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银行(601998)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银行(0099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10-17 17:01
会议安排 - 中信银行董事会2025年10月30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审议通过截至2025年9月30日九个月季度业绩[3] 人员信息 - 截至公告日,执行董事长方合英,行长芦苇,执行董事胡罡[3] - 非执行董事王彦康和付亚民[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廖子彬、周伯文、王化成和宋芳秀[3]
近期黄金价格波动或加剧 中信银行提示风险
第一财经· 2025-10-17 16:36
中信银行发布关于近期黄金价格波动或加剧的风险提示称,近期,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加剧,黄金价格出 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增加。该行提示,建议客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做好风险预 防,以资产配置角度合理配置黄金资产,理性购买积存金和实物金产品。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
股份制银行板块10月17日跌0.8%,兴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3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7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7日股份制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8%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95%至3839.76点,深证成指下跌3.04%至12688.94点 [1] - 板块内所有个股均未录得上涨,跌幅最大的是兴业银行,下跌1.27% [1] 个股价格与成交情况 - 浦发银行股价表现相对平稳,收盘价为13.32元,涨跌幅为0.00% [1] - 招商银行成交额最高,达到34.71亿元,收盘价为41.59元,下跌0.81% [1] - 民生银行成交量最大,为464.07万手,成交额为18.76亿元,股价下跌1.23% [1] - 光大银行成交量为375.57万手,成交额为13.00亿元,股价下跌1.15% [1]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股份制银行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35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2.4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85亿元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招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为显著,达3.95亿元,净占比为-11.39% [2] - 光大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32亿元,净占比为-10.18% [2] - 平安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1.23亿元,净占比为-10.34% [2] - 浙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7482.81万元,净占比为-10.89% [2] - 招商银行游资净流入1.16亿元,净占比为3.35% [2] - 民生银行游资净流入6700.88万元,净占比为3.57% [2] - 光大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9944.58万元,净占比为7.65% [2] - 中信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6063.33万元,净占比为9.00% [2]
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召开 共探财富管理行业转型路径与全球配置新机遇
中证网· 2025-10-17 15:41
大会概况 - 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融合与发展:共创财富管理新价值” [1] - 大会由中信金控指导,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信银理财主办 [1] - 吸引42家头部机构、200余人参会,包括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全球资管等机构 [1] 战略发布与举措 - 会上启动“全球资产配置新生态”,依托“要出国,找中信”和“来中国,找中信”的双品牌服务优势 [1] - 发布“信成长”公益慈善平台,计划通过“中信创品”慈善理财在2025年实现捐赠超1千万元 [1] - 中信金控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行业机遇与趋势 - 财富管理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驱动因素包括资管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颠覆性突破 [1] - 大财富管理行业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活水”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之间搭建重要桥梁 [1] - 资管机构投资策略正从单一资产向“固收+”、多资产多策略和海外配置不断进阶 [2] 合作与发展方向 - 中信金控将围绕智能投研、资产配置、投资者教育、风险联防等领域,深化与行业领先机构合作 [2] - 合作方向包括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发展空间、提升专业能力,共促居民财富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2]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理财等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2] 市场观点与投资机会 - 多位资管机构代表认为中国股票、债券市场生态越来越健康 [2] - 投资机会趋势明显的领域包括红利资产、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医养健康等 [2]
多家银行上调代销基金风险评级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15:13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调整趋势 - 银行代销基金风险评级正从静态模式转向动态调整模式 [1] - 调整与市场波动上行及资产风险性增加相关 同时银行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也更规范 [1] - 部分银行还同步调整了投资者风险评估能力有效期的规则 [1] 中信银行产品评级调整案例 - 中信银行自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17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风险评级 其中15只上调 2只下调 [2] - 调整涉及汇添富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司产品 [2] - 此次调整为该行2025年以来第四次调整 遵循同类产品风险评级一致性和动态调整原则 [2] 评级调整的驱动因素 - 监管政策是核心驱动力 2025年10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代销机构独立开展风险评级并遵循孰高原则 [3] - 风险匹配优化需求显著 2025年上半年28%的R3稳健型客户持有R4中高风险基金 存在错配 [3] - 部分中小规模基金面临流动性压力 银行通过监测现金储备、持仓变现能力等指标对风险上升的基金进行评级上调 [3] 投资者风险评估规则调整 - 江南农商行调整规则 规定风险评估单日不超2次 年度不超8次 评估结果有效期1年 [4] - 超过1年未评估或财务状况发生较大变化需重新评估 [4] - 调整旨在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符合适当性管理要求 [4] 具体产品风险等级变化 - 中信银行将汇添富基金两款北交所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评级从PR4上调至PR5 [5] - 中信银行将工银瑞信基金一款养老主题FOF产品风险评级从PR3上调至PR4 [5] - 宁波银行也将代销的两款北交所主题混合型基金风险等级由中高风险调整为高风险 [5] 基金风险特征变化原因 - 2025年三季度A股高波动高分化 上证指数季度振幅达12.3% 创业板指振幅达18.7% 高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直接暴露于市场震荡 [6] - 养老主题基金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 为追求长期收益增加股票型基金配置 导致净值波动率上升 [6] - 2025年三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叠加城投债信用事件频发 债券组合市值缩水压力增大 推高养老FOF整体风险水平 [6] 特定类型基金的风险敏感性 - 主题类基金与行业基金因持仓高度集中 风险特征完全绑定行业基本面 行业政策、竞争格局等变化会快速传导至基金产品 [7] - 灵活配置型基金因投资策略灵活 风险特征发生变化的概率高于仓位和风格相对稳定的产品 [7]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4:39
行业规模与增长驱动 - 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截至2025年6月末已超17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4] - 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突破3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推动财富管理需求高速增长 [2][4] - 行业增长由资管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资本培育、资本市场开放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驱动 [4] 市场参与者与业务数据 - 中信金控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为9.8万亿元,累计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2亿 [5]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接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1.56万亿元 [5]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为2.6万亿元,华夏基金与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超3万亿元和2.3万亿元 [5] 跨境投资趋势 - 跨境投资需求加速释放,截至2025年7月末“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跨境汇划金额突破1200亿元 [7] - 全球市场联动加深使跨境投资从“可选项”变为大众财富管理的“必答题” [2][7] - 机构正通过构建跨境资管多元服务体系以满足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7] 行业发展趋势 - 跨机构协同合作、科技赋能及跨境业务拓展被视为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7][8] - 财富管理服务转型重要抓手包括全体系产品线、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及一体化基础设施 [7] - 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演化形成 [8]
聚合42家头部力量!这场财富管理大会破题全球配置与行业协同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14:37
大会概况与行业背景 - 第二届"中信财富管理大会"在北京举办,主题为"融合与发展:共创财富管理新价值",吸引42家头部机构、200余人参会[1] - 财富管理行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驱动因素包括资管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跨境资本市场扩大开放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颠覆性突破[1] - 大财富管理行业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活水"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之间搭建重要桥梁[1] 中信金控的综合实力 - 中信金控凭借综合金融牌照优势,旗下各子公司在细分领域位居头部地位[1] - 具体资产管理规模: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中信信托资产余额2.6万亿元,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信银理财规模突破2.3万亿元[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主动对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 - 通过构建普惠、稳健、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帮助居民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2] - 启动"全球资产配置新生态",依托"要出国,找中信"和"来中国,找中信"的双品牌服务优势,助力全球范围投资[2] 行业转型路径与服务升级 - 财富管理机构需捕捉全球市场机遇,做好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的桥梁[2] - 全体系产品线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与集团资源成为财富管理服务转型的重要抓手[2] - 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不断演化形成[3] - 机构需从客户需求端、产品供给端、机构服务端持续发力,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3]
中信银行提示黄金价格波动风险 建议客户理性购买积存金和实物金产品
格隆汇· 2025-10-17 11:56
格隆汇10月17日|中信银行今日发布关于近期黄金价格波动或加剧的风险提示。近期,国际政治经济风 险加剧,黄金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增加。中信银行提示:建议客户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 金使用需求,做好风险预防,以资产配置角度合理配置黄金资产,理性购买积存金和实物金产品。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跨境投资成行业新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1:53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总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突破1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1][2] - 过去五年间,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行业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 [1] - 居民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3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推动财富管理需求高速增长 [1][2]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积累是行业增长的双重驱动 [1] - 全球市场联动加深,跨境投资正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 [1][4] - 行业转型深化、长期耐心资本加速培育、资本市场扩大开放及人工智能等科技颠覆性突破带来历史性机遇 [2] 中信金控的行业地位与业务数据 - 作为中国首批金融控股公司,凭借全牌照布局与多领域协同在财富管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2] - 中信金控及其子公司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1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为9.8万亿元 [3] - 累计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过2亿 [3]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接近5万亿元,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达1.56万亿元,中信信托资产余额为2.6万亿元,华夏基金与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超过3万亿元和2.3万亿元 [3] 跨境投资发展趋势 - 截至2025年7月末,“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跨境汇划金额突破1200亿元 [4] - 市场机构正积极构建跨境资管多元服务体系以满足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需求 [4] 行业未来增长关键动力 - 机构间的协同合作、科技赋能以及跨境业务拓展将成为行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 [5][6] - 全体系产品线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协同的综合客户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与集团资源是服务转型重要抓手 [5] - 跨机构协同、科技融合与跨境布局是下一阶段行业持续成长的核心动力 [6]
中信携手42家资产管理机构,共建财富管理新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10-17 11:03
大会概况 - 中信第二届财富管理大会于202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 主题为“融合与发展:共创财富管理新价值” [2] - 大会由中信金控指导 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信银理财主办 [2] - 参会方包括42家公募基金、理财、保险、全球资管的头部机构 参会人数超200人 [2] - 大会启动了“全球资产配置新生态”并发布“信成长”公益慈善平台 计划通过“中信创品”慈善理财在2025年实现捐赠超千万元 [2] 公司战略与业务规模 - 中信财富管理总规模约31万亿元 资产管理规模达9.3万亿元 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超2亿 [4] - 中信银行个人财富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 稳居可比同业第二 [6] - 中信证券资管规模超1.56万亿元 市场占比12.8% 稳居券商行业首位 [6] - 中信建投证券资管规模4852亿元 市场占比5.2% [6] - 中信信托资产余额超2.6万亿元 位居行业第一 [6] - 中信保诚人寿资管规模3046亿元 位居中外合资寿险资管机构前三 [6] - 华夏基金资管规模超3万亿元 位居公募行业非货管理规模第二 [6] - 信银理财资管规模突破2.3万亿元 稳居全市场前三 [6]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截至2025年6月末 中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70万亿元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 [6] - 过去五年 中国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规模保持了8%的年均增速 [6] - “跨境理财通”吸引16.46万个人投资者参与 规模突破1200亿元 显示中国居民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进入加速释放期 [6] - 市场机遇集中在红利资产、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医养健康、出海和国产替代等领域 [5] - 资管机构的投资策略正从单一资产 向“固收+”、多资产多策略和海外配置不断进阶 [5]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将围绕智能投研、资产配置、投资者教育、风险联防等领域 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专业化、数智化、普惠化方向迈进 [4] - 客户资产配置需求已从单一资产向多元配置转变 财富管理机构需从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不断发力 [5] - 将依托大数据与AI技术 推动服务从“人找产品”向“产品懂人”升级 [5] - 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和理财等不同资管机构互补合作的生态正在不断演化形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