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德威(688390)
搜索文档
固德威: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7:41
回购方案概述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6月4日,实施期限为2025年6月4日至2026年6月3日 [1] - 预计回购金额为1亿元至1.5亿元 [1] - 回购用途包括减少注册资本和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1] - 回购价格不超过53元/股 [1]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1] 回购进展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18.4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8% [1] - 累计已回购金额748.34万元 [1]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40.49元/股至40.80元/股 [1] 首次回购详情 - 首次回购股份184,304股,占总股本242,586,404股的0.08% [2] - 回购成交最高价40.80元/股,最低价40.49元/股 [2] - 成交总金额7,483,372.06元(不含交易费用) [2]
固德威(688390) -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公司股份的公告
2025-06-18 17:50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6月4日[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6月4日至2026年6月3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亿至1.5亿元[3] 已回购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18.43万股,占比0.08%[3] - 累计已回购金额748.34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40.49 - 40.80元/股[3] 其他要点 - 2025年6月3日董事会同意回购,资金含自有和专项贷款[4] - 回购用于激励、持股计划或减资[4] - 回购价不超53元/股,期限12个月[4] - 2025年6月17日首次回购184,304股,金额7483372.06元[6]
年内已有105只公募基金清盘;郑澄然加仓固德威丨天赐良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08:58
鑫元基金自购旗下权益产品 - 鑫元基金全资子公司鑫沅资产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购买旗下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基金及鑫元数字经济基金 [1] - 公司表示此举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体现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 [1] - 公司强调将持续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价值 [1] 科创债ETF产品动态 - 多家基金公司筹备上报首批科创债ETF,预计首批产品数量达10只 [2] - 债券市场指数化投资趋势加速,今年1月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成立,实现债券ETF首次大规模扩容 [2] - 已有12家基金公司上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为首批科创债场外指数基金 [2] 基金公司播客运营情况 - 2024年以来超20家公募基金开设播客栏目,包括华夏、中欧、国泰等头部机构 [3] - 播客内容主要涵盖市场热点、投研观点等财经垂直领域 [3] - 华夏基金"大方谈钱"栏目订阅量达7.5万,最高单期播放量11.6万;中欧基金栏目最高单期播放量12.9万 [3] 纯债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6月13日,全市场2440只纯债型基金中95%实现年内正收益 [4] - 2002只纯债基金净值在6月创新高,占比超82% [4] - 博时裕通纯债3个月A、国泰睿元一年定开年内收益率分别达4.16%和4.01% [4] 公募基金清盘情况 - 截至6月14日,年内105只公募基金清盘,其中83只因规模不足 [5] - 清盘产品中发起式基金占比38%(40只),其中32只为权益类基金 [6] - 权益类发起式基金占权益产品清盘总量的40% [6] 基金经理持仓变动 - 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基金二季度增持固德威302.24万股,现持股619.76万股 [7] - 该基金一季度曾减持固德威565.1万股,最新持仓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7] - 固德威主营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 [7] ETF市场行情 - 6月16日沪指涨0.35%,深成指涨0.41%,创业板指涨0.66%,两市成交1.22万亿元 [8] - IP经济概念强势,游戏ETF领涨5.24%;医疗器械ETF领跌2.76% [8] - 风电设备、游戏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航空机场板块回调明显 [8]
每周股票复盘:固德威(688390)拟1亿至1.5亿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减少注册资本
搜狐财经· 2025-06-14 09:4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固德威报收于40.83元,较上周40.03元上涨2.0% [1] - 6月13日盘中最高价41.99元,6月12日盘中最低价39.56元 [1] - 当前总市值99.05亿元,在光伏设备板块市值排名29/63,两市A股市值排名1577/5150 [1] 股份回购计划 - 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资金总额1亿至1.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 [1] - 回购价格上限53元/股,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 预计回购数量188.68万至283.02万股,占总股本0.78%至1.17% [1] - 回购股份用途包括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未使用部分3年后注销 [1] 股东与资金安排 - 控股股东、实控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未来6个月无减持计划 [1] - 已取得中信银行苏州分行《贷款承诺函》支持回购 [1] - 回购不会对日常经营、财务状况、研发及债务履行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1]
固德威: 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54
回购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1.5亿元[1] - 回购价格上限为53元/股,不超过董事会决议前30日交易均价的150%[1][8]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已取得中信银行苏州分行贷款承诺函[1][8] -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若3年内未实施用途则注销股份[1][5]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预计回购数量188.68万-283.02万股,占总股本0.78%-1.17%[4][8] 回购实施程序 - 2025年6月3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回购议案[2] - 根据公司章程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符合上交所监管指引[2] - 已开立专用证券账户(B887360604)用于股份回购[14] 财务影响分析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78.34亿元,净资产27.29亿元[10] - 1.5亿元回购上限占总资产1.91%、净资产5.50%,预计不影响日常经营[10][11] - 回购后股权结构变化:回购专用账户持股比例将从0.04%增至0.82%-1.21%[9] 股东及董监高情况 - 董监高、控股股东等在前6个月内无买卖公司股份行为[11] - 持股5%以上股东未来6个月暂无减持计划[11]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已通过专项公告披露[14] 其他安排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具体执行回购事宜,包括调整回购价格/数量等[12] - 若涉及股份注销将依法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13] - 公司将根据实施进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
固德威(688390) - 关于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2025-06-13 17:02
回购方案 - 回购资金总额1 - 1.5亿元[2][5][12][15] - 回购价格不超53元/股,不高于前30交易日均价150%[2][6][14] - 拟回购股份188.68 - 283.02万股,占总股本0.78% - 1.17%[6][12]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2][6][15]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5][11][12]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2][6][9] - 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或减资[2][6][7][1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783,427.55万元,净资产272,938.33万元[17] - 回购资金上限占总资产1.91%、净资产5.50%[17] 股份情况 - 回购前无限售流通股占比100%,回购专用账户占比0.04%[16] - 按回购下限专用账户占比0.82%,上限占比1.21%[16] 股东情况 - 相关股东未来3、6个月暂无减持计划[2][19] - 董监高、控股股东等前6个月无买卖,回购期暂无增减持计划[18] 其他 - 2025年6月3日董事会通过回购议案[4]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办理回购事宜[23][24] - 回购存在股价超上限等导致方案变更终止风险[3][26] - 若3年内未使用回购股份将履行减资程序[20] - 已披露前十名股东和无限售股东持股情况[27] - 已开立回购专用证券账户[28]
固德威持续领跑轻质光伏市场,银河系列闪耀2025上海光伏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6-12 18:32
技术突破与行业地位 - 公司首创超薄玻璃轻质组件技术路线,定义行业标准并引领技术升级,1.6mm玻璃技术获全行业认可[1][4] - 银河系列新品实现三重突破:重量降至4.4kg/㎡(降幅21%),抗暴性能达15级台风(177km/h风速),万平屋顶承重降低55.7吨[7][8] - 1.1mm玻璃技术在强度与重量间实现再平衡,持续巩固行业领跑地位[7] 市场潜力与需求匹配 - 中国存量厂房屋顶达58亿㎡,30%渗透率可释放174GW装机空间,银河系列轻量化技术解决传统组件重量限制痛点[6] - 产品精准匹配低荷载屋顶,使近20亿㎡厂房屋顶满足安装条件[8] - 工商业场景需求高度契合,包括厂房、物流中心、农业大棚等多样化场景[15] 产品核心优势 - 超轻量化设计(≤6kg/m²)实现老旧厂房免加固改造,规避加固成本[10] - 融合防水工艺采用无穿孔安装技术,与TPO/PVC防水层分子级兼容,杜绝渗漏风险[10] - 极端气候耐受性:1.6mm加强玻璃可抵御15级台风(240km/h风速)及35mm冰雹冲击[12] - 专利散热构造使工作温度降低12℃,热斑工况下降温46℃,保障25年功率输出[14] 场景化解决方案 - 高分子防水屋面系统解决方案通过热风焊接无穿孔工艺,消除结构性渗漏风险(如涌诚机械4MW项目)[15] - 低荷载屋面解决方案适配承重不足场景(如宣城客运总站500kW项目)[18] - 曲面屋顶解决方案采用双轨拟弧设计,匹配彩钢瓦版型(如苏州名硕1.3MW项目)[22] - 煤棚场景解决方案通过短边拟弧+横向排布工艺拟合大曲率弧面(如浙江某煤棚5.6MW项目)[24] 市场反响与品牌影响 - 2025 SNEC展会上银河系列成为全场焦点,海内外客户现场表达合作意向[3] - 轻质组件概念提出三年后,同类产品在展会显著增长,推动光伏轻质品类协同完善[4]
固德威: 关于股份回购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信息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7:20
股份回购决议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 [1] - 回购股份决议公告于2025年6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 [1] 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 公告披露董事会决议前一个交易日(2025年6月3日)登记在册的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信息 [1] - 前十大股东包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高端制造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 [1] 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与持股比例与前述前十大股东基本一致 [1] - 具体持股数量及比例数据以表格形式在公告中详细列示 [1]
固德威(688390) - 关于股份回购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信息的公告
2025-06-06 17:00
公司决策 - 2025年6月3日公司审议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2] 股东信息 - 黄敏持股74,774,000股,比例30.82%[2][3][4] - 卢红萍持股9,258,905股,比例3.82%[2][3][4] - 郑加炫持股7,027,200股,比例2.90%[2][3][4]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相关基金持股6,197,574股,比例2.55%[2][3][4] - 方刚持股6,032,880股,比例2.49%[2][3][4] - 苏州合众聚德投资企业持股5,426,260股,比例2.24%[2][3][4] - 交通银行相关基金持股5,036,145股,比例2.08%[2][3][4] - 卢进军持股4,023,436股,比例1.66%[2][3][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093,227股,比例0.86%[2][3][4]
固德威拟最高1.5亿元回购股份 业绩承压毛利率跌至19.41%
长江商报· 2025-06-04 17:05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 不超过1.5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53元/股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2] - 二级市场股价为39 85元/股 较2022年8月峰值下跌超80% 最高回购价比现价高33% [2] - 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 员工持股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 [2] - 按回购资金上限1 5亿元计算 占公司总资产1 91% 占净资产5 50% 对日常经营影响较小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7 38亿元 同比下降8 36%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8 82亿元 同比增长67 13% [3] - 2024年净利润亏损6181 04万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802 83万元 [3] - 经营性现金流恶化 2024年净流出7 93亿元(上年净流入10 34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流出2 53亿元 [3] - 毛利率持续下滑 从2022年32 46%降至2024年20 95%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9 41% 为上市以来同期最低 [4]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为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及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产品销往德国 意大利 澳大利亚等全球多国 [3] - 业绩承压主因境外高毛利逆变器及电池收入降幅大于境内低毛利户用光伏系统收入增幅 叠加研发投入增加 规模效应下降 财务费用上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