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光生物(002880)

搜索文档
战略科技力量崛起 嘉宾“组团”调研光明科学城
证券时报· 2025-07-31 03:02
随后,考察团来到深圳理工大学。这所经教育部批准于2024年设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其"小而精、 高起点、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正快速成长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黑马"。学校聚焦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 给嘉宾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行程的最后,考察团在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全面了解区域发展蓝图。通过沉浸式展示,嘉宾们深入 领会了"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战略定位,对光明区"科技+城市"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多位 嘉宾表示,第一次考察光明就被这里蓬勃的发展活力所吸引,光明区强大的产业集群、优质的营商环境 以及高效的企业服务,对企业发展作用巨大。光明区在科技创新与产城融合方面的前瞻布局,也充分彰 显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与作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在深圳北部凤凰山麓与茅洲河交汇处,一座承载国家战略使命的科学新城正加速崛起。作为大湾区综合 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面积达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全球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 7月26日,作为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的重要议程之一,"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考察活动 成功举行,近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投机构、创业企 ...
卫光生物23亿元扩产拟挤入“千吨级血制品俱乐部”,三大难题待解
新浪财经· 2025-07-22 08:06
公司扩产计划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其中12亿元投向智能产业基地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智能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3.08亿元,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血浆1,200吨,是现有产能的1.85倍 [1][5] - 项目建设期4.5年,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39%,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9.12年(含建设期) [6][13] - 与2022年定增预案相比,募资金额增加4.13亿元,规划产能由800吨上升至1,200吨,增幅50%,投入金额由9.10亿元增加至23.08亿元,增幅154% [6] 公司现状与挑战 - 公司现有血液制品生产线设计年投浆量约400吨,经多次改造升级目前已提升至650吨 [10] - 2024年产能利用率约86%,基本匹配当前采浆量561.57吨 [11] - 2024年生产血液制品601.69万瓶,同比增加24.72%,但销售507.33万瓶,同比减少5.42%,库存量上升至226.51万瓶,同比增长超过70% [20] - 公司资产负债率30.47%,远高于行业平均值(多数头部企业不超过15%) [30]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长期供需失衡,人血白蛋白进口比例由2012年48%上升至2024年69% [9] - 2024年血制品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950亿元 [9] - 行业28家企业中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 [16] - 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如天坛生物收购中源瑞德、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等)和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 [21] 原料供应与政策环境 - 公司浆站采浆量从2022年466.77吨增长至2024年561.57吨,年复合增长率9.69% [11] - 公司现有9个单采血浆站,平果浆站采浆量超过160吨 [25] - 国家对新设单采血浆站管控严格,公司2017年上市时有7个浆站,至2024年末增至9个 [26] - 公司计划通过存量浆站挖潜(目标维持9.69%增速)和寻求并购机会扩大浆源 [24][25][26] 技术替代风险 - 行业面临基因重组技术冲击,已研发重组凝血因子和重组白蛋白 [23] - 公司认为这些产品仅能作为血源性血液制品的补充,无法完全替代传统产品 [23]
卫光生物采浆量两年复合增长9.69% 拟定增15亿突破产能瓶颈增强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7-22 07:00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536万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用于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智能产业基地项目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血浆1200吨,总投资23.08亿元,其中定增募集资金投入不超过12亿元 [2] - 公司现有生产线设计年投浆量约400吨,经改造提升至650吨,但进一步升级空间有限,急需新建工厂拓展产能 [3] 产能扩张背景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浆站采浆量从466.77吨增长至561.57吨,年复合增长率9.69% [1][5] - 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自建生产基地扩大规模,如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已投产或建设1200吨级项目 [4] - 药品生产需符合GMP要求,产线建设及审批周期预计不少于四年,公司需提前规划 [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近30家血液制品企业中多数规模较小,产品单一,行业集中度不高 [4] - 头部企业通过并购获取浆站资源,如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近年完成多起收购 [4] - 公司通过浆站新建、设备更新及股权收购(如万宁卫光股权增至100%)提升竞争力,目前拥有9个浆站 [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3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49亿元、12.03亿元,同比增长56.98%、14.75%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19亿元、2.54亿元,同比增长86.06%、15.95% [5] - 2024年血液制品业务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8.85%,毛利率43.04%,同比提升2.28个百分点 [5]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推广高采浆量浆站模式(如平果浆站),预计采浆量将进一步增长 [5] - 新产线与原有车间衔接可突破产能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 [1][5] - 智能工厂将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十几类血液制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3]
三年前定增过会却搁浅,错失扩张窗口的卫光生物再搏千吨产能
北京商报· 2025-07-21 18:28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时隔3年再次启动非公开发行计划,拟发行不超过4536万股募集15亿元,其中12亿元投向年处理1200吨血浆的血液制品智能工厂 [1] - 此前2022年公司曾启动11.5亿元定增计划,经调整减至10.87亿元后获批但未实施 [1][4] - 新方案总投资23.08亿元,建设周期4.5年,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39%,静态投资回收期9.12年 [6] 产能困境 - 公司现有生产线建于2013年,初始设计年投浆量400吨,经改造提升至650吨但已无进一步技改空间 [5] - 2022-2024年公司采浆量从466.77吨增长至561.57吨,年复合增长率9.69%,原料积压风险上升 [5] - 现有厂区无法满足11个品种23个规格产品的生产需求及未来5年新产品产业化需求 [5]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已形成千吨产能"第一梯队"包括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 [1][6] - 全国28家血液制品企业中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 [6] - 2025年6月国药集团收购派林生物,行业进入"大鱼吃小鱼"整合深水区 [7] 项目投资细节 - 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23.08亿元,使用募集资金12亿元,另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4] - 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区唯一千吨级血液制品企业 [6] - 相比2022年800吨产能方案,此次扩产规模增加50%至1200吨 [6] 财务与实施风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25亿元同比下降0.57%,归母净利润4377万元同比下降6.54% [6] - 23.08亿元总投资中除12亿元定增外仍有11亿元资金缺口需自筹 [6] - 市场对公司前次定增搁浅及此次更大规模融资计划存在质疑 [7]
卫光生物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 股价跌0.24%
中国经济网· 2025-07-21 16:17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00万元,用于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拟投资总额230,794.66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20,0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30,000万元)[1][2]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机构投资者及自然人,信托投资公司仅限自有资金认购[2]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价格不低于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且不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3] 发行方案细节 - 发行股份数量上限为45,360,000股(占发行前总股本20%),最终数量以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3]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发行后原有股东持股比例将稀释[4] - 控股股东光明区国资局当前持股65.25%,若全额发行后持股比例降至54.375%,实际控制人不变[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下降0.57%),归母净利润4376.82万元(同比下降6.54%)[5][6] - 扣非净利润4294.73万元(同比下降5.6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23.28万元(上年同期为-1171.94万元,同比转正)[5][6]
卫光生物:拟募资15亿元,募投项目年处理血浆1200吨
证券时报网· 2025-07-21 11:09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536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建设智能产业基地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 - 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3.08亿元,其中新增建设投资22.56亿元,建设期4.5年,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血浆1200吨的产能[2] - 公司现有产能为650吨/年,初始设计产能400吨/年,进一步改造升级空间有限,急需新建工厂拓展产能[2] 产能扩张与产品布局 - 公司2022-2024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达9.69%,但产能瓶颈制约发展,新增1200吨产能将突破这一瓶颈[2] - 新工厂可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十几类血液制品,目前公司在售产品已达11个品种23个规格[3] - 行业龙头企业吨浆收入超过300万元,公司处于第二梯队,扩充产品品类是提升吨浆收入的重要手段[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我国血制品市场规模约600亿元,预计2030年达950亿元[4] - 行业呈现政策壁垒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血液制品行业发展[4] - 行业"资源为王"特性明显,头部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完成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近年并购事件频发[4] - 全国28家血液制品企业中已有12家建成或正在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5] 公司战略布局 - 智能产业基地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国内少数具有千吨级基地的企业,也是华南区唯一一家[6] - 公司旗下卫光生命科学园已吸引60多家前沿生物医药企业入驻,2024年园区产值达3.57亿元,同比增长48.8%[6] - 公司通过"房东+股东"创新模式,设立三只专项产业基金支持园区企业发展[6] - 公司发展路径清晰,定位"中国产业化血液制品先锋"和"全球平台化生物医药新锐"[7]
前次定增“搁浅” 卫光生物再发定增预案投建1200吨血制品产能
经济观察网· 2025-07-20 10:42
公司定增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其中12亿元将用于建设1200吨/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现有生产线设计年投浆量约400吨,经改造提升至650吨,进一步改造升级空间有限 [1] - 公司现有在售产品11个品种23个规格,近2年上市两个新品,预计未来5年将继续上市新产品 [1]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加速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天坛生物成都蓉生永安血制项目、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和兰州血制生产基地项目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华兰生物重庆涪陵1000吨生产基地预计今年投产 [3] - 国内血制品行业产能超千吨的"第一梯队"企业包括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等 [3] - 中国生物收购派林生物,行业并购愈演愈烈 [3] 历史定增情况 - 公司曾于2022年启动非公开发行,拟募集11.5亿元用于建设800吨/年产能,后调整至10.87亿元并通过证监会审核,但因资本市场环境和发行时机等因素未能在有效期内实施 [2] - 时隔3年多再次启动非公开发行计划,大幅增加产能 [2] 项目建设与市场机遇 - 新建1200吨/年智能工厂可生产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等十几类血液制品 [1] - 项目实施有利于把握市场机遇,缓解行业供需矛盾,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 [1]
晚间公告丨7月18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18 23:32
品大事 - 金博股份终止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3] - 跨境通第一大股东杨建新800万股股份司法拍卖竞价成功,成交价3609.2万元 [4] - 上实发展全资子公司拟出售泉州项目部分产品,交易金额20.53亿元,预计净利润1.63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55.97% [5][6] - 普利特孙公司海四达钠星引入战略投资者国研壹号,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由66.67%降至60% [7] - 凯撒旅业子公司拟1683万元收购国旅福建51%股权 [8][18][19] - 东方财富股东沈友根拟询价转让1.59亿股,占总股本1% [9][20] - 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拓展至特种合成树脂产品 [10] - 威孚高科拟将1.72亿股B股转换上市地至香港联交所 [11][12] - *ST亚振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300万至3950万元 [13] - 芯联集成拟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 [14] - 诺泰生物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ST诺泰" [15] - 退市锦港股票将于7月25日终止上市 [16] - 博汇股份拟不超过3.9亿元购买服务器等资产用于智能算力业务 [17] 观业绩 - 中金公司子公司中金财富上半年净利润9.87亿元 [21] - 长城汽车上半年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2% [22] - 双杰电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亿至1.2亿元,同比增长16.03%-39.23% [23] - 神通科技上半年净利润6427.8万元,同比增长111.09% [24] - 三环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1.28亿至13.33亿元,同比增长10%-30% [25][26] - 南京高科上半年权益合同销售额8.2亿元,同比增长824.68% [27] - 凯尔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97万至256万元,同比下降89.11%-91.62% [28] 签大单 - 森源电气与许昌数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金额不超过5亿元 [29] - 欧克科技签订1.76亿元设备买卖合同,占去年营收40.51% [30] - 日科化学与东明石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1] 增减持 - 红宝丽第一大股东及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33] - 耀皮玻璃股东中国复材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34] - 鼎胜新材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35] - 惠云钛业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36] - 美迪西股东林长青拟减持不超过1.49%股份 [37] - 奥普光电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38] - 华大九天股东大基金及上海建元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5%股份 [39][40] 再融资 - 正裕工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5亿元 [41] - 东吴证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 [42] - 卫光生物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 [43]
卫光生物: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摊薄即期股东回报、填补措施及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9:21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45,360,000股(占总股本20%),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 [1] - 发行后总股本将从22,680万股增至27,216万股,短期内可能导致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1][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提升血制品产能和自动化水平 [6] 财务影响测算 - 假设2025年扣非净利润与2024年持平(2.63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将从1.12元/股降至0.93元/股 [4] - 若2025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2.89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1.02元/股 [4] - 若2025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0%(3.16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1.12元/股 [4] 业务发展基础 - 公司拥有约200家经销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华南地区品牌影响力显著 [7] - 核心客户合作超10年,部分达20年,销售渠道稳定 [7] - 技术储备包括低温乙醇法、层析纯化工艺及5种病毒灭活方法,血浆综合利用率行业领先 [7] 填补回报措施 - 设立募集资金专户管理,确保资金用于指定项目 [8] - 加速募投项目建设,扩大市场份额以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9] - 完善2025-2027年分红规划,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9] 人才与技术优势 - 研发团队涵盖血液制品全领域人才,核心人员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 [6] - 国内少数能同时生产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类血制品的企业 [7] - 计划持续引进高端技术人员,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6]
卫光生物: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项的书面审核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8 19:21
公司发行A股股票审核意见 - 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法律法规要求 具备发行资格 [1][2] - 发行方案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规定 综合考虑行业状况和资金需求 公平合理且可行 [2] - 发行方案论证分析报告显示 实施后将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符合发展战略和股东利益 [3] 募集资金使用规划 - 募集资金项目与主营业务高度相关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战略规划 具备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3][4] - 资金使用将增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4] - 前次募集资金已于2017年到位并使用完毕 近五年无其他融资行为 本次发行无需编制前次资金使用报告 [4][5] 股东回报与合规程序 - 制定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健全持续分红政策 符合法律法规且未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5][7] - 发行文件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监管要求及内部制度 需经股东大会和监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