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电子(600353)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东山精密、旭光电子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7:09
市场表现 - 沪指6月19日下跌0.79%,申万行业中仅石油石化上涨0.86%,纺织服饰和美容护理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36%和2.28% [2] - 电子行业下跌0.59%,462只个股中118只上涨(3只涨停),340只下跌(1只跌停) [3]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16.60亿元,仅3个行业净流入:传媒(1.82亿元)、石油石化(1.33亿元)、家用电器(295.15万元) [2]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4.08亿元,非银金融(48.07亿元)、医药生物、计算机、国防军工等净流出规模较大 [2] - 电子行业133只个股资金净流入,北方华创(2.48亿元)、澜起科技(1.38亿元)、中京电子(1.14亿元)居前;13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东山精密(5.64亿元)、旭光电子(2.47亿元)、立讯精密(2.18亿元)最多 [3][4][5] 个股数据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入榜:北方华创(涨幅1.82%,换手率1.11%)、澜起科技(涨幅0.93%,换手率1.88%)、中京电子(涨停,换手率2.63%) [3][4]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出榜:东山精密(涨幅1.28%,换手率8.24%)、旭光电子(跌幅9.84%,换手率15.78%)、立讯精密(跌幅0.67%,换手率1.47%) [5][6]
旭光电子振幅15.29%,机构净卖出1859.60万元,沪股通净买入1799.6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8: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旭光电子今日股价上涨5 32%,全天换手率17 72%,成交额20 18亿元,振幅15 29% [2] - 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卖出1859 60万元,沪股通净买入1799 63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5897 64万元 [2] - 主力资金今日净流入1 66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1 81亿元,大单净流出1436 98万元,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 72亿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4 32亿元,买入2 45亿元,卖出1 87亿元,合计净买入5837 67万元 [2] - 华泰证券总部为买一(7321 43万元)和卖一(4942 19万元),沪股通专用为买二(5204 65万元)和卖四(3405 02万元) [3][4]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卖五,净卖出1859 60万元 [2][4] 融资融券数据 - 最新两融余额4 9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4 92亿元,融券余额1 32万元 [3] - 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884 01万元(增幅1 83%),融券余额增加0 61万元(增幅85 36%) [3] 财务数据 - 一季度营业收入3 43亿元,同比下降11 38%,净利润3014 12万元,同比增长19 34% [3]
旭光电子20250612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公司 旭光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前景** - 观点:旭光电子是电真空器件领域领先企业,有显著技术和市场壁垒,市场前景好 [3] - 论据:产品涵盖高价值量部分,应用于关键领域,是核心供应商;产品有消耗品特性,需求稳定;多赛道发展战略,在新兴赛道有潜力;技术稀缺性和历史特殊性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有优势 [3] 2. **业务板块表现** - 观点:主营业务涵盖传统电力设备、军品业务、电子材料三大板块,新兴领域进展显著 [5] - 论据:传统电力设备以高压真空灭弧室为代表,国内仅三家可量产;军品业务有精密制造及软硬一体化能力,DPC AI 技术产品突出;电子材料有氮化铝全产业链布局,粉体性能比肩德日;成为全球唯二供应大功率电子管用于可控核聚变和光刻机关键耗材的企业之一 [5] 3. **未来投资预期** - 观点:公司市值空间巨大,预计 2027 年市值达 200 - 300 亿人民币,2030 年更高 [6] - 论据:2027 年投资额达 240 亿人民币,2030 年可能达 400 亿人民币,按 20%或 10% - 20%价值量计算,对应 10 倍 PS 估值 [6] 4. **与标杆企业对比** - 观点:旭光电子有望成为类似标杆企业,市值有上升空间 [7] - 论据:与兆威机电、福晶科技有类似发展逻辑,兆威机电凭借产业链布局达高市值,福晶科技在光刻机产业链曾达较高市值 [7] 5. **各业务发展情况** - 真空灭弧室业务:2024 年开关管收入近 7 亿元,同比增长约 14%,自主研发的 126 千伏高压真空灭弧室通过实验验证并具备初步产业化能力 [11] - 核聚变相关产品:超高功率金属陶瓷四极管填补国内兆瓦级四极管领域技术空白,已批量供应,国内独家供应,有望出口 [12] - 光刻机及半导体加工设备用电子管:各项指标国内领先,与多家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将供货 [13] - CT 球管市场:我国 CT 设备保有量约五六万台,人均保有量少,老龄化背景下增量空间大,对应球管耗材市场持续增长 [14] - 军工板块:一格机械 2024 年收入超 2 亿元,同比增长 7.5%;瑞创合专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研发,产品有望拓展市场应用场景 [15] 6. **市场情况** - 高压真空灭弧室市场:用于多个领域,六氟化硫需替换,160 千伏以上市场前景好,高端领域 70%以上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公司是国内领军企业,年产能 2 万只并通过多家厂商验证 [17] - CT 球形管市场:全球市场 70%以上被国际巨头占据,公司在提升国产化率背景下逐步打开市场 [18] - 电子陶瓷材料市场:国内增速约 15%,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4 - 5%,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 1288 亿元,有望保持高需求、高增速 [19] 7. **公司进展与未来重点** - 进展:实现氮化铝粉体年产能 500 吨,制成基板供应客户,开发出超高功率产品,高韧性、高抗弯基板进入验证 [20] - 未来重点:主业集中于真空灭弧室和真空开关管,高功率产品在电力电网和核聚变项目增量;军品业务稳定增长;半导体相关应用中电子陶瓷技术和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新品增速加快 [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历史沿革:前身是国营旭光电子管厂,经历搬迁、收购及上市等阶段,主要厂区位于成都东北地区,股权架构复杂,子公司业务繁多 [9] 2. 2024 年业绩:总营收近 16 亿元,同比增长约 20%;归母净利润约 1 亿元,同比增长约 10%;毛利率稳定在 20% - 30%区间,净利率稳定在 5% - 10%,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 [4][10] 3. 直线型聚变装置前景:在未来能源市场有广阔前景,旭光电子电真空开关业务在该领域有重要价值,占据 25%价值量,是独供状态 [23] 4. 估值逻辑:评估在核聚变技术领域的估值应考虑单一产品多赛道发展前景,可类比其他产业链公司 [24] 5. 紧凑型聚变装置现状:国内外发展态势积极,国内互联网企业关注投资,美国装置预计点火成功,国内部分公司取得进展 [26]
旭光电子(600353) - 旭光电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6-11 00:34
股价与估值 - 公司股票2025年6月9 - 10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属异常波动[3][4][8] - 截至2025年6月9日,公司市盈率83.8高于行业62.15[3][8] - 截至2025年6月9日,公司市净率4.87高于行业3.36[3][8] 业务与经营 - 2024年度可控核聚变产品收入占主营收入不足1%[3][6]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市场与政策无重大调整[6] 重大事项 - 截至公告披露日,大股东无筹划重大事项[6] - 异常波动期董监高及大股东未买卖股票[7] - 董事会确认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10]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9:3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9日、6月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2] - 公司董事会、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均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2] 生产经营与重大事项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确认不存在筹划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等 [2] 热点概念与产品收入 - 公司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是可控核聚变射频电源装置中的器件,用于实现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加热 [1][3] - 2024年度该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对公司当年业绩影响较小 [1][3] 估值与行业对比 - 截至2025年6月9日,公司市盈率为83.8,行业市盈率为62.15,公司市盈率高于行业水平 [2][3] - 公司市净率为4.87,行业市净率为3.36,公司市净率高于行业水平 [2][3] 其他股价敏感信息 - 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未买卖公司股票 [3]
旭光电子(600353) - 旭光电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6-10 18:33
股价与估值 - 公司股票2025年6月9 - 10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属异常波动[3][4][8] - 截至2025年6月9日,市盈率83.8高于行业62.15,市净率4.87高于行业3.36[3][8] 业务与经营 - 2024年度可控核聚变产品收入占主营不足1%[3][6]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和政策无重大调整[6] 重大事项 - 控股股东等确认无筹划重大事项,董监高未买卖股票[6][7] - 董事会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前期信息无需更正补充[10]
旭光电子:2024年度“可控核聚变”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足1%
快讯· 2025-06-10 18:10
公司公告 - 旭光电子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提及"可控核聚变"热点概念 [1] - 公司自主研发百千瓦级、兆瓦级大功率电子管,用于可控核聚变射频电源装置,实现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加热 [1] - 2024年度该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足1%,对当年业绩影响较小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大功率电子管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技术门槛较高 [1] - 产品覆盖百千瓦级和兆瓦级功率范围,满足射频电源装置需求 [1] 财务影响 - 可控核聚变相关产品当前收入贡献极低,占比不足1% [1]
旭光电子(600353):电力设备+军工+电子材料多轮驱动,1Q25毛利率同比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6-09 22: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旭光电子“优于大市”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旭光电子营收利润同比增长,由电力设备、军工、电子材料多轮驱动;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毛利率同比改善 [1] - 公司是真空灭弧室头部厂商,大功率电子管在可控核聚变及半导体设备领域取得突破;氮化铝粉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旭光电子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已形成覆盖电力设备、军工装备和电子材料三大领域的系统技术布局 [8] - 控股股东是新的集团有限公司,截至1Q25持有公司28.01%的股份;旗下有易格机械、睿控创合、成都旭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12] 业务分析 - 电力设备业务包含真空灭弧室、新型电力及新能源成套设备及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产品;2024年真空灭弧室产销规模120万只创历史新高,大功率电子管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承接多项项目订单推动营收增长 [2][8] - 军工业务包含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结构件、智能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在“弹、机、舰”领域软硬件产品体系布局完善,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客户资源丰富,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显著 [9] - 电子材料业务方面,2024年实现氮化铝粉体年化产能500吨,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突破基板连续烧结技术瓶颈,推出多款新品,丰富产品结构,加速市场导入 [3] 财务分析 - 2024年公司营收15.86亿元(YoY +20.5%),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 +10.5%),毛利率22.82%(YoY -3.87pct);1Q25营收3.43亿元(YoY -11.4%,QoQ -26.8%),归母净利润0.30亿元(YoY +19.3%,QoQ +39.3%),毛利率23.83%(YoY +3.6pct,QoQ -0.5pct) [1] - 2024年电力设备业务营收8.6亿元(YoY +16.68%),占总营收54%;军工业务营收3.7亿元(YoY +11.77%),占23%;电子材料业务营收0.7亿元(YoY +67.16%),占5% [20] - 分产品看,2024年真空灭弧室、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新型电力及新能源成套设备、航空航天飞行器精密结构件、智能嵌入式计算机、半导体封装及热管理用氮化物电子材料分别占总营收的43%/3%/8%/14%/10%/5% [20] -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4.48%,同比下降1.39pct,其中研发费用0.74亿元,同比增长23.9% [20] 盈利预测 - 假设电力设备行业2025 - 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25.86%/23.76%/19.76%至10.87/13.45/16.1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3.79%/15.06%/16.49% [27] - 军工行业2025 - 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22.09%/20.00%/15.00%至4.48/5.38/6.1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3.84%/34.12%/34.41% [27] - 电子材料行业2025 - 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100%/80%/60%至1.46/2.63/4.2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2.84%/22.95%/23.07% [2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7.03%/25.55%/22.20%至20.15/25.30/30.9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65%/17.75%/24.88%至1.65/1.94/2.42亿元 [32] 情景分析 - 乐观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0.24/25.51/31.29亿元,净利润为2.02/2.42/3.02亿元 [33] - 中性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0.15/25.30/30.92亿元,净利润为1.65/1.94/2.42亿元 [33] - 悲观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20.07/25.09/30.55亿元,净利润为1.28/1.47/1.83亿元 [3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以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37]
旭光电子(600353):三大业务协同推进 布局可控核聚变、光刻机等新领域 彰显发展潜力
新浪财经· 2025-06-01 10:26
公司介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真空器件及电子陶瓷材料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电力设备、军品业务、电子材料三大板块 [1] - 公司积极探索可控核聚变、半导体及CT球管领域,已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 公司技术同源、市场同源,基于电真空技术延伸实现矩阵业务发展 [1] 电力设备业务 - 公司电真空器件业务以真空灭弧室为核心,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为侧重,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公司是国内最大陶瓷真空灭弧室制造基地之一,年产超120万只真空灭弧室 [2] - 公司在国内柔性直流领域率先布局,技术性能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电子管性能国内领先,为可控核聚变布局奠定基础 [2] - 公司构建了覆盖传统能源、新型能源及终极能源的全方位电力业务体系 [2] 军品业务 - 公司在军工领域客户资源丰富,构建"弹、机、舰"软硬一体化产品矩阵 [3] - 公司将DeepSeek大模型与边缘计算融合,提供定制化软件开发、算法移植等服务 [3] - 2024年军工板块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11.9%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精密铸造、机械制造、总装、总调一体化能力的军工企业之一 [3] 电子材料业务 - 公司氮化铝粉体量产规模超国内行业水平,品质达世界一流 [4] - 公司氮化铝粉体年化产能500吨,推出高、中端产品组合 [4] - 公司氮化铝基板与超400家客户建立合作,成为百余家客户主要供应商 [4] - 公司开发出230W/m·k及以上超高热导基板,国内率先实现批量供货 [4] - 公司高韧性、高抗弯基板进入验证阶段,有望成为国内首家供应商 [4] - 公司正研发氮化铝静电吸盘,推动国产化产业化应用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86亿元,同比增长20.48%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0.53% [4] - 2024年归母净利率6.4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2.41、3.08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2、0.29、0.37元 [5] - 预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50.10、38.24、29.87倍 [5]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5-26)
远峰电子· 2025-05-25 20:00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格尔软件(+10.01%)、旭光电子(+8.33%)、宝明科技(+8.03%)、梦网科技(+3.68%)、金海通(+3.53%)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东土科技(+13.22%)、富乐德(+10.67%)、弘景光电(+8.76%)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映翰通(+8.09%)、品高股份(+7.26%)、艾森股份(+4.15%) [1] - 活跃子行业包括SW其他通信设备(+2.71%)、SW电子化学品Ⅲ(+0.06%) [1] 国内新闻 - 株洲中车计划2024年11月启动8英寸SiC晶圆项目,2025年5月主体厂房封顶,2025年底有望实现产线拉通 [1] - 国科微筹划收购一家从事特种工艺半导体晶圆代工及定制化芯片代工业务的企业 [1] - 联想2025财年第四财季销售额增长23%至约170亿美元,但净利润暴跌64%至约9000万美元,主要受衍生品业务亏损和PC市场低迷影响 [1] - 天岳先进推进上海临港工厂二期8英寸碳化硅衬底扩产计划,并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1] 公司公告 - 盛视科技取得三项发明专利,聚焦安防与通关领域,覆盖机场、口岸、火车站等场景 [2] - 富士达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共计派发18,772,800元 [2] - 路维光电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 [2] - 世纪恒通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953,966股,占总股本2.00% [2] 行业动态 - Meta研发新一代智能眼镜,预计2026年商业化,新品将升级Live AI系统功能,特别是面部识别技术 [3] - 韩国政府向美国提交意见书,表达对美方可能对进口芯片征收关税的担忧,警告可能影响韩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 [3] - ADI 2025会计年度第二季财报优于预期,受惠于汽车与工业需求回升,并上调本季营运展望 [3] - 部分原厂服务器DDR4最终采购订单时间约在今年6至7月,发货截止日期为今年年底,近期需求端加单DDR4未得到有效回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