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603259)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603259) - 关于回购注销部分股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2025-04-08 22:49
回购计划 - 2024年6月12日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回购不超已发行股份10%[1] - 2025年4月8日董事会通过10亿元回购A股议案[2] - 按上限价测算预计回购约10,283,833股,占总股本0.3561%[2] - 预计回购后注册资本和股份总数减至2,877,708,749[3] 债权申报 - 债权人45日内可申报债权[4] - 法人和自然人申报所需材料[5] - 申报地点为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6] - 申报时间为2025年4月9日起45日内工作日[6]
CRO概念震荡回落 药明康德触及跌停
智通财经· 2025-04-08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4月8日午后CRO概念震荡回落,药明康德触及跌停,凯莱英逼近跌停,博腾股份等跟跌 [1] 分组1 - 4月8日午后药明康德触及跌停 [1] - 4月8日午后凯莱英逼近跌停 [1] - 4月8日午后博腾股份、美诺华、昭衍新药、九洲药业、百花医药等跟跌 [1]
药明康德三度减持药明合联回笼超45亿港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7 22:33
文章核心观点 药明康德自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减持药明合联股份,总计回笼资金超45亿港元,2025年减持将增厚净利润约31.44亿元;药明合联处于业绩快速增长期,但药明康德减持后其股价下跌;药明康德减持是为加速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 [1][2][3][4] 药明康德减持情况 - 4月2日,药明康德公告再度减持药明合联股份,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减持 [1] - 本次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5080万股,约占总股本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预计影响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8.47亿元 [2] - 前两次减持累计出售药明合联8600万股,约占总股本7.17%,累计成交金额约24.26亿港元 [2] - 三次减持总共回笼资金超45亿港元,2025年减持将增厚净利润约31.44亿元 [1][2] 药明合联业绩与股价表现 - 2024年,药明合联全年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90.8%;毛利润12.40亿元,增速121.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77%至10.70亿元 [3] - 药明合联预计2025年收入将实现35%的增长 [3] - 自2024年7月下旬至2025年4月1日盘中高点,药明合联涨幅达251.56% [3] - 药明康德披露减持后,药明合联股价连续下跌,发布减持公告当日和次日分别下跌6.85%和3.97% [1][3] 药明康德减持原因及产能建设计划 - 药明康德减持理由是将出售股票资产获得的现金收益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等 [4] - 今年初JPM大会上药明康德宣布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达到70亿到80亿元 [1][4] - 药明康德目前在全球有6个在建基地,除慕尼黑基地外其余5个具备D&M能力和规模 [5] - 瑞士库威基地口服制剂产能将翻倍,美国特拉华米德尔顿生产基地2026年底投产 [5] - 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一期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中国常州/泰兴多肽产能2025年度预计超100000L,小分子原料药反应釜总体积将超4000KL [5] - 药明康德已发布2024年分红预案、2025年特别分红方案及回购方案,支出约50亿元 [5]
药明康德大跌10.0%!中欧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有
搜狐财经· 2025-04-07 16:57
药明康德相关情况 - 4月7日药明康德股票收盘大跌10.0% [1]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无锡市,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295272.6521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GE LI(李革) [1] - 中欧基金旗下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为药明康德前十大股东,去年四季度减持,今年以来收益率4.45%,同类排名1657(总4592) [1] 基金经理葛兰相关情况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经理为葛兰,中国籍,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4] - 葛兰累计任职时间9年又276天,任职起始日期2015 - 01 - 29,现任基金公司为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80.46% [5] - 葛兰管理过的部分基金情况:中欧研究精选混合A规模9.13亿元,任职时间2021 - 03 - 24至2023 - 09 - 28,任职回报 - 33.81%;中欧研究精选混合C规模6.72亿元,任职时间2021 - 03 - 24至2023 - 09 - 28,任职回报 - 35.13%;中欧阿尔法混合C规模21.76亿元,任职时间2020 - 08 - 20至2023 - 09 - 28,任职回报 - 33.30% [5] 中欧基金相关情况 -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7月,董事长为窦玉明,总经理为刘建平,共有25名股东 [5] - 部分股东持股情况:WP Asia Pacific Asset Management LLC持股23.30%、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窦玉明持股20%、上海睦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9.49%、许欣持股4.98%、刘建平持股4.97%、周蔚文持股3.60%、卢纯青持股2.78%、葛兰持股1.50%等 [5]
药明合联业绩与股价狂飙、药明康德却三度减持 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番或是重要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3 23:50
文章核心观点 药明康德自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减持药明合联股份,回笼资金超45亿港元,2025年减持将增厚净利润约31.44亿元,药明合联处于业绩快速增长期,药明康德减持是为加速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 [1][2][3] 减持情况 - 4月2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告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5080万股,约占总股本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预计影响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8.47亿元 [2] - 前两次减持(去年11月及今年1月),累计出售药明合联8600万股,约占总股本7.17%,累计成交金额约24.26亿港元 [2] - 三次减持总共回笼资金超45亿港元,2025年减持增厚净利润约31.44亿元 [1][2] 药明合联情况 - 2024年实现全年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90.8%;毛利润达12.40亿元,增速121.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77%至10.70亿元,2025年收入预计增长35% [3] - 自2024年7月下旬至2025年4月1日盘中高点,涨幅达251.56%,摩根士丹利预计药明系估值可进一步上升,里昂维持药明合联“跑赢大市评级” [3] - 药明康德披露减持后,股价连续2天下跌,分别下跌6.85%和3.97% [1][3] 药明康德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账上货币资金183.2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4.45亿元 [4] - 减持理由是将现金收益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等,强化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 [4] - 2025年D&M资本支出预计翻番,达到70亿到80亿元,全球有6个在建基地,部分基地有增产计划 [5] - 结合分红预案、特别分红方案及回购方案,支出约接近50亿元 [5]
药明康德再度减持药明合联:套现22亿港元背后的战略考量
观察者网· 2025-04-03 17:56
文章核心观点 药明康德在药明合联股价高位减持,是资本运作优化和全球战略深化,获现金流用于全球产能建设等,分拆减持策略提升竞争力,战略调整有望在未来创造更大价值 [3][5][7] 减持情况 - 4月2日药明康德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药明合联5080万股股票,约占总股本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 [1] - 自2024年11月以来第三次减持,累计减持金额达46亿港元 [3] 行业与公司挑战 - 全球医药外包行业竞争加剧,药明康德面临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多重挑战 [5] - 2024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将落地,药明康德约64%收入来自美国市场,或影响盈利能力 [5] 应对策略 - 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建设美国米德尔顿基地,计划2026年底投入运营 [5] - 减持药明合联获现金流,用于加速全球产能建设、吸引人才、强化CRDMO业务模式 [5] 减持收益与用途 - 此次减持带来投资收益约18.47亿元人民币,占2024年净利润10%以上 [5] - 资金用于扩建和新建生产基地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一体化CRDMO模式 [5][6] 药明合联业绩 - 2024年业绩亮眼,全年收益达40.52亿元,同比增长90.8%,净利润同比增长277.2% [6] 策略意义 - 药明康德减持实现高额投资收益,为ADC领域布局提供更多可能 [6] - 分拆与减持策略提升两家公司市场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 [6]
药明康德(603259) - 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4-03 17:15
业绩与用户数据 - 2024年为全球6000多家来自3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13][25] - 2024年客户满意度达到98%[17][181] - 2024年接受全球客户和监管机构802次质量审计,100%符合要求[17][181][196][197] 环境与认证 - 与2020年相比,碳排放强度降低12.15%,用水强度降低36.10%,能源消耗强度降低4.58%[13][76] - 2024年主要运营基地ISO 14001、ISO 45001、ISO/IEC 27001认证比例均达89%[17][18][76][100][162] - 连续4年获MSCI ESG “AA”级领导力评级,2024年首获EcoVadis “金牌”认证,连续3年获CDP气候变化问卷“A - ”级领导力评级[19][20]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届任期3年,独董连任不超6年[37] - 报告期组织10场董事会合规培训,成员平均出席率达100%[37][38] - 执行委员会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风险评估,关键节点补充评估[49] 风险管理 - 数字化转型增加信息安全风险,业务增长增加供应链风险,公司采取管控举措[52][53] - 基于ISO/IEC 2700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架构,每年IT审计[54] - 搭建风险管理平台,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奖励有贡献员工[55] ESG管理 - 报告期组织4次ESG委员会会议,审阅检讨多项ESG事项[64] - 自2020年起,ESG量化指标和评级结果纳入高管团队薪酬考核[65] - 药明康德ESG委员会至少由4名委员组成,至少含1名董事,每年至少开4次会[70][71] 目标设定 - 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25%,能源消耗强度降低25%,用水强度降低30%[76] - 到2030年主要运营基地ISO/IEC 27001、ISO 14001、ISO 45001认证比例达100%[76][147] - 到2026年中国区入职主任级别及以下管理岗面试女性候选人占比超30%[76] 商业道德与合规 - 基于《商业道德行为准则》管控风险,设立管治架构,未发生重大事件[97][98][104] - 制定《药明康德举报调查制度》,确立“报复零容忍”原则[109][110] - 将商业道德与合规要求融入绩效评估和供应商筛选[107] 人权与伦理 - 确保商业活动符合人权原则,建立团队管理人权风险[114] - 设立独立合规委员会保障临床试验合规,保护受试者权益[116] - 仅在法规要求下开展动物试验,成立动物管理和使用委员会[118] 信息安全 - 报告期接受58次客户网络安全审计,未发生严重泄露事件[162] - 将网络安全威胁分五级,制定响应程序,每年应急演练[152][156] - 要求员工学习信息安全课程,完成考核[160] 质量管理 - 超过80%主要运营基地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76][187] - 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监管架构和召回制度[187][193] - 开展年度GMP培训和质量回顾[195][196] 其他 - 2024年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100] - 恪守国际质量标准,强化一体化CRDMO业务模式[179] - 原料药、制剂、WuXi TIDES平台能力进一步提升[185]
药明康德三度减持药明合联套现46亿港元 高收益背后隐现多重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4-03 13:55
文章核心观点 - 药明康德频繁减持药明合联股份,虽短期提振财务表现,但背后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投资者需关注药明合联股价、行业竞争及母公司主业盈利真实性 [1][6] 减持情况 - 4月2日药明康德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5080万股股票,套现约21.78亿港元,自2024年11月以来第三次减持,累计回笼资金约46亿港元 [1] - 三次减持合计出售药明合联约11.4%的股份(按总股本计算) [2] 对市场信心的影响 - 尽管药明合联2024年业绩亮眼且减持当日股价创新高,但母公司密集套现或传递消极信号,引发投资者对其增长可持续性担忧,加大股价高位回调风险 [2] 利润结构问题 - 此次减持为药明康德带来约18.47亿元投资收益,占2024年净利润超10%,推高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 [3] - 依赖股权出售增厚利润模式不可持续,无类似减持动作时净利润增速可能承压,且会削弱市场对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信任 [3] 行业竞争风险 - 药明合联在手订单同比增长71%,北美市场订单增速超100%,但XDC领域竞争激烈,区域集中度过高放大风险,ADC赛道新企业涌入带来价格竞争和客户分流压力 [4] 现金流与战略协同风险 - 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为40 - 50亿元,此次减持贡献近半资金 [5] - 药明合联分拆上市后,母公司持续减持可能影响双方战略协同效应,在研发资源投入和长期合作稳定性上存在不确定性 [5]
药明康德再减持药明合联,套现约22亿港元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03 11:43
文章核心观点 药明康德4月1日减持药明合联股票预计带来可观投资收益提升2025年上半年业绩 公司多次减持且正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1][2][3] 药明康德减持情况 - 4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5080万股股票 占其当前总股本的4.23% 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 [1] - 此次交易预计带来约18.47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 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10%以上 [1] - 本次减持后 合全药业仍持有药明合联33.94%股份 保持第二大股东地位 [1] - 2024年11月及2025年1月两次大宗交易累计出售8600万股 套现24.26亿港元 [1] - 三次交易合计减持比例达11.4% 套现总额超46亿港元 [1] 药明合联情况 - 2021年由药明生物与合全药业合资设立 从事抗体偶联药物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服务 客户覆盖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3家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52亿 同比增长90.77% 实现净利润10.7亿 同比增长276.76% [2] - 自2023年11月登陆港交所以来股价持续攀升 4月1日盘中创下49.50港元的历史新高 [1] 药明康德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2.41亿 同比下滑2.73% 实现净利润94.50亿 同比下滑1.63% 为近年来首次下滑 [2] 药明康德资金用途及产能布局 - 减持所获资金用于加速推进全球产能及能力建设、吸引并保留核心人才 [2] - 2024年泰兴原料药基地投产 常州及泰兴产能稳步提升 瑞士库威基地口服制剂产能翻倍 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一期工程计划于2027年投入运营 [2] 药明康德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近年来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尤其是美国市场不确定性 2024年64%的营收(约250.2亿元)来自美国客户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可能冲击业务 [3] - 加速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 计划于2026年末投入运营以对冲潜在风险 [3]
药明康德(603259)2024年年报点评:收入利润稳步提升 在手订单维持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4-03 10:3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全年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公司收入增长5.2%,经调整Non - IFRS净利率达27.0%创历史新高,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在手订单快速增长,公司推进全球多地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重回双位数增长且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4][5] 事件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2.41亿元(-2.73%)、归母净利润94.50亿元(-1.63%)、经调整Non - IFRS归母净利润105.83亿元(-2.51%);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15.39亿元(+6.85%)、归母净利润29.17亿元(+90.64%)、经调整Non - IFRS归母净利润32.37亿元(+20.42%)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WuXi Chemistry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290.5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11.2%,全年经调整Non - IFRS毛利率提升至46.4%(+1.2pts) [2] - 2024年小分子D&M业务收入178.7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6.4% [2] - 2024年TIDES业务收入58.0亿元(+70.1%),2024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底将进一步提升至>100,000L [2] WuXi Testing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56.7亿元(-4.8%)、经调整Non - IFRS毛利率为33.3%(-5.9pts) [2] - 2024年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收入38.6亿元(-8.0%),受市场影响价格因素随订单转化反映到收入上 [2] - 2024年临床CRO&SMO业务收入18.1亿元(+2.8%),其中SMO收入同比增长15.4%,保持中国行业领先地位 [2] WuXi Biology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25.4亿元(-0.3%)、经调整Non - IFRS毛利率为38.8%(-3.6pts) [3] 在手订单与产能建设 - 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493.1亿元(+47.0%),对比9月底的438.2亿元(+35.2%),维持高增态势 [4] - 公司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计划2026年底投入运营;2024年5月新加坡研发及生产基地开工建设,一期计划2027年投入运营 [4] - 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达70 - 80亿元(2024年为40.03亿元) [4] 未来展望 - 公司指引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 - 15%,整体收入达415 - 430亿,预计经调整Non - 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有望提升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5/26/27年收入分别为427.06/483.55/550.76亿元,同比增长8.8%/13.2%/13.9%;归母净利润为108.61/122.93/141.22亿元,同比增长14.9%/13.2%/14.9%,对应PE分别18/16/14倍 [5] - 首次覆盖,考虑公司核心Chemistry业务有望恢复较快增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目前PE处于2018年5月以来历史低位水平,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