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603259)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603259) - H股公告


2025-06-13 17:00
股份数量 - 2025年6月12 - 13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为2,500,916,432股[3] 股份回购 - 2025年4 - 5月多次回购A股,占比0.01% - 0.02%,每股价52.75 - 62.26元[4][5] - 2025年5 - 6月实施第二次股份回购,占比0.02% - 0.04%,每股价61.79 - 67.99元[6][7][8] - 2025年6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882,380股,最高69.87元,最低67.32元,总额59,995,308.6元[16] 规则相关 - 股份发行或库存股出售获董事会授权,遵循规定[9] - 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或出售、转让库存股份(特定豁免除外)[17] - 购回、出售股份按规则披露需填对应章节[16][18] - 期终结存日期为最后一宗披露相关事件日期[15] - 购回/赎回股份在期终结存后完成结算注销仍属当日已发行股份一部分[14]
药明康德(02359) - 自愿公告 - 计划受托人完成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基本授予条件项下1...


2025-06-13 16:56
业绩与股份购买 - 公司计划受托人完成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15亿港元H股购买[3] - 截至2025年6月12日,受托人累计用15亿港元购21,105,089股H股[4] - 购买H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73%[4] - 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授予条件为集团营收达420亿元以上[4]
药明康德:已完成15亿港元H股股票购买
快讯· 2025-06-13 16:36
公司股票回购 - 公司已完成15亿港元H股股票购买 [1] - 通过市场内交易方式购买21,105,089股H股股票 [1] - 购买的股票将作为《2025年H股奖励信托计划》的股份来源 [1] 奖励计划条件 - 基本授予条件为公司2025年实现的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420亿元或以上 [1] - 该条件存在不确定性 [1]
药明康德(0235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6-13 16:31
股份数量 - 2025年6月12日和13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500,916,432股[3] 股份回购 - 2025年4月多次回购A股股份,如18日回购379,300股,占比0.02%,每股52.75元[4] - 2025年5月多次回购A股股份,如21日回购481,800股,占比0.02%,每股62.26元[5] - 2025年5 - 6月实施第二次股份回购,如6月13日回购882,380股,占比0.04%,每股67.99元[6][8] 6月13日回购详情 - 6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882,380股[16] - 6月13日每股最高购回价为69.87元,最低购回价为67.32元[16] - 6月13日付出的价格总额为59,995,308.6元[16] 其他 - 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882,380股,购回股份(拟持作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16] - 未经交易所批准,公司购回股份后30天内不得发行新股等[17]
生物科技的“华为时刻”,美国怕了中国?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2 18:1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市值从2016到2021年增长100倍,达到约3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市场[4] - 2024年全球高被引合成生物学论文中中国占比60%,美国仅7%,实现反超[4] - 中国已建成100多个生物技术研发园区和17个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化研发生态[4] 美国对中国生物医药的依赖与警惕 - 79%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依赖中国公司参与生产流程,如药明康德[4] - 2014-2022年美国28%的API进口来自中国,常用药如布洛芬进口比例超过90%[4] - 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将中国视为最具战略挑战性的对手,认为依赖构成国家安全漏洞[1][34][35] 授权交易与商业合作活跃 - 2024年MNC与中国Biotech授权交易总额达415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66%[13] - 中美BD交易总额从157亿美元增至213亿美元,涉及康方生物、恒瑞、百济神州等企业[13] - 2025年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授权协议中,中国公司占42%,几乎每两笔就有一笔来自中国[15] 临床试验与研发能力突破 - 2024年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数量达7100项以上,首次超过美国的5900项[19]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全球研发候选资产中市场份额达到约27%[20] - 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成为首个中国自主研发、主导全球临床并在美上市的新分子实体[24] CDMO与制造能力全球领先 - 全球前20家CDMO企业中中国公司占据5席,药明康德2024年营收接近400亿元[28] - 中国CDMO企业建立全球领先的制造能力与交付网络,客户覆盖几乎所有Top 20药企[27][28] - 北京、上海在全球实验室与研发用地新增面积排名超越波士顿、伦敦等传统医药中心[29] 产业合作模式创新 - 中美企业尝试"管线双申报",同步向FDA与NMPA提交注册文件[41] - 中方企业担任全球项目牵头方,美方作为区域注册与商业化合作伙伴[42] - 中国企业要求保有全球临床开发权利,如百利天恒与BMS的ADC资产交易[43] 美国战略应对与产业困境 - 美国提出"战略双轨",加快本土创新同时遏制中国生物技术发展[52] - 2025年香港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飙升32%,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下跌15%[58] - 美国生物技术行业面临融资困难、退市风险,产业资金流向中国[58]
药明康德(603259) - H股公告


2025-06-12 17:00
股份数量 - 2025年6月11日和12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500,916,432股[3] 股份回购 - 2025年4月多次回购A股股份,如18日回购379,300股,每股52.75元[4] - 2025年5月多次回购A股股份,如21日回购481,800股,每股62.26元[5] - 2025年5 - 6月实施第二次股份回购,如5月27日回购482,655股,每股62.15元[6] - 2025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447,900股,最高67.77元,最低64.85元,总额29,997,524元[15]
药明康德(02359)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6-12 16:30
股份数目 - 2025年6月11日和12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500,916,432股[3] 股份回购 - 2025年4月18 - 25日多次回购A股股份,数量从349,300 - 379,300股不等,每股价格52.75 - 57.27元[4] - 2025年5月21 - 22日回购A股股份,数量分别为481,800股和482,835股,每股价格62.26元和62.13元[5] - 2025年5月27 - 6月10日实施第二次股份回购,每次回购约459,493 - 485,475股,每股价格61.79 - 65.28元[6][7] - 2025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447,900股,每股最高67.77元,最低64.85元,付出总额29,997,524元[15] - 公司合共购回股份总数为447,900股,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447,900股,拟持作库存股份数目为0[15]
创新药行情火爆,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半日收涨近1%,科技创新助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6-12 13:09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2日午间收盘,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上涨0.83%,跟踪指数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980016)上涨0.62% [1] - 成分股海思科(002653)上涨3.53%,药明康德(603259)上涨3.27%,科伦药业(002422)上涨2.68%,华东医药(000963)上涨1.75%,人福医药(600079)上涨1.59% [1]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近2周累计上涨3.95% [2] 政策支持 -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4条改革举措 [2] - 2025年4月七部门联合推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AI公司组成联合体 [2] 行业分析 - 创新药及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能力是核心看点,尤其是具备自主核心技术、获得海外授权的企业 [2] - 创新药板块的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大额BD交易频出,推动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 [2] - AI技术快速发展下,医疗产业领域或迎重大变革,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有望持续受益 [2] 指数编制 - 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选取的企业集中在前端预防、中端检验以及后端治疗领域,这些领域是AI技术应用前景最为广阔、且极具潜力的主动健康管理赛道 [3] - 截至2025年5月30日,国证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指数(98001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46% [3] 相关产品 - 医疗健康ETF泰康(159760),场外联接(A类:020093;C类:020094) [4] - 泰康医疗健康股票发起(A类:015139;C类:015140) [4]
港股生物医药股盘初拉升,再鼎医药(09688.HK)涨超8.5%,科伦博泰生物(06990.HK)涨近6%,百济神州(06160.HK)涨超4%,荣昌生物(09995.HK)、药明生物(02269.HK)、诺诚健华(09969.HK)、药明康德(02359.HK)等均涨超3%。
快讯· 2025-06-12 09:55
港股生物医药股表现 - 再鼎医药(09688 HK)盘初涨幅超过8 5% [1] - 科伦博泰生物(06990 HK)上涨近6% [1] - 百济神州(06160 HK)涨幅超过4% [1] - 荣昌生物(09995 HK) 药明生物(02269 HK) 诺诚健华(09969 HK) 药明康德(02359 HK)均上涨超过3%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盘初呈现集体拉升态势 [1]
策略对话医药:当前是医药配置的好时机吗?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包含创新药、仿制药、GLP - 1类减肥药、化学试剂和原料、医疗设备、AI医疗、医疗服务、医药消费等细分领域 - **公司**:艾力斯、特宝生物、药明康德、凯莱英、百济神州、传奇生物、迈瑞、成都先导、红博医药、药石科技、泰格、诺思格、中国生物、恒瑞、翰森、先声、石药、信立泰、海思科、爱尔眼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层面 - **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自2016年起国家开展审评改革,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支持创新药,各省份出台配套政策,体现国家战略重视[3] - **药品集采政策优化**:从2018年“4 + 7”集采到2024年底第十批集采,2025年2月国务院和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集采,存量仿制药政策向好[3][4] - **医疗反腐常态化**:2023年七八月份开始,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和3月相关文件标志医药板块确立政策底[4] 创新药方面 - **估值中枢上移**:国家支持和产业链创新趋势使市场对创新药企增长潜力预期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定价逻辑转变[5] - **临床价值与定价匹配**:创新药高定价应与临床价值匹配,支持商业化和合规化,医药板块估值基于快速放量创新药预期,如艾力斯和特宝生物[7] - **估值与临床进展**:整体合理但部分细分领域未充分定价,国内潜力品种估值未反映真实价值,行业趋势向上,下半年关注第11批集采、医保谈判、商保目录出台[7] GLP - 1类减肥药 - **全球市场前景好**:市场规模预期超2000亿美元,司美格鲁肽成全球销售额最高药物,产业链机会大[1][8] - **国内公司有优势**:国内公司在GLP - 1受体激动剂领域有话语权,口服GLP - 1受体激动剂减肥药产业链被低估,相关公司业绩可期[9] 化学试剂和原料 - **生产需求大**:药物合成需大量化学试剂和原料,地缘政治波动提供投资龙头公司机会,未来3至5年业绩确定且估值清晰[10] 国产替代 - **设备和试剂**:质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及高端化学试剂国产替代提供机会,相关公司业绩增长或在2026年或2027年加速[2][11] 创新药销售与业绩 - **业绩未达峰值**:新批上市创新药多处于放量起始阶段,关注适应症市场空间,业绩增长或在2026年或2027年加速,有不确定性和机遇[12] 资金配置 - **重点配置创新药**:产业趋势上重点配置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科研服务公司有提升空间,医疗设备领域创新器械或出海龙头公司有机会[13] - **AI医疗领域**:AI加医疗在早期样本筛选提高效率,但药物开发全流程仍需完整实验,当前估值未透支,有产业机会[13][14] 企业转型 - **传统药企转型存疑**:传统药企通过BD引进早期管线可实现估值修复,但转型为新型制药公司面临挑战,需综合评估[14] - **仿制到创新转型**:制药企业有现金储备和战略布局,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转型关键在于管理层魄力[15] 消费市场 - **关注细分领域**:建议关注眼科、牙科、医美等有品牌溢价和黄金赛道优势的细分方向,自费市场有潜力,估值修复需宏观经济改善[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药行业特性**:刚性需求强,各细分领域消费持续增长,如爱尔眼科保持增长和盈利[16][17] - **里程碑事件**:第11批集采大概率下半年落地、医保谈判可能提前、商保目录出台将影响市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