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赛电池(000049)
搜索文档
德赛电池(000049)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8: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通知8月12日发出,8月22日召开[2] - 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2] 议案表决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表决9票同意,0票弃权,0票反对[3] -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表决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4] 公告日期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6]
5.18亿主力资金净流入,果链指数概念涨3.70%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7:02
果链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20日收盘 果链指数概念上涨3.70%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位 [1] - 板块内17只个股上涨 安洁科技涨停 水晶光电 中石科技 领益智造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7.94% 7.47% 7.03% [1] - 工业富联 赛腾股份 东山精密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2.04% 0.79% 0.57%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果链指数涨幅3.70% 显著高于其他概念板块 AI手机和国家大基金持股分别上涨2.77%和2.76% [2] - 猴痘概念 重组蛋白 辅助生殖等板块表现疲软 跌幅分别为0.86% 0.85% 0.81% [2] 主力资金流向 - 果链指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18亿元 [2] - 14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其中10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长电科技净流入3.95亿元居首 长盈精密 水晶光电 立讯精密分别净流入3.36亿元 3.08亿元 3.03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安洁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率32.71%最高 珠海冠宇和信维通信分别为15.87%和12.03% [3] - 长电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3.95亿元 净流入比率12.00% [3][4] - 蓝思科技净流入2.46亿元 比率6.88% 京东方A净流入2.04亿元 比率7.11% [3][4] 个股资金流出情况 - 工业富联主力资金净流出1.11亿元 净流出比率9.29% [4] - 领益智造净流出6.30亿元 比率7.07% 东山精密净流出2.75亿元 比率8.38% [4] - 赛腾股份净流出0.55亿元 比率12.02% [4]
超400MWh!阳光电源、三晶电气等4企工商储迎新进展
行家说储能· 2025-08-18 17:46
工商业储能领域新进展 - 阳光电源与巴西Roca集团子公司签署协议,未来三年将在巴西部署400MWh电池储能系统,总投资约5亿雷亚尔(约6.63亿元人民币),主要针对工商业领域,提供电力套利、电价优化、供电弹性等解决方案 [2][3][5] - 三晶电气CM2智慧储能户外柜在比利时完成全球首装,构建光储协同、峰谷套利、电网调频、虚拟电厂聚合四位一体体系,光伏自发自用比例提升至60%以上,预计4年收回投资 [6][8] - 象屿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首批构网型液冷储能柜发运至巴基斯坦,总容量20.7MW/22.7MWh,将为当地最大水泥企业打造最大构网型液冷工商业储能项目 [9][11] - 德赛电池湖南3.7MW/8.6MWh项目并网,采用自研280Ah储能电芯和主动安全电池管理系统,可预警安全风险并动态优化收益 [12][14] 企业具体项目详情 - 阳光电源巴西项目覆盖中型和大型企业需求,包括电力套利、电价结构优化、供电弹性提升、备用电源和质量支持等功能 [5] - 三晶电气CM2系统通过AI saving 2.0实现谷充峰放策略,精准捕捉套利机会,显著降低用电成本 [8] - 象屿新能源项目是巴基斯坦当地规模最大的构网型液冷工商业储能项目 [11] - 德赛电池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保障安全稳定运行与经济效益 [14]
德赛电池打造新储能项目
起点锂电· 2025-08-17 18:43
行业活动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 GWH级出货‘真’元年”,规模预计超过500人 [4] - 活动由起点钠电和起点研究院主办,金钠科技总冠名,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隐功科技、华钠芯能、维科技术等20余家产业链企业 [4] - 同期预告2025年将举办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11月8日广州)及户储电池技术论坛(9月26日深圳) [6][9] 储能项目进展 - 湖南立方新能源3.7MW/8.6MWh储能项目于8月15日成功并网,采用德赛电池提供的280Ah储能电芯及核心系统集成方案 [4][5] - 项目特点包括:匹配厂区电网适配需求、采用主动安全电池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风险预警和收益动态优化 [5] - 德赛电池通过该项目验证了“研-产-投-建-运”全链条协同机制对储能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6] 技术与企业动态 - 德赛电池自研280Ah电芯具备高安全、长循环(未披露具体数据)、高能效特性,可降低运营成本并延长系统寿命 [5] - 立方新能源项目由领航投资负责可行性分析与进度管控,凸显专业第三方在储能项目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5] - 往期活动回顾显示锂电行业热点集中在两轮车市场(四大企业竞争)、百亿级采购合作(楚能新能源)等领域 [6] 行业资源 - 提供中国锂电行业通讯录和起点锂电交流群的二维码入口,聚焦行业资源整合 [7][8] - 起点研究院旗下覆盖锂电、钠电、固态电池等多领域研究,2025年将重点布局户储及便携式电池技术 [9]
德赛电池(000049.SZ):目前没有开展消费电芯业务
格隆汇· 2025-08-12 16:2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消费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1] - 公司目前没有开展消费电芯业务 [1]
领跑万亿赛道,德赛电池全球首发主动安全电芯·系统并与7大客户签约!
金投网· 2025-08-07 15:2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储能火灾高达80余起,安全问题成为行业重大隐患 [1] - 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超3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芯出货规模达99.58 GWh,同比增长150.62% [2] - 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运营总成本的56.7%,推动"光伏+储能"需求激增 [2] 公司技术突破 - 推出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预警"的转变 [5][6] - 通过新型温压一体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电芯内部压力及温度变化 [6][8] - 开发电解质耐受的新型传感器,可在严苛环境下稳定工作 [8] - 测试显示AI电芯能提前30天预警析锂、微短路等内部风险 [13] - 电芯循环寿命最高提升15% [13] 产品与认证进展 - 100Ah、280Ah和314Ah三款储能电芯通过GB 44240-2024强制性国标测评 [13] - 测试中心获CNAS国际认可,检测报告获全球100多国互认 [13] - 推出锂电UPS系统LPC2.0,数据中心用电成本高峰时段减少79% [15] - 发布86Ah高倍率电芯及系统解决方案 [14][17] 市场合作与订单 - 与罗马尼亚Voltika签署1GWh主动安全AI电芯·系统意向采购协议 [15][16] - 同7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覆盖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与渠道资源 [15] - 源网荷储方案实现能源成本与环境效益双重突破 [15] 行业政策与战略 - 国家《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全生命周期安全技术 [20] - 公司提出"本地合规、全球互认"的安全新范式 [4] - 构建"电芯-模组-电池簇-系统"全链路防护架构 [13]
史上最严储能电池国标来了!首批过关企业有谁?
起点锂电· 2025-08-01 18:15
储能安全强制性国标实施 -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爆发但安全事故持续增长,储能安全成为行业焦点 [1] - 中国首部储能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由工信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 [2] - 新国标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23项严苛测试,适用于电信、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等多种场景 [2][4] 新国标技术细节 - GB 44240测试更聚焦产品安全特性,综合了IEC、UL、UN等国际标准关键测试项目,覆盖电芯和电池系统 [4] - 电芯层级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浅刺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使用Φ5mm钢针以0.1mm/s速度刺入10mm或电池厚度30% [5][6] - 过充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截止电压后恒压充电1h,比GB/T 36276更严格 [7] - 过放电测试要求反向充电至电压上限共计1h,高于GB/T 36276的0V或1h要求 [8] - 电池组系统层级新增运输安装过程中的短路保护测试,外接最大100mΩ进行短路测试 [8] 行业影响 - 已有20余家企业的40余个型号通过或正在测试新国标,包括宁德时代、远景动力、鹏辉能源等头部企业 [9] - 2025年1-6月锂电储能EPC/PC中标均价0.96元/Wh同比下降24%,系统中标均价0.48元/Wh同比下降29.94%,反映激烈价格战 [11] - 新国标实施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不合格企业,推动从"成本优先"向"安全为本"转型 [11] - 倒逼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安全设计,有望成为全球性事实标准,提升中国储能产业国际话语权 [12] - 2025年成为政策转折年,八部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整治"内卷式"竞争,叠加新国标实施将重塑产业格局 [12][13]
首部储能强制性国标今日实施!15家企业已通过测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01 13:33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实施 - 中国储能领域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 [2] - 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并组织起草,于2024年7月24日正式发布 [2] - 标准首次将储能锂电池安全要求从"推荐性"升级为"强制性",涵盖电芯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23项严苛测试 [2] - 标准适用于储能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应用场景包括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大容量储能等 [2] GB 44240标准的技术要求 - 在电芯层级新增了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同时加严了部分安全测试项目 [3] - 过充测试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恒压过充1h的要求,总过充时长显著增加 [3] - 测试覆盖范围更全面,具备对电池性能、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可靠性等多维度能力的考察 [3] - 设定了从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运输与安装,到运维及回收的全链条安全"硬门槛" [3] 测试程序要求 - 充电程序可采用制造商规定的方法或以0.2 It充电至限制电压后改为恒压充电 [5][6] - 放电程序要求以0.2 It进行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 [6] - 测试前电池需先放电并静置10分钟(大型电池30分钟) [6] 安全测试具体要求 - 电池加热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加热装置最大功率持续加热至300℃或发生热失控 [7] - 热失控判定条件包括电压降超过25%、温度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或温升速率≥1℃/s持续3秒以上 [8][9] - 过充电测试要求充电至1.5倍限制电压持续1小时或总充电1.5小时,应不起火、不爆炸 [11][13][14] - 浅刺测试要求用Φ5mm钢针以0.1mm/s速度刺入10mm或30%厚度,观察1小时不起火、不爆炸 [16][17] 首批通过标准的企业和产品 - 2025年4月12日公布了首批15家企业21款产品通过GB 44240检测 [18] - 通过企业包括宁德时代(2款)、安徽利维能、湖南德赛电池(3款)、中创新航(2款)、江苏中兴派能(2款)等 [18][22] 相关行业活动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威海举办 [21]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和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23]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巡回采访活动8月正式启动!
起点锂电· 2025-07-31 18:18
调研活动概述 - 活动聚焦于户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电池领域,旨在发现优质品牌和产品[1] - 调研分为启动、进行中和后期三个阶段,涵盖企业走访、信息交流、供需对接等环节[3] - 活动成果将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全媒体平台发布[3] 调研流程 - 流程包括工厂参观、高管介绍、行业交流及合作探讨[4] - 调研结束后将发布活动报道文章[4] 调研行程安排 - **深圳区域(2025年8月4日-12日)**:覆盖比亚迪、欣旺达、比克电池等21家企业[5] - **东莞区域(2025年8月13日-16日)**:包括庆莞新能源、博力威等6家企业[5] - **惠州/广州区域(2025年8月17日-22日)**:涉及德赛电池、亿纬锂能等5家企业[5] 赞助权益 - **协办赞助**:可全程参与20+企业调研,获得3个月微信冠名广告及全球锂电白皮书[6] - **联合赞助**:参与10+企业调研,享有线上宣传和广告植入权益[6] 往届参与企业 - 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头部电池厂商[9] - 覆盖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如鹏辉能源、瑞浦兰钧等[9]
日程更新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开始报名!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31 11:53
钠离子电池论坛概况 - 第四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将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山东威海举办,聚焦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及产业现状 [1] - 主办方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拟邀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及专家院士出席 [1][4] - 论坛将公布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第二批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及首批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 [1] 参会企业与规模 - 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参与测评,覆盖70个产品型号,包括中科海钠、华钠芯能、传艺钠电、弗迪电池、鹏辉能源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2] - 会议规模拟达500人,特邀单位涵盖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低速车制造商、储能企业) [4][5] 产业政策支持 - 2023年工信部等六部门发文提出加强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及标准研究,2025年八部门行动方案明确推动钠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攻关 [19] - 政策目标包括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研发高性能硬碳负极、高容量正极材料,提升长寿命、高比能温域特性 [19] 威海市产业基础 - 文登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聚焦钠离子电池全链条,已落地汉行钠离子等10余个重点项目,规划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23] - 区内拥有250家规上工业企业,14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并建成省内最大抽水蓄能电站 [22][23] 往届论坛成果 - 第二届论坛(2023年)线下参会近1000人,线上观看达30万人次,发布《2023钠离子电池产业研究报告》及首批测评名单 [30] - 第三届论坛(2024年)设置产业链分论坛、标准研讨会等环节,吸引1000余人参会并考察产线及储能项目 [34] 技术应用方向 - 论坛日程涵盖钠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家庭储能、矿用应急供电等场景的应用探讨,以及安全技术、动力系统开发等议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