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002415)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场景数字化供需共振,降本增效预期业绩弹性大
国金证券· 2024-12-09 10: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场景数字化供需共振,降本增效预期业绩弹性大[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场景数字化需求显现,显著拓展业务边界 - 公司的核心定位是AIoT,第一增长曲线安防业务是公司AIoT战略的一个业务方向;场景数字化是公司AIoT战略的第二成长曲线。据公司IR PPT披露的案例,在钢铁、新能源、电力等不同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年均投入金额是安防投入的2-10倍以上[1][6] 技术布局扩供给能力,叠加灵活生产方式、深入市场渠道,响应下游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 公司凭借在智能物联领域积累的丰富感知技术及AI、大数据能力,培育各类数字化转型产品。以公司近期联合国能集团推出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分析仪为例,仪器通过多维感知、双模态神经网络算法、AI模型等技术,可分析煤炭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可检测煤炭的热值、水分、灰分和硫分等关键指标,在2分钟内完成采样煤质分析。该项目自2022年7月立项,经过多轮产品迭代和更新,于今年10月推出第三代产品,预计今年形成上亿级收入。从商业价值看,该仪器目前可运用在煤矿、港口、火电厂、煤化工厂等场景,未来可扩展到煤炭生产等多个长尾环节,优化煤制配比,提升燃煤质量。未来几年,公司初步预计该产品市场空间可达几十亿元甚至更高[1][6][8] 需求端顺周期背景下,降本增效预期带来业绩弹性 - 国内主业方面,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PBG各子行业表现整体与资金来源情况关系较为直接;EBG以企业降本增效为目的的数字化需求活跃;SMBG整体行业库存降低后,将增加业务发展的弹性;境外新兴市场发展潜力良好,非视频类业务增速更快,项目类销售占比提升(目前20~30%);创新业务持续获得资源倾斜,发展潜力大。公司内部优化与费用管控工作持续,形成投入产出的更好平衡,若国内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收入端增速有望回暖,预期明后年有业绩弹性[1][8] 财务预测 - 根据三季报情况及未来国内市场需求回暖的预期,调整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938.7/1,048.0/1,185.7亿元,同比增长5.1%/11.6%/13.1%;预测归母净利润为132.1/161.4/192.9亿元,同比增长-6.40%/22.24%/19.53%,分别对应21.4X/17.5X/14.7X PE,维持"买入"评级[1]
海康威视:全面转型AI+全感知方案提供商,开启10倍新空间
申万宏源· 2024-12-09 09:50
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康威视全面转型为AI+全感知方案提供商,开启10倍新空间[2] - AI+全感知战略进度加快,已在能源、工业、农业等行业形成标杆案例[16] - 宏观压力最大的期间已过,后续业绩逐季好转可期[10]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0.64元[3] - 一年内最高/最低:36.80元/24.71元[3] - 市净率:3.7[3] - 股息率:2.94%[3] - 流通A股市值:279,008百万元[3]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404.08/10,791.34[3]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8.32元[3] - 资产负债率:32.96%[3] - 总股本/流通A股:9,233/9,106百万[3] - 流通B股/H股:-/-[3] 财务数据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023年89,340,2024E 94,453,2025E 108,440,2026E 123,515[11] - 同比增长率(%):2023年7.4,2024E 5.7,2025E 14.8,2026E 13.9[11]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23年14,108,2024E 13,581,2025E 17,057,2026E 20,074[11] - 同比增长率(%):2023年9.9,2024E -3.7,2025E 25.6,2026E 17.7[11] - 每股收益(元/股):2023年1.52,2024E 1.47,2025E 1.85,2026E 2.17[11] - 毛利率(%):2023年44.4,2024E 44.2,2025E 44.6,2026E 44.7[11] - ROE(%):2023年18.5,2024E 17.3,2025E 19.5,2026E 20.6[11] - 市盈率:2023年20,2024E 21,2025E 17,2026E 14[11] AI+煤炭 - 煤质快检方案可分析煤炭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成分,在2分钟内完成采样煤质分析[8] - 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四大产煤区、港口、销售、电厂、化工产业共9家单位应用,2024年至今检测煤量超4亿吨[8] - 标杆项目实现配煤灰分合格率从81%提升至近100%[8] - 预计2024年可形成千万级收入,2025年贡献上亿收入,未来市场空间可达几十亿元甚至更高[8] AI+农业 - 联合中储粮成都储藏院开发“AI虫情监测分析终端”[9] - 监测范围覆盖球机周围半径6米的区域,实现粮面害虫信息远程采集、识别与预警一体化[9] AI+全感知市场 - AI+全感知是一个10倍于纯安防的市场[9] - 在钢铁行业中,业务规模从2018年的290万增加至2021-2022的两年5200万[9] - 在新能源行业的案例中,业务规模从2018年的110万增加至2021-2022的两年2500万[9] - 在电网行业的案例中,业务规模从2018年的6000万增加至2021-2022的两年5.4亿[9] 大模型储备 - 推出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具备模态数据丰富、行业能力专业、部署性价比高、应用灵活高效四大核心优势[10] - 软件侧,推出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具备模态数据丰富、行业能力专业(多年积累的10余个主行业、近90个子行业、500多个场景的实践经验沉淀)[10] - 硬件侧,除视觉外,实现热成像、雷达、X光等电磁波,声波、超声波等机械波的全面感知体系[10] 财务摘要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022A 83,166,2023A 89,340,2024E 94,453,2025E 108,440,2026E 123,515[43]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22A 12,838,2023A 14,108,2024E 13,581,2025E 17,057,2026E 20,074[43]
海康威视(002415) - 2024年10月29日-2024年12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2-06 18:15
公司介绍与活动概况 - 海康威视(证券代码:002415)于2024年10月29日至12月6日期间举行了投资者关系活动,包括电话会议和现场会议 [1][3] - 参与活动的机构包括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统一投信、野村投信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1] -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高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奉玮,投资者关系总监蔡清源等 [5] 新产品与数字化转型 - 海康威视推出了融合光谱煤质快速分析仪,该产品通过多维感知和AI技术,可在2分钟内完成煤质分析,预计市场空间可达几十亿元 [5] - 公司选择数字化转型新赛道,基于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布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如基于X光技术的工业检测产品和红外技术的工业测温产品,预计市场空间达数十亿元 [5] - 公司通过技术与产品解耦、动态调整产品组合等方式,努力降低系统性风险,实现稳健的滚动式发展 [7] 海外业务与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的增长点,海康威视在安防市场的海外市占率约为20%,国内市占率为40%,表明海外市场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7] - 海外业务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前者占比约70%,后者占比30%,发展中国家增速较快,未来还会保持更快的增长水平 [7] - 海外业务分为渠道类和项目类,前者占比约70-80%,后者占比约20-30%,项目类业务的销售潜力在提升 [7] AI技术与应用 - AI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之一,难以单独拆分业绩贡献,但AI技术赋能各项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扩展了产品的使用场景,提升了识别和数据处理的精准度 [9] - 公司的智能感知技术以物理感知数据为主,包含视频、图片、音频、X光等多维感知数据,解决多种物理场景的问题 [11] - 公司以具体应用场景数据对行业模型、任务模型做训练,这些数据准确度高、质量好,更容易解决细分场景的问题 [11] 生产与市场策略 - 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采用双产品经理机制,研发产品经理按照技术迭代的节奏研发基线产品,销售产品经理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定制类产品,尽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7] - 公司通过全面的技术布局、灵活的生产方式和深入的市场渠道,在个性化、碎片化场景中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提升效率和性价比 [9] - 公司拥有宽广的感知技术线和领先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优先选择临近技术突破转折点的产品,努力促成供需匹配 [9]
海康威视: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11-25 17:32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下属子公司提供不超166.75亿元担保额度[2] 保函业务 - 2024年11月22日,控股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办理不超24,977.60欧元保函业务担保[3] - 保函到期日为2025年8月1日[3] 担保余额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394,808.44万元[4] - 实际担保余额占202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17%[4] 担保情况 - 全部为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的担保,无其他对外担保[4] - 无逾期、涉诉及败诉担责情形[4]
海康威视:发力场景数字化,静待需求复苏
兴业证券· 2024-11-10 13:34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综合考虑到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经营稳健性和宏观环境弱复苏的节奏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1.09、164.60、196.1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11月4日收盘价)PE为20.3、17.4、14.6倍维持买入评级[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9.91亿元,同比+6.06%,归母净利润81.08亿元,同比-8.40%,扣非归母净利润81.51亿元,同比-3.67%其中24Q3实现收入237.82亿元,同比+0.33%,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13.37%,扣非归母利润29.08亿元,同比-15.11%[3] - 毛利率稳定,利润受汇兑影响2024前三季度毛利率44.76%,24Q3毛利率44.25%基本保持稳定,24Q3汇兑损失约1.3亿元,前三季度汇兑损失共2.1亿元,而23年前三季度的汇兑收益约为1.05亿元,对前三季度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3] - 国内主业方面,PBG三季度收入增速为正,EBG三季度同比正增长,SMBG三季度同比负增长系公司主动对经销商伙伴进行降库存,未来有望迎来高弹性境外主业三季度同比正增长,创新业务受国内需求端影响,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微影、汽车电子、消防等业务增长较快[4] - 坚持安防业务和场景数字化协同发展,依托多维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能力,持续为企业和政府提质、增效、降本,当前国内市场需求较为疲软,投资信心不足,随着需求逐渐转好,场景数字化布局有望收货巨大的市场回报[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 - 11 - 04市场数据日期收盘价(元)31.00,总股本(百万股)9233.20,流通股本(百万股)9106.00,净资产(百万元)76827.67,总资产(百万元)124094.3,每股净资产(元)8.32[1]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9.91亿元,同比+6.06%,归母净利润81.08亿元,同比-8.40%,扣非归母净利润81.51亿元,同比-3.67%其中24Q3实现收入237.82亿元,同比+0.33%,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比-13.37%,扣非归母利润29.08亿元,同比-15.11%[3] - 2024前三季度毛利率44.76%,24Q3毛利率44.25%基本保持稳定[3] - 24Q3汇兑损失约1.3亿元,前三季度汇兑损失共2.1亿元,而23年前三季度的汇兑收益约为1.05亿元[3]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1.09、164.60、196.1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2024年11月4日收盘价)PE为20.3、17.4、14.6倍[1] - 主要财务指标方面,如2023 - 2026E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ROE、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数据均有列出[7]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各项数据如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在2023 - 2026E的数据均有详细列出[8] - 现金流量表中的归母净利润、折旧和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数据在2023 - 2026E的数据均有列出[8] 业务板块方面 - 国内主业方面,PBG、EBG、SMBG、境外主业、创新业务等各板块在三季度的增长情况不同,PBG部分业务有国债支撑,EBG在各行业投资谨慎下以降本增效为目的的数字化需求仍然活跃,SMBG因主动降库存同比负增长未来有望高弹性,境外主业同比正增长,创新业务受国内需求端影响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但部分业务增长较快[4] - 坚持安防业务和场景数字化协同发展,核心战略定位是智能物联,场景数字化是智能物联落地的主要抓手,与国能集团发布联合研发技术,有望持续孵化类似案例,随着国内需求转好场景数字化布局有望收获回报[5]
海康威视: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11-08 16:58
担保额度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166.75亿元担保额度[2] 近期担保 - 2024年11月8日为杭州海康威视科技等公司多笔授信业务提供担保[3] 担保余额 - 截至公告披露日,实际担保余额38.626418亿元,占202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5.06%[5] 担保情况 - 全部为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担保,无其他对外担保[5] - 不存在逾期、涉诉及败诉担责的对外担保情形[5]
海康威视:PBG增速转正,看好资金面改善增加业务弹性
长城证券· 2024-11-04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增长情况 - PBG 收入增速转正,国内主业中PBG业务在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速转正,得益于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业务持续增长 [2] - 作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境外业务及创新业务在第三季度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 [2] 成本费用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4.51%,基本保持稳定,费用增长放缓,人员规模稳定 [2] 未来发展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980亿元、1079亿元、1193亿元;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68亿元、197亿元;EPS 1.55、1.80、2.11元,PE 18X、16X、14X [3] - 看好G端资金面改善对整体经济环境的刺激,传导效应逐步显现后,PBG业务有望获得较高的业绩弹性 [3]
海康威视(002415):关注经营战略调整成效和国内投资周期拐点
华泰证券· 2024-10-31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 目标价35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内主业承压,境外主业及创新业务增速放缓 - 国内市场需求偏弱,投资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3] - 国内主业PBG业务收入增长,但EBG和SMBG业务增长承压 [3] - 境外主业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创新业务受国内需求端影响增速下降 [3] 关注政府投资拐点和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成效 - PBG业务受地方政府债务等因素影响,收入持续下行 [2] - 政府将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4000亿元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建议关注政府投资何时进入拐点 [2] - 建议关注公司经营战略调整的成效 [2] 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 下调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主要考虑国内主业复苏慢于预期,创新业务受需求端影响 [4] - 维持目标价35元,基于2025年21.2倍PE估值 [4]
海康威视:2024年三季报点评:开流节源持续推进,有望加速业绩拐点
民生证券· 2024-10-30 15: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91亿元,同比增长6.06%;实现归母净利润81.08亿元,同比下降8.40% [1] - 除SMBG业务外,其他业务单三季度均实现正增长 [1] - PBG业务: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业务继续得到国债支持,政府业务持续增长 [1] - EBG业务:企业数字化需求仍然活跃,除智慧建筑外其他行业如工业、石化煤炭、文体卫等继续保持增长 [1] - SMBG业务:公司主动对经销商进行降库存,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 [1] - 境外业务:单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中东非业务中心增长较快 [1] - 创新业务:受国内需求端影响,单三季度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但微影、汽车电子、消防等业务增长较快 [1] - 2024Q3起财政政策持续出台或推动业务复苏,公司降本增效持续推进,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1] 财务指标总结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985.6、1093.13、1225.72亿元;EPS分别为1.54、1.80、2.08元 [2] - 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为20、17、15倍 [2]
海康威视:宏观影响国内业务分化,境外主业和创新业务维持增长
东方证券· 2024-10-30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47.25元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业务分化境外主业和创新业务维持增长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情况 - 三季度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在237.8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至30.4亿元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至649.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至81.1亿元三季度汇兑损失约1.3亿元前三季度汇兑损失共2.1亿元而去年前三季度汇兑收益约1.05亿元 [1] - 预测公司24 - 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2、1.75、2.01元原24 - 26年预测为1.75、1.99、2.24元主要调整了收入和费用率根据可比公司25年27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47.25元 [2][9] - 2022A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83166百万元、89340百万元、96249百万元、108525百万元、122621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8%、13%、13%营业利润分别为14783百万元、16039百万元、16159百万元、19016百万元、22116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20%、9%、1%、18%、1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838百万元、14108百万元、14036百万元、16163百万元、18578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24%、10%、 - 1%、15%、15%每股收益分别为1.39元、1.53元、1.52元、1.75元、2.01元毛利率分别为42.3%、44.4%、44.7%、44.9%、45.0%净利率分别为15.4%、15.8%、14.6%、14.9%、15.2%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9.5%、19.5%、17.8%、18.6%、19.0%市盈率分别为22.0、20.0、20.1、17.4、15.2市净率分别为4.1、3.7、3.4、3.1、2.7 [7] 业务情况 - 国内业务分化主动调整SMBG库存PBG三季度收入增速为正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交通管理政府治理等数字化治理相关业务较好公安交警等较弱随着专项债资金的落地雪亮工程等有望迎来更新升级的需求中长期来看水务运营河道管理道路桥梁维护等数字化需求空间巨大EBG三季度同比小幅增长企业降本增效等数字化需求仍然活跃石化煤炭文体卫教育教学电力金融智慧商贸钢铁有色等行业保持增长智慧建筑工业企业等增长承压SMBG三季度下滑较明显主要因为公司主动对经销商合作伙伴降库存缓解经销商存货占用的资金压力 [1] - 境外主业三季度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中东非业务中心增长较快海外非视频产品的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视频产品公司也正在从简单的产品型销售拓展到项目式销售的过程中东南亚中东等地的项目需求比较明显项目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创新业务国内需求偏弱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降微影汽车电子消防等业务增长较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