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比中光(688322)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3D打印(增材制造)行业专题报告:工业消费双驱动,多领域仍有海量空间
东莞证券· 2025-08-29 14:4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标配评级 [1][76] 核心观点 - 3D打印行业呈现工业级主导、向消费级渗透的双驱动发展趋势 下游应用领域覆盖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和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赛道 渗透率目前较低但上升空间巨大 [5] - 全球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达193.30亿美元 预计2034年将增长至1345.8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8.46% [35]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达415.00亿元 其中工业级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155.00亿元 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营收占比分别为55%和21% [35][42] 行业发展现状 - 技术发展历经三阶段:1980-1990年技术研发阶段(首台SLA打印机诞生) 1990-2010年量产应用阶段 2010年至今业务盈利阶段 [12] - 相比传统制造 3D打印具备设计自由度更高(可制造复杂结构)、材料利用率超95%、生产周期短及成本节省等优势 [13][20] - 按工艺分为七大类:粉末床熔融、定向能量沉积、立体光固化、粘结剂喷射、材料挤出、材料喷射和薄材叠层 [24][25] 应用领域分析 **航空航天领域** - 2024年全球3D打印在航空航天/国防领域规模27.70亿美元 预计2034年达282.20亿美元(CAGR 26.13%) [56] - 技术可突破传统制造对结构尺寸和材料的限制 满足轻量化、集成化及短研发周期需求 空客、SpaceX等企业已实现发动机零部件等应用 [53] **医疗健康领域** - 2024年全球规模17.00亿美元(同比+20.57%) 预计2025年接近20.00亿美元 [57] - 应用从医疗模型扩展至植入物、手术器械及药品制造 北美地区渗透率最高(2024年占比未披露) [57][60] **汽车制造领域** - 2024年全球规模33.6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超40.00亿美元 [63] - 技术应用于工装夹具、模具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北美渗透率最高(福特、通用等重度使用) [63][65] **消费电子领域** - 2022年全球规模21.27亿美元(渗透率仅0.21%) [68] - 钛合金+3D打印技术成为新趋势 可解决手机轻量化需求且成本低于传统CNC制造 [67] **机器人领域** - 2023年全球规模约15.00亿美元 预计2024-2032年CAGR为13.90% [75] - 金属3D打印可实现零部件拓扑优化设计(如铂力特制造机器人关节件) 满足轻量化和柔性生产需求 [69][71]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上游为材料/核心零部件 中游为设备/服务商 下游应用以工业级为主导 [27][29] - 全球下游应用前三:汽车制造(占比未披露)、消费电子、医疗器械 中国下游应用前三: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医疗器械 [27][33] - 北美地区2024年营收占比36% 全球技术领导者集中 中国企业超万家但差异化竞争明显 [35][40] 重点关注公司 - 推荐关注铂力特(688333)、华曙高科(688433)、大族激光(002008)、锐科激光(300747)、奥比中光(688322) [76]
奥比中光8月28日获融资买入1.87亿元,融资余额7.7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8日公司股价下跌0.11% 成交额达17.2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87亿元 融资偿还1.70亿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753.3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7.8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7.79亿元占流通市值3.13%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8日融券偿还200股 融券卖出700股 卖出金额5.96万元 [1] - 融券余量4.46万股 融券余额379.47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0万户 较上期增加1.15% [2] - 人均流通股12885股 较上期减少0.71%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104.14% [2] - 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 同比增长212.77% [2] 机构持仓变动 -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497.40万股 较上期减少127.79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447.81万股 较上期增加80.04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 兴全合宜混合A持股242.69万股 较上期减少89.70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成立于2013年1月18日 2022年7月7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消费级应用设备60.55% 3D视觉传感器30.70% 其他4.13% 工业级应用设备2.55% 其他(补充)2.08% [1]
深圳“创新雨林”跑出黑马:奥比中光上半年扭亏为盈,为机器人打造关键“积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1: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35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2] -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归母净利润6019万元 [2] - AIoT业务营收从2022年0.96亿元增长至2024年2.98亿元 [5] 技术研发与布局 - 2019年至今研发投入超20亿元实现3D视觉领域行业领先 [5] - 坚持全栈式技术研发+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 [5] -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领域市占率超70% [7] 应用场景突破 - 3D视觉传感器应用于支付宝"碰一下"电梯场景覆盖全国20余城市 [5] - 机器人视觉产品销往全球近百个国家服务数百家机器人企业 [6] - 为服务/工业/ROS教育/人形机器人提供视觉感知解决方案 [6] 战略定位与产能 - 定位为"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提供模块化标准化解决方案 [7] - 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投产具备年产百万台机器人OEM能力占地超10万平方米 [8] - 搭载公司传感器的"天工"机器人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冠军 [7] 行业技术方向 - 需提升动态场景适应能力(光线变化/复杂运动) [8] - 开发定制化算法适配机器人感知-决策闭环 [8] - 强化3D视觉技术与AI大模型融合 [8]
支付宝“碰一下”又爆火了!产业链总身价或超1.5万亿
格隆汇APP· 2025-08-28 17:46
资本市场表现 - "碰一下"概念股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 自4月24日用户破亿以来 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其中蓝思科技涨幅约56% 奥比中光涨幅约36% 复旦微电涨幅超30% 三家平均涨幅达39% 显著超越上证指数15.3%的涨幅[8] - 奥比中光年内股价涨幅近100% 创历史新高 8月25日盘中飙升近14% 最高触及94.94元 该公司为"碰一下"提供整机组装和摄像头硬件支持[4] - 生态产业链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涵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多个行业[8]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呈现金字塔结构:顶层为硬件制造与场景入口企业(比亚迪、蓝思科技、蜜雪股份、分众传媒) 中层为核心技术供应商(复旦微电、奥比中光) 下层为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企业(红旗连锁、绝味鸭脖、雅生活集团)[13][14] - 比亚迪作为万亿级龙头企业 是全球首个产量达7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业务覆盖电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10] - 核心技术供应商中 复旦微电专供支付芯片 已获得超千万颗订单 奥比中光在3D视觉感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6][11] 技术发展与场景应用 - "碰一下"基于近场通信技术 用户无需打开APP即可完成交互 自2024年6月首笔交易至用户破亿仅用321天 成为史上最快达亿级用户的移动支付方式[16] - 截至2025年8月 支付设备铺设量突破100万台 覆盖支付、点餐、开门等17款产品 被近600个服务场景采用[16][18] - 技术融合前景广阔 包括与物联网结合控制智能家居 与区块链结合实现数字资产确权 与AI结合实现精准营销[19][20] 生态扩张与商业价值 - 概念股阵营持续扩大 新增TCL、比亚迪、分众传媒、上海机场等知名上市公司 覆盖消费电子、传媒广告、房地产服务等多元行业[1] - 蜜雪股份通过"碰一下"支付覆盖3万家门店 贝壳-W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房产交易效率 传统物业企业也在探索智能化转型[10][12] - 生态价值超越支付工具范畴 有望成为全行业交互标准 带动硬件升级和软件服务拓展 形成万亿级产业协同网络[20]
45年,深圳逐梦人群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9:05
深圳人口与经济增长 - 1980年深圳常住人口33.29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5元;2024年人口发展为1798.9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提升至20.57万元 [1] - 45年深圳经济特区GDP年均增长18.8% [2] 产业发展与代表性企业 - 立讯精密从富士康厂工创业起步,发展为市值超3000亿元的苹果供应链巨头,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4][7] - 华为1987年以2.1万元注册资本创立,2005-2015年研发投入累计超2400亿元,拥有近8万名研发人员和16个全球研发中心 [5][11] - 比亚迪1995年从电池起家转型汽车制造,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领跑者 [7] - 大疆2006年创立于深圳城中村,目前占全球无人机市场70%以上份额 [9][14] - 传音以非洲为支点,手机出货量970万部占非洲市场份额51% [14] - 创想三维成为全球消费级3D打印翘楚,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冲刺港股IPO [13] - 影石Insta360海外销售占比超7成,与GoPro正面对抗且不落下风 [14][1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深圳从"制造"向"智造"转型,2015年大学教育程度人口达257.93万人,较2010年每10万人中大学教育程度人数从17644人上升至22668人 [12]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集聚7.4万余家企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 [25] - 奥比中光成为全球第四家、亚洲第一家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的企业 [11] - 云鲸智能扫拖机器人去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飙涨近700% [14] - 拓竹科技成为全球桌面级3D打印机行业龙头 [14] - 雷鸟创新推出全球首批支持可视化Live AI交互的AR眼镜 [14] 创业生态与资本支持 - 1999年高交会为腾讯提供首笔220万美元风险投资 [8] - 南山区设立5亿元专项种子和天使基金,允许单个项目100%亏损,支持AI和机器人创业 [24] - 2024年深圳新设立企业32.7万户,同比增长6.5%;新引进人才入户10.4万人 [18] - 深圳目前汇聚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 [25] 企业出海与外贸表现 - 今年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8] - 锂电池出口增长37.9%,纯电乘用车出口增长21.7% [18] - 高端装备出口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 [18] 产学研协同创新 - 逐际动力攻克双足机器人动态平衡控制核心难题 [21] - 桥介数物成为11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幕后英雄" [23] - 元化智能开发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用于超百家医院,累计开展手术4000余例 [24]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英伟达官宣机器人“新大脑”;华为将发布新品AI SSD!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0:09
市场表现 - 沪指涨1.51%报3883点 续创十年新高 全天成交额3.18万亿元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收涨3.56% 盘初涨幅一度冲破13% 持仓股航天宏图20%涨停 中科星图涨12.31% 寒武纪涨11.4% 云天励飞涨10.63% [1] - 机器人ETF收涨1.59% 成交总额17.79亿元 换手率10.34% 持仓股云天励飞涨10.63% 江苏北人及奥普特涨超7% 奥比中光/江苏雷利/大族激光涨超6% [1] 行业动态 - 英伟达推出Jetson AGX Thor机器人芯片模块 起售价3499美元 下月全球发货 支持机器人原型开发 [2] - 华为将于8月27日发布AI SSD新品 瞄准AI存储器市场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传统HBM容量限制 满足AI训练推理对大容量及高性能需求 [2] - 马来西亚SkyeChip发布首款AI处理器MARS1000 系该国首款边缘AI处理器 旨在提升本地AI硬件能力并强化半导体产业地位 [2] 产业趋势 - 国产AI形成"模型+芯片+应用"协同优化产业范式 DeepSeek实现模型能力与硬件适配双重突破 [3] - 港股AI应用商业化明显提速 互联网公司财报验证AI投入产生实质性回报 强化商业化加速趋势 [3] 产品布局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覆盖中国机器人全产业链且流动性最佳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定位AI产业核心 具备20%涨跌幅及中小盘弹性特性 聚焦AI产业突破性发展机遇 [4]
奥比中光-UW股价上涨6.63% 英伟达机器人新品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25 18:01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88.8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5.52元 涨幅6.63% [1] - 盘中最高价94.94元 最低价86.30元 [1] - 单日成交额23.08亿元 换手率8.73% [1]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公司属于电子元件行业 [1] - 专注于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 产品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等领域 [1] 技术合作动态 - 英伟达机器人官方发布新品预告 市场推测将推出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 [1] - 公司多款产品已集成至NVIDIA Isaac Sim机器人仿真开发平台 [1] - 用户可通过平台调用3D相机数据 加速机器人视觉方案开发 [1] 资金流向 - 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9亿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56亿元 [1]
钉钉十周年发布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成分股航天宏图收获20%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5:17
ETF表现与交易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盘中上涨1.38% 延续涨势且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1] - 该ETF成交金额超7500万元 远超日常量能释放中枢 市场交投火爆 [1] - 持仓股中航天宏图收获20%涨停 云天励飞大涨10.57% 奥普特上涨7.14% 奥比中光上涨6.36% [1] 人工智能硬件进展 - 钉钉推出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 支持实时翻译对话内容及投屏显示双语翻译过程 [1] - 产品内置5颗全向麦克风及1颗骨传导麦克风 会议室内可识别8米内声音并智能识别发言人声位 [1] 算力产业链动态 - 国产算力链迎多重利好 DeepSeek V3.1启用UE8M0 FP8适配国产芯片 英伟达停售H20推动国产算力链放量 [2] - CPO交换技术预计2026年商用 英伟达Spectrum-XGS及谷歌OCS订单已落地 [2] - 液冷技术领域英维克上半年收入增长50% UQD联盟统一接口推动AI液冷出海加速 [2] 产品特性与定位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2] - 产品兼具高研发投入与政策红利支持 20%涨跌幅机制与中小盘弹性有助于捕捉AI产业突破性发展机会 [2]
人形机器人迎来多重催化,机器人ETF嘉实(159526)盘中上涨1.22%,云天励飞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8-25 14:44
机器人ETF嘉实流动性表现 - 盘中换手率达9.41% 单日成交5377.59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5183.92万元 [3] 机器人ETF嘉实收益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83.61%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1.48%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78% 最长连涨3个月累计涨幅37.12% [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93% [3] 中证机器人指数持仓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86% [3] - 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9.96%) 科大讯飞(9.70%) 石头科技(5.03%) 大华股份(4.88%) 中控技术(4.40%) 双环传动(3.53%) 机器人(3.34%) 大族激光(3.18%) 巨轮智能(2.77%) 拓邦股份(2.67%) [5] 人形机器人行业催化事件 - 英伟达8月25日发布"机器人新大脑"产品 与富士康合作人形机器人 11月首发 [5] - 智元机器人推出灵创平台降低动作编排难度 [5] - 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工作 [5]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10000台人形机器人订单 2026年底交付 [5] - Tesla Gen3预计10-11月定型 2025年第四季度下单 2026年初量产 2030年目标100万台 [5] 行业前景展望 - 2025-2026年为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6] - 机构全面看好T链确定性供应商和头部人形核心供应链 [6]
实时净申购达1.12亿份,机器人ETF(159770)盘中一度上涨2.30%,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开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4:39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159770)盘中上涨0.57% 最高涨幅达2.30% 实时成交额超4.8亿元 换手率6.3%显示交投活跃 [1] - 该ETF获净申购1.12亿份 近两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 规模达75.77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成分股表现分化 云天励飞-U涨近9% 奥普特/江苏北人/奥比中光-UW涨幅超6% 迈赫股份/科沃斯/伟创电气跟涨 [1] 产品结构与投资方向 - 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覆盖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 重仓股包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 配备两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2] 行业动态与政策推动 - 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在合肥举行 围绕工业/家庭服务等真实场景需求推动技术验证 [2] - 赛事重点验证新能源汽车制造场景中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应用可行性 [2] 机构研究观点 - DeepSeek等AI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3] - 人形机器人工业应用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趋势 商业化落地预期提升 [3] - 投资应聚焦三大方向:技术突破(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与AI融合)/场景落地(工业向多元领域渗透)/全球化布局(供应链优势与国际合作) [3] - 行业未来呈现硬件标准化/软件智能化/场景碎片化特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