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明利(001309)
icon
搜索文档
德明利(001309) -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10-31 18:58
会议信息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0月15日刊载《股东会通知》[5] - 现场会议于2025年10月31日下午15:00召开[8] - 深交所交易系统及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10月31日[8] 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会的股东及代表共431人,代表股份104,102,593股,占比45.8832%[10] - 出席现场会议19名,代表93,059,932股,占比41.0161%[11] - 参加网络投票412名,代表11,042,661股,占比4.8670%[12] - 出席中小投资者429名,代表12,566,007股,占比5.5385%[13] 议案表决 - 《关于回购注销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获通过[18] - 《关于回购注销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获通过[18] - 议案一同意104,088,593股,占比99.9866%[19] - 议案二同意104,073,200股,占比99.9718%[21] 其他 - 本次股东会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具备资格[16] - 采取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重复投票以第一次结果为准[22] - 信达律师认为会议合法有效[24][25]
德明利携工业级存储产品及多维矩阵方案亮相安博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1 10:06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安防监控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与工业场景中的关键数据采集环节,承担海量视频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存储任务[1] - 随着4K/8K高清视频与AI识别技术普及,单台摄像头每日可生成数百GB数据,大型监控中心需同时处理数千路视频流,系统长期面临7×24小时高频写入、多通道并发压力[1] 公司产品解决方案 - 公司展示针对高清视频、多路流与AI分析场景的全链路存储能力,满足新一代智慧安防系统对性能与可靠性的严苛要求[1] - VS1030系列SATA 2.5英寸SSD监控盘专为7×24小时连续视频录制优化,支持AI结构化存储与实时计算,通过动态写入机制实现持续高负载状态下50MB/s稳态写入带宽,可保障16路4K高清视频连续30天不掉帧,产品寿命延长至300TBW[3] - EP1021系列PCIe 3.0×4 M.2 2280 SSD NAS盘采用PCIe 3.0×4接口与NVMe 1.4协议,顺序读取速度达3500MB/s,为NAS系统提供高性能与高可靠支撑[6] - 工业级TF卡支持-40℃至85℃宽温运行与3000~60000次擦写耐久性,集成VDT电压监测与S.M.A.R.T健康预警功能,实现300万小时平均无故障运行[8] - 便携式固态硬盘容量覆盖1TB–4TB,传输速率最高2000MB/s,采用一体金属外壳与Type-C双接口设计,支持数据的快速导出与现场分析[10] 公司技术优势与战略定位 - 公司将“存储硬件”升级为场景化解决方案,以“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定制服务”全站定制能力为核心,构建面向多行业的工业级存储体系[12] - 产品在统信、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平台上实现高兼容性,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系统交付的完整自主可控链条[12] - 在安防监控、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电力能源等关键领域,公司产品凭借高可靠性、耐久性与长周期稳定运行能力,为客户打造安全、可控、可持续的数据底座[12] - 公司依托规模化供应链整合与高效交付能力,能够快速响应不同行业的定制化需求,助力国产工业级存储的规模化落地与产业协同发展[13]
年内私募机构“豪掷”超55亿元参与A股定增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0
私募机构参与A股定增概况 - 截至10月30日,年内共有51家私募机构旗下产品参与了53家A股上市公司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达55.2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85亿元增长超过23% [1] - 按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私募机构参与定增项目合计浮盈金额约为24.38亿元,整体浮盈比例为44.13% [1] 私募机构参与定增的原因 - 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形成共振,A股市场整体表现向好,定增个股走势强劲 [1] - 定增发行价通常较市价有一定折价,使私募机构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股份,为投资回报提供安全边际 [1] - 退出渠道多元,除传统二级市场减持外,还有协议转让等多种退出方式,有助于分散流动性风险 [1] 私募定增的行业与个股分布 - 电子行业成为私募机构定增的重点领域,在16只私募获配金额超1亿元的个股中独占6席 [1] - 私募机构参与的定增项目覆盖了17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电子行业合计获配金额达20.32亿元,占私募机构定增配总额的36.78% [2] - 乐鑫科技吸引4家私募机构参与定增,合计获配金额达7.88亿元;TCL科技获私募机构定增获配金额超过2亿元 [1] 主要参与机构及收益表现 - 百亿元级私募机构睿郡资产以5.98亿元的获配金额成为"定增王" [2] - 杭州信持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南聚力财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参与德明利定增,浮盈比例均超过300% [2] 私募参与定增的市场信号 - 私募机构积极参与定增项目表明其对未来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因定增项目通常有6个月到1年的锁定期 [3] - 私募机构在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布局,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 [3] - 反映出私募机构正从短期博弈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型,展现出更强的投研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3]
德明利(001309.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亏损2707.65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23:05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6.59亿元,同比增长85.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707.65万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5048.16万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为0.12元 [1]
AI需求驱动存储行业迎发展期 德明利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6.8%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30 22:14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5.50亿元,同比增长79.47%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66.59亿元,同比增长85.13%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86.9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66.80%,单季度环比扭亏为盈 [1] 公司业务进展 - 企业级SSD与内存条等产品均已批量销售,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1] - 企业级SSD产品凭借自研技术平台与国产存储颗粒深度适配优势,成功切入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供应链 [1] - 嵌入式存储已导入多家手机品牌厂商,工业级存储覆盖电力、安防、车载等场景 [2] - 内存条收入规模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化增长支撑 [2] 公司产能与投资 - 将"PCIeSSD存储控制芯片及模组项目"投资总额由原4.99亿元上调至7.43亿元,以保障后续订单交付 [2] - 凭借主控芯片自研、固件算法优化、全场景适配能力,构建多场景全链路国产化解决方案 [3]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AI技术演进与应用催生数据存储需求爆发式增长,供需缺口推高存储价格 [1] - 市场预计此轮AI驱动的供应短缺将更长、更强,存储或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 [1] - 企业AI服务器新投资、通用服务器存储升级、智能手机与PC"端侧AI"普及,全方位支撑存储"超级周期"延续 [2] - AI行业正从训练转向推理应用扩张,对存储介质传输性能与经济性要求更高 [2] - 数据中心全闪存进程加快,HDD成本优势减弱 [2] 宏观与产业链环境 - 至2035年人工智能产业预计为我国GDP贡献超11万亿元,或带动算力需求增长十倍乃至百倍 [2] - 国产存储颗粒厂商技术成熟度与良率提升,与国内模组企业协同效应凸显 [3]
德明利:第三季度净利润9086.91万元 同比增长166.8%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0:06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5亿元,同比增长79.47%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9086.91万元,同比增长166.8%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6.59亿元,同比增长85.13%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707.65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22亿元 [1] 业绩驱动因素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产品线升级 [1]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亦得益于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1]
存储芯片价格暴涨,7股股价翻倍,1000亿大牛股狂飙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8:53
行业价格动态 - 存储芯片行业自9月以来价格快速上涨,部分DRAM和Flash产品已停止报价或“一天一个价”[1] - 2025年上半年DRAM综合价格指数大幅上涨47.7%,NAND Flash综合价格指数上涨9.2%[5] - 进入10月份以来,512Gb Flash Wafer价格累计涨幅超过20%[5] - 预计四季度旧制程DRAM价格环比增长8%~13%,HBM价格环比增长13%~18%[8] - DDR4、LPDDR4X价格自二季度起开启涨价潮,并将延续至今年年底[8] 市场指数与个股表现 - 截至10月30日,近3个月存储器指数上涨59.42%[3] - 江波龙累计上涨210.89%,总市值达1186亿元,市盈率181倍[3] - 德明利上涨160.95%,总市值513亿元[3] - 普冉股份和东芯股份均涨超110%,总市值分别为202亿元和428亿元[3] - 香农芯创涨超275%,总市值596亿元,市盈率230倍[3] - 近一周存储器指数区间涨跌幅为11.84%,江波龙、普冉股份、大为股份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为42.21%、28.05%、33.55%[11] 国内主要存储厂商概览 - 澜起科技今年以来股价涨幅125%,总市值1741亿元,主营CKD芯片、内存缓冲器芯片等[12] - 兆易创新股价涨幅118%,总市值1548亿元,主营NAND Flash、NOR Flash、DRAM等[12] - 江波龙股价涨幅229%,总市值1186亿元,主营固态硬盘、内存条、嵌入式存储等[12] - 佰维存储股价涨幅119%,总市值633亿元,主营企业级存储、嵌入式存储等[12] - 香农芯创股价涨幅352%,总市值596亿元,主营集成电路(含存储器)等[12] - 德明利股价涨幅264%,总市值513亿元,主营存储晶圆销售、内存条等[12] AI驱动的“超级周期” - 市场普遍认为此轮涨价核心驱动力在于全球科技巨头对AI算力需求的持续旺盛,导致HBM供不应求[3] - AI的快速发展引发“存储超级循环”,英伟达、亚马逊、谷歌和AMD四家公司占据HBM需求的95%[5] - 国内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腾讯等科技巨头也在大力增加资本支出加码AI投入[5] - AI向终端侧延伸,各大厂商集中推出手机、PC、AI眼镜等新品,刺激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的需求[6] - 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内存容量需求激增,HBM和DDR5内存的紧缺将传导至整个存储产业链[17] 供需格局变化 - 需求增加的同时,上游供给端收缩,美光、三星、SK海力士等海外原厂已启动减产计划[6] - 存储芯片厂商将产能从传统DRAM转至DDR5、HBM等更高利润产品[6] - 第三季DRAM平均库存降至8周,低于去年同期的10周与2023年初的31周,市场供应快速吃紧[7] - 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存储巨头垄断超90%产能的DRAM市场格局出现微妙变化,国内存储厂商正迎来新机遇[10] 国内厂商技术进展与战略 - 赛腾股份通过收购日本Optima掌握HBM全制程量测技术,近三个月股价涨超45%[12] - 兆易创新从低端NOR Flash产品拓展到NAND Flash和全线利基型DRAM产品,并向MCU延伸[13] - 江波龙发布与HBM应用互补的创新内存SOCAMM2产品,能显著降低AI推理延迟,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2%,净利润同比增长27.95%[13] - 长江存储重点推进3D NAND芯片产能爬坡,力争到2026年占据全球NAND闪存市场15%的份额,其Xtacking架构已实现232层以上堆叠3D NAND Flash量产[14] - 长鑫存储量产高端移动存储芯片LPDDR5X产品,覆盖最高达10667Mbps速率,达到业界先进水平[14] 行业周期与未来展望 - 存储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2024年底存储市场快速回暖,2025年价格上涨已持续超过半年[17] - SK海力士CEO对明年存储器半导体市场持乐观态度,威刚董事长认为2025年第四季度才是起点,明年产业荣景可期[19] - 多名分析师预测DRAM和NAND Flash市场出现缺货,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行业价格将进一步上涨[19] - 三星、SK海力士等存储原厂正计划将2025年第四季度DRAM的合约价格上调15%到30%[19] 公司财务与运营策略 - 江波龙上半年存货额高达82.33亿元,德明利存货47.01亿元,佰维存储存货46.15亿元[18] - 国内模组厂商通过严格控制出货节奏、囤货来应对涨价、确保盈利[17] - 香农芯创表示上游采购价格上涨会传导至下游,存储的市场波动对公司毛利变化影响不大[18]
存储芯片价格暴涨,7股股价翻倍,1000亿大牛股狂飙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8:42
存储芯片行业涨价潮与市场表现 - 9月以来存储芯片行业价格大幅上涨,部分DRAM和Flash产品已停止报价或"一天一个价",被形容为"比黄金涨得更猛"[1] - 截至10月30日,近3个月A股存储器指数上涨59.42%,其中江波龙累计上涨210.89%,德明利上涨160.95%,普冉股份和东芯股份均涨超110%,香农芯创涨超275%[5][6] - 市场普遍认为此轮涨价核心驱动力在于全球科技巨头对AI算力需求的持续旺盛,让HBM供不应求,同时各大终端厂商在下半年集中推出新品刺激产能[6] AI驱动的"超级周期"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将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美元迈进[6] - 2025年上半年DRAM综合价格指数大幅上涨47.7%,NAND Flash综合价格指数上涨9.2%,10月以来512Gb Flash Wafer价格累计涨幅超20%[8] - AI技术快速发展是结构性转变核心驱动力,英伟达、亚马逊、谷歌和AMD四家公司占据HBM需求的95%,国内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腾讯等也在加大AI投入[8] 供需失衡与价格趋势 - 上游供给端收缩,美光、三星、SK海力士等海外原厂已启动减产计划,同时产能从传统DRAM转至DDR5、HBM等高利润产品[9][10] - 第三季DRAM平均库存降至8周,低于去年同期的10周与2023年初的31周,市场供应快速吃紧[10] - TrendForce预计四季度旧制程DRAM价格环比增长8%~13%,HBM价格环比增长13%~18%[10] 国内存储厂商表现与机遇 - 国内存储厂商正迎来新机遇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利基型产品端的国产替代[12] - 江波龙今年以来股价涨幅229%总市值1186亿元,兆易创新涨幅118%总市值1548亿元,香农芯创涨幅352%,德明利涨幅264%,东芯股份涨幅288%[13] - 江波龙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2%,净利润同比增长27.95%,并发布与HBM应用互补的创新内存SOCAMM2产品[14] 技术突破与产能进展 - 长鑫存储量产高端移动存储芯片LPDDR5X产品,速率达10667Mbps,与SK海力士同规格产品对标,达到业界先进水平[18] - 长江存储将重点推进3D NAND芯片产能爬坡,力争到2026年占据全球NAND闪存市场15%份额,其Xtacking架构已实现232层以上堆叠3D NAND Flash量产[18] - 赛腾股份通过收购日本Optima掌握HBM全制程量测技术,近三个月股价涨超45%[17] 行业周期与未来展望 - 存储行业已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内存容量需求激增,HBM和DDR5内存紧缺将传导至整个存储产业链[19] - 行业头部玩家对明年市场持乐观态度,SK海力士CEO表示"对明年存储器半导体市场持乐观态度",威刚董事长认为2025年第四季度才是起点,明年产业荣景可期[20] - 三星、SK海力士等存储原厂正计划将2025年第四季度DRAM的合约价格上调15%到30%[20]
德明利(001309) - 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2025-10-30 18:19
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准备共96,416,493.24元[1] - 2025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 - 18,616,059.01元[2] - 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 - 77,800,434.23元[3] - 2025年核销应收账款433,779.76元、其他应收款0元[4] - 本次计提减值使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减少96,416,493.24元[10] - 本次核销资产433,779.76元,对报告期损益无影响[10]
德明利(001309)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30 18: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79.4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66.59亿元,同比增长85.13%[5] -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66.59亿元,同比增长85.13%[9] - 营业总收入从3,597,001,888.20元增长至6,659,109,690.74元,增幅约85.1%[6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86.91万元,同比增长166.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707.65万元,同比下降106.42%[5] - 净利润由盈利421,874,923.71元转为亏损27,161,525.75元[6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利421,705,654.73元转为亏损27,076,510.69元[63] - 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2元,较上期的2.04元,下降105.9%[64]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增至61.82亿元,同比上升123.59%[9] - 研发费用从139,952,945.11元增加至175,952,906.16元,增幅约25.7%[61] - 财务费用从98,672,334.63元增加至128,895,119.84元,增幅约30.6%[6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9.80亿元,较上期的45.36亿元,增长76.0%[6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26亿元,较上期的1.27亿元,增长78.1%[6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9.37亿元,较期初增长136.08%[8] - 报告期末存货59.4亿元,较期初增长33.88%[8] - 报告期末短期借款27.62亿元,较期初增长41.39%[8] - 报告期末合同负债1.18亿元,较期初增长249.6%[8]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至6.36亿元,同比大幅上升762.98%[9] - 长期借款增加至12.18亿元,同比增长54.96%[9] - 公司存货期末余额大幅增至59.4亿元,较期初44.4亿元增长33.8%[58]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37亿元,较期初3.97亿元增长136%[58] - 公司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66亿元,较期初0.79亿元增长110%[58] - 短期借款从1,953,403,304.40元增加至2,761,999,982.40元,增幅约41.4%[59] - 应付账款从920,239,911.67元增加至1,596,483,877.26元,增幅约73.5%[59] - 合同负债从33,712,396.22元增加至117,859,097.29元,增幅约249.6%[59]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出14.95亿元,同比下降5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4.95亿元,较上期的负9.40亿元,恶化58.9%[6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6.39亿元,较上期的37.20亿元,增长78.5%[64]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14亿元,较上期的0.44亿元,增长158.5%[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亿元,较上期的9.98亿元,增长65.1%[6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72亿元,较上期的负1.08亿元,恶化244.7%[6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5亿元,较上期的1.76亿元,增长294.4%[65] 股东结构和股权变动 - 实际控制人李虎持股比例为35.00%,持股数量为7941万股[12] - 股东徐岱群和贺伟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3.15%[1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119名[11]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登记并上市,新增股本13,029,608股[17][21] - 公司注册资本因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由148,743,064元变更为161,772,672元,增幅约8.8%[21] - 公司实施2024年权益分派,每10股派现3元并转增4股,注册资本由161,770,306元增至226,478,428元,增幅约40%[22] - 公司2024年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114,700股,注册资本增至148,700,931元[20] - 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411,600股,注册资本增至226,890,028元[23] - 控股股东李虎持有的58,401,775股首发限售股于2025年7月1日解除限售[26] - 股东金程源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00,000股,占当时总股本0.5378%[24] - 公司董事叶柏林通过金程源间接减持73,143股,占其间接持股25%[24][25] - 公司前监事会主席李国强通过金程源间接减持142,224股,占其间接持股25%[24][25]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6,417,307股[28] - 控股股东李虎减持4,176,500股,减持后持股79,410,129股,占总股本34.99997%[29] - 控股股东田华减持220,000股,减持后持股666,038股,占总股本0.29444%[29]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613,991股,涉及87名激励对象[32]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622,160股,涉及75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比例为40%[33] - 回购注销2023年及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离职人员股票,合计回购注销3,756股[34]及计划回购注销39,634股[35] 融资和担保活动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源德提供2025年度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3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为人民币69,034.40万元,占未经审计净资产的28.16%[39] - 公司从金融机构获得的总授信额度至少为人民币36.05亿元[40][41][42][43][44][45][46][47][4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已使用的授信借款余额总计为人民币155,084.29万元[40][41][42][43][44][45][46][47][48] - 公司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40,500.00万元,借款余额为38,875.00万元[45] - 公司从光大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35,000.00万元,借款余额为29,940.00万元[46] - 公司从中信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30,000.00万元,借款余额为30,000.00万元[41] - 公司从北京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20,000.00万元,借款余额为20,000.00万元[42] - 公司从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获得的授信额度为16,000.00万元,借款余额为8,669.29万元[40] - 公司从浙商银行获得的资产池额度最高限额为40,000.00万元,借款余额为0万元[4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授信额度至少为51亿元,已提取借款余额约为29.8亿元[49][50][51][52][53][54][55][56][57] - 2025年9月26日获得光大银行6亿元授信额度,截至期末未提取[57] - 2025年6月20日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5.5亿元担保额度,截至期末提取余额为4亿元[55] - 2025年4月23日获得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公司0.4亿元授信,以发明专利质押[53] 其他财务数据 - 资产减值损失为-7780万元,同比下降65.73%[9] - 所得税费用为-3339万元,同比下降161.91%[9] - 公司股本增至2.27亿元,同比增长40.25%[9] - 报告期末总资产91.7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9.66%[5]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95亿元,较期初9.16亿元减少24.2%[58] - 公司流动资产合计85亿元,较期初60.7亿元增长40%[58]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74亿元[58] - 公司资产总计从6,568,159,107.56元增长至9,173,112,084.78元,增幅约39.7%[59] - 公司股本从161,772,672.00元增加至226,886,272.00元,增幅约40.2%[60]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于2025年1月取得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证书[18] - 2024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161,770,30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27]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期权总量482.875万份,其中预留96.575万份,授予价格80.99元/份[30]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向294名激励对象授予386.3万份股票期权[31] - 公司投资深圳市盈和致远科技有限公司,支付股权转让及增资款共计38,968,163元,获得51%股权[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