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000931)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洪婧喊话AI创业者:企业要贴近用户,避免自嗨式创新
北京商报· 2025-03-31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AI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中国在AI阶段有本土创新,企业应避免自嗨式创新贴近用户,技术商业化需耐心,中国有望引领全球创新 [1][6] AI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会深入工作和学习,是未来必然趋势,当前已进入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高速发展阶段 [4] - 大模型从语言大模型向综合态、具备自身技能方向发展,接近通用人工智能过程中不断解锁新需求 [4] AI应用领域 软件领域 - AI重塑整个软件领域,在消费级、专业人员、企业级软件均有大量应用落地 [5] - 通用智能软件企业借助AI从工具型转变为赋能型公司,垂直应用软件公司从SaaS模式转变为直接交付结果的企业平台 [5] - 海外AI原生应用快速商业化,成长速度快于上一代SaaS企业,如某平台排名前100的AI应用达3000万美元收入仅用20个月,之前时代需65个月 [5] 物理世界 - AI在智能驾驶、汽车、机器人、消费电子、航天船舶等领域快速渗透 [5] 中国AI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施、最全产业链、大规模生产制造能力、科技实力和超前投资等优势,有望引领全球创新 [6] 商业化问题与建议 问题 - 技术和商业化成熟需经历各阶段,需长期耐心,商业化落地存在AI可解释性、可溯源性及数据风险控制等问题 [6] 建议 - 创业者要准确定义用户,避免自嗨式创新,贴近用户,理清价值创造维度,从客户预算优先级考虑,帮助客户增收、合规、降本、增效 [6] - 创业者不要贪大求全,聚焦第一个市场打造产品,实现规模化后再拓展下一个产品和市场 [6]
当文化遇上科技 中关村论坛见证创新思维点亮大众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22:02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陈杭)为期五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1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当文化遇见科 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机器人作画写对联、中医问诊,艺术家与AI协 作共创,数字技术赋能"科技光影沉浸体验"……以科技文化共生为核心,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让创 新思维融入大众生活,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科技文化交融盛宴。 机器人上演科技秀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多款机器人联袂上演的科技秀,这些持证"上岗"的"智愿者"穿梭在会场的各个 角落,个个"身怀绝技",有专职做咖啡的,有负责现场引导的,有作画写对联的,也有中医问诊的…… 遍布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各类场景。 3月28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机器人为嘉宾运送咖啡。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 在北京举行。 记者 蒋启明 摄 在论坛现场,一款逼真的数字孪生书法机器人"俞文峰"引来人们围观。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通 过计算学习笔的轨迹、力的轻重等,大约两个小时就能学会一种新字体。 活。"科技光影沉浸体验"区域内,数字投影、动态捕捉、实时渲染、触屏互动等数字技术,在为参观者 带来趣味的互动体验的同时,也为传 ...
中关村论坛向“新”而行 拓展全球科创“朋友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21: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中关村发展成果显著,论坛推动全球科技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关村将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 [1][3][5] 中关村发展情况 - 过去一年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蝉联全国第一,预计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9.4万亿元,同比增长8% [3] - 2024年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1万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2796家、独角兽企业23家 [3] 中关村论坛情况 - 为期五天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31日在北京落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位嘉宾聚焦创新前沿 [1] - 30余家国际组织与机构主办承办18场平行论坛,众多国际组织与机构负责人参与相关环节 [3] - 全球首款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天工”等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发布 [3] 论坛意义与未来规划 - 中关村论坛聚焦AI、量子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和产业化,强调人才交流与开放合作,推动全球科技可持续发展 [5] - 到2027年,中关村将打造成为初创企业孕育地、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栖息地 [5] - 未来中关村将加大改革力度,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形成良好政策制度,加大原始创新,打造未来产业的创新策源地 [5]
中关村探“新”:智能医疗装备开启健康新纪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21: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系列前沿智能医疗装备集中亮相,是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结晶,为健康事业注入全新活力,给患者带来更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体验 [1][5] 重大科技成果 - “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入选27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公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首例受试者于2024年1月完成给药,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 创新医疗设备 - 东超科技研发的落地式全息手术影像平台能实现空中“悬浮成像”和“无感触摸”操作,与医学影像平台结合可避免手术中医师手部污染风险 [3] - 华科精准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及治疗系统是我国第一款一体覆盖脑与脊柱等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术式的手术机器人,具有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4] - 艾柯医疗自主研发的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首次将适应症范围扩展至椎动脉中小型动脉瘤的治疗,术后12个月支架内狭窄率仅为0.8% [4]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丨未来已来,科创企业何以驰骋AI赛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31 21: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示AI应用走向生态繁荣,AI正从“工具”演变为“基础设施”改变千行百业,科创企业应突出原始创新、推动科创落地、促进“AI + 消费”,以拥抱机遇、应对挑战 [3] 突出原始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跨越 - 今年中国开源AI模型不断涌现,更新世界对中国AI行业原始创新力量的认知 [3] - 知名经济学者称中国在AI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5] - 企像科技专注底层自有核心技术研发,其“企业基因检测”技术平台获客户好评 [5] - 企业AI创新转型缺既懂大模型应用又熟悉行业领域的人才,建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7] 推动科创落地,加快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落地是重点 [7] - 世界科学院院长感慨中国创新成果全方位提升社会运行效率 [8]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公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和“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在列 [10] - 银河通用机器人“盖博特”在多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和商业验证 [10] - 理想汽车自研整车操作系统开源,填补智能汽车全场景操作系统开源市场空白 [10] 促进“AI + 消费”,释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新活力 - 国家提出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11] - 预计2024年机器人市场营收达461.1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占主导,未来仍将强劲发展 [13] - 中国AI科创企业可分两类发力“AI + 消费”市场,深耕通用大模型或下沉垂直领域 [13] - 七腾科技专注应急安全细分领域,打通全产业链条,服务国内知名企业并拓展海外市场 [13][14] - 中国机器人企业凭借价格、规模和智能体验优势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14]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脑一号”临床顺利,脑机接口驶向未来
北京商报· 2025-03-31 21:23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新兴科技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引领着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从基础研究到多产业融合的深刻变革。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召开,会上探讨了脑科学核心理论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如何为脑机接口技术带来创新性的突破。论坛上,北京脑 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联合所长、特聘研究员罗敏敏进行"脑机未来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汇报了"北脑一号"目前的临床情况。 脑机接口创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IN 脑 机 智 中国·北京 "北脑一号"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也是我国脑机接口领域的重大突破。 "现在组织的好几个解码团队,针对北大医院、宣武医院和天坛医院的患者每天都在采集数据,晚上回来分析数据校正模型,第二天再去测试,在宣武医院 患者的语言解码正确率已经超过60%,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一点。"在当日论坛上,罗敏敏也对"北脑一号"目前的临床情况进行了介绍。 谈及脑机的发展,罗敏敏在会上表示,脑机接口领域还是属于一个早期的阶段。在各个方面,包括核心部件、电极信号的采集、无线传输信号的分析,还是 有一些重大的挑战需要解决。 在当日论坛上,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了202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复苏联盟创始人 Freddy Lippert:人工智能在识别心脏骤停和处理方面比人类快10%左右
北京商报· 2025-03-31 21:02
文章核心观点 科技正驱动城市急救变革,人工智能在院前急救中更高效准确,中国借助5G普及院前急救视频指导模式,腾讯研发的平台提升患者存活率,“5分钟社会救援圈”推进标准化建设,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将合作推动其落地及数字急救标准化 [1][2][3] 人工智能在院前急救的优势 - 人工智能在院前急救效率和时间上高出10%,在识别心脏骤停和处理方面比人类快10%左右,且在很多方面更高效准确 [1] 中国院前急救发展情况 - 得益于5G网络普及,院前急救视频指导模式接入120急救系统,2024年12月中国出台全球首个院前急救视频指导专家共识 [1] - 我国每年约55万人遭遇心脏骤停,院外急救成功率不足1%,平均救护车抵达时间8 - 13分钟,远超4 - 6分钟黄金救援窗口 [2] 腾讯在院前急救的成果 - 基于腾讯多方视频会议系统,可让120调度员、救护车医生、院内急诊科及会诊科室医生同步在线,实时指导急救现场救助,提升患者存活率 [2] - 截至2025年3月中旬,腾讯企鹅急救平台连接82万急救志愿者,成功救助21950位突发疾病患者,其中心脏骤停患者1012人,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提升到17.6% [2] “5分钟社会救援圈”发展情况 - 2022年至今,“5分钟社会救援圈”已在深圳宝安、苏州、东莞等多个城市启动 [2] - “5分钟社会救援圈”将以科技驱动推进标准化建设,包括推动急救师资培训、培训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地方开展急救志愿者专业培训,建立健全急救相关培训标准及资质认证体系 [2] 合作动态 -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5分钟社会救援圈”在更多城市落地及数字急救标准化建设 [3]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瞄准碎片化、密集人流消费场景 一轻发布“行星环”无人饮品站
北京商报· 2025-03-31 20:38
据介绍,一轻控股集中发布了六大科技创新成果。包括大豪科技轻工行业智能工厂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服装纺织行业数字化升级;科技集团AI+数字印包工 厂用AI"超级大脑"重构生产流程;兴汉网际AI智算一体机实现了算力精度与效率的突破;一轻院"行星环"无人饮品站通过柔性制造技术,重塑新零售消费场 景;玻璃院溴化镧晶体让中国卫星闪耀深空探测;达博公司高性能键合金丝成功应用于车用半导体封装领域。 其中,一轻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对"行星环"无人饮品站进行了介绍,并表示:2023年我国自动售货设备数量保有量已超过124万台,无人零售用户达2.7亿人, 行业交易额预计超过2万亿。在此背景下,"行星环"无人饮品站将以"科技赋能+品质升级"切入市场。 产品上,"行星环"无人饮品站可提供果汁、咖啡、茶饮、气泡水四大品类,且采用咖啡现磨,茶叶现萃的方式,拥有百款配方储备;模式上,该饮品站凭借 智能触控交互系统,支持现场选择或线上小程序等多重点单,增强了用户交互体验;场景上,"行星环"无人饮品站可适配多种业态,能覆盖学校、医院、写 字楼、景区等碎片化、人流量大的消费场景;安全上,为保证消费者放心饮用,"行星环"饮品站每日自动清洁杀菌,并配备人工 ...
未来科技成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流量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19: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落幕,展示硬核科技与前沿智慧,凸显中国科技实力,为全球合作提供新范式,强调开放合作与长期主义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性 [1][3][8] 机器人产业 - 机器人产业融合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及新材料等尖端技术,体现国家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业实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 [3] - 中国机器人产业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和全球竞争力提升显著 [3] - 业内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有人呼吁打造人形机器人生产力元年 [3] 未来产业 - 本届论坛年会上具身智能、量子科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受关注,60场平行论坛聚焦科技热点议题 [3] - 《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提出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包括通用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等 [3] - 很多未来产业赛道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可能需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推进 [4] 人工智能 - 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被视为解锁未来关键技术,“AI+”赋能医疗、汽车等行业发展 [7] - AI时代对人的技能需求有变化,将替代重复性工作,催生AI训练师等新岗位 [7] - 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提升,学习范式正从“人教AI”向“AI教AI”转变 [7]
全球科创力量聚首中关村:跨国合作共筑互利共赢新生态
中国新闻网· 2025-03-31 19:2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外嘉宾探寻科技合作新机遇 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互利共赢新航线 跨越国界的科技合作正转化为推动人类发展的持续动能 全球协同创新步伐愈发强劲 [2][3] 医疗科技行业 - 29日“国际技术交易对接会 - 中英医疗科技专场”为中英医疗合作注入新动能 英国政府坚信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是通过技术解决全球挑战的关键 希望英中医疗保健合作改善两国民众生活 [2] - 本月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其认为中国是重要创新策源地 希望该研发中心为全球病患带来福祉 [2] 机器人行业 - 机器人技术重塑全球生产力与生活方式 韩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官称中国机器人产业有很多韩国可借鉴内容 韩政府关注机器人产业 韩中两国在该产业合作需扬长避短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中国企业国际化布局 - “出海东盟”成中国企业国际化布局热门选择 “东盟创新合作发展论坛”旨在深化东盟与中国优势互补 实现互利共赢 [3] - 来自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代表为中国企业布局东盟市场提供指引建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