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688277)

搜索文档
天智航:2023年度营业收入扣除事项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4-04-25 19:36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1003.59万元,上年度15618.84万元[11] - 2023年度营业收入扣除项目1139.42万元,占比5.42%,上年度2870.71万元,占比18.38%[11] - 2023年度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19864.17万元,上年度12748.13万元[11]
天智航: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2024-04-25 19:36
业绩总结 - 2023年年度净利润亏损16129.72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5638.67万元[3] - 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0元,2023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数[3] 利润分配 - 2023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转增股本等,不提取公积金[2][3] - 方案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审议[2][4][5] - 方案符合经营情况,利于可持续发展[6]
天智航(68827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9: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送根,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东升科技园C区1号楼二层206室[10]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建枫路(南延)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8号院2号楼,邮政编码100096[11] - 公司网址为www.tinavi.com,电子信箱为tinavi@tinavi.com[11] - 董事会秘书为黄军辉,证券事务代表为孙晓燕[11]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简称天智航,代码688277[11]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1]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年7月7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3月7日至2025年12月31日[11]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5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之“C3581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等[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003.5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638.6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1,400.94万元[3]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10,035,904.87元,2022年为156,188,437.41元,同比增长34.48%[11] - 2023年扣除无关业务和不具备商业实质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98,641,728.91元,较2022年的127,481,301.55元增长55.82%[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6,386,688.67元,较2022年亏损扩大41.42%[12][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14,009,396.46元,较2022年亏损扩大60.36%[12][1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7,523,025.32元,较2022年末增长18.57%[12] - 2023年总资产为1,619,474,854.92元,较2022年增长15.10%[1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35元/股,较2022年亏损扩大34.62%[12][1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2.36%,较2022年减少1.59个百分点[12]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1.63%,较2022年减少6.89个百分点[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0,497,435.75元,较2022年同比减少94.84%[12][1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7,622,707.79元[17]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03.59万元,同比增长34.48%[1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1003590487亿元,较上年同期1.5618843741亿元增加5384.75万元,同比增长34.48%[59] - 2023年公司营业成本6061.222962万元,较上年同期5363.717029万元增长13.00%[59]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1.3785721916亿元,较上年同期9139.792843万元增加4645.93万元,增长50.83%[59] - 2023年公司管理费用8079.002794万元,较上年同期6552.812567万元增长23.29%[59] - 2023年公司财务费用292.741622万元,较上年同期 - 51.096964万元增加343.84万元[59] -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4031516568亿元,较上年同期1.2263580816亿元增长14.42%[59]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049743575亿元,上年同期 - 8750.623940万元[59] - 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5817079768亿元,较上年同期962.396726万元减少26779.48万元,下降2782.58%[59] -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830049765亿元,较上年同期130.291343万元增加52699.76万元,增长40447.63%[59] - 主营业务成本5,75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4%[69] - 2023年年度净利润亏损16,129.72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5,638.67万元,可供分配利润为0元[181] - 2023年公司拟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也不进行利润分配[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配套设备及耗材销售、“购买技术服务”合计营收19,966.25万元,同比增长62.22%[19] - 2023年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销售收入14,122.75万元,占比67.24%,同比增长42.36%[19] - 2023年配套设备及耗材销售收入4,268.15万元,占比20.32%,同比增长154.66%[19] - 2023年“购买技术服务”收入1,575.35万元,占比7.50%,由2022年711.64万元增长至该金额,同比增长121.37%[20] - 2023年度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超2.4万例,同比增长近90%;截至2023年末超6万例;截至报告披露日超7万例[20] - 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671032217亿元,营业成本5755.884629万元,毛利率72.15%,比上年增加2.16个百分点[65] - 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收入14,122.7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68.32%,收入及成本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2.36%和61.72%[66] - 配套设备及耗材收入及成本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4.66%和98.06%[66] - 技术服务收入2,103.13万元,“购买技术服务”收入1,575.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37%;其他技术服务收入527.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16%[66] - 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机器人生产量47台,同比下降18.97%,库存量为0,同比下降100.00%[67] - 经销模式收入及成本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3.60%和95.34%[66] - 直销模式毛利率较上年减少1.18个百分点[66] 公司产品与技术研发 - 2023年公司“天玑关节手术机器人”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天玑全骨科机器人”上市,产品覆盖创伤、脊柱、关节三大领域[20][21] - 公司核心产品骨科手术机器人采用“自主设计 - 全球采购 - 部件加工 - 软件嵌入”生产模式[25] - 公司实行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联合销售模式,正探索“购买技术服务”业务,使收入结构多元化[2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天智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起骨科手术机器人末端手术工具和一次性手术工具包的生产制造能力[26]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建立涵盖三个层级的研发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建立“产、学、研、医”研发体系[26] - 骨科手术机器人标定误差要求在0.5毫米以内[33] - 公司实现X线和CT图像自动识别,误差小于1个像素[33] - 公司“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采用6自由度机械臂[34] - 公司研发的高重复定位精度机器人工具现场装卸技术达微米级精度[34] - 公司掌握一整套骨科手术机器人构型设计流程方法并开发多种构型[33] - 公司研究融合特征点和特征曲面的ICP方法并在关节手术机器人应用验证[33] - 公司自主开发多模态医学影像预处理与融合算法并计划用于主控软件[33] - 公司“天玑2.0”采用主被动融合光学跟踪技术方案[34] - 公司自主发明光学跟踪器成型、测量和质量控制等整套技术[34] - 公司开发术中影像自动同步与注册技术并在“天玑2.0”实现[34] - 报告期内公司新提交专利申请87项(发明专利35项),新获专利授权59项(发明专利9项),截至2023年底累计申请专利520项(发明专利196项),累计获授权343项(发明专利55项),有效专利328项(发明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累计备案授权36项[36]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40,315,165.68元,较上年度增长14.42%;资本化研发投入10,124,715.87元;研发投入合计150,439,881.55元,较上年度增长22.67%[3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从78.52%降至71.63%,减少6.8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增加6.73个百分点至6.73%[38]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983.00万元,本期投入1,597.34万元,累计投入9,859.91万元[40] - 骨科手术机器人适应拓展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1,573.00万元,本期投入5,107.42万元,累计投入27,311.29万元[42] - 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6,360.33万元,本期投入8,023.72万元,累计投入10,186.65万元[44] - 三个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128,916.33万元,本期投入14,728.48万元,累计投入47,357.85万元[4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128人增至14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从35.36%提升至39.54%[4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6,502.30万元增至7,189.48万元,平均薪酬从57.54万元降至53.65万元[45] - 公司对骨科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内的36项软件申请了软件著作权[47] - 研发方面公司坚持“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研发机制,持续投入研究[115] - 产品方面以临床需求为核心丰富产品线和进行产品换代升级[115] - 经营计划推进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平台等研发及认证工作[116] 行业市场情况 - 2017 - 2021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由44.4亿美元增长至109.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2%,预计2025年达285.1亿美元,2021 - 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7.1%,2030年达619.0亿美元,2025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8%[28] - 手术机器人行业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发展密切相关,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小[28] - 手术机器人行业核心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需多学科技术交叉和“产、学、研、医”深度结合[28] - 手术机器人产品将融入5G通讯等新技术,越来越智能化,与医生、患者交互水平提高[30] - 手术机器人适用证范围更广,将融入医疗全场景,智能化、个性化、远程化手术方式将成主流[30] - 美敦力、史赛克、捷迈邦美等旗下产品已获批上市销售,与公司展开竞争,国内部分企业也在加强研发,未来市场竞争加剧[52] 公司股权与投资情况 - 2023年1月9日转让水木东方12%股权,持股比例降至36.28%,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转让前2022年末净资产14,996.22万元,2022年度净利润 - 351.95万元[76][77] - 处置水木东方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为5268.20万元[87]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310,857,521.05元,占总资产比例19.19%,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47.05%[88]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46,576,327.83元,占总资产比例2.88%,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62.2%[89] - 存货本期期末数26,229,255.72元,占总资产比例1.62%,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 -40.12%[90]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420,418,122.56元,占总资产比例25.96%,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105.95%[94]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数157,747,560.98元,占总资产比例9.74%,较上期期末变动比例642.34%[106] - 境外资产3.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9.96%[109] - 报告期投资额27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465.10万元,变动幅度为84.29%[1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5004.28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为3.61亿元,合计期末公允价值为4.11亿元[110] - 2023年1月公司转让子公司北京水木东方医用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10%和2%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1600万元和320万元[111] - 北京天智航医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资产8316.76万元,净资产 -680.86万元,净利润 -620.18万元[112] - 安徽天智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74亿元,净资产1.46亿元,净利润 -1414.08万元[112]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7,311.7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4.81%[78]
天智航: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戴昌久)
2024-04-25 19:34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度公司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3] - 独立董事任职期内公司召开6次董事会和3次股东大会[3][4] - 2023年度公司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2次[6] - 2023年度公司召开提名委员会会议3次[7] 议案通过情况 - 2023年1月9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转让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议案[10][12] - 2023年3月29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聘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多项议案[10] - 2023年4月25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预计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等多项议案[10][13] - 2023年5月11日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补选非独立董事议案[22] - 2023年5月12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等多项议案[10] - 2023年8月22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等多项议案[10][20] 人员聘任与选举 - 公司聘任黄志敢为副总经理,齐敏为财务总监[22] - 补选马敏为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22] - 2023年9月7日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完成第六届董事会换届选举[22] 其他事项 - 公司续聘上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3年审计机构[18] - 报告期内公司及相关方未变更或豁免承诺,未发生需董事会决策的收购事项[14][16] - 2023年4月25日审议通过2023年度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23] - 报告期内公司因累计未弥补亏损未进行现金分红[24] - 2023年4月25日审议通过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相关议案[25] - 2023年度独立董事严格履职,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30]
天智航: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4-25 19:34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04476亿元,净额4.4830070609亿元,2020年6月30日到位[1]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7019999023亿元,净额3.59756594亿元,2023年2月23日到位[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支出总额4.343808454亿元,余额903.285382万元[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支出总额1.0600599507亿元,使用闲置资金现金管理5000万元,余额2.0418278602亿元[6] 资金使用与管理 - 2023年4月25日,公司同意使用2115.447828万元置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先期投入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11] - 2023年4月25日,公司同意将不超过1.2亿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12] - 2023年12月25日公司归还1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至专用账户[13] - 2023年11月15日公司获批使用不超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14] - 公司购买宁波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2000万元,年化收益率1.00%-2.80%,购买日2023 - 12 - 20,到期日2024 - 1 - 19[15] - 公司购买中信建投收益凭证3000万元,年化收益率2.70%,购买日2023 - 12 - 22,到期日2024 - 1 - 25[15] 项目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手术耗材、手术工具扩建项目”结项,节余989.13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6]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骨科手术机器人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结项,节余2.68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6] - 2023年5月12日公司变更“智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和主体[17] 项目投入进度 - 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计划累计投入20216.16万元,进度101.08%[25] - 营销体系建设本年度投入1216.54万元,累计投入8655.97万元,进度101.83%[25] - 国际化能力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5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30.07万元,投入进度64.58%[26] - 募投项目承诺投资452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4830.07万元,与承诺投入金额差额为 - 1391.98万元[26] - 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9520万元,本年度投入7227.0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227.09万元,投入进度37.02%[29] - 智慧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75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16455.66万元,本年度投入3373.5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373.51万元,投入进度20.50%[29] - 募投项目承诺投资3702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5975.66万元,本年度投入10600.6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600.60万元,与承诺投入金额差额为 - 25375.06万元[29]
天智航: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4-04-25 19:34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03.59万元,同比增长34.48%[3] 未来展望 - 2024年聚焦主业,争取主营业务进一步增长[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加大研发创新投入,聚焦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平台等研发[5]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关注法规政策,加强培训等[6][7][8] - 2024年推出激励计划,提高信息披露质量[9][11]
天智航: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李志勇)
2024-04-25 19:34
会议与决策 - 2023年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2] - 独立董事任职期内召开5次董事会、1次股东大会[2] - 2023年召开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4] - 2023年11月15日审议通过子公司出租资产议案[9] - 2023年12月6日审议通过对外投资议案[10] 人员变动 - 2023年9月7日聘任齐敏为财务总监[16] - 2023年9月7日完成第六届董事会换届选举[18] - 2023年9月7日聘任徐进为总经理等[18] 其他情况 - 报告期内未变更或豁免承诺[11] - 未发生需董事会决策的收购事项[12] - 因累计未弥补亏损未现金分红[21] - 未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3] - 未参与审议多项事项[15][17][19][22]
天智航: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
2024-04-25 19:34
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提议 - 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向董事会提聘请议案[6] - 过半数独立董事或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可向董事会提聘请议案[6] 选聘方式 - 竞争性谈判需邀请2家以上(含2家)事务所商谈[8] - 邀请招标需公司邀请2家以上(含2家)事务所参加竞聘[9] 选聘评分权重 - 质量管理水平分值权重应不低于40%[11] - 审计费用报价分值权重应不高于15%[11] 审计费用规定 - 审计费用较上一年度下降20%以上(含20%)需说明情况[13] 人员任职限制 - 审计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累计承担审计业务满5年后连续5年不得参与[13] - 审计项目合伙人、签字注册会计师承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审计业务后连续执行期限不得超过2年[13] 聘期及续聘 - 会计师事务所聘期1年,可续聘,续聘符合要求可不招标[15] 文件保存与选聘时间 - 文件资料保存期限为选聘结束之日起至少10年[16] - 公司应在被审计年度第四季度结束前完成选聘工作[18] 续聘与改聘决策 - 审计委员会对续聘会计师事务所需做全面客观评价,否定则改聘[18] - 改聘会计师事务所需审计委员会全体成员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23] 监督与处罚 - 审计委员会监督检查结果应涵盖在年度审计评价意见中[23] - 董事会对违反制度相关责任人可通报批评[23] - 股东大会决议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违约经济损失由直接责任人承担[23] - 情节严重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23] 制度生效与解释 - 制度自公司董事会通过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董事会[28][29]
天智航: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李焰)
2024-04-25 19:34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度公司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4] - 独立董事任职期内公司召开董事会6次、股东大会3次[4] - 2023年度公司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2次[6] - 2023年度公司召开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3次[8] 议案审议情况 - 2023年1月9日审议通过转让子公司股权暨关联交易议案[13] - 2023年3月29日审议通过聘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议案[10] - 2023年4月25日审议通过预计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等议案[10] - 2023年5月11日审议通过补选非独立董事议案[22] - 2023年5月12日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11] - 2023年8月22日审议通过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报告等议案[11] - 2023年8月22日审议通过会计估计变更议案[20] - 2023年4月25日审议通过2023年度董事、高管薪酬方案[23] - 2023年4月25日审议通过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议案[25][26] 其他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续聘上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3年审计机构[18] - 报告期内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等多份报告[17] - 报告期内公司因累计未弥补亏损未进行现金分红[24] - 独立董事认为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合规[26] - 2023年度独立董事严格履职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29]
天智航: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徐扬)
2024-04-25 19:34
会议与决策 - 2023年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和3次股东大会[3] - 2023年独立董事任职期内召开董事会5次、股东大会1次[3] - 2023年独立董事任职期内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2次[5] - 2023年独立董事任职期内召开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5] - 2023年11月15日审议通过子公司出租资产议案[8][10] - 2023年12月6日审议通过对外投资议案[8][11] 人事变动 - 2023年9月7日聘任齐敏为财务总监[16] - 2023年9月7日完成第六届董事会换届选举[18] - 2023年9月7日聘任徐进为总经理等高管[18] 其他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相关方未变更或豁免承诺[12] - 报告期内未发生需董事会决策的收购事项[13] - 2023年第三季度披露财务报告,未出具内控评价报告[14] - 报告期内未参与审议董高薪酬相关事项[20] - 报告期内因累计亏损未现金分红[21] - 报告期内未参与审议股权激励相关事项[22] - 2024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维护权益[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