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赛智能(002979)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00297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21:2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90亿,同比增长2.36%[4][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6亿,同比增长2.25%[4][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62.34万,同比增长0.96%[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4.12万,同比增长87.11%[4] -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4.44万,同比减少11.63%[6] - 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88.49万,同比减少12.35%[6] 收入和利润(环比) - 本期营业总收入3.90亿元,较上期3.81亿元增长2.36%[43] - 本期净利润5688.29万元,较上期5480.49万元增长3.79%[44] - 本期其他收益939.60万元,较上期1485.42万元减少36.74%[44] - 本期投资收益142.48万元,上期无此项收益[44] - 本期信用减值损失 -88.27万元,较上期 -264.84万元减少66.67%[44] - 本期少数股东损益106.34万元,较上期21.46万元增长395.51%[44]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56,881,857.24元,上期为54,808,811.41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55,818,466.74元,上期为54,594,166.63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063,390.50元,上期为214,644.78元[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15,273,716.57元,上期为249,649,591.33元[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38,740,069.58元,上期为267,072,455.55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42,381,239.73元,上期为295,324,989.45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641,170.15元,上期为 -28,252,533.90元[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上期为50,000,000.00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144,379.58元,上期为52,816,665.14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144,379.58元,上期为 -2,816,665.14元[45][4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98,000,000.00元,上期为88,000,000.00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8,115,123.82元,上期为8,271,834.8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9,884,876.18元,上期为79,728,165.20元[46]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9,087.65元,上期为6,284.79元[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63,108,414.10元,上期为48,665,250.95元[46]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86,261,606.77元,上期为358,387,358.68元[4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349,370,020.87元,上期为407,052,609.63元[46] 成本和费用(环比) - 本期营业总成本3.40亿元,较上期3.35亿元增长1.25%[43]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030,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前10名股东中,李卫平持股比例28.00%,持股数量86,130,000.00股;施慧敏持股比例7.92%,持股数量24,360,000.00股;深圳市雷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07%,持股数量21,750,000.00股[10] - 李卫平与施慧敏为夫妻关系,是公司共同控制人;深圳市雷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系李卫平与其一致行动人李昂城共同持股公司;李卫平与李卫星为姐弟关系,施慧敏与施慧鹏为姐弟关系,均为一致行动人[10][11] 股份回购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6000万元至12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原实施期限至2025年2月1日,后延长至2025年8月1日[11] -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已回购股份1,696,800股,占总股本比例0.55%,最高成交价17.14元/股,最低成交价16.82元/股,支付总金额28,799,972.65元,回购均价16.97元/股[11] - 2021年回购股份方案已实施完毕,节余数量1,269,157股[12] - 前述共计回购股份数量2,965,957股存储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12]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2022年5月26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2] - 2022年5月27日至6月6日,公司对激励对象名单和职务进行公示,未收到异议[13] - 2022年6月13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提交披露自查报告[13] - 2022年7月15日确定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预计未来激励成本8542.50万元,2022 - 2025年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2030.27万元、3627.72万元、2115.69万元、768.83万元[14] - 2022年7月27日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工作[15] - 2023年6月2日调整价格,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价由7.96元/股调为7.66元/股等,预计预留授予激励成本651.50万元,2023 - 2025年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283.67万元、299.51万元、68.32万元[16] - 2023年6月21日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登记工作[16] - 2023年11月27日回购注销308,800股限制性股票,2023 - 2025年首次授予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3478.35万元、2028.58万元、737.17万元[17] - 2024年7月10日回购注销2,644,000股限制性股票,2024 - 2025年首次授予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1353.25万元、491.76万元,预留授予分别为149.75万元、34.16万元[18][19] - 2024年7月26日股东大会通过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指标议案[19] - 2024年8月26日调整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7.66元/股为7.54元/股[20]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 2022年9月13日股东大会通过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议案[22] - 2022年9月14日提交披露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况自查报告[22] - 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调整后,授予股票期权总量由544.00万份调为533.20万份,首次授予激励对象由270人调为216人,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由517.80万份调为507.00万份,预留26.20万份,预计未来激励成本1482.98万元[23] - 2022 - 2025年首次授予股票期权507.00万份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2022年106.55万元、2023年645.83万元、2024年471.01万元、2025年259.59万元[23] - 2023 - 2025年预留授予26.20万份股票期权预计激励成本46.24万元,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2023年10.50万元、2024年25.79万元、2025年9.96万元[24] - 2024年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211名激励对象实际行权股票期权1003300份,行权价格20.07元/份,截至报告期末行权993647股[25] - 2024年3月注销8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未行权股票期权104700份,2023 - 2025年496.53万份首次授予股票期权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2023年632.49万元、2024年461.28万元、2025年254.23万元[26] - 2024年5月注销首次授予208名激励对象1485750份、预留授予29名激励对象131000份股票期权,2024 - 2025年347.955万份首次授予和13.10万份预留授予股票期权有对应股份支付费用摊销[27] - 2024年8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20.07元/股调整为19.95元/股[28] 员工持股计划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拟参加人数不超270人,拟筹集资金不超4590.08万元,股份来源为回购股票不超256.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30910.00万股的0.83%[29]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完成非交易过户,过户股数238.4万股,价格17.93元/股,占总股本0.77% [31] - 2023年8月31日,公司调整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预留份额受让价格,由17.93元/股调至17.63元/股 [32] - 2023年9月21日,公司完成预留份额非交易过户,股数12.2万股,价格17.63元/股,占总股本0.0394%,专户累计持股250.6万股 [33] - 2023年11月29日,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锁定期届满,解锁47.68万股并全部出售,持股降至202.92万股 [34] - 2024年4月25日,因公司层面未达标,收回77.62万股并出售,持股降至125.3万股 [35] - 2023年1月12日,公司拟设立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拟筹资金3106.95万元,股份不超115.5万股,占股本总额0.37% [36] - 2023年3月16日,公司完成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股数115.5万股,价格26.9元/股,占总股本0.37% [37] - 2025年3月13日,公司将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延期24个月至2027年3月13日 [37] 其他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4.86亿,较上年度末增长4.5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5.47亿,较上年度末增长4.03%[4] - 本报告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2.63万[5]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13.98万[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49370020.87元,期初286261606.77元 [4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03761212.72元,期初649071545.19元 [40] - 本期资产总计24.86亿元,较上期23.79亿元增长4.51%[41][42] - 本期短期借款1.69亿元,较上期9529.31万元增长76.85%[41] - 本期应付账款2.63亿元,较上期3.10亿元减少15.20%[4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本期和上期均为0.18 [45]
雷赛智能(00297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21: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雷赛智能,代码002979,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卫平,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曙光社区智谷研发楼B栋15 - 20层,邮编518055[16]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向少华,证券事务代表为左诗语,联系电话0755 - 26400242,传真0755 - 26906927,邮箱ir@leisai.com[1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媒体有《中国证券报》等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18]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979580040,上市以来主营业务和控股股东无变更[19] - 2022年6月公司将注册地址由“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学苑大道1001号南山智园A3栋9 - 11楼”变更为现地址[16]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4] - 公司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等为备查文件[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15.84亿元,较2023年的14.15亿元增长11.93%[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亿元,较2023年的1.39亿元增长44.67%[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亿元,较2023年的1.24亿元增长57.61%[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1亿元,较2023年的0.88亿元增长141.12%[2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4.42亿元、3.32亿元、4.29亿元[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32.54万元,2023年为1412.55万元,2022年为9018.80万元[24] - 2024年OEM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同比下降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上升11.93%[51] - 2024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上升44.67%[51]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15.84亿元,同比增长11.93%,工业自动化业务收入15.78亿元,占比99.63%,同比增长12.03%[57]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0,464,567.18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10,788,169.12元[1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销售费用1.23亿元,同比下降12.19%,管理费用7416.03万元,同比下降4.98%[67] - 研发投入1.95亿元,同比下降7.39%,研发人员数量504人,同比下降0.20%[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报告期内步进系统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0,584.85万元[52] - 报告期内伺服系统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0,873.59万元[52] - 报告期内控制技术类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5,179.38万元,其中PLC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8.16%[53] 各地区表现 - 控制技术类产品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46.68%,华南地区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22.30%[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定锚定“智能装备运动控制”核心赛道,各项经营指标实现提质增效[29] - 公司聚焦“智能装备运动控制”产业,制定“智能制造”主航道+“移动机器人”辅航道战略规划[85] - 2025年公司计划把握进口替代和中低端市场机会,提升竞争力与市场份额[87][88] - 公司将加大经销占比权重,大力发展渠道建设,拓展外资品牌合作伙伴[91] - 公司定位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组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研发[9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行业市场规模 - 公司所处的OEM自动化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下降5%[28] - 2024年中国整体自动化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公司所处的OEM自动化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42]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2026年将达104.71亿元,2035年有望达3000亿元[4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与研发投入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441件,包括有效专利541件,软件著作权196件,国外有效专利12件[44] - 公司多年持续保持营收10%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达12.30%[44] - 报告期研发投入1.9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30%[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荣誉与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荣获金球奖“年度优秀供应链企业”奖项[54] - 公司从2018年起耕耘机器人行业,2023年底成功研发出多种核心产品[5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产品销售与认证 - 公司全线产品已通过CE认证,并推进UL、STO等国际认证[51] - 直销收入8.19亿元,同比下降19.65%,经销收入7.66亿元,同比增长93.12%[59] - 工业自动化生产量441.36万pcs,同比下降1.71%,库存量459.13万pcs,同比增长18.97%[6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3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61%,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7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1.74%[6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益金额为46,807,220.8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9.72%,主要为增值税退税及政府补助且具有可持续性[72]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86,261,606.77元,占总资产比例12.03%,较年初比重减少3.52%,因购买理财产品[7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649,071,545.19元,占总资产比例27.29%,较年初比重增加5.07%,随营收增长且部分客户账期延长[74] - 2024年末存货375,567,050.11元,占总资产比例15.79%,较年初比重减少4.31%,因供应链管理优化存货周转提升[7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1,279,863.80元,本期购买80,995,521.98元,期末82,275,385.78元[7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500,000.00元,期末5,000,000.00元[77]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38,676,516.03元,本期购买22,768,859.85元,期末61,445,375.88元[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限资产账面余额合计612,854,665.71元,账面价值合计594,420,980.33元[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4年公司召开多次董事会会议,如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月2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于3月19日召开等[128] - 第五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时间为2024年1月23日,会议内容为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133] - 第五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2024年召开会议4次,分别为3月8日、4月15日、7月1日[133] - 3月8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内容涉及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达成等多项议案[133] - 4月15日会议涉及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行权期等多项行权条件未成就相关议案[133] - 7月1日会议涉及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等业绩考核指标的议案[133] - 董事会下设各专门委员会均严格按相关规定开展工作,提出意见并一致通过所有议案[13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1420人,其中母公司1128人,主要子公司292人[136]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1420人,母公司及主要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11人[137] - 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488人、销售人员319人、技术人员504人、财务人员24人、行政人员85人[137] - 教育程度方面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86人、本科及大专以上877人、中专及其他451人[137] - 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456509.92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1289726.05元[14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24年5月20日,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权益分派方案,以303699626股为基数,每10股派1.20元现金,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6443955.12元[141] - 按母公司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1,078,816.91元[143] - 本年度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721,107,199.85元[144] - 公司拟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2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5] - 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97,495,964.80元,以其他方式现金分红金额为28,799,972.65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126,295,937.45元[142] - 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77.20%[14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股权激励 - 2022 - 2025年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预计激励成本为8,542.50万元,各年摊销费用分别为2,030.27万元、3,627.72万元、2,115.69万元、768.83万元[148][149] - 2023 - 2025年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预计激励成本为651.50万元,各年摊销费用分别为283.67万元、299.51万元、68.32万元[150] - 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7.96元/股调整为7.66元/股,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7.96元/股调整为7.66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20.37元/股调整为20.07元/股[150] - 2023年11月27日公司完成308,800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手续,2023 - 2025年首次授予719.12万股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3478.35万元、2028.58万元、737.17万元[151] - 2024年7月10日公司完成2,644,000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手续,2024 - 2025年首次授予479.72万股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1353.25万元、491.76万元[152] - 2024年8月26日,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由7.66元/股调整为7.54元/股[153] - 2022年11月3日,授予的股票期权总量由544.00万份调整为533.20万份,其中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270人调整为216人,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由517.80万份调整为507.00万份,预留股票期权26.20万份,预计未来股票期权激励成本为1482.98万元,2022 - 2025年首次授予507.00万份股票期权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106.55万元、645.83万元、471.01万元、259.59万元[156] - 2023年8月31日,预计预留授予26.20万份股票期权未来激励成本为46.24万元,2023 - 2025年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10.50万元、25.79万元、9.96万元[158] - 2024年3月19日,同意为211名激励对象办理第一个行权期的自主行权手续,实际行权的股票期权数量为1,003,300份,行权价格为20.07元/份,截至报告期末,期权行权数量993,647股[159] - 2024年3月25日公司注销8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104,700份股票期权[160] - 2023 - 2025年首次授予496.53万份股票期权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632.49万元、461.28万元、254.23万元[160] - 2024年5月27日公司注销208名首次授予和29名预留授予激励对象的1,616,750份股票期权[161] - 2024 - 2025年首次授予347.955万份股票期权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323.25万元、178.16万元[161] - 2024 - 2025年预留授予13.10万份股票期权的股份支付费用摊销分别为12.89万元、4.98万元[161] - 2024年8月26日调整后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20.07元/股变为19.95元/股[162] - 2024年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期初和期末有股票期权数、新授予股票期权数多为0,累计持有限制性股票数量为36.
具身智能:灵巧手技术与产业链机遇分析(附56页PPT)
材料汇· 2025-04-23 23:05
灵巧手与夹爪的对比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末端执行的最优选择,具有复杂操作和泛化能力,适用于复杂场景[5][11] - 夹爪在工业端已实现批量出货,具有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特性,更适合工业应用场景[10][17] - 自由度是核心差异,灵巧手自由度更高但算法要求更高,夹爪自由度低但操作简单[17][22] - 长期来看两者将共存,灵巧手是终局解决方案但夹爪在特定场景仍有优势[17][22] 灵巧手技术架构 - 驱动模块主流方案为空心杯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响应特性[23][33] - 减速模块主流为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精度更高但成本较高[23][63] - 传动模块主流为微型滚珠丝杠+腱绳方案,实现旋转到直线运动转换[23][71] - 三大模块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不同企业采用不同方案[104][105] 驱动模块技术细节 - 空心杯电机具有体积小、转速高优势,但绕线工艺是量产瓶颈[33][40] - 直流无刷电机成本较低,是降本折中方案但性能略逊[42][44] - 无框力矩电机负载能力强但价格过高,应用较少[45][47] - 三种电机价格对比:无框力矩>空心杯>直流无刷[51][52] 减速模块技术细节 - 行星减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寿命较短[57][63] - 谐波减速器精度高结构紧凑,但成本过高[62][63] - 哈默纳科已实现微型谐波方案在指关节应用[62] 传动模块技术细节 - 腱绳传动自由度高成本低,但存在蠕变问题[75][76] - 连杆传动承载力强可靠性高,但效率较低[81][83] - 特斯拉二代灵巧手采用丝杠替代蜗杆提升精度[119] - 材料研发是腱绳路线主要挑战,UHMWPE是主流材料[78][80] 商业化落地关键 - 触觉传感器对实现精准力控至关重要,技术路线多样[89][90] - 抓握大模型训练可先从夹爪入手再过渡到灵巧手[95] - 本体厂商自制灵巧手成为趋势,掌握核心技术[99] - 传感器和抓取模型是打通商业化最后一环[89][95] 企业布局情况 - 特斯拉两代灵巧手方案演变,二代提升自由度[107][114] - 灵巧智能采用腱绳驱动方案,单指三自由度[125] - 新剑机电采用无框力矩电机+连杆传动[130] - 兆威机电开发直驱方案,三类手指自由度不同[134] - 星动纪元采用空心杯电机直驱方案[138]
雷赛智能:机器人板块波动,ETF吸金强劲
和讯网· 2025-04-21 14:50
快讯摘要 【4 月 21 日,A股机器人概念股午后拉升!】雷赛智能(002979)涨 6.99%,绿的谐波涨超 6.95%,鼎 智科技、信捷电气(603416)、拓斯达(300607)等跟涨,带动机器人 ETF(159770)大涨 2.67%,日内 振幅高超 3%,计算机(159998)涨 2.1%,云计算沪港深(517390)涨 1.75%。消息面上,人形机器人首届 马拉松赛事结束后引发讨论,其表现是"翻车"还是行业进步。这本质是技术突破初期的正常阵痛,当前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验证期向产业化过渡期,发展逻辑与新能源汽车高度相似,后者早期面临续 航短、充电难等质疑,最终在政策、技术与市场共振下爆发。去年 9.24 行情以来,中证机器人指数 9 月 24 日-12 月 31 日累计上涨 39.61%,今年 1 月 1 日-2 月 26 日继续上涨 32.4%,2 月 27 日至今累计下 跌 20.32%,回到年初位置,估值性价比提升,关税扰动减缓,前期调整充分的板块回归投资视野,反 弹幅度或更可观。机器人 ETF(159770)最新规模为 47.52 亿元,近 60 日"吸金"38 亿,净流率高达 243 ...
每周股票复盘:雷赛智能(002979)回购股份进展与计划延长
搜狐财经· 2025-04-04 02:4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雷赛智能报收于52.13元,较上周48.77元上涨6.89% [1] - 本周最高价56.39元(3月27日),最低价47.65元(3月24日) [1] - 当前总市值140.5亿元,在自动化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6/79,两市A股市值排名1123/5140 [1] 股份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1,696,800股,占总股本0.55%,支付总金额28,799,972.65元 [1][2] - 回购均价16.97元/股,最高成交价17.14元/股,最低成交价16.82元/股 [2] - 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价格未超过方案上限25.00元/股 [1][2] 回购计划调整 - 原回购方案于2024年2月2日通过,计划使用6,000万至12,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 [1] - 2025年1月9日公司将回购期限延长6个月至2025年8月1日 [1]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 合规性说明 - 回购时间、数量、价格及交易时段符合深交所《回购股份自律监管指引》要求 [2] - 公司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继续实施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雷赛智能(002979)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4-01 19:20
股份回购计划 - 拟用6000万至1.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价格不超25元/股[2] - 回购期限延长至2025年8月1日[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回购1696800股,占比0.55%[4] - 最高成交价17.14元/股,最低16.82元/股,均价16.97元/股[4] - 支付总金额28799972.65元[4] 后续计划 - 公司将继续实施回购并及时披露信息[5]
雷赛智能(00297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3月20日)
2025-03-20 18:38
公司接待概况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中信建投证券、华福证券、申万菱信基金 [2] - 时间为2025年3月20日,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曙光社区智谷研发楼B栋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向少华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左诗语女士 [2] 公司介绍 - 介绍公司及子公司发展历程、主营业务、近年主要经营情况、核心优势及未来发展规划 [2] 行业趋势 - 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行业内卷加剧,但以AI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加速,政府出台“新质生产力”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政策,创新驱动将引领工控自动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需求回暖,为公司带来结构性发展机遇 [2][3] 公司战略与应对措施 - 公司制定坚守“智能制造”主航道 +“移动机器人”辅航道的第三次创业战略目标,坚持“成就客户、共创共赢”经营理念,推进重点突破实现业务稳定增长 [3] - 深挖既有业务创新潜力,交流伺服产品线搭建“四多”产品架构,PLC类产品全面升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制多款创新产品 [3] - 深耕国内运控领域,布局多元产品体系,借助“工艺 + 工控”营销模式和解决方案式营销思路,推进渠道深度变革,贯彻“渠道为主、直销为辅”战略 [3] - 构建高效流程,以“客户更满意、运营更高效、人效更提升”为目标,激发组织活力,汇聚优秀人才 [3] 产品进展 - 深圳市灵巧驱控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灵巧手组件与解决方案研发应用,产品可用于多类机器人场景,最新发布的DH系列灵巧手解决方案有五大比较优势,3月底将在深圳工业展展出 [4] - 公司基于运动控制技术深耕和相关产品经验,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小脑”)相关产品在研发中 [5] 风险提示 - 新兴领域如AI技术、机器人行业成长周期长,初期需大规模投入,中后期发展和市场开拓有不确定性,存在较大投资风险 [5][6]
雷赛智能(002979):工控、机器人系列报告:发布DH系列灵巧手,以“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
中信建投· 2025-03-17 2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4][8][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DH系列灵巧手解决方案,首款“普及型”灵巧手2025Q2起试产试销,其应用范围不止人形机器人,远期市场规模超千亿 [1] - 相比现有工控产品,灵巧手发挥公司运控优势,附加值和单价高,更接近终端,对渠道依赖度低,市场空间广阔 [1][2] - 公司“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模式升级工业版“步进+伺服+PLC”模式,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1][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布首款“普及型”灵巧手,面向工业自动化等大批量、低成本应用场景,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新品 - 2025年3月13日发布DH系列灵巧手,含11、20、24自由度等多款型号,覆盖多类应用场景 [11] - 首款“普及型”DH116灵巧手具11自由度、标配6个触觉传感器,最大负载40Kg,自重490克,适合工业与商业自动化场景 [11] - DH系列灵巧手标配100MHz的EtherCAT通讯,兼容传统通讯接口,硬件采用无刷空心杯伺服电机等,抓握寿命超100万次 [12] - “普及型”DH116灵巧手2025Q2试产试销,后续还将推出高端型、通用型、旗舰型等灵巧手 [15] - 相比现有工控产品,灵巧手附加值和单价高,更接近终端,对渠道依赖度低,潜在客户明确,市场空间广 [18] 灵巧手应用范围不止人形机器人,远期市场规模超千亿 - 灵巧手是高度灵活的末端执行器,分工具类和抓手类,多指灵巧手模仿人手结构功能 [19] - 以Optimus Gen - 3为例,预计三个阶段灵巧手单只成本分别为3.34万元、2.00万元、1.20万元,人形机器人整机产量达500万台时,灵巧手市场规模达1087.3亿元 [21] - 灵巧手可安装在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种具身智能体,应用于生产、商业服务和家庭服务领域,场景广泛 [25] 从“步进+伺服+PLC”,到“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公司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 - 公司以步进驱动器起家,2024年交流伺服产品市占率提升至3.8%,国产第二,在机器人领域定位为核心零部件等供应商 [26] - 布局包括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空心杯电机及灵巧手、运动控制(通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小脑”研发) [7][26][28] - 公司无框力矩电机已量产,年产能30万台,取得商业订单,供货超万台;空心杯电机达世界一流水平,已量产,年产能12万台 [28] - “关节模组+灵巧手+小脑”模式升级“步进+伺服+PLC”模式,有望赋能toC领域和“泛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成长空间 [7][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2.78、3.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85%、29.48%、27.62%,对应PE分别为71x、55x、43x [8][32] - 考虑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8][32]
雷赛智能(002979) - 关于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延期的公告
2025-03-13 18:30
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情况 - 2023年3月14日,115.5万股非交易过户至专户,价格26.90元/股,占总股本0.37%[2] - 截至公告日,尚持72.03万股,占总股本0.23%[3] 员工持股计划时间安排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原2025年3月13日届满,延期至2027年3月13日[1][3][4] 员工持股计划后续操作 - 延期后管理委员会可择机出售股票,全部出售可提前终止[5]
雷赛智能(002979) -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13 18:30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延期24个月[1] - 存续期延长至2027年3月13日[1] - 《关于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延期的议案》7票同意通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