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君实生物(688180)
icon
搜索文档
君实生物:JS207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II/I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FDA批准
格隆汇· 2025-10-16 18:10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产品JS207的II/I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 [1] - JS207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PD-1和VEGF双特异性抗体,由公司自主研发 [1] - 该临床试验为开放标签、双臂、随机、阳性对照研究,旨在对比JS207与纳武利尤单抗用于II/III期、可切除、可改变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 [1] 产品定位与市场 - JS207主要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 [1]
耐心资本构筑创新生态圈!2025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成功举办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6 17:37
峰会概况 - 峰会主题为“多元资本聚力 生态赋能强链”,旨在协同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聚力赋能源头创新与产业集聚 [1] - 峰会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解读产业投融资、探讨多元赋能创新生态路径,并发布全新产业研究成果 [3] - 现场吸引了来自学界、产业界、投资界、金融界等超200名专业观众参与 [3] 上海国投公司的投资布局与策略 - 公司通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国资母基金,合计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约66亿元,其中市场化遴选及投资22个子基金,放大倍数约5.5倍 [5] - 基金矩阵直投重点投向创新药械、产业链自主可控以及脑机接口、细胞及基因疗法、合成生物学等重点培育赛道 [5] - 公司协同探索生态圈赋能,联动申康临转院加速早期孵化和临床成果转化,助力瑛泰医疗通过并购完善产品管线 [5]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博睿康公司由洪波教授团队历时十年孵化,已落地上海浦东新区,并与华山医院、宣武医院合作 [7] - 公司在2025年6月启动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全国12家医院参加,32例截瘫患者8月全部手术顺利成功开机,截至10月14日所有患者已度过2个月关键节点 [7] - 团队计划今年提交临床试验报告,申报首个植入脑机接口三类医疗器械,并发现了脑机接口促进神经修复的科学证据 [7] 生物医药行业趋势与企业战略 - 行业正逐步回归理性,创新药企站在估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的十字路口,需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目标 [9] - 企业应通过深耕源头创新,构建从研发、临床到商业化的全球化能力,以及打造可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技术平台来实现破局 [9] - 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医药BD在交易数量、首付款占比、总交易金额等方面延续了中国的创新叙事 [11] 产业资本的投资视角与赋能 - 生物医药投资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点关注获益人群、数据和研发进度领先性,并看重早期项目的科学创新性与靶点证据充分性 [13] - CVC具备独特的产业赋能体系,在临床、注册、生产、市场等方面形成整体优势,正积极推动供应链协同并支持被投企业开展BD合作 [13] - 国内药企以及医药并购基金在基于资产长期战略价值的并购事件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11] 生态协同与研究成果发布 - 圆桌对话围绕“多元化资本全链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从管线创新、监管支持、产业投资、企业发展、资本市场等维度探讨了生态赋能的多元化路径 [15] - 峰会发布了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干细胞产业发展蓝皮书》和《AI制药产业发展蓝皮书》,系统梳理相关领域的技术演变路径、发展现状趋势及产业生态图谱 [15] - 上海市已形成大力鼓励创新的监管环境和良好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期待多元化资本与创新企业良性互动,支持企业开展高质量创新 [16]
耐心资本构筑创新生态圈!2025上海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成功举办
第一财经· 2025-10-16 17:12
峰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投融资峰会成功举办 聚焦多元资本聚力与生态赋能强链 吸引超200名专业观众参与 [1] - 峰会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等形式探讨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与创新生态路径 [1] 上海国投公司的投资布局与策略 - 公司通过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和国资母基金 合计投决生物医药子基金约66亿元 其中市场化遴选投资22个子基金 放大倍数约5.5倍 [4] - 基金矩阵直投重点投向创新药械、产业链自主可控及脑机接口、细胞基因疗法、合成生物学等重点培育赛道 [4] - 公司协同生态圈赋能 联动申康临转院加速早期孵化和临床成果转化 助力瑛泰医疗通过并购完善产品管线 [4]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博睿康公司落地上海浦东 与华山医院、宣武医院合作 于2025年6月启动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 全国12家医院参加 32例截瘫患者8月全部手术成功开机 [6] - 截至10月14日所有患者度过2个月关键节点 计划今年提交临床试验报告并申报首个植入脑机接口三类医疗器械 [6] - 团队发现脑机接口促进神经修复的科学证据 未来将探索中风偏瘫等适应症并开发更轻小精准的下一代产品 [6] 创新药企发展路径 - 行业正从估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企业需以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为目标 通过源头创新构建研发临床商业化全球化能力 [8] - 创新药企发展离不开政策、科研、产业、资本等多元协同生态筑基 需将上海创新活力与长期耐心资本及企业家实践结合 [8] 生物医药产业交易趋势 - 中国资本市场如香港18A呈现强劲复苏 医药BD在交易数量、首付款占比、总交易金额等方面延续创新叙事 [10] - 基于资产长期战略价值的并购事件活跃 国内药企和医药并购基金角色日益重要 逐步摆脱大额跨境并购依赖 [10] - 企业应坚持技术前沿创新和工程化优势双轮驱动 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场 以差异化创新和高质量临床数据提升全球竞争力 [10] CVC产业投资策略 - 生物医药投资应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关注获益人群、数据及研发进度领先性 看重早期项目科学创新性与靶点证据充分性 [12] - CVC具备独特产业赋能体系 在临床、注册、生产、市场等方面形成整体优势 积极推动供应链协同并投后助力技术提升 [12] - 石药集团已与国方创新、国投先导等构建盟友圈 未来将依托全球资源网络支持被投企业BD合作并开放内部研发平台 [12] 研究成果发布 - 峰会发布《干细胞产业发展蓝皮书》和《AI制药产业发展蓝皮书》 系统梳理技术演变路径、发展现状趋势及产业生态图谱 [14] 多元化资本赋能路径 - 圆桌对话探讨从管线创新、监管支持、产业投资、企业发展、资本市场等维度实现生态赋能的多元化路径 [16] - 上海已形成鼓励创新的监管环境和良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期待多元化资本与企业良性互动支持高质量临床创新 [16] - 公司将以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为底座 通过多元伙伴协同网络在成果转化、企业成长、产业强链中做好生态赋能 [16]
生物制品板块10月16日涨0.13%,三生国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75.8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6日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上涨0.13%,表现略强于上证指数(上涨0.1%),但弱于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三生国健以13.02%的涨幅领涨,而安科生物以2.48%的跌幅领跌[1][2]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75.8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亿元,显示游资是当日板块的主要推动力[2] 领涨个股分析 - 三生国健收盘价59.90元,大幅上涨13.02%,成交量为17.74万手,成交额高达10.63亿元,是板块中成交最活跃的个股[1] - 该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750.8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35%,但游资资金净流出6696.78万元[3] - 诺思兰德上涨4.09%,收盘价25.46元,成交额1.25亿元;荣昌生物上涨3.28%,收盘价99.20元,成交额6.84亿元[1] 资金流向突出的个股 - 君实生物虽然股价仅上涨1.17%,但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179.36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4.09%,是板块中主力资金青睐度最高的个股[1][3] - 西藏药业股价上涨1.97%,成交额4.37亿元,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093.5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08%[1][3] - 赛升药业股价上涨1.95%,成交额4.22亿元,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782.88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60%[1][3]
资金持续买入,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涨3.5%,ESMO会议临近,机构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
格隆汇· 2025-10-16 15:5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创新药板块领涨,康方生物和三生制药股价涨幅超过8%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上涨3.5% [1] - 恒生创新药ETF近20日资金净流入8.49亿元,最新规模达29.61亿元 [1] 指数构成与特性 - 恒生创新药ETF是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 [1] - 该指数最新编制方案中剔除CXO,成为首批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更精准反映中国创新药企整体表现 [1] 行业催化剂与前景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常规摘要10月13日发布,最新突破摘要于演讲当日公布 [1] - 关注入围ESMO的国产创新药公司,包括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劲方医药等 [1] - 期待新技术平台如双抗和ADC方向的新数据读出 [1] - 华福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看好5-10年的产业趋势 [1] - 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1]
科创创新药板块连续反弹,三生国健20CM涨停,获超800万美元分红款!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涨超2%,机构:创新药仍是未来的投资主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1:08
科创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10月16日,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盘中大涨3.31%,随后涨幅维持在2%以上 [1] - 资金连续2日净流入,近5日累计净流入超40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三生国健20%涨停,赛分科技上涨11.89%,益方生物上涨8.61%,泽璟制药涨超6%,百利天恒涨超5%,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等涨超3% [3] 创新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活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共计72笔,已超过2024年全年交易数量的一半 [5] - 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其中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达16笔 [5] - 机构指出每年四季度BD(业务发展)交易占比约占全年40% [6] 行业基本面与驱动因素 - 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跃升,2024年中国药企有704款原研创新药首次进入临床I期,超过美国药企位居全球第一 [8] - 中国创新药企业2018年以来整体营收保持稳定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约三分之一企业将实现盈利,2026年七成企业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绝大部分企业转为盈利 [8] - 医保政策鼓励创新,2022年至2024年,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支出分别为500亿元、900亿元和1200亿元 [9] - 2030年之前全球制药业将迎来总规模达2360亿美元的专利悬崖,有190款药物失去专利保护,其中69款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 [10]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创新药板块仍以交易BD预期为主,BD重新落地是刺激板块修复的关键 [6] - 随着更多BD落地,市场对创新药出海的信心会逐步恢复,只有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管线才能胜出 [6] - 欧美跨国制药公司不断通过并购等方式丰富研发管线是长期趋势,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快速走向世界舞台,在很多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6] - 创新药板块预计将延续收入高增长趋势,并不断减亏扭亏 [6]
君实生物(688180) - 君实生物H股公告
2025-10-15 18:0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77[2]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定于2025年10月28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的财务业绩[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8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和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君实生物(01877.HK)拟10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季度业绩
格隆汇· 2025-10-15 17:03
格隆汇10月15日丨君实生物(01877.HK)宣布,谨定于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举行董事会会议,以考 虑及通过本集团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的财务业绩。 ...
君实生物(01877)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10-15 16:50
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877) 承董事會命 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熊俊先生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主席 SHANGHAI JUNSHI BIOSCIENCES CO., LTD.* 董事會召開日期 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董事會 (「董事會」)茲通告謹定於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星期二)舉行董事會會議,以 考慮及通過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未經審核的財務業績。 * 僅供識別之用 中國,上海,2025年10月15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熊俊先生、李寧博士、鄒建軍博士、 李聰先生、張卓兵先生、姚盛博士、王剛博士及李鑫博士;非執行董事湯毅先 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張淳先生、馮曉源博士、酈仲賢先生、魯琨女士及楊勁 博士。 ...
君实生物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3855.63万元,融资余额13.8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09:24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3.19%,成交额为5.01亿元 [1] - 当日融资净买入为-178.68万元,融资买入额3855.63万元,融资偿还额4034.31万元 [1] - 截至10月14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3.9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3.8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79%,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10月14日融券余量27.89万股,融券余额1050.54万元,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其他治疗型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药品销售占90.67%,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占8.74%,技术服务及其他占0.59%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8.64%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2万,较上期增加5.88% [2] - 截至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24543股,较上期减少5.5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2971.67万股,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21.32万股,较上期增加63.0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12.91万股,较上期减少186.65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