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鱼跃医疗(002223)
icon
搜索文档
鱼跃医疗(002223) - 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进展公告
2025-03-18 18: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与多方共同投资设立南京盛宇黑科新智造创业投资合伙企业[2] - 2025年1月11日,基金认缴规模调至18000万元,公司认缴调为6000万元[3] - 合伙企业完成工商变更备案登记,出资额18000万元[6] - 合伙企业营业执照2025年2月27日签发[6] - 基金业务变更备案日期为2025年3月18日[6]
DeepSeek加速AI医疗落地,建议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遇
财信证券· 2025-03-13 17: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 [3][7][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行业有望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等实现多维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看好行业高质量发展及长期投资机遇 [7][28]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出加速AI医疗落地,未来AI医疗领域有望进一步扩容,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7][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近一月(2025年2月7日 - 2025年3月7日),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跌幅为6.41%,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5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8.67%,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第2位,分别跑赢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指数2.26、6.04个百分点 [7][11] - 近一月板块内涨跌幅排名靠前个股有安必平(106.94%)、贝瑞基因(98.51%)等,靠后个股有心脉医疗(-12.86%)、英科医疗(-9.14%)等 [14][16] - 截至2025年3月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28.93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第3位,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平均估值溢价9.74%,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154.06%、94.73% [7][15] - 近一月,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成交额占医药生物总成交额比例为21.67%,医药行业公募机构持股2332.44亿元,其中医疗器械持股723.11亿元,占比31.00% [21] 行业观点:DeepSeek加速AI医疗落地,建议关注相关企业投资机遇 - AI医疗能在医疗需求增长背景下助力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可快速精准分析医学影像、整合患者多维度数据、优化医疗流程、推动疾病早期筛查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7][24][26]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出加速AI医疗落地,其开放的预训练模型和工具框架可高效适配医疗场景,国内多地医院已完成本地部署,覆盖全链条 [7][26] - 未来AI医疗领域有望扩容,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如AI+医学影像及诊断的迈瑞医疗等、AI+基因检测与精准医疗的华大基因等、AI+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鱼跃医疗等 [7][27] 重点行业及公司动态 - 新华医疗二氧化碳培养箱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可结合现有设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9][30] - 天智航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获批,有利于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临床需求 [31] - 奥精医疗三款人工骨修复材料获印度尼西亚注册证,推动海外销售 [32] - 微电生理2024年净利润5218.64万元,同比增817.4%,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超60% [33] - 佰仁医疗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1.45亿元,同比增26.26%,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同比增长 [34] - 康拓医疗2024年归母净利润885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17.30%,PEEK材料神经外科产品收入增长23.00% [37] - 安图生物获多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丰富产品菜单,提高竞争力 [38] - 国家医保局印发《呼吸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207项技术规范项目映射整合为68项价格项目 [39] - 凯普生物获“一种抗菌药物浓度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发明专利,可用于临床检测 [40][41] - 中红医疗子公司迈德瑞纳获肠内营养泵医疗器械注册证,丰富产品品类 [42]
鱼跃医疗20250312
2025-03-13 11: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愉悦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技术对公司的影响**:AI提升企业运营和人力成本效率;基于AI开发穿戴式医疗设备,预计今年下半年问世实现无创检测;基于通用大模型开发AI产品UL Agent,服务CGM和呼吸机软件,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3] - **新型穿戴设备开发**:利用强大算力推理算法实现无创检测,由十七八人团队自去年11月开始研发,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5] - **UL Agent特点**:定制化健康服务能力强,结合公司产品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今年产品IOT连接率目标30%,明年提升至50%以增强价值[6] - **大模型优势**:具备推理逻辑和自我学习功能,能根据多种因素推理并提供解决方案,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提升医疗价值[7] - **未来发展模式**:从硬件带动软件转向软件带动硬件,通过UL Agent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并扩大应用范围;公司有庞大用户基础,产品完全IOT化可提升UL Agent价值[8] - **软件付费模式**:目前流量主要来自硬件,随着用户对软件使用深入,会通过人与人分享扩大使用人群,公司不采用平台公司投放大量广告或购买流量策略[9] - **核心竞争力**:专注医疗领域,注册FDA和CFDA认证;专注纯粹穿戴医疗设备,不关注非医疗功能[11] - **产品计划**:五月上线第一版AI产品;今年下半年9月或10月推出穿戴设备相关软件产品;CT4已上市,CT5预计四月上市,今年CGM业务目标增长至少两倍至三倍达接近五亿元[19][20] - **数据利用**:去年获取13%用户数据构建疾病模型和健康管理指引,AI代理人分析数据提供定制化服务[21] - **市场目标**:今年CDM日活跃用户数目标突破5万[23] - **海外市场**:进行一年半国际化布局,重点在人才本土化;东南亚市场增长显著,泰国去年增长40%,印尼增长30%;欧洲部署多国国家经理,今年预计表现好;去年海外市场增长超30%,今年预计增速更高[32][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数据量需求**:开发高效算法数据量需求取决于应用场景,如客服系统每秒处理3个订单一年约需300万条数据,每秒处理8个订单一年约需1000万条数据;数据主要来自自有平台,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合作,正与中国移动探讨API合作[15][16] - **费用情况**:算力费用和通用模型API费用较低;前期AI投入不大,不会显著体现在费用中[17][37] - **盈利模式**:AI医疗领域最大盈利点是分流带来的流量变现,通过提供优质体验提高用户黏性实现其他毛利空间;C端市场中国消费者付费意愿低[18] - **产品定价**:IOT类产品以新产品附带IOT功能定价,蓝牙模组等技术成本低,大型设备搭载4G/5G功能成本增加不显著[26] - **数据标准**:愉悦公司成为江苏省家用医疗器械数据标准制定单位,参与国家工信部标准制定讨论,推进全国数据安全和标准制定[27] - **国补政策**:今年新增六七个省级分公司,预计获更多国补支持[28] - **呼吸机注册**:新产品注册正常推进,今年预计获一张CPAP认证证书,明年争取拿到APAP认证证书;两种证书对应不同产品[29][31] - **数据处理**:C端数据无差别对待,统一进行保护和安全处理[30] - **美国市场**:关注在现有环境下做好自身,考虑特定情况下在美国建立工厂和供应链[34] - **竞争合作**:小米不太可能进入医疗领域,华为虽成立医疗卫生军团,但合作大于竞争,如制氧机接入鸿蒙系统[35][36]
鱼跃医疗(002223) - 关于公司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的公告
2025-03-03 19: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获欧盟MDR要求的III类医疗器械CE认证[1] - AED产品HeartSave Y YA系列用于疑似突发心脏骤停情况[1] 未来展望 - 获批促进急救业务在全球尤其欧盟等认可认证国家开展[4] - 海内外团队合作提升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与业务服务能力[4] - 产品未来实际销售受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对业绩影响具不确定性[5]
鱼跃医疗: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20250227
信达证券· 2025-02-26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民健康管理及家庭康养需求提升,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家用医疗器械厂商,随着产品管线逐步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提升,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战略重整,赋能新成长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于家用医疗器械和医用临床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经过20多年深耕,产品品类达600余种,产品规格近万个,多项产品在国内市场领先;通过“自研+并购”扩张业务版图,2021年重新梳理业务规划,聚焦呼吸治疗、糖尿病护理、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并孵化急救、眼科、智能康复等高潜力业务 [18][20] - 吴氏家族控股超42%,新一代管理层接力;截止2023年年报,吴光明父子合计控股42.58%,公司旗下拥有100余家子公司开展不同业务 [21] - 品牌家用器械受疫情需求拉动,2023年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入利润快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在高基数影响下增长承压,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业务有望回归稳步增长轨道;2023年三大核心业务占比超60%,海外市场扬帆起航;研销力度加大,助力业绩持续增长,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4][28][31] 呼吸治疗和糖尿病护理板块双轮驱动,核心业务增长强劲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呼吸治疗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92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3.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8%;2024年上半年在高基数影响下增长承压,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有望重回稳态增长 [37] - 制氧机是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呼吸制氧板块的核心产品,拥有不同款型,可满足院内外多类用户群体需求;制氧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制氧机产品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38][42][43] - 呼吸机是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的拳头产品,分为正压呼吸机和双水平正压呼吸机及配套面罩;全球和中国呼吸机市场需求有望随着患病群体数量增加而上升,市场竞争格局迎来重塑契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呼吸板块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速 [44][52][63]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业务近年持续放量增长,2024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加快;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血糖监测市场持续扩容 [64][6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传统血糖监测业务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随着各环节持续发力,市占率有望稳步提升,BGM业务保持较高增速水平 [71] - CGM与传统指血血糖仪相比优势明显,我国CGM市场处于早期,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产替代逐步启动;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并购加码,CGM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性能不断提升,有望成为糖尿病护理业务的第二增长动力 [73][74][77]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感染控制业务由全资子公司上海中优负责,产品涵盖多领域,拥有多个竞争力品牌;营收受疫情需求扰动,现已逐步回归稳态,随着民众感控意识提升,业务有望回归稳步增长轨道 [79][82] 孵化潜力赛道,多元化布局,有望打造新增长点 - AED对心脏骤停患者急救重要性凸显,我国公共场所AED配置率与国际水平差距大,国家和各级政府已出台政策提高覆盖率,AED产品有望放量增长;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收购德国普美康布局急救市场,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2024年上半年急救业务快速发展,未来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84][85][88] -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眼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眼科就诊人数增加带动眼科医疗器械需求提升,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并购+参股”布局高景气眼科赛道,未来有望借助品牌基础和渠道优势实现业务快速放量 [90][95] 加强品牌建设,全渠道营销网络不断完善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拥有多个主要品牌,依托产品力提升、有效品牌传播及产品在海内外医疗一线的突出表现,品牌价值和优势显著提升,夯实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地位 [98][99]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营销网络实现“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覆盖;销售费用逐年增长,销售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广告营销费用近年相对稳定,电商平台费用持续增长;电商业务呈现较好增长态势,线上销售额逐年走高,京东销售额占比提升,线上电商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101][102][10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5、89.75、104.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2.1%、15.0%、15.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4、23.04、27.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20.5%、21.0%、19.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6、14倍 [8]
鱼跃医疗:公司深度报告:“产品+营销”双轮驱动,塑造家用医疗器械领先品牌-20250226
信达证券· 2025-02-26 16: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规模有望扩大,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领先厂商,产品管线丰富、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份额和业务有望提升和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战略重整,赋能新成长 - 公司专注家用和医用临床产品研产销20多年,产品品类超600种、规格近万个,通过“自研+并购”扩张业务版图,2021年重整战略聚焦三大业务 [18][20] - 吴氏家族控股超42%,2020年新一代管理层上任,公司旗下有100余家子公司开展不同业务 [21] - 2023年公司收入利润因疫情需求拉动快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受高基数影响增长承压,未来有望回归稳步增长;2023年三大核心业务占比超60%,海外市场布局有望贡献新动力;研销力度加大助力业绩增长,未来费用率有望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4][28][31] 呼吸治疗和糖尿病护理板块双轮驱动,核心业务增长强劲 - 呼吸治疗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2924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3.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18%,2024年上半年受高基数影响增长承压,未来有望重回稳态增长 [37] - 制氧机是呼吸制氧板块核心产品,公司产品业内领先,可满足多类用户需求;制氧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容,鱼跃医疗处于领先地位 [38][42][43] - 呼吸机是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拳头产品,可用于多种呼吸疾病治疗;全球和中国呼吸机市场需求增长,竞争格局有望重塑,鱼跃医疗呼吸板块业务有望保持较快增速 [44][52][63] - 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业务近年持续放量增长,2024年上半年增速加快;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庞大,血糖监测市场持续扩容 [64][66] - 公司传统血糖监测业务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未来有望稳步提升,BGM业务保持较高增速 [71] - CGM产品优势明显,我国CGM市场处于早期,外资品牌主导,国产替代逐步启动;公司通过并购完善业务布局,产品不断丰富、性能提升,有望成为糖尿病护理业务第二增长动力 [73][74][77] - 感染控制业务由上海中优负责,产品涵盖多领域,疫情期间成为院内消毒感控第一品牌;营收受疫情影响,未来有望回归稳步增长轨道 [79][80][82] 孵化潜力赛道,多元化布局,有望打造新增长点 - AED对心脏骤停患者急救重要,我国每万人配置率不到0.2台,与国际水平差距大;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提高覆盖率,AED产品有望放量增长 [84][85] - 公司收购德国普美康布局急救市场,2024年上半年急救业务快速发展,未来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88] - 我国眼科疾病发病率高,眼科就诊人数增加带动器械需求提升,市场规模预计持续增长 [90] - 公司通过“并购+参股”布局眼科赛道,有望借助品牌和渠道优势实现业务快速放量 [95] 加强品牌建设,全渠道营销网络不断完善 - 公司拥有多个主要品牌,品牌价值和优势显著提升,夯实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地位 [98][99] - 公司实现“OTC+医院+电商+海外”全渠道覆盖,销售费用逐年增长,销售人员数量上升,电商业务增长态势好,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 [101][102][108]
鱼跃医疗(002223) - 关于2021年度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即将届满的提示性公告
2025-02-25 19:15
员工持股计划概况 - 2021年度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2025年8月26日届满[2] - 2021年8月25日6,622,216股过户至专户,价格22.50元/股,占比0.66%[3] 持股现状 - 截至公告日,持股6,010,616股,占总股本0.60%[4] 锁定期与解锁 - 第一、二个锁定期分别于2022、2023年8月26日届满,均解锁[4] 存续期相关 - 存续期48个月,届满未展期则终止,可按条件延长[5] 终止与清算 - 股票售完可提前终止,终止后15个工作日内清算分配[7][10] 收益分配 - 存续期内标的股票收益每个会计年度均可分配[10]
1.98亿!鱼跃医疗携手美国上市公司,共拓海外市场
思宇MedTech· 2025-02-25 11:51
鱼跃医疗投资Inogen战略合作 - 鱼跃医疗全资子公司鱼跃香港以每股10 36美元价格认购Inogen 2626425股普通股 总金额2720 98万美元(约1 98亿人民币) 持股比例达9 9% [4] - 交易已完成全额付款及股票交割 满足所有交割条件 [4] Inogen公司概况 - Inogen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代码INGN) 成立于2001年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 专注家用呼吸治疗设备研发制造 [2] - 核心产品包括Inogen One系列便携式氧气浓缩器(轻巧低噪)和Inogen At Home家用氧气浓缩器 覆盖慢性呼吸疾病治疗需求 [3][9] - 产品采用IntelliDose®、PureFlow™等专利技术 实现高效氧气分离和精准输送 [5] 业务表现与市场覆盖 - 2023财年收入达11 7亿美元 净收入2 34亿美元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主要市场为美欧亚 [6] 战略合作具体内容 分销合作 - 鱼跃医疗将借助Inogen渠道在美欧分销制氧机、呼吸机及面罩产品 后续可扩展区域 [4] - Inogen将通过鱼跃医疗在中国及东南亚分销其制氧机及配件 合作范围可扩容 [4] 研发与供应链 - 双方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开发全球市场创新呼吸类产品 [4] - 共享制造、采购及分销网络资源 优化供应链成本与安全性 [4]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将强化Inogen产品组合与全球影响力 通过联合研发推动技术创新 [7]
鱼跃医疗(002223) - 关于认购Inogen发行的股票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进展公告
2025-02-24 1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通过鱼跃香港以10.36美元/股认购Inogen股票[2] - 鱼跃香港用2720.98万美元认购2626425股,占9.9%[2] - 交易交割条件已满足,价款已付,股份已增发[3]
鱼跃医疗20240223
2025-02-24 15:35
纪要涉及的公司 鱼跃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战略转型**:公司战略由扩面转向聚焦,重点聚焦呼吸治疗解决方案、糖尿病管理及POCT感染控制三大核心赛道,通过并购切入CGM、感控等赛道,积极布局眼科和急救领域 [2][3] - **疫情表现与业绩增长**:2020年疫情爆发推动各板块业务增长,2023年营收增速达12%,因高基数2024年业绩增长承压,2025年有望恢复正常增长 [4][5] - **盈利能力**:销售费用率因新品推广投入增加有所上升,其他费用率稳定;产品结构优化,CGM和呼吸治疗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推动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稳步增长 [6] -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包括呼吸机、制氧机等产品,2023年受益于防疫放开及ICU病房建设需求增加实现快速增长,2024年制氧机业绩增长承压;家用呼吸机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达26.5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42.6亿美元,中国市场2020年为12.3亿人民币,预计2025年达33.3亿人民币,2030年达48亿人民币,鱼跃产品性能比肩进口品牌且定价低,获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中国制氧机市场规模2022年为49.1亿人民币,预计2029年达70.6亿人民币,鱼跃多款制氧机满足需求并拓宽欧美销售渠道 [7][8] - **糖尿病管理赛道**:包括BGM指尖血检测及CGM连续血糖检测产品,通过并购切入CGM赛道;全球CGM市场规模2020 - 2023年从57亿美元增至百亿美元以上,预计2030年达365亿美元,中国市场长期将突破百亿元人民币,2030年前景可达149亿元,有望打破进口垄断 [9] - **BGM市场**:仍有显著增长空间,原因是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试纸条使用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替代,2020年进口厂商占国内61%份额,愉悦医疗产品精度领先、性价比高,抢夺市场份额 [10][11] - **POCT领域**:已上市十余款产品,覆盖多个赛道,用于家用场景辅助诊断和预防性排查,应用前景广阔 [12] - **感染控制解决方案业务**:由上海中优开展,产品线丰富;全球感控市场规模2022年为4829亿元,预计2029年达6004.84亿元,复合增速3.3%;疫情相关业务高基数扰动出清后有望恢复正常增长,已成为国内院内感染控制第一品牌 [13] - **眼科领域**:国内眼科患者群体庞大,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通过多次并购切入光学眼镜、眼科显微镜等市场,巩固隐形眼镜领域布局 [14] - **急救与智能康复业务**:急救聚焦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预计国内AED市场将迎来关键成长期,公司有望获更多份额;智能康复计划推出更高端、更智能产品提高毛利率 [15] - **海外与线上电商渠道**:2020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36%,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0%以上;线上电商自2012年快速发展,2024年双十一全平台销量突破2亿次,全网销售额超5亿元,连续十年成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双十一销冠,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16][17]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规模利润分别约21 - 23亿、26.5亿,2025和2026年分别增长14.7%和15.2%,性价比突出,新战略聚焦核心赛道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推荐该公司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成立于1998年,全球有九个研发中心、七个生产基地,服务超30万家医疗机构,覆盖国内90%以上三甲医院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期产品单一,2008年深交所上市,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实际控制人吴光明和吴琼合计持股42.58% [3] - 感染控制业务中,良好的感染控制规划可将相关感染减少70%,疫情使专业消毒感控产品普及到家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