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珠海冠宇(688772)
icon
搜索文档
珠海冠宇:2024年报净利润4.3亿 同比增长25%
同花顺财报· 2025-03-30 15:5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同比增长22.58%,2023年为0.31元,2022年为0.08元 [1] - 每股净资产从5.87元降至0元,降幅100%,2022年为5.56元 [1] - 每股公积金3.3元,同比增长1.85%,2023年为3.24元,2022年为3.1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1.56元,同比增长3.31%,2023年为1.51元,2022年为1.36元 [1] - 营业收入115.41亿元,同比增长0.83%,2023年为114.46亿元,2022年为109.74亿元 [1] - 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25%,2023年为3.44亿元,2022年为0.9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6.1%,同比增长22.98%,2023年为4.96%,2022年为1.44%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股5.37亿股,占流通股比例47.63%,较上期增加2.47亿股 [1] - 珠海普瑞达投资有限公司新进持股1.997亿股,占比17.74% [2] - 安义浙银汇嘉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8963.69万股,占比7.95%,持股不变 [2] - 珠海普瑞达二号投资有限公司新进持股6423.59万股,占比5.7% [2] - 深圳拓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789.18万股,占比4.25%,持股不变 [2] - 珠海普明达投资合伙企业新进持股2127.32万股,占比1.89% [2]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持股1594.76万股,占比1.41%,增持271.2万股 [2] - 珠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珠海铧盈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前十大股东 [2][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4]
培育下一个宁德时代,冠宇等三家企业获珠海新政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8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珠海发布固态电池产业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当地锂电产业基础良好,多家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各有突破,产业布局注重链式发展、AI赋能和应用场景打造,有望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并重塑行业格局 [1][3][7] 政策规划 - 珠海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30)(征求意见稿)》,2027年着力攻坚关键材料和技术、建立行业标准、布局科创项目、设立5家科创平台、培育5家有影响力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2030年推动产业化重大突破,实现产品批量交付,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1] - 方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培养超高能量密度半固态(超350Wh/kg)和全固态(超400Wh/kg)电池项目并推动量产 [1] 产业研讨会 - 3月27日珠海召开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研讨会,集聚全国相关企业,谋求产业新路径 [2] - 企业代表认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2027年商业化、2030年量产,届时将重构行业格局,珠海方案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借鉴 [2] 龙头企业 - 珠海锂电规上企业47家,2024年产值285.25亿元,涵盖全产业链条,《行动方案》支持珠海冠宇、珠海欣界、高能时代发挥优势引领带动 [3] - 珠海冠宇是传统锂电龙头,依托省重点研发计划,主攻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开发适配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至350Wh/kg,技术上有多项突破并开发出样品 [3] - 珠海欣界2023年建成全国首条200MWh锂金属固态电池产线,与亿航智能合作,去年底单体能量密度提至480Wh/kg,产业化潜力强劲 [4] - 珠海高能时代2024年产业化加速,建成国内首条量产试验线,产品可实现超高能密度与极端温域运行,获头部客户验证 [4] 储能领域突破 - 3月27日海四达与卫蓝新能源合作的方形314Ah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投产,基地年产能力达6GWh,推动珠海和广东在新型储能产业形成竞争优势 [5] -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研发积极,动力电池出货量约是储能电池5倍,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未来或有3倍增量,储能电池增长空间达5倍 [5] 产业布局逻辑 - 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可搭配高能量密度正负极材料,提高续航,材料上看好硅碳和锂金属负极,生产需全新干法电极工艺 [6] - 珠海建立以固态电池制造为核心、上下游为两翼的产业体系,多元化发展配套产业,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培育生态圈 [7] - 珠海依托锂电池产业和港口、化工园区优势,布局锂电材料及相关领域,成为有区域竞争优势地区,有企业考虑与上游材料供应企业合作 [7] AI赋能研发 - 欣界利用AI辅助研发,未来会加大通过AI辅助研发管理的能力 [8] - 许晓雄认为AI对电池新材料发现和加速研发有作用,随着固态电池行业垂直大模型解决,未来2 - 3年可能见效果 [8] 应用场景打造 - 珠海出台《珠海市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6年)》,通过“云上智城”等场景应用拉动半固态储能电池在AI数据中心备电应用 [9] - 孙立认为“云上智城”为企业打造模范性规模化应用场景,珠海将结合其建设在多领域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固态电池发展 [9]
珠海冠宇(688772) - 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3-26 18:33
股权结构 - 减持计划实施前,浙银汇嘉与汇嘉股权合计持股92,221,781股,占总股本8.18%[4] - 浙银汇嘉当前持股89,636,900股,持股比例7.95%[7] 总股本变化 - 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6月6日,公司总股本由1,121,855,747股增至1,127,286,261股[6] 减持计划 - 2024年12月5日,浙银汇嘉、汇嘉股权拟减持不超22,545,725股,不超总股本2.00%[5] 减持情况 - 2025年1月10日至2月6日,浙银汇嘉、汇嘉股权合计减持2,584,881股[6] - 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3月26日,汇嘉股权减持2,584,881股,占总股本0.23%[6] - 汇嘉股权减持金额42,158,996.05元,价格区间15.90 - 17.17元/股[12] 减持比例 - 浙银汇嘉减持比例0%,原计划不超1.7707%[11] - 汇嘉股权减持比例0.2292%,原计划不超0.2293%[12] 减持合规 - 本次实际减持与此前披露计划、承诺一致[13]
珠海冠宇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1年上市两募资共5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3-18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珠海冠宇披露员工持股主体减持股份计划,同时回顾公司上市、募资等情况 [1] 减持计划相关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员工持股主体(不含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8,869,365股,占总股本12.32% [1] - 员工持股主体均为实际控制人徐延铭控制,是控股股东普瑞达一致行动人,股份于2024年10月15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1] - 2025年3月17日公司收到告知函,员工持股主体拟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不超22,551,363股,即不超总股本2.00% [1] - 若减持期间发生股本除权、除息事项,减持计划相应调整 [1] - 员工持股主体包括普瑞达二号等9家,分别持有不同数量和比例公司股份 [2] - 实际控制人徐延铭不参与本次减持,不涉及控股股东普瑞达减持 [3] 公司上市情况 - 2021年10月15日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股票15571.3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3.88%,发行价14.43元/股,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 [3] 公司募资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2.47亿元,净额21.04亿元,比原计划少11.45亿元,原计划募资32.49亿元用于多个项目 [4][5] - 发行费用1.43亿元,保荐机构招商证券获保荐及承销费用1.17亿元 [5] - 2022年10月24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3,089,043手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308,904.30万元,11月17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简称“冠宇转债” [6] - 2次募资共计53.36亿元 [7]
珠海冠宇(688772) - 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3-17 20:16
股权持有情况 - 员工持股主体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8,869,365股,占总股本12.32%[4] - 普瑞达二号等多个主体分别持有一定比例公司股份[5] 减持计划 - 员工持股主体拟减持不超22,551,363股,即不超总股本2.00%[6] - 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17][18] 相关承诺 - 徐延铭承诺不参与且期间不减持[16] - 减持计划符合法规,公司将关注进展[18]
珠海冠宇(688772) - 关于诉讼进展暨终审裁定驳回原告起诉的公告
2025-03-14 17:15
| 证券代码:688772 | 证券简称:珠海冠宇 公告编号:2025-015 | | --- | --- | | 债券代码:118024 | 债券简称:冠宇转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诉讼进展暨终审裁定驳回原告起诉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案件所处的诉讼阶段:终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东莞新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的起诉。 公司所处的当事人地位:二审上诉人、一审第一被告 是否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以下单独或合称"ATL")之间的专利争议案件中已有 14 个 ATL 的专利被 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或法院判决无效,已有 12 个案件被 ATL 主动撤诉,已有 2 个案件被法院驳回 ATL 的起诉。公司所研发生产的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 权,本次诉讼进展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也不会对公司当期及未 来损益产生负面影响。 一、诉讼的基本情况 2022 年 ...
这家电池企业获9亿元增资!
起点锂电· 2025-03-13 18:05
公司融资与资本结构 - 冠宇动力成功完成9亿元战略增资,注册资本增至23亿元,由珠海冠宇集团联合多家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2] - 增资后浙江冠宇仍为珠海冠宇集团控股子公司,资本注入将优化资本构成并支持全球化布局[2] - 新型锂电池项目已开工奠基,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浙江海盐年产10GWh动力电池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3] 业务表现与市场定位 - 2024上半年浙江冠宇总营收4.06亿元,汽车低压锂电池和行业无人机电池合计占比69.33%[2] - 汽车低压锂电池营收同比增长730.35%,已成为动力类电池业务主要收入来源[2] - 行业无人机电池营收同比增长56%,主要客户为大疆,是业务重要增长点[3] 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 - 12V磷酸铁锂启停电芯技术为核心技术,在材料配方、隔膜、电解液等方面取得突破[2] - 自研锂离子启停电池具有高温衰减不明显、低温启动稳定、十年超长寿命等优势[3] - 无人机电池在研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较上一代提升8%,快充快放和高倍率性能出色[3] 市场前景与客户拓展 - 全球启停电池市场规模2024-2025年有望增长超5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24%[2] - 若12V启动电源全部锂电化,需求将超75GWh[2] - 已获得上汽、智己、捷豹路虎、Stellantis、GM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定点,预计2025年出货量大增[2] 产能布局与战略规划 - 浙江海盐项目规划年产10GWh动力电池,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通讯基站等领域[3] - 目前共有7条电芯线和1条方形线,方形线为新增动力电池产线[3] - 低空经济远期市场规模有望达10万亿元,公司针对eVTOL、消费/植保/物流无人机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3]
珠海冠宇(688772) - 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3-12 18:30
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证券代码:688772 证券简称:珠海冠宇 转债简称:冠宇转债 | 公告编号:2025-014 | | --- | --- | | 转债代码:118024 |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名称: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28,422.4211(万元) 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一、本次增资暨关联交易事项概述 为增强浙江冠宇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冠宇")持续经营和发展能 力,补充其流动资金,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冠宇"或"公 司")分别于 2024 年 12 月 8 日、2024 年 12 月 13 日、2024 年 12 月 31 日,召开 公司第二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三次会议、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24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 意公司和外部投资人(含其指定投资主体)以投前估值 307,530 万元对浙江冠宇 进行增资,各方合计增资金额不超 ...
珠海冠宇:稳健成长-20250310
中邮证券· 2025-03-10 2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受市场拓展、精细化管理、汇率上升和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AI刺激消费类业务增长,PACK自供比例提升且拓展新兴业务;动力类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储能类把握业务机会;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8][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个股表现 -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珠海冠宇股价从 - 23%逐步上升至7%,电力设备有相应表现 [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7.07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1.28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9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9.22 / 11.64元,资产负债率66.4%,市盈率55.06,第一大股东是珠海普瑞达投资有限公司 [4] 事件 - 2月25日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快报,预计营业总收入115.45亿元,同比+0.87%;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26.22%;扣非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52.16% [6] 投资要点 -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受市场拓展、精细化管理、汇率上升和研发投入影响 [7] - AI刺激消费类增长,笔电类24Q4全球出货量同比增6%,2024年同比增5%,公司笔电类锂电池24H1销售量同比增10.51%;手机类24Q4全球出货量同比增2.8%,2024年同比增7.1%,公司手机类锂电池24H1销售量同比增13.09%;消费类PACK自供比例24H1为39.84%,同比升7.87个百分点,拓展新兴消费类业务;海外在马来西亚拟投资建设电池项目 [8] - 动力类聚焦现成效,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汽车低压锂电池获多家车企认可,多款产品放量;行业无人机电池销量稳步提升;储能类精选客户和项目,参与佛山宝塘储能站项目,未来把握多领域业务机会 [11]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115/144/1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0/1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44倍、21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1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446|11545|14396|17001| |增长率(%)|4.29|0.87|24.70|18.10| |EBITDA(百万元)|1913.15|2515.44|3181.22|3760.7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44.19|434.42|902.79|1393.93| |增长率(%)|278.45|26.22|107.81|54.40| |EPS(元/股)|0.31|0.39|0.80|1.24| |市盈率(P/E)|55.92|44.31|21.32|13.81| |市净率(P/B)|2.76|2.75|2.71|2.64| |EV/EBITDA|13.91|8.83|5.99|4.45| [1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2023 - 2026年增长率分别为4.3%、0.9%、24.7%、18.1%;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98.7%、20.2%、534.5%、8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78.5%、26.2%、107.8%、54.4% [18]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25.2%、25.8%、26.2%、26.8%;净利率分别为3.0%、3.8%、6.3%、8.2%;ROE分别为4.9%、6.2%、12.7%、19.1%;ROIC分别为5.0%、4.7%、6.5%、10.1% [18]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4%、66.3%、69.3%、70.0%;流动比率分别为1.02、1.10、1.28、1.46 [18] -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05、4.01、4.42、4.31;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28、4.74、5.95、6.23;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5、0.54、0.65、0.71 [18]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31、0.39、0.80、1.24;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19、6.21、6.31、6.46 [18]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55.92、44.31、21.32、13.81;PB分别为2.76、2.75、2.71、2.64 [18]
珠海冠宇:稳健成长-20250311
中邮证券· 2025-03-10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经营受市场拓展、精细化管理、汇率上升和研发投入等因素综合影响;AI刺激消费类业务增长,PACK自供比例提升且拓展新兴业务,海外业务有布局;动力类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储能类把握业务机会;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8][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个股表现 - 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珠海冠宇股价呈上升趋势,从 - 23%涨至27% [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7.07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1.28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19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9.22 / 11.64元,资产负债率66.4%,市盈率55.06,第一大股东是珠海普瑞达投资有限公司 [4] 事件 - 2月25日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快报,预计营业总收入115.45亿元,同比+0.87%;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26.22%;扣非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52.16% [6] 投资要点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受市场拓展、精细化管理、汇率上升和研发投入影响 [7] - 笔电类产品业务,24Q4全球笔记本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6%,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公司巩固供货份额,24H1笔电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0.51%;手机类产品业务,24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2024年出货量增长7.1%,公司与厂商深度合作,24H1手机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3.09%;消费类PACK业务,PACK自供比例提升,24H1为39.84%,同比上升7.87个百分点,拓展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海外业务在马来西亚拟投资建设电池项目,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8] - 动力类业务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汽车低压锂电池获多家车企认可,多款产品放量成主要收入来源,无人机电池销量稳步提升;储能类业务精选客户和项目,参与佛山宝塘储能站项目,未来把握多领域业务机会 [11]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115/144/1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9.0/1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44倍、21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1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446|11545|14396|17001| |增长率(%)|4.29|0.87|24.70|18.10| |EBITDA(百万元)|1913.15|2515.44|3181.22|3760.7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44.19|434.42|902.79|1393.93| |增长率(%)|278.45|26.22|107.81|54.40| |EPS(元/股)|0.31|0.39|0.80|1.24| |市盈率(P/E)|55.92|44.31|21.32|13.81| |市净率(P/B)|2.76|2.75|2.71|2.64| |EV/EBITDA|13.91|8.83|5.99|4.45| [1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3%、0.9%、24.7%、18.1%,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98.7%、20.2%、534.5%、81.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78.5%、26.2%、107.8%、54.4% [18] - 获利能力方面,2023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5.2%、25.8%、26.2%、26.8%,净利率分别为3.0%、3.8%、6.3%、8.2%,ROE分别为4.9%、6.2%、12.7%、19.1%,ROIC分别为5.0%、4.7%、6.5%、10.1% [18] - 偿债能力方面,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4%、66.3%、69.3%、70.0%,流动比率分别为1.02、1.10、1.28、1.46 [18] - 营运能力方面,2023 - 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05、4.01、4.42、4.31,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28、4.74、5.95、6.23,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5、0.54、0.65、0.71 [18] - 每股指标方面,2023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0.39、0.80、1.24,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19、6.21、6.31、6.46 [18] - 估值比率方面,2023 - 2026年PE分别为55.92、44.31、21.32、13.81,PB分别为2.76、2.75、2.71、2.64 [18]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603、1684、4338、3955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3015、 - 2169、 - 229、 - 221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51、286、 - 971、 - 1403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分别为159、 - 182、3137、2331百万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