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联精密(688210)

搜索文档
统联精密实控人方4日减持480.72万股 套现1.76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8 13:56
股东减持情况 - 控股股东杨虎及一致行动人泛海统联(合伙)完成减持计划 合计减持480.723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1][2] - 杨虎减持380.5731万股 减持比例2.375% 减持金额1.34亿元 泛海统联减持100.1508万股 减持比例0.625% 减持金额4240万元 [3][4] - 减持后杨虎持股比例降至19.41% 泛海统联持股比例降至4.72% 合计持股比例从33.71%降至30.71% 触及1%整倍数变动 [2][4] 可转债发行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95亿元 期限6年 [4][6]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型智能终端零组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拟投入4.6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3亿元) [6][7] - 初始转股价格将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 现有股东享有优先配售权 [5][7] 公司历史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27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2000万股 发行价42.76元/股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7.73亿元 较原计划少1.25亿元 [7][8]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合计8234.79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6058.53万元 [9] - 2022年实施每股派现0.26元并转增0.4股 2023年实施每股派现0.2元并转增0.4股 总股本从8000万股增至1.568亿股 [9]
25只科创板股今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交易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3:53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9月5日25只科创板股票发生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67笔 成交量1578.91万股 成交总额8.65亿元[2] - 奕瑞科技成交金额最高达2.22亿元 绿的谐波和统联精密分别成交1.28亿元和1.09亿元[2] - 统联精密折价率最高达30.47% 燕麦科技和中创股份折价率分别为22.49%和21.56%[2] 个股交易明细 - 奕瑞科技成交200.22万股 平均价格111.02元 折价3.30%[3] - 绿的谐波成交97.20万股 平均价格132.00元 折价10.30%[3] - 统联精密成交320.48万股 平均价格33.86元 折价30.47%[3] - 达梦数据成交32.63万股 平均价格225.93元 折价12.43%[3] - 艾力斯成交58.36万股 平均价格106.70元 折价9.00%[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科创50指数当日上涨3.39% 562只科创板股票上涨占比95.90%[2] - 发生大宗交易股票平均上涨5.29% 华盛锂电涨幅19.99%居首[2] - 12只股票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博瑞医药净流入3.06亿元最高[3] - 阿特斯净流出6556.48万元 绿的谐波净流出5808.61万元[3]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参与12笔交易涉及8只股票[2] - 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为艾力斯2949.18万元 阿特斯2114.00万元 新致软件1098.00万元[2]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1.47% 市盈率21.05倍 份额增加1.0亿份[5]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下跌4.00% 市盈率41.04倍 份额减少1.3亿份[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下跌4.80% 份额增加1200万份[5]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下跌5.24% 市盈率112.33倍 份额减少2000万份[6]
统联精密现7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0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3:53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5日大宗交易平台共发生7笔成交 合计成交量320.48万股 成交金额1.09亿元 成交价格均为33.86元 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30.47% [1] - 所有交易卖方均为国金证券深圳分公司 买方包括海通证券总部、招商证券长沙芙蓉中路营业部等六家不同机构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48.70元 较前日上涨15.08% 日换手率达7.52% 成交金额5.52亿元 [1] - 近5日累计上涨14.97% 但主力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当日净流出1455.97万元 近5日合计净流出2622.24万元 [1] 融资交易情况 - 最新融资余额2.66亿元 近5日减少1577.87万元 降幅达5.60% [2]
统联精密: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公司股份合计480.7239万股

证券日报网· 2025-09-05 23:41
控股股东减持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杨虎及一致行动人泛海统联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480.7239万股股份 [1] - 减持股份数量未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1] - 上述股东减持计划已于2025年9月5日实施完毕 [1]
统联精密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320.48万股 成交额1.0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19:09
大宗交易概况 - 统联精密于2025年9月5日发生大宗交易 成交320.48万股 成交额1.09亿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6.43% [2] - 成交价格为33.86元 较市场收盘价48.7元折价30.47% [2] 交易细节 - 所有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均为33.86元 [3][4] - 交易通过多个券商营业部完成 买入方包括爱建证券上海浦东前滩大道营业部、国信证券上海分公司、招商证券上海浦东南路营业部、国盛证券萍乡分公司、招商证券长沙芙蓉中路营业部、国泰海通证券总部等 [3][4] - 卖出方均为国金证券深圳分公司 [3][4] 交易规模分布 - 单笔最大成交金额为1633.45万元 成交量48.24万股 [3] - 另有四笔交易金额在897.29万元至3792.32万元之间 成交量从20万股至112万股不等 [3][4] - 最小单笔成交金额为677.2万元 成交量20万股 [3]
统联精密(688210)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9-05 18: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会议9月15日15点在深圳龙华区公司会议室召开[11] - 网络投票9月15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互联网9:15 - 15:00[11] - 要求发言股东及代理人会前15分钟登记,发言不超5分钟[7] 议案相关 - 议案1需出席会议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5] - 2025年8月27日第二届董事会十九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议案1[15] 制度修订 - 公司不再设监事会和监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监事会议事规则》废止[15] - 《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多项制度修订更名[18][19][20] - 修订《会计师事务所选聘管理制度》内容8月29日刊载指定网站及媒体[21] 机构与人员 - 拟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24] - 拟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成员由七名增至九名[26] - 拟提名侯春伟为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26]
统联精密(688210.SH):杨虎及泛海统联(合伙)已减持合计480.72万股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5 18:04
股东减持情况 - 杨虎及泛海统联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80.7239万股 [1] - 减持后合计持股数量从5401.0754万股降至4920.3515万股 [1] - 减持比例达总股本3%且未超过该上限 [1] 持股比例变动 - 股东持股比例由33.71%下降至30.71% [1] - 变动幅度触及1%整倍数刻度 [1] - 减持计划于2025年9月5日实施完毕 [1]
统联精密(688210)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及减持计划完成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9-05 18:02
减持计划 - 杨虎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480.7238万股,不超总股本3%[2] - 截至2025年9月5日,减持计划实施完毕[3] 减持数据 - 2025年9月2 - 5日,合计减持480.7239万股[13] - 公司相关股东持股从5401.0754万股减至4920.3515万股,比例从33.71%降至30.71%[14] - 杨虎持股从3490.9595万股减至3110.3864万股,比例从21.79%降至19.41%[14] - 泛海统联(合伙)持股从855.7711万股减至755.6203万股,比例从5.34%降至4.72%[14] - 深圳浦特科技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54.3448万股,比例6.58%未变[14] 权益变动 - 本次权益变动为控股股东等履行减持计划,不涉及资金来源,不触及要约收购[15]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使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化,不影响公司治理与经营[15] - 本次股东权益变动不涉及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16]
统联精密:有知名机构聚鸣投资参与的多家机构于9月4日调研我司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但净利润大幅下降 主要受新增产能未达规模效应、管理费用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长及汇率利率波动影响 [1][7][1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布局轻质材料与先进制造工艺协同创新 以适配新型智能终端轻量化需求 [2][8][9] - 非MIM业务快速发展 得益于多样化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拓展及与大客户合作粘性增强 [4] - 湖南和越南工厂正根据客户需求分批投产 同时布局MIM与非MIM业务产能 [5] - 行业受益于生成式AI技术突破 驱动消费电子硬件创新 轻质材料应用成为结构件轻量化核心方向 [8]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0.01% [1][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31万元 同比下降88.24% [1][10]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6万元 [1] - 研发投入5015.02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12.47% [2] - 毛利率32.15% 财务费用520.57万元 [10]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2.28亿元 同比下降3.17%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13.04万元 同比下降92.04% [1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重点投入新材料、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创新及自动化设备研发 [2] - 聚焦钛合金、镁合金、铝合金、碳纤维等轻质材料产业化应用方向 [2][9] - 已形成MIM、激光加工、线切割、CNC加工、冲压、精密注塑等工艺规模化制造能力 [9] - 在3D打印、半固态压铸等先进制造工艺方面进行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 [8][9] 业务发展 - 非MIM业务收入规模持续增长 因拓展线切割、CNC、激光加工、精密注塑、车铣复合加工、冲压成型等多样化制造能力 [4] - 成为客户主力研发供应商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4] - 无人机业务主要提供转轴支架、云台配重块等精密零部件 采用MIM工艺生产 [6] - 湖南长沙工厂和越南工厂已通过部分客户审核 正根据需求分批购置设备并逐步投产 [5] 行业前景 - 生成式AI技术突破推动端侧AI功能成熟 消费电子产品向主动智能伙伴转变 [8] - 智能终端轻便性与便携性成为消费者购机决策关键要素 [8] - 轻质材料应用与先进制造工艺协同创新成为消费电子结构件轻量化核心方向 [8][9] - AI技术拓展端侧产品应用场景和价值边界 推动消费电子产业进入新创新周期 [8] 机构预测 - 2家机构给出买入评级 目标均价29.9元 [10] - 2025年净利润预测范围1.01亿元至1.45亿元 2026年预测范围1.88亿元至2.25亿元 2027年预测范围2.94亿元至3.30亿元 [11]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41亿元 [11]
超2600只个股下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4 15:51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报3738.32点 下跌75.24点 跌幅1.97% [2][3] - 深证成指报12176.90点 下跌295.10点 跌幅2.37% [2][3] - 创业板指报2806.63点 下跌92.74点 跌幅3.20% [2][3] - 北证50报1560.41点 上涨8.97点 涨幅0.58% [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日内跌超2% [6] - 科创50指数跌超5% [7] 板块表现 - 旅游及酒店板块涨幅3.21% 免税店板块涨幅2.33% 零售板块涨幅2.23% [4] - 电池板块涨幅2.27% 预制菜板块涨幅2.04%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涨幅1.92% [4] -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涨幅4.65% CPO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2][4] - 半导体板块跌幅居前 贵金属板块走弱 [2] - BC电池板块领涨 罗博特科涨5.84% 爱旭股份涨4.55% 钧达股份涨4.3% [17] - 苹果概念走强 正业科技20%涨停 胜利精密涨停 [15][16] 个股表现 - 寒武纪跌超10% 海光信息跌超7% 百利天恒跌超7% [9] - 珠海冠宇涨9.85% 统联精密涨8.56% 乐创技术涨6.25% [16] - 晶科能源涨超3% 帝尔激光涨超3% 通威股份涨超3% [17] 市场交易情况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 较昨日放量超1600亿 [8] - 全市场超2600只个股上涨 超2600只个股下跌 [2] - 两市下跌个股超2200只 [7] 大宗商品及外汇 - 现货黄金跌破3520美元/盎司 日内跌1.27% [5] - 现货白银报40.78美元/盎司 日内走低1% [9]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52 调升56个基点 [21] 资金流动 -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主力净流出36.49亿 [8] - CPO概念板块主力净流出79.78亿 [8] - 中国AI 50板块主力净流出73.49亿 [8] - 半导体板块主力净流出86.75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