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洋(300516)

搜索文档
久之洋(300516)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2025-03-27 20:49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34,339,930.21元,同比降30.58%[1] - 2024年净利润30,975,356.85元,同比降62.65%[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141,147,684.07元,同比增337.00%[1] 资产数据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708,219,024.84元,较上年末降2.19%[1] - 2024年末净资产1,287,420,864.44元,较上年末降2.20%[1] 其他数据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060,800元,较上年增91.76%[2] - 2024年应收账款524,887,871.07元,占比30.73%,较年初增6.33%[2] - 2024年管理费用43,295,653.98元,同比降13.14%[5] - 2024年研发费用73,056,965.51元,同比降20.98%[5] - 2024年筹资现金流净额 -63,657,142.86元,同比变动 -177.88%[5]
久之洋(300516)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2025-03-27 20:49
业绩相关 - 2024年公司未发生对外担保、债务重组等事项[8] 会议情况 - 2024年监事会召开会议6次[1] - 各次会议审议报告、换届、选举等议案[1][2][3] 未来展望 - 2025年监事会监督履职,支持职能过渡[13] - 2025年计划列席会议、加强财务监督、参加培训[13]
久之洋(300516) - 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3-27 20:48
会议时间 - 2025年4月22日14:30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现场会议[1] - 2025年4月22日为网络投票时间[1] - 2025年4月16日为股权登记日[3] - 2025年4月17日为现场登记时间[6] 会议地点 - 现场会议地点为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明泽街9号[3] - 现场登记地点为该地址公司董事会办公室[6] 会议议案 - 会议审议10项议案,含2024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等[4] - 第8项议案涉及关联交易,关联股东须回避表决[5] 投票规则 - 非累积投票议案表决意见选“同意”“反对”“弃权”之一[16] - 累积投票议案需填报选举票数[16] - 股东对总议案投票视为对除累积投票议案外其他所有议案表达相同意见[21] 其他信息 - 会议电话为027 - 59601200,邮编为430223[7] - 授权委托期限自签署之日起至本次股东大会结束[15] - 本次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普通股投票代码为“350516”,投票简称为“久洋投票”[21] - 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4月22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22] -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联网投票系统开始投票时间为2025年4月22日9:15 - 15:00[23] - 股东通过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需按规定办理身份认证[23]
久之洋(300516)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3-27 20:48
会议信息 - 第五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3名监事全部出席[1]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以18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0.69元,共派1242万元[6] 议案表决 - 多个议案表决赞成3票、反对0票、弃权0票,部分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4][5][9][10][12][14] 内控报告 - 《关于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议案》表决通过[11]
久之洋:2024年报净利润0.31亿 同比下降62.65%
同花顺财报· 2025-03-27 20:48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多项财务指标较2023年出现下滑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股占比略有变化 并公布了分红送配方案 [1][2][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721元 较2023年的0.4607元减少62.64%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7.15元 较2023年的7.31元减少2.19%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1.91元 与2023年持平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3.71元 较2023年的3.89元减少4.63% [1] - 2024年营业收入5.34亿元 较2023年的7.7亿元减少30.65% [1] - 2024年净利润0.31亿元 较2023年的0.83亿元减少62.65%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2.40% 较2023年的6.47%减少62.91%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2720.72万股 累计占流通股比70.67% 较上期变化-2.67万股 [1]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持有10485.0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58.25% 持股数量不变 [2] - 北京派鑫科贸有限公司持有1755.4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9.75% 持股数量不变 [2] - 张迎宾持有94.9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53% 增持12.50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77.6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43% 减持9.54万股 [2] - 王蕾持有62.7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35% 增持1.79万股 [2] - 廖鲁斌持有58.8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33% 持股数量不变 [2] - 牛方全持有50.7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28% 持股数量不变 [2] - 何文持有47.4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26% 增持0.43万股 [2] - 邓永福持有46.42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26% 减持7.85万股 [2] - 王瑞琦持有41.48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23% 持股数量不变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实行10派0.69元(含税)的分红送配方案 [3]
久之洋(300516)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3-27 20:47
会议相关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应到董事9名,实到9名[1] - 2025年4月22日14:30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29] 议案表决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等多项议案表决通过,部分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2][6][8][9][10][13][14][17][19][20][24][25] - 《关于公司经理层2024年度绩效考评结果的议案》关联董事洪普回避表决,赞成8票[3] - 《关于<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风险评估报告>》等议案关联董事回避后表决通过[22][24]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拟以180,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9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242万元[18] - 2025年度拟向招行、光大、建行申请总额不超25,000万元综合授信[26]
久之洋(300516)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3-27 20:47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30,975,356.85元,母公司净利润25,368,563.08元[7] - 2024年度营业收入534,339,930.21元,上年度769,698,773.66元[10]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10股派0.69元,共派1,242万元[1][8]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98,280,000元,高于年均净利润30%[10][11] 研发投入 - 2024年度研发投入73,056,965.51元,上年度92,455,299.31元[10]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收比例11.79%[10]
久之洋(30051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20: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339,930.21元,同比下降30.58%[3][18][60][65][7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75,356.85元,同比下降62.65%[3][18][60][65] - 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060,80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76%[3][6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147,684.07元,较2023年的 - 59,557,138.35元增长337.00%[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721元/股,同比下降62.64%[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0%,较2023年的6.47%下降4.07%[18]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708,219,024.84元,较2023年末下降2.19%[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7,420,864.44元,较2023年末下降2.20%[18] - 2024年销售费用15,663,688.57元,同比增0.26%;管理费用43,295,653.98元,同比降13.14%;财务费用 -2,678,295.20元,同比降55.47%[83] - 2024年研发费用73,056,965.51元,同比降20.98%[8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34,796,843.09元,同比减少0.66%,现金流出小计493,649,159.02元,同比减少29.33%,现金流量净额141,147,684.07元,同比增长337.00%[8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04,752.72元,同比增长89.62%,现金流出小计64,761,895.58元,同比增长175.69%,现金流量净额-63,657,142.86元,同比减少177.88%[88][90]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65,731,430.45元,占总资产比例21.41%,较年初的310,305,746.89元及占比17.77%增加3.64%[93] - 2024年末应收账款524,887,871.07元,占总资产比例30.73%,较年初的426,133,548.42元及占比24.40%增加6.33%[93] - 2024年末应收票据254,349,422.52元,占总资产比例14.89%,较年初的437,333,287.80元及占比25.04%减少10.15%[94] - 资产减值-10,933,562.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3.55%,信用减值-27,060,827.2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7.78%,其他收益21,820,456.9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86.90%[91]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975,356.85元,母公司本年度实现净利润25,368,563.08元[179] - 2024年度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9,000万元,已达公司注册资本18,000万元的50%,不再计提[1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可供分配利润为667,373,093.09元[177][179]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3,542,740.05元、120,209,608.83元、92,400,206.23元、258,187,375.10元[20] - 公司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275,394.49元、12,487,128.52元、3,385,430.09元、10,827,403.75元[20] - 公司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4,283,273.16元、12,226,318.91元、29,721.75元、9,091,264.63元[20] - 公司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40,913,000.72元、164,914,609.65元、93,826,722.26元、 - 76,680,647.12元[20] 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5,344,778.40元、3,290,013.70元、7,143,531.42元[24]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2023年全球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达107.95亿美元,2020 - 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4%,预测2024年达110.32亿美元,2025年达115.64亿美元[33] - 全球红外光学市场规模预计将以年均12.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近250亿美元[33] - 2019年中国激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00亿元,预计2025年达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39] - 2023年全球激光技术市场规模达892.3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达1420.8亿元人民币[39] - 2023年中国光学元件市场规模为15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3%,预计2024年将达1600亿元人民币[46] - 我国膜产业市场规模由1999年的28亿元增至2023年的4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3%[46] - 2024年全球光学薄膜市场规模为298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达54%[46] 行业发展阶段及技术情况 - 红外行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31] - 新型非制冷氧化钒探测器的噪声等效温差(NETD)已可达到10mK以下[30] - 激光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37] - 激光传感器行业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正从成熟向更高水平发展过渡[37][38] 行业政策情况 - 2024年国家出台政策扶持红外行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34] - 2024年工信部发布新的红外探测器和红外热像仪行业标准[34] - 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激光传感器相关技术及产品[40] 行业产业链情况 - 激光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产品制造、下游应用多个环节[36] - 光学元件是制造光学仪器等核心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41] - 光学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及设备、中游制备企业、下游应用场景[42]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红外热像仪、激光传感器、光学镜头及光学元件和光学星体跟踪器等业务[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红外热像仪涵盖全球已有全产品谱系,包括短、中、长波各种波段等[49] - 公司激光技术专注于信息激光并有限拓展能量激光,在激光小型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9] - 公司在光学膜系和光学镜头方面有超亿元硬件投资,定制特种光学制造竞争优势强[49] - 公司光学星体跟踪器业务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49] - 公司光学元件产品覆盖φ5mm - φ350mm的各类光学平面镜、棱镜、球面透镜及特殊非球面光学元件[53] - 公司星体跟踪器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54] 公司业务经营模式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获取订单方式有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直接获取三种[56] - 公司采购实行客户需求采购为主并辅以预购备料相结合的模式[57] - 公司延续“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对有潜在市场前景产品适当预先投产[59] 公司优势情况 - 公司在红外领域形成“技术 + 工艺”“应用 + 产品”“自主 + 响应”多维一体综合优势[61] - 公司形成“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人才生态环境,具备人才竞争优势[64]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构建两级研发管理体系,技术研发部为一级,装备研究部为二级[55] - 公司积极推进以主流红外传感器为主的红外产品应用拓展,研制多功能观测仪[51] - 公司信息激光突破新型激光器核心关键技术,能量激光聚焦远程激光照明设备应用研究[52]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申请专利50项,获受理4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2项),授权专利5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4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会议报告和科技论文63篇,参与或独立起草制定标准23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68] - 高精度三维视觉测量仪等多个研发项目达到结题验收状态[85] - VOC气体检测等多个项目处于研制中[85] - 2000万高分辨大像元高帧频CMOS相机项目暂时中断[85]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16人,较2023年的119人减少2.52%,占比29.29%,较2023年的29.90%下降0.61%[8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73,056,965.5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3.67%,较2023年的92,455,299.31元减少,占比从12.01%提升[8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营业收入534,283,182.86元,占比99.99%,2023年为769,173,843.90元,占比99.93%,同比减少30.54% [74] - 红外热像仪2024年营业收入255,769,394.96元,占比47.87%,2023年为564,703,084.33元,占比73.37%,同比减少54.71% [74] - 激光测、照产品2024年营业收入170,291,055.20元,占比31.87%,2023年为83,137,656.91元,占比10.80%,同比增长104.83% [74]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营业成本360,308,495.35元,毛利率32.56%,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0.54%,营业成本同比减少31.39%,毛利率同比减少0.52% [75] - 红外热像仪2024年营业成本170,032,952.60元,毛利率33.52%,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4.71%,营业成本同比减少55.59%,毛利率同比减少0.03% [75] - 激光测、照产品2024年营业成本115,087,679.67元,毛利率32.4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8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3.43%,毛利率同比增长10.88% [75] 各业务线产销存数据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销售量4,219台套,生产量4,455台套,库存量667台套,同比分别增长54.43%、60.19%、54.76% [76] 各业务线成本构成数据 -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24年直接材料金额295,354,442.67元,占比81.97%,同比降31.98%[78]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38,454,445.4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2.05%[80]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19,085,193.4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7.09%[81] - 本报告期前五大客户新增客户C,销售额2,903.98万元;新增客户D,销售额2,293.36万元[80][81] - 本报告期前五大供应商新增供应商D,采购额984.28万元;新增供应商E,采购额981.20万元[81]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从加强战略引领等五大方面改善盈利能力[4] - 2025年公司将形成提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规划,包括产业、技术创新等规划[105] - 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五五”布局重要年度,公司将紧盯“基本盘”、强化管理等[106] - 2025年久之洋和中船泓洋要在高端装备制造等战新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开拓市场[107] 公司经营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技术更新与产品开发、人才流失等多种经营风险[110][111][112] - 公司已采取加强通用化设计、优化薪酬体系等措施应对技术和人才方面风险[111][113] - 军品审价具有不确定性,审定价格与暂定价差异可能影响公司收入等[114] - 公司军品业务占比相对较高,采购计划调整会使业绩波动,将加强协调和开拓市场[115] - 公司将强化应收账款跟踪,完善催款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加速回款[116] 公司投资者交流与会议情况 - 2024年4月16日、5月16日和5月30日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等接待市场投资者交流[117]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股东大会,均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12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程序合规[124]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程序合规[125]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4月23日召开,出席率68.28%[137]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
久之洋(300516) -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3-27 20:42
内部控制 - 审计认为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1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合计均占公司合并报表对应总额的100%[14] - 明确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一般缺陷定量标准[16][19] - 内部控制评价基准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2]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56][57] - 公司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58] 制度建设 - 报告期内增设董事长专题会,修订完善多项顶层治理制度[21] - 经会议审议通过,优化完善组织机构并梳理部门职责[22] - 报告期内发布《表彰奖励管理办法(试行)》[25] - 印发《财务管理规定》等多项财务相关制度[31] - 印发《废旧物资处置实施细则》等制度[33] - 修订印发《员工考核管理办法(试行)》[37] 业务决策 - 2024年多次会议审议通过关联交易及投资计划议案[40][42] 其他情况 - 报告期内未发生对外担保事项[44] - 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支出,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已注销[46] - 发布《2023 - 2024版合格供方名录》,开展2024年供方评审工作[49] - 组织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执行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固定资产管理良好[50] - 公司资本为叁仟捌佰贰拾万圆[60] - 展示两个证书编号及发证日期[66][68]
久之洋(300516) - 关于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核报告
2025-03-27 20:42
关联资金往来 - 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母公司)应收票据2024年初往来资金23375.4万,年度累计0.34179万[6] - 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母公司)合同资产2024年初1753.4万,年度累计8172.33万[6] - 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母公司)应收账款2024年初6880.3万,年度累计23831.1万[6] 应收账款情况 - 华中天勤防务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初81.5万,年度累计713万[6] - 久之洋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初32.1万,年度累计464.68万[6] - 船星惯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初24.85万,年度累计7.6万[7]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年度累计19.43万[7] - 船智控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年度累计63万[7] - 久之洋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初1350.9万,年度累计803.58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