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渝农商行(601077)
icon
搜索文档
监管研究系列三:存款非银化对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影响与测算
开源证券· 2025-11-11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在居民财富化进程中,存款非银化趋势(一般性存款转化为非银存款)使得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如LCR和NSFR)边际恶化,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诉求提升 [3][12][16] - 定量测算显示,存款非银化对大型银行LCR和NSFR的影响可控,多数大行指标仍可维持在合意水平之上,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受影响相对较大 [4][28][33] - 银行可通过主动管理优化流动性指标,其中发行长期限(如9个月及以上)同业存单是优化多项流动性风险指标(LCR、NSFR、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效率较高的方法 [5][50][51][54][56] - 央行工具对银行流动性指标影响基本中性,MLF、OMO、买入国债对大行LCR影响中性,买断式逆回购可优化LCR [5][57][59][61][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1、居民财富化进程中,银行流动性指标管理诉求或提升 - 存款非银化趋势明显,大行自2025年6月以来个人定存当月增量均较2024年同期少增,大行非银存款占比从1月的水平震荡上行至9月的11.2%,提升2.5个百分点 [3][12] - 存款结构变化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边际恶化,长期限稳定的居民定期存款转化为短期不稳定的非银活期存款,使得LCR、NSFR、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指标承压 [3][16][18][21][23][25] - 居民存款非银化对主要流动性指标的影响路径包括:LCR因分母(预期现金流出)增加而下降;NSFR因分子(可用稳定资金)减少而下降 [18][21][23] 1.1、存款非银化使得银行各项流动性指标边际下降 - 流动性覆盖率(LCR)下降源于分母扩大:居民定期存款(提取率0%)转为非银活期存款(业务关系存款,提取率25%),导致未来30天预期现金流出增加 [18][21] - 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下降源于分子缩小:居民定期存款(1年以上,稳定资金系数100%)转为非银活期存款(稳定资金系数50%),导致可用稳定资金减少 [18][23] - 流动性缺口率和核心负债依存度也因负债稳定性下降而呈现恶化趋势 [18][25] 1.2、测算:存款非银化对大行LCR&NSFR的定量影响 - 基于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静态测算,当2025年第三季度到期个人定存有30%、50%、70%转化为非银活期存款时,对五家大行LCR的影响区间分别为[-3.2个百分点, -0.7个百分点]、[-5.1个百分点, -2.0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 -2.6个百分点] [4][28] - 在70%转化比例下,除建设银行外,其他大行LCR预计仍可维持在120%的合意水平之上;对NSFR的影响区间分别为[-1.89个百分点, -1.45个百分点]、[-3.16个百分点, -2.42个百分点]、[-4.42个百分点, -3.39个百分点],除交通银行外,其他大行NSFR预计仍可维持在120%以上 [4][33] - 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受影响幅度较大,主要源于其三季度到期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农业银行受影响幅度最小 [4][28][30][33] 2、流动性指标管理:发行长期限同业存单优化效率高 - 流动性覆盖率(LCR)管理侧重短期流动性资产储备,如增加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如国债)持有规模;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作为全期限指标,波动小,管理更侧重负债端结构调整,如发行长期限同业存单 [5][41][44] - 历史数据显示,大行LCR承压时往往伴随国债买入力度加大;NSFR承压时往往伴随同业存单发行期限变长 [42][47] 2.2、发行长期限同业存单:可不同程度改善多项流动性风险指标 - 发行3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同业存单可改善LCR,因其增加分子现金(100%折算率)且不影响分母 [5][51] - 发行9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同业存单可改善NSFR,因其可用稳定资金系数为50%,增加分子而分母不变 [5][54] - 发行6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同业存单可改善流动性缺口率(当指标<1时)和核心负债依存度(当指标<1时) [5][56] 2.3、央行工具:对LCR和NSFR影响基本中性 - OMO操作对LCR和NSFR影响均为中性 [5][59] - MLF操作对大行LCR影响中性,对NSFR影响为当NSFR>110%时小幅下降,反之上升 [5][61] - 买断式逆回购可优化LCR,对NSFR影响中性;央行买入国债对LCR影响中性,对NSFR有小幅优化作用 [5][62][64] 3、投资建议 - 底仓配置建议大型国有银行,受益于"中特估"和低估值,股息率有保障,受益标的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 [6][65] - 核心配置建议头部综合龙头银行,兼具稳健基本面和强大财富管理能力,受益标的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 [6][65] - 弹性配置建议具备细分领域特色的优质区域性银行,在特定区域或业务上有护城河和高成长性,受益标的包括江苏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等 [6][65]
农商行板块11月11日涨0.01%,张家港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1 16:46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1日农商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1%,张家港行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4002.76,下跌0.39%。深证成指报收于13289.0,下跌1.03%。农商行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002839 | 张家港行 | 631.01万 | 4.46% | -167.63万 | -1.18% | -463.37万 | -3.27% | | 600908 | 无锡银行 | 246.18万 | 2.87% | -553.67万 | -6.46% | 307.48万 | 3.59% | | 601128 | 常熟银行 | 184.35万 | 1.14% | 729.73万 | 4.49% | -914.08万 | -5.63% | | 601825 沪农商行 | | 30.62万 | 0.26% | 632.66万 | 5.39% | -663.28万 | -5 ...
农商行板块11月10日涨0.92%,沪农商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0 16:48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0日农商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92%,沪农商行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4018.6,上涨0.53%。深证成指报收于13427.61,上涨0.18%。农商行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主力净流入(元) | 主力净占比 游资净流入(元) | | 游资净占比 散户净流入 (元) | | 散户净占比 | | --- | --- | --- | --- | --- | --- | --- | --- | | 601825 沪农商行 | | 912.03万 | 3.47% | -714.59万 | -2.72% | -197.44万 | -0.75% | | 601528 瑞丰银行 | | 443.27万 | 5.42% | 320.43万 | 3.92% | -763.71万 | -9.34% | | 603323 | 苏农银行 | 374.19万 | 4.26% | -463.61万 | -5.27% | 89.43万 | 1.02% | | 600908 | 无锡银行 | -32.86万 | -0.45% | 123.20万 | 1.69% | -90.34万 | -1 ...
从增量扩面到提质控险 银行业普惠金融迈向差异化精准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12:21
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态势 - 普惠金融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进展,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截至2025年6月末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贷款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1] - 2025年6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8%,较上年同期下降66个基点,信用贷款占比近三成,较上季度末提升0.7个百分点,显示服务模式向"重信用"转型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行业平均增速逐步放缓,从2020年的30.9%降至2024年的14.7%,并在2025年二季度末进一步放缓至12.3% [2] 数字技术驱动与市场格局变化 - 数字技术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优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审批效率并降低了融资成本 [2] - 市场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型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占比达45.11%,而农村金融机构占比降至25.86%,呈现逐季回落态势 [2] - 各类银行需构建错位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服务生态,大行可开放科技能力助力和赋能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则应发挥地缘优势,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方式 [7] 各类银行普惠贷款表现分化 - 国有大行普惠贷款余额增速普遍靠前,农业银行以18.50%的增速领衔同业,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增速分别为17.30%、16.39%和11.45%,建设银行增速为9.80% [3] -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余额增速为6.52%居首,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增速在5%以上,而部分银行如浙商银行增速为-0.02% [4] -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重庆银行等增速超过两位数,分别为17.27%和16.16%,而上海银行和郑州银行增速为负,分别下降3.97%和2.06% [5] - 农商行中仅江阴银行增速超过两位数达11.63%,其余银行增速多在个位数,部分银行未披露相关数据 [6] 贷款利率与资产质量 - 上市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全部较去年年末收窄,利率区间在2.94%(中国银行)至4.20%(贵阳银行)之间,12家银行利率集中在3%-4% [7] - 不同类型银行间的贷款利率差距正在减小,利差从过去的200个基点以上缩窄至约100个基点,甚至有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利率拉平的现象 [8] - 仅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沪农商行1.92%、浙商银行1.56%、民生银行1.52%、光大银行1.28%和青岛银行0.97%,部分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 [9] - 多家银行强调通过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夯实资产质量,农业银行表示其普惠贷款不良率处于可比同业最优水平,整体风险可控 [10] 银行特色实践与战略重点 - 农业银行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办贷,完善"普惠e站"等线上服务平台,并健全全方位、全流程风控体系 [3] - 浦发银行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通过"科技赋能和流程变革"双核驱动,打造产品数字化、风控智能化等"四化"特点的经营新模式 [4][5] - 北京银行将普惠金融作为重点业务,强化技术、特色、生态三个驱动,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600亿元 [5][6] - 江阴银行通过深化企业走访、开展专项行动等方式精准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动贷款增长 [6]
中国区域性银行_2025 年第三季度回顾_核心盈利稳步复苏,我们偏好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China regional banks_ 3Q25 review_ Steady recovery in core earnings, we prefer BoNB and BoNJ
2025-11-10 11:34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区域性银行[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北京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3][5][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盈利表现 * 覆盖的中国区域性银行3Q25利润同比增长6%,较2Q的9%增速放缓,主要受非息收入拖累[1] * 核心盈利复苏更具韧性,同比增长12%,优于大型银行的1%[1] * 净利息收入增长加速,3Q平均同比增长7%,优于2Q的5%和大型银行的0.4%,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强劲扩张及存款降息政策的滞后受益[3][7] * 手续费收入扭转收缩趋势,3Q同比增长16%,因市场情绪改善带动理财代理费增长[3] * 非息收入是主要拖累,3Q同比大幅下降32%,主因债券市场疲弱导致债券投资公允价值损失[1][3] * 净息差收缩在3Q有所缓和,宁波银行净息差环比扩张4个基点,预计4Q25和2026年收缩将进一步缓和[3][7] 资产质量 * 资产质量基本稳定,3Q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1个基点[1][3] * 关注类贷款比率环比上升3个基点,趋势差于大型银行[3] * 不良贷款覆盖率环比小幅下降1个基点,表明银行通过拨备释放支持利润的趋势正在缓和[3][22] * 信贷成本环比下降5个基点[3] * 零售侧不良贷款生成趋势在3Q略有改善[3] 资本水平与增长 * 3Q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降11个基点令人失望,低资本水平可能制约资产增长和分红[3][24] * 北京银行资本缓冲最低,3Q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4%,仅高于最低要求69个基点[3][24] * 资产扩张速度超越风险加权资产,3Q总资产同比增长13%,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长10%,风险权重密度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资本效率提升[3][20] 投资建议与个股表现 * 首选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因其3Q核心盈利实现双位数增长且资产质量稳定[1][3] * 宁波银行94%的手续费增长令人鼓舞,显示其在牛市中的财富业务潜力[3] * 对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持谨慎态度,需观察其中小企业资产质量更清晰的改善信号[1][3] * 不看好北京银行,因其利润同比收缩2%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尽管其2026年预期股息率5.8%可能提供下行保护[1][3] 其他重要内容 贷款与存款增长 * 3Q贷款环比增长1%,符合行业趋势,江苏和浙江省的区域性银行贷款增长强劲[20] * 上海银行贷款增长疲弱,同比仅增2%,导致其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2%[20] * 3Q存款环比增长基本持平,宁波银行存款环比收缩1.4%[20] 估值比较 * 根据估值表,覆盖的区域性银行平均预期市盈率为6.1倍,市净率为0.68倍,股息率为5.0%[5]
渝农商行增长下的隐忧:零售贷款不良率升至2.04% 高层或代职超期
犀牛财经· 2025-11-07 18:29
财务业绩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6.58亿元,同比增长0.67%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06.94亿元,同比增长3.74%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69.17亿元,同比增长1.10%,净利润为30.78亿元,同比增长2.14% [1] 收入结构分析 -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178.50亿元,同比增长6.88% [2] - 利息收入为347.59亿元,同比下降6.49%,利息支出为169.09亿元,同比下降9.62%,利息净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支出减少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16.71% [2] - 投资收益为34.95亿元,同比下降8.10% [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三季度末资产总额为16,558.1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3% [1] -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779.7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92% [1] - 负债总额为15,161.3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8% [1] - 客户存款总额为10,270.9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04% [1] 资产质量与成本控制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87.1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9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2%,较2024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5] - 拨备覆盖率为364.82%,较2024年末上升1.38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公司贷款不良率0.68%,较2024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0.44个百分点至2.04% [5] - 前三季度业务及管理费为58.92亿元,同比增加1.84%,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17% [5] 业务发展亮点 - 个人贷款产品“渝快甄好贷”余额达267.84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25.91亿元 [6] - 完成“渝快质押贷”产品重构,建立数据驱动的精准获客体系,推行网格化营销 [6] 同业比较与市场环境 - 营收增速低于同地区重庆银行,重庆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40% [2] - 投资收益表现弱于同业,上海银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8.49%,厦门银行增长29.56% [4]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运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及交易盈利空间同比有所下降 [4] 管理层变动 - 董事长谢文辉于2024年10月因工作调动辞任,行长隋军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7][9] - 2025年4月拟选举刘小军为董事长,在监管批复前仍由隋军代为履职 [8] - 截至三季报发布,行长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已接近一年,存在超期情形 [10]
齐鲁银行渝农商行苏州银行今日涨幅垫底银行板块
中国经济网· 2025-11-07 17:11
银行板块股价表现 - 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16% [1] - 齐鲁银行股价跌幅最大,收报6.08元,跌幅1.46% [1] - 渝农商行股价收报7.01元,跌幅1.13% [1] - 苏州银行股价收报8.33元,跌幅1.07% [1]
农商行板块11月7日跌0.26%,渝农商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990.34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7 16:37
农商行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2023年11月7日农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26%,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25%)和深证成指(下跌0.36%)[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跌互现,其中5只上涨,4只下跌,1只平盘,领跌个股为渝农商行,跌幅达1.13%[1] - 板块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990.34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091.14万元,但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额为1.11亿元[1] 个股价格变动及成交情况 - 紫金银行涨幅最大为0.35%,收盘价2.88元,成交量为31.10万手,成交额为8952.63万元[1] - 渝农商行跌幅最大为1.13%,收盘价7.01元,但成交量最为活跃,达到56.60万手,成交额高达3.97亿元[1] - 青农商行和瑞丰银行股价持平,分别收于3.27元和5.64元,成交量分别为51.10万手和13.15万手[1] 个股资金流向分析 - 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是板块内仅有的两只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净流入额分别为777.16万元和573.38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1.96%和3.16%[2] - 青农商行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2436.86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4.57%,但其游资净流入471.78万元[2] - 常熟银行虽然股价下跌0.83%,但获得巨额散户资金净流入4025.05万元,散户净占比高达16.88%,同时其游资净流出规模也最大,为2549.72万元[2] - 张家港行主力净流出比例为板块内最高,达-10.28%,但其散户净流入比例也高达11.46%[2]
中国银行业(HA 股)_ 2025 年第三季度表现分化,上行空间有限但下行支撑稳固-Banks - China (H_A)_ 3Q25 mixed, upside limited but good for downside support
2025-11-07 09:28
好的,请阅读以下根据您提供的电话会议记录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H股和A股上市银行,包括大型国有银行(如ICBC、CCB、ABC、BOC)、股份制银行(如CMB、CNCB、CEB)以及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如BOCD、CQRB)[1][2][8][35][38] * 分析基于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九个月的财务业绩[1][8][39] 核心财务表现与趋势 * **盈利增长疲软且分化**:H股银行9M25净利润同比增长+0.5%(1H25为+0.4%),六大国有银行均实现正增长,但拨备前利润(PPOP)增速从1H25的+1.6%放缓至9M25的+0.8%[1][8] * **贷款增长减速且结构偏弱**:平均贷款增速从FY24/1H25的6.8%/6.9%降至9M25的6.3%,大行增速为7.5-10.0%,但三季度新增贷款严重依赖贴现票据,部分小行(如CEB/CNCB/MSB/SHRB)贷款规模环比收缩0.3-1.4%[2] * **净息差显现企稳迹象**:三季度平均净息差(NIM)环比微降1个基点至1.42%,部分银行(如BOC、部分股份制银行)因资金成本下降而实现环比增长,ICBC指出贷款价格降幅在第三季度收窄[3] * **非息收入表现不一**:手续费收入增长从1H25的+3.3%改善至9M25的+4.8%,但其他非利息收入(主要为投资/交易收益)增长从1H25的29%减弱至9M25的16%,部分银行(如CCB/PSBC/CEB/CMB/CNCB)环比下降40%至102%[4] * **信贷成本下降与拨备覆盖率降低**:平均不良贷款率(NPL ratio)稳定在1.22%,9M25平均信贷成本同比下降5个基点至67个基点,总拨备同比增长+0.5%(低于1H25的+3.5%),不良贷款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环比分别降至232%和2.75%[5] 估值与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落后大市**:H股银行板块年内上涨19.9%(不含股息),跑输MSCI中国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16.3和9.3个百分点,板块股息率5.3%吸引力不足,但大型银行在市场波动时提供下行支撑[1][11] * **估值从低点反弹但仍处低位**:板块远期市净率(P/B)从2024年1月的0.34倍低点反弹至当前的0.55倍,远期市盈率(P/E)为6.0倍,远期P/PPOP为3.5倍[11][21][23][24][26][29] * **H股相对A股表现更优**:H股银行年内表现普遍优于其A股,A-H股溢价从2024年底的34%收窄至目前的21%[31][34] * **投资观点调整**:公司将CCB-H和ABC-H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将BoComm-H评级从逊于大市上调至中性,ICBC是大型银行中的首选,偏好顺序为ICBC优于CCB、BoComm优于PSBC、CNCB优于CMB[1][11] 资产质量与资本状况 * **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平均不良贷款率环比和年内迄今保持稳定在1.22%,但净不良贷款形成率有所上升[5][9][39] * **拨备覆盖率分化**:部分银行(如MSB/CEB/PSBC)的贷款拨备率最低,为2.12-2.26%,而CSRB/BOCD/PSBC/BOSZ的不良贷款覆盖率环比降幅最大,达17-27个百分点[5] * **资本充足率小幅下降**: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环比微降2个基点至11.61%,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14和27个基点至13.29%和16.24%[9] 其他重要动态 * **存款增长季节性放缓但优于贷款**:三季度存款环比增长0.2%(季节性低位),但同比增长6.8%超过贷款增速,主要银行存期在第三季度继续延长[2] * **银行间业务活跃度**:银行间资产和投资证券占总资产比例平均为36.0%,银行间负债(不含同业存单)占比平均为13.7%,同比和环比多数呈现增长[48]
资产规模前十大农商行部分财务指标
中国证券报· 2025-11-07 04:15
资产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 重庆农商行资产总计16558 10亿元 为披露银行中最高[1] - 成都农商行资产总计9991 85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9 29% 增速在披露银行中位列第二[1] - 深圳农商行资产总计8024 66亿元 是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出现负增长的银行 下降1 78%[1] 营业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 重庆农商行营业收入216 58亿元 在披露银行中居首[1] - 上海农商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8 31亿元 仅次于重庆农商行[1] - 广州农商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0 20亿元 在披露银行中相对较低[1] 盈利能力 - 重庆农商行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09 25亿元 为披露银行中最高[1] - 上海农商行前三季度净利润108 14亿元 盈利能力与重庆农商行接近[1] - 广州农商行前三季度净利润17 22亿元 显著低于其他披露银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