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688180)
搜索文档
君实生物: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 熊俊暂未增持公司股份

智通财经· 2025-10-10 19:07
君实生物(01877)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兼董事长熊俊先生拟自2025年4月12日起12 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 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及H股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其中A股增持金额 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截至2025年10月11日,本次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因受定期报告窗口期、股权激励事项以及资金安排等 综合因素影响,熊俊先生暂未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熊俊先生将继续按照相关增 持计划,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 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资本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或目前尚无法预判的其他风险因素导致增持计划的实施 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
君实生物(01877):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 熊俊暂未增持公司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9:06
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存在因资本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或目前尚无法预判的其他风险因素导致增持计划的实施 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截至2025年10月11日,本次增持计划时间已过半,因受定期报告窗口期、股权激励事项以及资金安排等 综合因素影响,熊俊先生暂未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熊俊先生将继续按照相关增 持计划,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 智通财经APP讯,君实生物(01877)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兼董事长熊俊先生拟自 2025年4月12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允许的方式(包括 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及H股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 元,其中A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
君实生物(01877) - 海外监管公告 -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於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2025-10-10 18:53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HANGHAI JUNSHI BIOSCIENCES CO., LTD.* 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877)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規則作出。 茲載列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發之《上海 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兼董事長增持股 份進展暨增持時間過半公告》,僅供參閱。 承董事會命 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熊俊先生 主席 中國,上海,2025年10月10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熊俊先生、李寧博士、鄒建軍博士、 李聰先生、張卓兵先生、姚盛博士、王剛博士及李鑫博士;非執行董事湯毅先 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張淳先生、馮曉源博士、酈仲賢先生、魯琨女士及楊勁 博士。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 ...
君实生物(688180) - 君实生物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兼董事长增持股份进展暨增持时间过半公告

2025-10-10 17:17
增持计划 - 熊俊拟2025年4月12日起12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亿,A股不低于5000万[2] - 截至2025年10月11日时间过半,暂未增持[2][7][9] 股权情况 - 增持前熊俊直接持股87,856,618股,占比8.56%[5] - 熊俊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183,983,186股,占比17.92%[6] 相关说明 - 增持可能因市场因素无法达预期[2][8][9] - 实施不会导致控股权等变化及不具备上市条件[9][10]
君实生物10月9日获融资买入5930.79万元,融资余额13.9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2:36
公司股价与融资交易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0.96%,成交额为4.8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5930.79万元,融资偿还额为4769.75万元,融资净买入1161.04万元 [1] - 截至10月9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4.0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3.9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43%,融资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 10月9日融券偿还4245股,融券卖出2540股,卖出金额10.43万元,融券余量14.30万股,融券余额586.97万元,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其他治疗型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收入构成中药品销售占比90.67%,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占比8.74%,技术服务及其他占比0.5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2万,较上期增加5.88%,人均流通股为24543股,较上期减少5.56%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8.64%,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971.67万股,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221.32万股,较上期增加63.0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312.91万股,较上期减少186.65万股 [3]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君实生物“买入”评级,PD-1/VEGF双抗进入II期临床
格隆汇APP· 2025-10-09 16: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64%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亏36.01% [1] - 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约9.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2% [1] 核心产品与市场进展 - 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在国内共获批12项适应症,2025年新增获批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和黑色素瘤一线治疗两项新适应症 [1] -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的补充新药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1] - 特瑞普利单抗多项适应症在2025年进入医保目录 [1] 研发管线进展 - PD-1/VEGF双抗JS207目前已进入临床II期阶段,正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肝癌等多个瘤种中探索与化疗、单抗和抗体偶联药物等不同药物的联合治疗 [1] - 临床前研究显示PD-1/VEGF双抗JS207具有强劲的抗肿瘤活性 [1] - 临床阶段肿瘤药物管线丰富,BTLA靶点药物针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已入组近400名患者 [1] 国际化布局 - 公司已与利奥制药等合作伙伴在欧盟、英国等超过80个国家达成商业化合作 [1] - 特瑞普利单抗已在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1] - 特瑞普利单抗于2025年1月在澳大利亚获批鼻咽癌的一线及二线治疗,并已在美国实现商业化销售 [1]
君实生物9月30日获融资买入3763.25万元,融资余额13.8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0:24
公司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0.90% 成交额为3.5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763.25万元 融资偿还额为5328.34万元 融资净买入为-1565.09万元 [1] - 截至9月30日 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13.89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为13.83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4.35% 该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 9月30日融券偿还3303股 融券卖出1980股 卖出金额8.21万元 融券余量为14.47万股 融券余额为599.76万元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处于较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其他治疗型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及相关技术服务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药品销售90.67% 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8.74% 技术服务及其他0.59% [2] - 截至6月30日 公司股东户数为3.12万 较上期增加5.88% 人均流通股为24543股 较上期减少5.56% [2] - 2025年1月至6月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 同比增长48.64% 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971.67万股 相比上期减少5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2221.32万股 相比上期增加63.0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312.91万股 相比上期减少186.65万股 [3]
君实生物跌2.03%,成交额1.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038.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0:09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40.62元/股,成交额为1.93亿元,换手率为0.61%,总市值为417.0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38.1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1858.38万元,大单净卖出1179.74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8.63%,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2.52%,近20日下跌12.40%,近60日上涨7.09%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8.64%,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6.0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药品销售占比90.67%,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收入占比8.74%,技术服务及其他占比0.5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12万,较上期增加5.88%,人均流通股为24543股,较上期减少5.56%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971.67万股,较上期减少5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221.32万股,较上期增加63.0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312.91万股,较上期减少186.65万股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其他治疗型蛋白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相关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生物医药、创新药、猴痘概念、抗癌药物等 [2]
研判2025!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为癌症患者开辟革命性治疗新路径,推动临床需求持续扩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09:37
行业概述与市场规模 - 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527.34亿元,同比增长44.14% [1][7] - 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其创新治疗机制,即通过阻断PD-1/PD-L1等通路重新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1][7]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CTLA-4和LAG-3等免疫检查点蛋白,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2] 行业发展历程 - 行业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和成熟扩展三个阶段,2018年是关键年份,进口药物O药、K药及国产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迪利单抗获批上市 [3] - 政策支持是重要推动力,2011年研发被纳入国家高新技术领域,"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动产业化与创新 [3] - 2024年医保目录新增8款国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25年7月中国首个肺癌双免疫联合疗法获批 [3]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化学原料药、生物原料、细胞培养试剂等原材料,以及细胞培养、纯化、制剂等设备 [5] - 产业链中游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与生产环节 [5]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5] 相关市场与联合疗法 - 2024年中国肿瘤医院放疗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775.3亿元,同比增长13.61% [7]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放疗联合使用已成为临床标准方案,放疗可释放肿瘤抗原增强免疫应答 [7]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行业呈现"头部集中、技术分化、国际竞争"格局,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构成第一梯队,合计占据半数以上市场份额 [8] - 技术路径从PD-1/PD-L1单药向双抗/多抗发展,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宫颈癌ORR达46.5%,其PD-1/VEGF双抗依沃西以50亿美元授权海外 [8][11] - 君实生物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已获批12项适应症,2023年成为首款获美国FDA批准的国产PD-1,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6.71亿元 [9] - 君实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8亿元,同比增长48.64% [9] - 康方生物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4.12亿元,同比增长37.75%;毛利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18.82% [1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向联合疗法突破,双抗、ADC药物及细胞治疗技术成熟,AI辅助药物设计可缩短靶点发现周期至1年,成本降低70% [12] - 市场向早期辅助治疗扩展并加速国际化,2024年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提升药物可及性,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以50亿美元授权海外 [13] - 政策与监管协同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新靶点研发,医保支付改革与集采常态化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规范化演进 [14]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1009
天风证券· 2025-10-09 07:41
宏观策略观点 - 国内9月制造业PMI边际回升,生产活动整体回暖,制造业PMI指数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接近荣枯线,非制造业PMI回落,综合PMI回升,供给端边际回暖,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生产指数均边际上行,上游价格指数自6月来首次转向回落[1][23] - 国际方面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因政府停摆延期公布,9月小非农就业数据疲软,美国9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2万人,预期为增加5.1万人,前值为增加5.4万人[1][24] - 投资主线降维为三个方向: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的科技AI、内外共振经济逐步修复的牛市主线风格、以及低估红利继续崛起,牛市初期资金更偏好少数高景气赛道,后期资金抱团聚焦主线[1][24] - 9月A股三大指数整体维持涨势,创业板指数单月涨超12%,中证100和中证500涨超5%,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2.71%,全月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1726.53亿元[3] - 大类资产轮动展望认为权益赛点2.0攻坚不易波折难免,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3] 市场指标与配置 - 资产联动指标显示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较历史极值出现回撤,ERP稳定在1倍标准差以下,全A指数PE估值为22.5,大部分宽基指数PE估值历史分位数位于70%左右[5][26] - 创业板指PE估值历史分位数45%附近估值相对偏低,科创50PE估值分位数处于较高位置,估值分化程度较上月基本持平[5][26] - 市场交易情绪指标显示换手率、成交额占前高比例等较上月基本持平,市场交易热度持续处于较高位置,行业趋势指标较上月有所上升,50周均线上方的个股比例较上月小幅回落[5][26] - 投资者行为方面回购规模较上月回升,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走阔,3主体资金流较上月回升,新成立基金份额指标较上月大幅回升[5][27] -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央行9月整体净投放资金10202亿元(含国库现金),9月最后一周流动性略显宽松,9月30日DR007最低回落至1.44%附近[3] 固收与债市展望 - 10月债市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中,股市对债市冲击最显著阶段或已逐渐过去,理财负债端整体保持稳定,四季度高息定存到期后预计将有增量资金流入资管类产品形成支撑[8] - 债市迎来潜在交易机会,经历近期调整后债市配置性价比逐步显现,配置盘入场动力有望强化,对债市潜在调整形成保护[8] - 10月基本面和资金面对债市仍有支撑但难以形成进一步催化,债市胜率或依然不高,预计延续震荡格局,10年国债主要波动区间在1.8%-1.9%附近[8] - 在利率进一步向上空间有限情况下,信用类品种调整幅度有限,关注超调品种和有买入力量支撑品种的介入机会,如把握中短久期二永的修复机会[8] 医药行业专题 - 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展现出强劲持续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从2023年起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3年达到467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全球已获批小核酸药物有22款[10] - 截至2025年8月国内临床阶段小核酸药物65个进度偏早期,siRNA居多,全球小核酸领域BD交易数量及金额持续提升,2024年交易金额达236.66亿美元[10] - 小核酸药物是继小分子、抗体药物后的另一大药物类型,凭借研发及商业化不断突破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建议关注海外企业如Alnylam、Ionis、Arrowhead等[10] - 国内企业建议关注悦康生物、福元医药、前沿生物、圣诺生物、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10] 重点公司研究 - 立昂微2025年H1实现营收16.66亿元(同比增长14.18%),EBITDA 4.63亿元(同比增长14.79%),归母净利润-12702.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90.00%[12] - 立昂微与中芯国际、华润微、华虹半导体、比亚迪等优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供应链关系,贯通从材料到芯片全链条技术,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12] - 溯联股份作为汽车尼龙管路龙头,受益于电动化与轻量化趋势,新能源汽车尼龙管路单车价值有望达到1200元,为燃油车水平三倍以上,公司与比亚迪、长安汽车等30余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18] - 溯联股份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15.7/19.6/23.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5/2.1/2.7亿元[18] - 标榜股份2025年H1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二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3.4%实现由负转正[19] - 标榜股份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热管理管路及连接件已实现对EV、PHEV、FCV等车型量产配套,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3/6.13/6.61亿元[19] 行业与市场数据 - 9月大宗商品中有色金属整体反弹,原油小幅下行,贵金属再度反弹,黑色金属小幅回落,猪肉价格延续回落[3] - 白宫停摆影响下美元持续下行,截至10月3日美元指数收于97.72周环比下行0.48%,人民币相应升值截至10月3日报7.14周度上行0.07%[3] - 申万行业数据显示医药生物总市值314266亿元,市盈率44倍,市净率4.7倍;电子行业总市值189993亿元,市盈率71倍,市净率3.9倍;电力设备总市值169901亿元,市盈率47倍[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