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自科技(688737)
icon
搜索文档
中自科技(688737) -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5-04-30 00:00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引领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美好生活 团结· 务实· 拼搏· 创新 Contents 目录》》 | 董事长致辞 | 01 | | --- | --- | | 主要数据一览 | 02 | 01 环境 Environment | 01 | 应对气候变化 | 03 | | --- | --- | --- | | 02 | 污染物处理 | 06 | | 03 | 废弃物处理 | 08 | | 04 | 环境合规管理 | 09 | | 05 | 能源利用 | 09 | | 06 | 水资源利用 | 11 | 02 社会 Social | 01 | 乡村振兴 | 11 | | --- | --- | --- | | 02 | 社会贡献 | 12 | | 03 | 创新驱动 | 13 | | 04 | 科技伦理 | 18 | | 05 | 供应链安全 | 18 | | 06 | 平等对待中小企业 | 20 | | 07 | 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 | 20 | | 08 | 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 | 22 | | 09 | 以人为本 | 23 | 03 治理 Governan ...
中自科技(68873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5.65亿元,较2023年增长1.3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621.16万元,较2023年下降161.94%[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26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13%[25] - 2024年总资产为28.76亿元,较2023年增长8.66%[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22元/股,较2023年下降162.86%[26]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1%,较2023年增加1.38个百分点[26]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75亿元、3.64亿元、3.18亿元、5.08亿元[29]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50.62万元、 - 893.26万元、 - 1966.45万元、 - 1212.07万元[29]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2320431.92元,2023年为31967863.49元,2022年为40744003.52元[3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4932497.13元,同比增加1.3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211631.60元[37]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876111923.70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25886786.43元[37] - 2024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0969.34万元,同比增长26.13%[38] - 2024年新增知识产权19项,较上年增长9.18%[38] - 2024年公司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套[38] - 2024年公司主动终止“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提升安泰路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基地产能[39] - 202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5.58%、10.70%和9.52%,营业收入分别为4.47亿元、15.44亿元和15.65亿元[84] - 本期营业收入15.65亿元,上年同期15.44亿元,变动比例1.35%;营业成本14.16亿元,上年同期13.79亿元,变动比例2.69%[89] - 本期销售费用3584.45万元,上年同期2739.55万元,变动比例30.84%;管理费用5228.63万元,上年同期4063.39万元,变动比例28.68%[89] - 本期财务费用1174.92万元,上年同期153.71万元,变动比例664.36%;研发费用1.04亿元,上年同期8114.56万元,变动比例28.33%[90] -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5.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0%,主营业务成本14.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9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5.55亿元,营业成本14.10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0.90%,成本比上年增减2.44%,毛利率减少1.37个百分点[93]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营业收入14.53亿元,营业成本13.18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 - 3.90%,成本比上年增减 - 2.47%,毛利率减少1.33个百分点[93] - 境内营业收入15.4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9.64%[94]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量370.35万支,比上年增减16.94%;销售量347.46万支,比上年增减16.64%;库存量46.12万支,比上年增减19.16%[95]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总成本本期为14.10170223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765796739亿元增长2.44%[98,100]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8435.13946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93%,较上期期末减少47.27%[112]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5.94745096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68%,较上期期末增加34.56%[112]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7023.64511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44%,较上期期末减少46.30%[112]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387.74792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48%,较上期期末减少78.37%[112]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1696.25294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59%,较上期期末增加186.40%[112]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884.61404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35%,较上期期末减少49.66%[112]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37435444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78%,较上期期末增加39.36%[112] - 长期待摊费用从872.11万元增至1162.66万元,增幅33.32%,因园区后期改造工程增加[113]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5337.79万元增至7355.45万元,增幅37.80%,因本年度可抵扣亏损增加[113] - 短期借款从2.14亿元增至4.40亿元,增幅105.20%,因本期信用借款、保证借款增加[113] - 应付票据从8441.90万元增至1.94亿元,增幅130.04%,因本期支付方式转变,汇票付款增加[113] - 境外资产513.6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8%[115] - 报告期末公司受限主要资产金额1.05亿元,包括货币资金5511.98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000.00万元[116]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 26211631.60元[179]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128020467.09元[17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累计回购并注销金额为25001862.21元,两者累计金额为25001862.21元[179]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金额为 - 22530146.92元,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289446127.42元,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8.14%[1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套[38] - 工业催化剂成功中标兰州石化8万吨/年丙烯酸及10万吨/年丙烯酸酯装置尾气处理用金属蜂窝贵金属催化剂采购项目[39] - 公司在储能及储能+业务布局中,开展构网型PCS研发项目构建技术闭环体系[7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5.55亿元,营业成本14.10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0.90%,成本比上年增减2.44%,毛利率减少1.37个百分点[93]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营业收入14.53亿元,营业成本13.18亿元,毛利率9.30%,收入比上年增减 - 3.90%,成本比上年增减 - 2.47%,毛利率减少1.33个百分点[93]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量370.35万支,比上年增减16.94%;销售量347.46万支,比上年增减16.64%;库存量46.12万支,比上年增减19.16%[95] 各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15.4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99.64%[94] - 境外资产513.6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8%[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紧抓环境催化剂行业机遇,强化技术创新,提升经营业绩和行业地位[125] - 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方面,公司将研究底层催化材料和技术,提升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126] - 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方面,公司将基于已有技术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进产品示范应用和量产落地[126] - 工业VOCs方面,公司将开拓新客户,推进新一代技术开发[126] - 储能及储能+业务方向,市场聚焦重点、开拓新兴区域,技术研发围绕客户开发储能系统[126] - 2025年公司将恪守经营方针,聚焦国家战略和市场动态,实现双重增长[128]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和产品库,建立技术创新体系[128] - 公司将维护战略客户,提升细分市场份额,国内实现进口替代,国外加快海外布局[129][130] - 公司将推进募投及非募投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末建成投产[130] - 公司将推进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建立人才库,培养和引进人才[130][13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24年度以现金为对价,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实施股份回购,回购金额为33,000,622.63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125.90%[7] - 2024年度公司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为不派发 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7]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议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8]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负责人陈启章、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龚文旭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莉军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7]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5]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10]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情况为否[5]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中自科技,代码为688737[21]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持续督导的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12月10日 - 2024年12月31日[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达214人,占员工总数29.20%,较上年增长7.54%[37] - 公司本年度完成69项制度制定、修订,优化内部制度[40] - 公司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基地预计2025年底可使用[40] - 国六b标准将污染物限值较国六a降低30%-50%,正制定国七标准[50] - 2024年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销售额达74.1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4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7.7%(2025 - 2031)[51] - 2024年全球VOCs处理系统市场规模约6.63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0.72亿美元,2025 - 2031年复合增长率6.6%[51]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8GWh,截至年底累计装机184.2GWh[52] - 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总量突破205.69GWh[52]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环境催化材料全套核心技术,是国内领先环境催化剂厂商[43] - 公司主营业务含环境催化剂、储能与储能+业务[44]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采购模式、“以销定产”生产模式、直销销售模式、自主研发为核心的研发模式[45][46][47][48] - 公司承担尾气处理催化剂和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相关重大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十三五”3项、“十四五”7项[54]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54] - 公司主持或参与制修订行业相关标准25项[54] - 公司制备的储氧材料经1000℃/10h高温老化后未出现物相分离[57] - 公司制备的氧化铝材料经1100℃/10h高温老化后比表面积高、孔容大[58] - 公司于201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为新一代超低排放重型商用柴油机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61] - 公司于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天然气尾气净化催化剂CNG[61] - 公司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4] - 公司是多个行业协会重要单位,如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内燃机排放后处理催化剂工作组(WG15)组长单位等[54] - 公司研发出双气流旋转喷雾造粒工艺,实现催化材料粒度精确控制和上载量精确控制[60] - 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国内专利47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9项;截至期末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308项,累计获得授权207项[62]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109,693,350.33元,上年度为86,965,071.09元,变化幅度26.13%;研发投入合计变化幅度相同,占营收比例从5.63%增至7.01% [63] - 公司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4,103.37万元,本期投入1,626.07万元,累计投入5,968.06万元[67] - SOFC电堆技术开发预计总投资6,600.30万元,本期投入433.43万元,累计投入2,483.03万元,预计2025年Q2完成中试产线试运行[66] - 新型材料及固态电池工程化技术开发预计总投资1,666.00万元,本期投入423.78万元,累计投入968.21万元,已完成高比能固态电池小样开发和验证[66] - 汽油车国六高性能催化剂开发预计总投资1,500.00万元,本期投入0.20万元,累计投入788.36万元,已完成配方开发及工艺优化[67] - 公司在环境催化剂
中自科技(68873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30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02,838,256.8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2%[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1,600.9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91%[5]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50.00%[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2%,较上年同期下降0.36%[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02,838,256.87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74,665,999.81元增长7.52%[2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387,094.19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4,992,777.70元下降44.05%[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25,441,529.1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4%[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2%,较上年同期增加0.56%[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401,811,739.90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373,443,302.97元增长7.60%[22]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0,561,806.7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3.96%[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26,308,251.68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39,216,668.65元下降47.19%[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9,571,767.06元,上年同期为240,735,090.29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00,133,573.80元,上年同期为176,117,580.09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70,561,806.74元,上年同期为64,617,510.20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2,608,305.56元,上年同期为281,225,878.61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1,951,249.30元,上年同期为352,781,992.74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342,943.74元,上年同期为 -71,556,114.13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7,0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7,723,813.88元,上年同期为24,723,965.41元[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276,186.12元,上年同期为 -24,723,965.41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30,619,250.57元,上年同期为 -31,648,703.72元[26] 其他财务数据(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049,648,136.8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03%[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833,634,348.26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2%[6]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82,226,531.99元,2024年12月31日为140,193,294.26元[17]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38,018,779.25元,2024年12月31日为477,370,362.58元[17]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617,097,504.50元,2024年12月31日为594,745,096.76元[17] - 2025年3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为135,097,313.40元,2024年12月31日为70,236,451.16元[17]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372,063,857.84元,2024年12月31日为360,193,239.60元[17]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811,199,068.00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00,991,233.68元[17] - 2025年3月31日长期应收款为46,409,444.69元,2024年12月31日为48,669,098.92元[17] - 2025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266,383,031.35元,2024年12月31日为137,435,444.13元[17] - 2025年资产总计3,049,648,136.81元,较之前的2,876,111,923.70元增长6.03%[18] - 2025年负债合计1,195,985,731.17元,较之前的1,030,882,573.12元增长16.01%[19] - 2025年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1,853,662,405.64元,较之前的1,845,229,350.58元增长0.46%[19] - 2025年无形资产103,175,114.07元,较之前的104,591,067.93元下降1.35%[18] - 2025年长期待摊费用10,886,506.51元,较之前的11,626,566.74元下降6.37%[18] - 2025年短期借款572,163,166.39元,较之前的440,069,638.61元增长29.99%[1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887,487.30元[9] 股东持股情况 - 陈启章持股39,008,704股,持股比例32.63%[13] - 南京银鞍岭英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648,785股,持股比例6.40%[13]
中自科技(688737) -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通知
2025-04-30 00:00
证券代码:688737 证券简称:中自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6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通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召开日期时间:2025 年 5 月 20 日 14 点 00 分 召开地点:成都市高新区古楠街 88 号 (五) 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2025 年 5 月 20 日 至2025 年 5 月 20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的投票时间为股 东会召开当日的交易时间段,即 9:15-9:25,9:30-11:30,13:00-15:00;通过互联网 股东会召开日期:2025年5月20日 本次股东会采用的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 统 (一) 股东会类型和届次 2024年年度股东会 (二) 股东会召集人:董事会 (三) 投票方式:本次股东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 ...
4月21日早餐 | 国常会再提持续稳定股市;机器人半马完赛
选股宝· 2025-04-21 08:02
海外市场动态 - 周一美股指期货齐跌,美元指数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99.00关口 [2] - 特朗普暗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称一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2] - 希音、Temu因关税变化宣布4月25日起对美国消费者涨价 [2] - 特斯拉低价版Model Y生产或推迟至明年,欧洲销量暴跌超50%(德国、丹麦、瑞典) [3] - Meta因AI烧钱加速寻求亚马逊、微软资助 [3] - MP Materials已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 [4][12] 国内政策与行业动向 - 国常会强调持续稳定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5] - 国家发改委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 [6] - 商务部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支持人民币跨境资金运营 [6] - 扩大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改革授权 [7] - 2025中国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提出突破原创技术、前沿技术 [8]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万亿元(+4.2%),证券交易印花税411亿元(+60.6%) [8] - 上海支持民营企业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值管理 [8] A股策略与市场观点 - 信达策略认为低成交量是牛市买入信号,历史数据显示阶段性低点伴随成交量低迷 [9][10] - 中信策略称中国在贸易僵持阶段政策空间更大,A股是提振信心关键环节 [10] - 广发策略预计指数震荡,内需行业(商贸零售、旅游、食品)政策预期定价充分,需警惕热度回落 [10] 细分行业与公司动态 稀土 - MP Materials停止对华出口稀土精矿,国内供给预期收紧,海外稀土价格或上涨 [4][12] - 盛和资源称已构建多元化稀土原料供应渠道,MP事件不影响生产经营 [12] MLCC - 代理商MLCC价格全面上调,高容料号平均涨幅2.39%,短期缺货因关税影响下游囤货 [12] - 中信建投指出AI服务器、新能源车推动MLCC需求激增(新能源车用量为燃油车6倍,AI服务器需求+100%) [13] 机器人 - 天工Ultra机器人全球首场半马夺冠,天工2.0即将量产,未来价格对标入门级轿车 [13][14] - 国海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从0至1"机遇,商业化落地加速 [14] 其他行业 - 宁德时代科技日主题"见证边界觉醒",华为将发布兆瓦级超充产品 [11] - 比亚迪计划在日本扩增至100家门店 [11] - 云南咖啡出口货值3.1亿元(+122.1%) [11] 上市公司公告精选 - 寒武纪一季度净利润3.55亿元(扭亏),AI应用落地推动收入增长 [16] - 中际旭创一季度净利润15.83亿元(+56.83%),高端光模块需求增长 [16] - 正丹股份一季度净利润3.89亿元(+558.59%),产品单价大幅上涨 [16] - 仕佳光子一季度净利润9319万元(+1004%),AI算力驱动数通市场增长 [16] - 中航机载拟回购3亿-5亿元股份 [17] - 光环新网拟35.37亿元投建云计算基地 [17] 市场数据 历史新高公司 - 广咨国际(新型城镇化,+29.99%)、民土达(大飞机,+17.94%)、诺威(创新药,+2.73%) [18] - 银行股多只涨幅超1%(建设银行+1.54%,工商银行+1.28%) [18] 解禁信息 - 拓荆科技解禁市值190.21亿元(解禁比例44.5%),恒帅股份解禁41亿元(71.45%) [19] - 纳芯微4月22日解禁99.64亿元(34.51%) [19]
中自科技(688737):催化剂业务未来受益于国七标准实施,高端复材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光大证券· 2025-04-17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自科技主业催化剂有望受益国七标准实施,战略布局高端复材业务,未来有望开启新增长 [1] - 碳纤维复材性能优势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高端复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2] 各部分总结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 航空复材性能优势显著,战略意义凸显:航空复材零部件主要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飞机承力结构广泛应用,性能远超传统金属零部件,是新型军民两用材料,我国已实现技术突破且国产化率持续提高 [15][18][20] - 需求分析:军机有望长期放量,民机千亿赛道启航:我国军机与美国差距仍存,国防支出增长有望牵引放量;民机方面,国际民航飞机行业集中度高,我国近年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大飞机产业链发展,C919扩产提速且复材用量占比达12%,预计C929达51% [24][35][37] - 低空经济成蓝海,eVTOL带来复材新的市场需求:国家与地方政策助推低空经济,eVTOL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等优势,我国eVTOL产业覆盖全面但处于起步阶段,预计2030 - 2035年快速增长,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及适航认证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39][44][47] 中自科技:碳纤维复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 催化剂国内领军企业,有望迎国七标准实施的重大发展机遇:公司是尾气处理催化剂国产领军企业,实现国六汽车处理剂技术与产品国产化,近年催化剂业务在乘用车领域拓展成绩突出,未来国七标准实施将带来市场扩容机遇,且公司构建了“三位一体”业务矩阵,储能与储能+、高端复材有望成新成长点 [49][52][53] - 复材结构件产能有望于年底投入使用,下游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2023年初启动复材结构件项目建设,总产能规划年产预浸料100万平米、航空复合材料80吨和航空复材零部件装配1万件,下游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有望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2025年底制造基地可使用 [55] 盈利预测 - 维持公司24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 0.27亿元、0.57亿元、2.38亿元 [3][58]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票上市流通公告
证券时报· 2025-04-16 09:58
核心观点 - 中自科技49,095,957股首发限售股份将于2025年4月22日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41.07% [2][4][19] - 涉及6名限售股东包括实际控制人陈启章及其一致行动人,锁定期为42个月 [4][18] - 公司总股本经历资本公积转增(10转4)和回购注销后,当前为119,564,509股 [5] 限售股类型及形成背景 - 公司2021年10月科创板上市时,首发后总股本86,034,976股,其中限售股占比79.27% [3] - 本次解禁股份为IPO前发行的限售股,锁定期较常规36个月延长至42个月 [4][19] 股本变动情况 - 2023年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0转4),总股本增至120,242,886股 [5] - 2024年注销回购股份678,377股,总股本调整为119,564,509股 [5] 股东减持承诺 - 控股股东陈启章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且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25% [7][8] - 一致行动人罗华金、陈翠仙等承诺若上市6个月破发则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 [10] - 董事及高管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减持,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25% [14] 上市流通安排 - 本次流通股份全部为首发限售股,无资金占用问题 [17][18] - 保荐机构确认解禁符合科创板监管规则,对信息披露无异议 [17]
中自科技(688737) -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5-04-14 17:46
股本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64,526,232股,发行后86,034,976股[3] - 2023年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20,242,886股[6] - 2024年注销后总股本减为119,564,509股[6]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49,095,957股,占比41.07%[2][18]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4月22日[2][18] - 限售期42个月,涉及6户[4][18] 股东承诺 - 陈启章首发36个月内不转让,锁定期满2年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7] - 陈翠容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特定情形锁定期延6个月[13][14] - 圣诺投资等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15]
中自科技(688737)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4-14 17:46
股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前总股本64,526,232股,发行后为86,034,976股[1] - 2023年5月31日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120,242,886股[3] - 2024年注销股份后总股本减为119,564,509股[4]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49,095,957股,占比41.07%,2025年4月22日可流通[2][4][17][18] - 陈启章、陈翠容、圣诺投资持有的限售股本次全部上市流通[18] 股东承诺 - 陈启章等股东承诺首发上市36个月内不转让等相关股份[5][9][12][15] - 部分股东承诺特定股价情形锁定期延长6个月[5][9] - 陈启章锁定期届满后2年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等[5][6] 其他情况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17] - 保荐机构对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20]
4月3日股市必读:中自科技(688737)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3.05万元,占总成交额11.49%
搜狐财经· 2025-04-07 05:13
文章核心观点 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中自科技股价下跌,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公司有回购股份进展公告 [1] 交易信息汇总 - 截至2025年4月3日收盘,中自科技报收于18.42元,下跌2.49%,换手率2.29%,成交量1.62万手,成交额2986.37万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43.05万元,占总成交额11.49%;游资资金净流入290.91万元,占总成交额9.74%;散户资金净流入52.14万元,占总成交额1.75% [1] 公司公告汇总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2062238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2%,支付资金总额为29989791.76元,回购成交最高价为17.30元/股,最低价为13.06元/股 [1][3] - 2024年6月6日公司召开会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同意用2000 - 4000万元自有资金,以不超29.10元/股价格回购,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起12个月内 [1] - 2025年3月公司未进行回购,将按规定及方案在期限内择机回购并及时披露信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