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601398)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 分管组织人事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9:04
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集团等多家金融央企已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一职,强化党建工作 [1] - 专职党委副书记协助"一把手"分管党建工作,目前多家金融央企"一把手"已不再直接分管组织人事工作 [1]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 [1] 专职党委副书记的任命方式 -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率先推行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机制 [3] - 中国银行刘进2024年4月起不再担任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 [3] - 工商银行段红涛2023年7月由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转任党委副书记 [4] 专职党委副书记的背景与职责 - 刘进长期在国家开发银行工作,曾任副行长等职,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 [4] - 段红涛职业生涯始于建设银行,历任多个管理职位,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跨机构协调经验 [4] - 国有大行选择"内部提拔"模式,因副行长对机构业务架构更熟悉,能快速推动党建与核心业务融合 [4] 公司治理结构变化 - 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可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多家国有金融机构已不再设立监事会 [2] - 专职党委副书记的职责将进一步细化,目标是实现党建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 [3]
千名人才齐聚副中心!海归人才双选会交出亮眼答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3 18:26
招聘会概况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海外归国人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双选会 近50家重点企业提供600余个优质岗位 [1][3] - 活动吸引1400余人报名 实际到场近千人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0人 [3] 人才结构 - 参会人才中海外归国人才251人 硕士及以上学历310人 高知特征显著 [5] - 人才目标领域集中在金融 互联网 AI 广告 传媒 文化 体育等热门行业 与副中心重点产业高度契合 [7] 参会企业 - 参会企业包括工商银行 蒙牛乳业 甘李药业 三峡能源集团 京东方 平安保险等近50家重点企业 [8] - 企业涵盖科技 金融 教育 医疗等多个领域 展现副中心产业结构多元性与创新活力 [11] - 工商银行作为合作伙伴提供多元参会体验及金融解决方案 [10] 招聘会亮点 - 现场设置职业规划咨询区 累计接待超500人次 政策咨询专区单日服务量突破1500人次 [14] - 企业反馈简历匹配度高 人才质量超出预期 [14] 后续规划 - 活动承办方将持续跟进意向人才入职情况 推出更多职场体验和实习对接活动 [16] - 通州区将围绕"6+3"产业布局优化就业服务 推动"青春邀约"常态化 [20]
多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人事工作
快讯· 2025-08-03 16:47
金融央企党建强化举措 -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集团等多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职位 [1] - 增设专职副书记旨在落实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 [1] - 专职副书记主要职责是协助"一把手"分管党建工作,目前多家金融央企"一把手"已不再直接分管组织人事工作 [1]
重磅!多家金融央企领导班子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6:45
金融央企党建人事调整趋势 - 工商银行原副行长段红涛转任党委副书记 延续"副行长转任"路径 此前担任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 具有跨机构协调经验[1][6][7] - 中国银行率先推行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机制 刘进4月辞去副行长职务 专职担任党委副书记并进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6] 专职党委副书记配置现状 - 2024年以来至少7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 包括工行、中行、中信集团、农发行、国寿集团、国开行、光大集团[3] - 专职党委副书记普遍分管组织人事工作 "一把手"不再直接分管该领域 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化党的领导要求[3] 人事选拔模式差异 - 国有大行偏好"内部提拔"模式 中行工行副行长转任 利用其业务熟悉度推动党建与信贷风控融合[6][7] - 其他金融央企多采用"监管空降" 70后部委干部占比高 如农发行副书记来自金融监管总局人事司 国寿副书记具机关工委背景[9][10] 公司法修订影响 - 新《公司法》允许国有金融机构取消监事会 改设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已有多家机构执行该调整[4] - 党建职责进一步细化 无论内部提拔或外部空降 核心目标均为实现党建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4]
重磅!多家金融央企领导班子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16:27
金融央企党建人事调整趋势 核心观点 - 多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职位以强化党建工作 落实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2][3] - 国有大行普遍采用"内部提拔"模式 如中国银行刘进、工商银行段红涛由副行长转任党委副书记 利用其业务熟悉度推动党建与核心业务结合 [5][6] - 其他金融央企多采用"监管空降"模式 从国家部委选拔70后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 如中信集团张世昕、农发行丁晓芳等 普遍具备人事党建领域经验 [8][9] 国有大行内部提拔案例 - 中国银行刘进2024年3月任党委副书记 4月辞去副行长职务 转任执行董事及专门委员会委员 其职业经历涵盖国开行多个管理岗位 [5] - 工商银行段红涛2023年从建行跨界加入 2025年7月由副行长兼董秘转任党委副书记 拥有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和协调经验 [6] 金融央企外部空降案例 - 中信集团2025年1月任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张世昕为党委副书记 其曾任发改委人事司司长等职 [8] - 农发行同期调任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事教育司司长丁晓芳为专职副书记 [8] - 国寿集团2025年2月任命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基层组织建设指导部部长张璐为党委副书记 [8] - 国家开发银行2025年3月任命退役军人事务部原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何新红为党委副书记 [9] - 光大集团2025年4月任命国家税务总局人事司司长刘尊涛为党委副书记 [9] 政策背景与制度调整 -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 [2] - 新修订《公司法》允许国有金融机构取消监事会设置 改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相关职权 多家机构已执行 [2]
国常会部署,两大行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03 13:48
政策部署与实施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1][4] - 政策要求简化办理手续,加强部门协同,严格监管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4] - 财政部此前已宣布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针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4] 工商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公告称正在依法依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1] - 公司将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具体实施细则将通过官网、营业网点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1] -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政策尽快实施[1] 建设银行举措 - 建设银行年初已启动"提振消费扩内需 消费金融在行动"专项行动,做强做优金融供给[3] - 以"建行生活"平台为依托,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方式,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3] - 打造"建行惠懂你"综合化生态服务平台,为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专属信贷产品,加大普惠金融信贷供给[3] - 将切实做好贴息政策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便捷获得政策红利[3] 政策效果与意义 - 贷款贴息政策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效果显著[4] - 两项贴息政策具有杠杆撬动作用,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前者带动终端产品需求,后者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4] - 政策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3][4]
银行业周报(20250728-20250803):债券增值税新规推出,高股息红利资产优势凸显-20250803
华创证券· 2025-08-03 13:44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1][24] 核心观点 债券增值税新规影响 - 新规采取新老债券划断方式,仅对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征收6%增值税,老债券(含续发债券)维持免税优惠 [2][7] - 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因可续发老券代码,持有优势显著:四大行政府债+政金债占比达63 7%-85 7%,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11家银行占比超70% [2] - 新发金融债吸引力下降,银行或转向同业存单融资(仍免税),预计同业存单利率下行 [3][7] 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 利率下行环境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1 7%),银行板块股息率3 8%居申万行业第二,利差达2 1pct [3] - 国有大行及优质股份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因高股息(2025年预测PE 5-7倍)和稳健资产质量被重点推荐 [8][9] 市场表现 - 银行指数周跌0 84%,跑赢沪深300指数0 91pct,年初至今绝对收益17 7% [5][7] - A股国有行表现强势:农业银行周涨2 43%、工商银行涨1 74%,H股广州农商银行涨4 09% [12][14] 投资建议 - 红利策略:推荐国有大行(A+H)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高股息股份行,关注江苏银行等区域中小行 [8] - 顺周期策略:经济回暖预期下关注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资产质量弹性标的 [8] - 估值提升计划:多家银行推进中期分红,ROE改善空间较大的浦发银行等被列入观察名单 [8][9] 重点公司估值 - 宁波银行2025年预测PE 6 69倍、PB 0 87倍,招商银行PE 7 58倍、PB 1 01倍,均低于行业均值 [9] - 区域性银行估值优势突出:常熟银行PE 5 15倍、瑞丰银行PB仅0 55倍 [9]
国常会部署!两大行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03 12:28
政策部署与银行响应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1][3] - 工商银行于8月2日公告称将依法依规推进两项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流程并简化手续,具体实施细则将通过官网、网点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1] - 建设银行于8月2日发文表示年初已启动"提振消费扩内需 消费金融在行动"专项行动,以"建行生活"平台参与国家消费补贴发放,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模式,并聚焦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领域[2] 银行具体措施 - 工商银行强调将推动政策尽快实施,后续公布办理渠道和操作指引[1] - 建设银行综合运用多样化消费信贷产品支持重点消费领域,发挥集团整体优势打造场景化消费金融新模式,促进与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2] - 建设银行针对服务业市场主体打造"建行惠懂你"生态服务平台,创新专属信贷产品并加大普惠金融供给力度[2] 政策背景与效果 - 财政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已宣布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分别针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民生相关领域经营主体贷款[3] - 中国社科院专家表示两项贴息政策具有杠杆撬动作用,能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前者带动终端产品需求,后者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3] -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强部门协同简化手续推动政策落地,同时严格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
工行,领导班子有调整!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2:01
工商银行高管变动 - 段红涛已任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此前担任副行长[2][3] - 段红涛于2023年3月任工行副行长,2024年8月兼任董事会秘书及授权代表[5] 段红涛职业背景 - 段红涛1969年出生,管理学博士,正高级经济师,曾长期在建行任职[4] - 在建行期间历任湖北省分行副行长、青岛市分行行长、山东省分行行长及总行办公室主任[4] 工商银行管理层关联 - 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廖林同样出身建行,曾担任建行多地分行行长及总行副行长[5] - 廖林于2019年11月从建行调任工行副行长,后兼任首席风险官[5] 工商银行近期动态 - 工行于2025年党建暨年中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廖林出席讲话,刘珺作经营报告,段红涛主持会议[2]
国常会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两大行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03 12:01
政策背景 -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7月31日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1][3] - 政策目标是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激发消费潜力并提升市场活力 [1][3] - 财政部此前已宣布新增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分别针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餐饮住宿等民生相关领域经营主体贷款 [3] 工商银行动态 - 工商银行于8月2日公告称正在依法依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 [1][2] - 公司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 优化办理流程并简化手续 推动政策尽快实施 [1][2] - 具体实施细则将通过官网营业网点及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 [1][2] 建设银行举措 - 建设银行年初已启动"提振消费扩内需 消费金融在行动"专项行动 做强做优金融供给 [2] - 以"建行生活"平台为依托 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方式 支持汽车家电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 [2] - 打造"建行惠懂你"生态服务平台 为服务业经营主体创新专属信贷产品 加大普惠金融供给力度 [2] - 公司将切实做好贴息政策传导落实 让消费市场参与方便捷获得政策红利 [3] 政策影响分析 - 两项贴息政策具有杠杆撬动作用 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 前者带动终端产品需求 后者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4] - 政策将促进消费信贷产品多样化发展 推动与汽车家电等消费业态深度融合 [2] - 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直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