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沪高铁(601816)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最赚钱高铁:员工仅86人,收“过路费”比运人更赚钱
36氪· 2025-05-15 19:4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幅10.59%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2.23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29.78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显著放缓 [5] - 2024年四季度营收98.02亿元,同比微增0.01%,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4.62% [13] 业务结构 - 客运业务营收158.3亿元,占比37.5%,路网服务收入259.5亿元,占比61.6% [1][10] - 跨线列车收入259.5亿元,同比增长7.1%,运行里程10250.7万列公里,同比增加11.4% [11] - 京福安徽公司2024年列车运行里程3763万列公里,同比上升5.7%,2024年三季度起实现单季度盈利 [12] 运营模式 - 采用"委托管理+资产运营"轻资产模式,仅86名员工,人均创收4.9亿元,人均创利1.5亿元 [2][9] - 委托沿线铁路局进行运输管理,自身定位为资产所有者,2024年支付受托方管理费约40亿元 [9] - 员工构成:技术人员45人,财务人员17人,管理人员24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5人 [10] 市场策略 - 实施七档浮动票价机制,二等座最低498元,商务座最高1998元,价差达1500元 [7][8] - 2025年新增北京南至南京南标杆车次G65/G66,京沪大站标杆车达15对 [16] - 推出高铁宠物托运服务,与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合作推进智能化提升工程 [17][18] 行业竞争 - 民航降价分流商务客源,2024年三季度北京-上海机票含税价低至500元,低于高铁二等座均价600元 [14] - 2025年虹桥机场与航司推出跨航司签转服务,可能进一步影响高铁商务客流 [15] - 中国高铁单位票价0.42元/人公里,仅为日本、法国的五分之一,存在调价空间 [8] 客流数据 - 2024年本线列车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日均14万人次,同比减少2.31% [1][6] - 京沪高铁累计客流量近20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总客流6%,线路长度仅占全国0.9% [6] - 全国铁路客运量43.1亿人次,同比增长11.9%,但京沪本线客流受公商务出行减弱影响下滑 [6]
京沪高铁:本线客流增长承压,京福安徽一季度扭亏为盈-20250513
国信证券· 2025-05-13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4][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沪高铁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营收421.6亿元(+3.6%),归母净利润127.7亿元(+10.6%);2024年四季度单季营收98.0亿元(+0.0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4.6%);2025年一季度营收102.2亿元(+1.2%),归母净利润29.6亿元(+0.03%) [1][9] - 本线客运量增长承压,跨线列车业务量同比增长稳健。2024年全国铁路客运量43.1亿人次,同比增长11.9%,京沪线本线列车运送旅客量同比下降2.3%至5201.6万人次,京沪跨线列车全年运营里程同比增长11.4%,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列车运营里程同比增长5.7%;202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客运量10.7亿人次,同比增长5.9%,京沪线本线列车运送旅客量同比增长1.8%,客座率同比下滑,跨线业务列车开行量增速放缓至2.0% [2][11] - 2024年毛利率有所改善,京福安徽公司一季度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毛利率46.9%,同比增加1.6pct,财务费用率下降1.6pct,子公司京福安徽全年亏损约2.77亿元,同比显著减亏;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45.4%,同比下降0.8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9pct至3.8%,京福安徽一季度扭亏为盈 [3][12] - 中长期来看,京沪高铁是我国铁路集团核心资产,盈利能力较强,经营稳健且风险低,高铁定价逐步市场化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打开空间,子公司京福安徽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有潜力 [3][12] - 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7亿、140.8亿、147.8亿(25 - 26年调整幅度分别为 - 10.3%/-14.6%),分别同比+4.7%、+5.3%、+5.0% [4][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683|42,157|43,380|44,648|45,853| |(+/-%)|110.4%|3.6%|2.9%|2.9%|2.7%| |净利润(百万元)|11,546|12,768|13,366|14,075|14,784| |(+/-%)|-2103.9%|10.6%|4.7%|5.3%|5.0%| |每股收益(元)|0.24|0.26|0.27|0.29|0.30| |EBIT Margin|43.5%|44.8%|44.3%|44.2%|44.2%| |净资产收益率(ROE)|5.9%|6.3%|6.4%|6.5%|6.6%| |市盈率(PE)|24.9|22.5|21.5|20.4|19.4| |EV/EBITDA|15.3|14.0|13.9|13.2|12.6| |市净率(PB)|1.47|1.42|1.37|1.33|1.29|[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903|10,191|10,422|10,744|11,467| |应收款项|1,373|1,638|1,545|1,651|1,759| |存货净额|0|/|0|0|0| |其他流动资产|144|180|/|87|89| |流动资产合计|14,421|12,008|12,053|12,485|13,318| |固定资产|219,019|214,638|211,987|209,335|206,657| |无形资产及其他|58,376|57,626|56,804|55,981|55,159| |投资性房地产|404|390|390|390|390| |长期股权投资|0|/|0|0|0| |资产总计|292,220|284,663|281,234|278,191|275,524| |短期借款及交易性金融负债|7,835|2,030|2,486|2,543|2,643| |应付款项|1,594|1,069|1,906|1,975|2,037| |其他流动负债|5,307|5,069|4,002|4,146|4,275| |流动负债合计|14,736|8,169|8,394|8,664|8,955|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58,941|50,614|40,614|30,614|20,614| |其他长期负债|631|632|632|632|632| |长期负债合计|59,573|51,246|41,246|31,246|21,246| |负债合计|74,308|59,414|49,640|39,910|30,201| |少数股东权益|22,941|22,845|22,507|22,157|21,807| |股东权益|194,970|202,403|209,087|216,124|223,516|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92,220|284,663|281,234|278,191|275,524|[1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0,683|42,157|43,380|44,648|45,853| |营业成本|22,052|22,179|23,751|24,480|25,141| |营业税金及附加|139|228|260|268|275| |销售费用|0|/|0|0|0| |管理费用|802|844|953|957|961| |研发费用|11|/|11|13|14| |财务费用|2,365|1,788|1,857|1,455|1,043| |投资收益|0|/|0|0|0| |资产减值及公允价值变动|0|/|0|0|0| |其他收入|(11)|(11)|811|811|810| |营业利润|15,314|17,106|17,369|18,298|19,244| |营业外净收支|(5)|/|7|2|2| |利润总额|15,309|17,113|17,371|18,300|19,246| |所得税费用|4,102|4,442|4,343|4,575|4,811| |少数股东损益|(338)|(97)|(338)|(350)|(35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546|12,768|13,366|14,075|14,784|[1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净利润|11,546|12,768|13,366|14,075|14,784| |资产减值准备|0|/|0|0|0| |折旧摊销|5,919|5,852|4,955|4,975|5,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0|0|0| |财务费用|2,365|1,788|1,857|1,455|1,043| |营运资本变动|1,840|(1,055)|(24)|104|81| |其它|(242)|(40)|(338)|(350)|(350)| |经营活动现金流|19,062|17,525|17,959|18,804|19,516| |资本开支|0|(711)|(1,501)|(1,501)|(1,501)| |其它投资现金流|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0|(711)|(1,501)|(1,501)|(1,501)| |权益性融资|0|/|0|0|0| |负债净变化|(12,393)|(8,327)|(10,000)|(10,000)|(10,000)| |支付股利、利息|(3,277)|(7,559)|(6,683)|(7,038)|(7,392)| |其它融资现金流|19,842|12,246|456|57|100| |融资活动现金流|(11,498)|(19,526)|(16,228)|(16,981)|(17,292)| |现金净变动|7,564|(2,712)|231|323|723| |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5,339|12,903|10,191|10,422|10,744|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12,903|10,191|10,422|10,744|11,467| |企业自由现金流|0|18,076|17,849|18,392|18,795| |权益自由现金流|0|21,994|6,912|7,358|8,113|[18]
京沪高铁(601816):跨线车持续助力增长,2024年业绩稳定上行
中邮证券· 2025-05-12 1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39.2亿元、458.6亿元、47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5亿元、146.7亿元、15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7.5%、8.4% [7] - 未来因私出行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拉动路网服务业务,因公出行有望逐步恢复改善京沪本线车运营状况 [7]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96元,总股本/流通股本491.06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2927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6.37 / 5.02元,资产负债率20.9%,市盈率22.92,第一大股东为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 [2] 业绩情况 2024年年报 - 实现营业收入421.6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127.7亿元,同比增长10.6%,第四季度营业收入98.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4.6% [3] 2025年一季报 - 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 业务情况 本线车业务 - 2024年受公商务出行偏弱影响,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同比下降2.3%,单位旅客收入同比提高约0.8%,客运业务收入158.3亿元,同比下降1.6% [4] 跨线车业务 - 2024年随着全国铁路网络完善,因私出行增长,公司跨线车业务量同比增长11.4%,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跨线车业务量同比增长5.7%,拉动路网服务业务收入达259.5亿元,同比增长7.1% [4] 成本与费用情况 成本情况 - 2024年核心成本中折旧成本略有下降,能源成本同比基本持平,其余成本与业务量增长同步,整体成本221.8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6% [5] 费用情况 - 2024年管理费用率同比略升0.03pct至2.00%,研发费用率基本稳定,财务费用率因公司持续盈利偿还债务及利率下行影响同比进一步减少1.57pct至4.24% [5] 2025年一季度经营亮点 - 公司经营表现平稳,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小幅增长,少数股东损益转正,或意味着京福安徽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经营表现持续向好 [6]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2157 | 43917 | 45860 | 47902 | | 增长率(%) | 3.62 | 4.17 | 4.42 | 4.45 | | EBITDA(百万元) | 24752.34 | 25556.46 | 26905.58 | 28223.97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12768.29 | 13646.20 | 14671.13 | 15903.39 | | 增长率(%) | 10.59 | 6.88 | 7.51 | 8.40 | | EPS(元/股) | 0.26 | 0.28 | 0.30 | 0.32 | | 市盈率(P/E) | 22.92 | 21.45 | 19.95 | 18.40 | | 市净率(P/B) | 1.45 | 1.40 | 1.35 | 1.30 | | EV/EBITDA | 13.94 | 12.65 | 11.52 | 10.48 |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项目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42157 | 43917 | 45860 | 47902 | | 增长率(%) | 3.6 | 4.2 | 4.4 | 4.5 | | 营业成本(百万元) | 22179 | 23030 | 23653 | 24400 | |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 | 228 | 230 | 230 | 235 | | 管理费用(百万元) | 844 | 878 | 917 | 958 | | 研发费用(百万元) | 11 | 13 | 14 | 14 | | 财务费用(百万元) | 1788 | 1260 | 979 | 680 | | 营业利润(百万元) | 17106 | 18506 | 20067 | 21616 | |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 | 9 | 4 | 4 | 4 | |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 | 3 | 2 | 2 | 2 | | 利润总额(百万元) | 17113 | 18508 | 20069 | 21618 | | 所得税(百万元) | 4442 | 4812 | 5218 | 5404 | | 净利润(百万元) | 12671 | 13696 | 14851 | 16213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2768 | 13646 | 14671 | 15903 | | 每股收益(元) | 0.26 | 0.28 | 0.30 | 0.32 | | 货币资金(百万元) | 10191 | 17460 | 25778 | 35063 |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 | 1189 | 1220 | 1274 | 1331 |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 | 12008 | 19347 | 27765 | 37153 | | 固定资产(百万元) | 214423 | 210004 | 205529 | 200998 | | 在建工程(百万元) | 215 | 220 | 224 | 227 | | 无形资产(百万元) | 57626 | 57108 | 56577 | 56034 |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 | 272654 | 267716 | 262709 | 257633 | | 资产总计(百万元) | 284663 | 287063 | 290474 | 294786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 | 1069 | 1088 | 1117 | 1220 | |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 | 7099 | 7775 | 7947 | 8144 | |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 | 8169 | 8862 | 9064 | 9364 | | 其他(百万元) | 51246 | 46248 | 41250 | 36252 | |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 | 51246 | 46248 | 41250 | 36252 | | 负债合计(百万元) | 59414 | 55110 | 50315 | 45616 | | 股本(百万元) | 49106 | 49106 | 49106 | 49106 | | 资本公积金(百万元) | 122596 | 122596 | 122596 | 122596 | | 未分配利润(百万元) | 22520 | 27939 | 33764 | 40079 | |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 | 22845 | 22895 | 23075 | 23385 | | 其他(百万元) | 8181 | 9417 | 11617 | 14003 | |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 | 225248 | 231953 | 240159 | 249170 |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百万元) | 284663 | 287063 | 290474 | 294786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3.6 | 4.2 | 4.4 | 4.5 | |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 | 11.7 | 8.2 | 8.4 | 7.7 | |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 | 10.6 | 6.9 | 7.5 | 8.4 | | 获利能力 - 毛利率(%) | 47.4 | 47.6 | 48.4 | 49.1 | | 获利能力 - 净利率(%) | 30.3 | 31.1 | 32.0 | 33.2 | | 获利能力 - ROE(%) | 6.3 | 6.5 | 6.8 | 7.0 | | 获利能力 - ROIC(%) | 5.0 | 5.2 | 5.5 | 5.8 |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 | 20.9 | 19.2 | 17.3 | 15.5 | |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 | 1.47 | 2.18 | 3.06 | 3.97 | |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38.83 | 36.46 | 36.78 | 36.78 | |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 | 0.26 | 0.28 | 0.30 | 0.32 | |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 | 4.12 | 4.26 | 4.42 | 4.60 | | 估值比率 - PE | 22.92 | 21.45 | 19.95 | 18.40 | | 估值比率 - PB | 1.45 | 1.40 | 1.35 | 1.30 | | 现金流量表 - 净利润(百万元) | 12671 | 13696 | 14851 | 16213 | | 现金流量表 -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 | 5858 | 5788 | 5857 | 5926 | | 现金流量表 -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 | -406 | 216 | 103 | 196 | |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 | 1942 | 1439 | 1292 | 1142 | |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 20065 | 21139 | 22103 | 23478 | | 现金流量表 - 资本开支(百万元) | -1173 | -848 | -848 | -848 | |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 | 5 | 0 | 0 | 0 | | 现金流量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 -1168 | -848 | -848 | -848 | | 现金流量表 - 股权融资(百万元) | 0 | 0 | 0 | 0 | | 现金流量表 - 债务融资(百万元) | -14004 | -4590 | -4998 | -4998 | |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 | -7606 | -8432 | -7939 | -8347 | | 现金流量表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 | -21609 | -13022 | -12937 | -13345 | | 现金流量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 | -2712 | 7269 | 8318 | 9285 | [11]
京沪高铁本线客流再次下降 净利润127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5-08 18:2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长10.59% [2] - 主营业务收入417.84亿元,同比增长3.67%,毛利率46.92%,同比增加1.63个百分点 [5] - 客运业务收入158.29亿元,同比减少1.57%,路网服务收入259.55亿元,同比增加7.15% [5] 客流与运输情况 - 本线列车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同比减少2.31% [3] - 2024年上半年本线列车运送旅客2470.9万人次,同比下降1.1% [4] - 跨线列车运行里程完成10250.7万列公里,同比增长11.4% [4] - 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列车运行里程完成3763万列公里,同比增长5.7% [4] 票价与运营策略 - 形成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客流高峰期有七档票价浮动方案 [4] - 2023年运行图按时速350公里标尺统一铺画,增加优质标杆车开行密度 [4] - 争取更多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运营,提升平均票价 [4][7] 智能化与服务提升 - 2024年6月首次开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列车,一等座席升级为优选一等座席 [7] - 2025年4月8日推出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初期在5座车站和10趟列车试点 [7] - 推进北斗技术应用,优化常旅客积分兑换,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8] 行业背景与公司地位 - 2024年国铁集团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次,同比增长10.87% [8] - 京沪高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贯通东北、华北、华东的高铁大动脉 [8] - 公司由国铁集团实际控制,是京沪高速铁路及沿线车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 [8]
跟京沪高铁“抢蛋糕”?东航国航京沪线支持跨航司自愿签转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9:13
跨航司签转服务试点 - 虹桥机场联合首都机场、东航、国航于5月6日试行推出上海虹桥-北京首都机场快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 试运行持续至8月 后续将根据旅客反馈拓展升级[2] - 服务适用于挂国航或东航代码且实际承运的单程单航段航班 经济舱6折及以上客票可改签至同日同航段航班 8折以上舱位限免一次签转手续费[3] - 2024年9月虹桥机场推出"虹桥快线"服务 覆盖京广深蓉等15条航线 每日16架次以上"公交化"航班 其中上海虹桥-北京首都每日频次近80架次 东航国航占比近90%[3] 京沪航线与高铁竞争格局 - 京沪高铁被称为"中国最赚钱的高铁线路"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1.57亿元(同比+3.62%) 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10.59%) 日均盈利近3500万元[4] - 京沪高铁北京至上海段全年平均客座率75%-80% 凭借准点率高、用时短、班次密集等优势分流航空客流[4] - 2025年一季度三大航集体亏损 受高铁冲击、供应链紧张、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 民航与高铁票价水平趋近 旅客结构出现双向流动[5] 行业服务升级举措 - 2022年底首都机场联合海航、川航优化"京蓉快线" 旅客可在起飞4小时前跨航司签转 四折以上机票免手续费[7] - 2025年3月东航联合南航推出北京大兴-广州/杭州航线跨航司签转 大兴-广州线6折以上经济舱可免费改签[7] - 2024年多家航司调低退改签手续费比例 扩大免费退改范围 包括机型变动、机票买贵、因病退改等场景[8] - 上海机场建立"跨航司非连续客票无损退票互认机制" 因天气等原因导致前段航班取消可无损退后段机票[8] 行业发展目标 - 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预期目标:运输总周转量1610亿吨公里 旅客运输量7.8亿人次 货邮运输量950万吨[8] - 行业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跨航司签转模式有助于促进航司协作和资源整合[8]
京沪高铁(601816)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7 18:46
报告发布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发布2024年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业绩说明会 - 2025年5月22日09:00 - 10:00举行,地点上证路演中心,方式网络互动[2][3][5] - 投资者可于5月15 - 21日16:00前提问,22日在线参与[2][6][7] - 参加人员含董事长等,特殊情况可能调整[5]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10 - 51896399,邮箱crjhgt@vip.163.com[8] 会后查看 - 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8]
京沪高铁(601816)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订《京沪高速铁路委托运输管理合同》及《京沪高速铁路客站商业资产委托经营合同》的公告
2025-05-07 18:46
合同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2月30日和2025年1月17日分别通过相关合同议案[1] - 《京沪高速铁路委托运输管理合同》委托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3] - 《京沪高速铁路客站商业资产委托经营合同》委托24个客站商业资产经营,期限为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7][8] 费用数据 - 2024年北京局和济南局动车组列车服务费年度结算单价(不含税)为每千辆公里0.1595万元[4] - 2024年北京、济南、上海局基础设施设备维护与车站旅客服务费年度结算单价(不含税)分别为每营业公里270.5697、224.0900、261.8941万元[4] - 委托运输管理费用结算单价及客站商业资产使用费收益分配自2025年起每年在上一年基础上按5.355%增长[4][8]
京沪高铁(601816)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文件
2025-05-07 18:45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11] - 2024年营业总成本250.51亿元,同比下降1.26%[11] - 2024年利润总额171.13亿元,同比增长11.78%[1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长10.59%[1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00.6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6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16.09亿元[28] 用户数据 - 2024年担当列车发送旅客5201.60万人次,较上年减少2.30%[27] - 2024年所属线路开行非担列车14013.73万列公里,较上年增加6.25%[27] 未来展望 - 2025年国内经济长期向好,但公司担当列车旅客发送、非担当列车开行数量同比增加态势趋于平缓[101] - 2025年担当列车发送旅客预算5218万人[103] - 2025年非担当列车开行预算14956万列公里[103] - 2025年营业收入预算428亿元[103]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聚焦提升经营效益和股东回报,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105] - 2025年加强京沪高铁出行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105] - 2025年稳步依规推进多元经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106] - 2025年保障管内高铁安全持续稳定,加大安全投入[107] - 2025年以智能化提升工程为牵引,巩固拓展科技创新优势[108] - 2025年推动上市公司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降低运营成本[109] 审计相关 - 拟聘任中兴华为公司2025年度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92] - 2025年度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含税)分别为80万元和20万元,与2024年度一致[99]
京沪高铁(601816)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5-07 18:4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5月30日14点30分于北京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3][4] - 网络投票2025年5月30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9:15 - 15:00[4][5] - 审议9项议案,2025年4月30日公告披露[5][6] 议案相关 - 议案5、6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6] - 议案6关联股东回避表决,为中国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 其他信息 - 股权登记日2025年5月22日,A股代码601816,简称京沪高铁[10] - 现场会议报名2025年5月23日9:00 - 17:00,资料电邮送达[12] - 联系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10 - 51896399等[13][14] - 召集人为董事会,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会期半天,费用自理[3][13]
京沪高铁(601816) -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5-07 18:32
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回购180,805,241股,占总股本约0.3682%[2][5] - 回购成交最高价5.72元/股,最低价5.20元/股[2][5] - 支付资金总额999,493,000.34元(不含交易费)[2][5] - 2024年5月30日至2025年5月30日为回购期限[3] 决策与调整 - 2024年4、5月会议同意用10亿自有资金回购[3] - 回购价格从不超5.87元/股调至不超5.75元/股[3][4] 利润分配 - 2024年6月28日完成2023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0.1116元[3] 特殊情况 - 2025年4月公司未回购股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