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金属陶瓷电真空器件/高低压配电成套装置/光电器件 真空灭弧室占比44.56% 其他业务包括航空航天飞行(13.28%)/智能嵌入式计算机(8.63%)等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概念板块涵盖5G/光刻机/智能电网/光通信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7.48万户(较上期+2.22%) 人均流通股11083股(较上期-2.17%)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84亿元(同比+0.47%) 归母净利润6384.03万元(同比+13.5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304.42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002345)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580.60万股(较上期+357.8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中证2000ETF增强(159556)跌2.20%,半日成交额208.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1:44
基金表现 - 中证2000ETF增强(159556)9月2日午盘下跌2.20%至1.157元,成交额208.63万元 [1] - 基金成立以来(2023年12月27日至今)累计回报达18.85%,近一个月回报为9.45% [1] 持仓个股表现 - 重仓股振华新材午盘下跌1.72%,恒宝股份大幅下跌8.57%,永鼎股份下跌6.21% [1] - 永安药业下跌2.03%,旭光电子下跌1.07%,中核科技下跌1.89% [1] - 炬光科技下跌3.61%,汇通能源下跌2.42%,鑫科材料下跌2.41%,芭田股份下跌3.71% [1] 产品基本信息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2000指数收益率,管理人为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俞瑶与李严 [1]
旭光电子持续走强,股价再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0:23
股价表现 - 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近一个月累计有10个交易日刷新历史纪录 [2] - 截至09:33上涨8.74% 报21.40元 [2] - 最新A股总市值达177.61亿元 A股流通市值177.37亿元 [2] 交易数据 - 成交2158.33万股 成交金额4.49亿元 [2] - 换手率2.60% [2] - 两融余额5.48亿元 融资余额5.48亿元 [2] - 近10日融资余额减少1.77亿元 环比下降24.45% [2] 行业对比 - 所属电子行业整体涨幅0.38% [2] - 行业内103只股票上涨 374只下跌 [2] - 涨幅居前包括成都华微涨16.25%、赛微电子涨11.48%、利扬芯片涨10.12% [2] - 跌幅居前包括艾比森跌7.09%、华虹公司跌6.57%、隆扬电子跌5.04% [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 同比增长0.47% [2] - 净利润6384.03万元 同比增长13.52% [2] - 基本每股收益0.0769元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7% [2]
可控核聚变技术百花齐放,终极能源梦想照进现实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1 11:23
行业技术路线发展 -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磁约束 Z箍缩 FRC等技术路线均迎来重要变化 [1][2] - 当前全球在运/在建核聚变项目主要由公共资金主导 多采用磁约束技术路线 [1][2] - 规划中核聚变项目主要由私营资本主导 技术路线趋于多元化 [1][2] 商业化前景与投资规模 - 若核聚变电站实现商业化 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 [2] - 全球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 各国聚变公司融资活动频繁 [1][2] -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 亚马逊 微软等踊跃入局核聚变公司投资 [1][2] 托卡马克技术突破 - 托卡马克装置聚变功率与环形磁场强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磁场强度提升1.8倍可使聚变功率提升一个数量级 [3] - 二代高温超导材料REBCO在40T磁场强度下仍保持较强载流能力 [3] - 高温超导材料实现工业化量产 采用高温超导方案的装置理论上限大幅提升 [3] Z箍缩与FRC技术进展 - 国内Z箍缩混合堆建设有望提速 先觉聚能2025年3月成立 [4] - Helion团队完成FRC装置原型机六次迭代 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温度 [4] - 2021-2025H1期间Helion累计完成9.6亿美元融资 [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聚变项目资本开支加速带来上游装备 材料等环节投资机会 [6] - 磁体环节涉及西部超导 永鼎股份 上海超导 联创光电等公司 [6] - 真空室和堆内构件环节涉及合锻智能 国光电气 安泰科技等公司 [6] - 电源总成环节涉及英杰电气 爱科赛博 四创电子 新风光 赛晶科技H等公司 [6] - 微波和电源器件环节涉及旭光电子 国力股份 宏微科技 王子新材等公司 [6] - 燃料增殖和循环环节涉及国光电气等公司 [6] - 检测设备环节涉及皖仪科技等公司 [6]
机构风向标 | 旭光电子(60035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46.29%
新浪财经· 2025-08-28 18:35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共有30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3.9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7.31%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计持股比例达46.29% [1] - 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上升2.34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为华夏高端制造混合A持股增加占比0.43% [1] - 本期新披露公募基金包括银河核心优势混合A和平安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共计2个 [1]
图解旭光电子中报: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8.77%
证券之星· 2025-08-28 03:5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报主营收入7.84亿元,同比微增0.47% [1] - 归母净利润6384.03万元,同比增长13.52% [1] - 扣非净利润6026.11万元,同比显著增长21.94% [1] 季度业绩分析 - 第二季度单季主营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12.11% [1] - 单季归母净利润3369.91万元,同比增长8.77% [1][3] - 单季扣非净利润3262.08万元,同比增长12.32% [1][3] 盈利能力指标 - 销售毛利率达23.09%,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 [6] - 每股收益0.08元,同比增长13.58% [6] - 净资产收益率3.47%,同比提升9.46% [6]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7元,同比大幅增长985.49% [6]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43.13% [1] - 财务费用567.48万元,投资收益-288.88万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新进机构股东包括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70万股(0.93%)和中银基金旗下产品持股581万股(0.70%) [10][11] - 华泰证券新进持股509万股(0.61%) [11] - 股东户数从2024Q3的7.48万户下降至2025Q2的3.35万户 [12] 历史业绩对比 - 归母净利润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5062万元→2024年5624万元→2025年6384万元 [3] - 扣非净利润增长曲线更为显著:2023年4596万元→2024年4942万元→2025年6026万元 [3][4] - 第二季度净利润保持连续三年正增长 [3]
旭光电子(600353.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6384万元,同比增长13.5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0:50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收7.84亿元 同比增长0.47% [1] - 归母净利润6384万元 同比增长13.52% [1] - 扣非净利润6026万元 同比增长21.94%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69元 [1] 盈利能力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显示盈利能力提升 [1] - 扣非净利润增速21.94%高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质量改善 [1]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41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及通讯表决方式在公司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1] - 会议应到董事9人 实到董事9人 由董事长刘卫东主持 [1] - 会议通知和材料于2025年8月17日通过电子邮件 传真及直接送达方式发出 [1] 董事会会议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报告摘要 全文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1][2] - 通过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披露于上海证券报 证券日报及交易所网站 [2] - 批准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年度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专项行动方案 [2] 高级管理人员任命 - 聘任王正甫为副总经理 其自1994年7月至今在公司工作 现任总经理助理兼设备动力分厂厂长 [2][3] - 聘任邱生云为副总经理 其自1993年至今在公司工作 现任总经理助理兼成都法瑞克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3] - 两位高管任职资格已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通过 任职期限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 [2]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31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3] - 军工行业需求端受军费稳定增长支撑,2025年国防支出预算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 [5] - 电子陶瓷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全球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514亿元,中国达125亿元 [6] - 氮化铝作为"卡脖子"材料,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7]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核心产品包括真空灭弧室(年产超120万只)、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新型电力及新能源成套设备 [7][8][9] - 军工产品覆盖"弹、机、舰"领域,包括导弹引爆装置器件、舰船变频装置、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及智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9][10][11] - 电子材料业务突破氮化铝技术封锁,实现粉体年化产能500吨,开发出热导率超230W/m·k的基板产品 [12][18] - 产品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广电总局及德国TRUMF、美国EATON等国际客户 [2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0.47%;归母净利润6384万元,同比增长13.5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3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83.98%,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2][30] - 研发费用3313万元,同比略降3.47%,持续投入新技术开发 [30] - 应收账款11.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55%;在建工程2.61亿元,增长48.57%,因新购厂房改造 [30][32] 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 - 252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15] - 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目投资不超过3.55亿元,已启动建设 [34] - 氮化铝基板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在半导体功率模块、车规级IGBT基板获小批量订单 [18]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17][1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实现全球最大规模126kV真空环保型GIS开关设备配套应用 [15] - 硼化镓射频电子管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真空触发管等脉冲功率器件适配优化 [16] - 成立交科院(四川)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推进智能快检系统产业化 [16] - 军工领域开拓3家新客户,大零件业务产值同比增长150% [17]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采购模式采用集中采购,通过招标竞争降低成本;生产模式结合库存动态调节与订单生产 [13] - 推进关键工序自动化升级,建成示范型智能生产体系,提升材料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 [19] - 深化精细化管理,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19][20]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3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简称旭光电子,股票代码600353,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 [1] - 公司总资产3,382,333,725.7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总资产增长反映净资产可能同步提升 [1]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工大道318号,董事会秘书熊尚荣,联系电话028-83967599 [1] - 电子信箱为Xiongsr2021@163.com,证券事务代表晋晓丽,联系电话028-83967182 [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4,306,688.80元,较上年同期780,663,757.14元微增0.47% [1] - 利润总额64,013,477.91元,较上年同期60,491,905.34元增长5.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40,338.05元,较上年同期56,238,878.28元增长13.5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261,141.72元,较上年同期49,416,698.45元大幅增长21.94%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利润增长暗示现金流可能改善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未披露具体数据,但净利润增长反映盈利能力提升 [1]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数74,781户,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 [1] - 第一大股东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8.04%,数量232,761,142股,其中质押120,739,765股 [2] - 第二大股东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法人,持股比例未披露 [2] - 第五大股东为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0.81%,数量6,718,880股,无质押或冻结 [2] - 前十大股东包括国有法人、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如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夏高端制造基金等 [2] - 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其他股东关联关系未知 [2]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未披露重大变化,但财务数据反映整体经营稳健 [3][4] - 公司半年度报告摘要强调信息真实、完整,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