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洋(300516)

搜索文档
久之洋(300516.SZ):上半年净利润943.00万元 同比下降43.74%
格隆汇APP· 2025-08-26 21:3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98亿元 同比增长7.5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3.00万元 同比下降43.7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8.93万元 同比下降49.19%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24元 [1]
久之洋: 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3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 采用现场表决和通讯表决相结合方式[1] - 应到董事9名 实际出席9名 会议由董事长郭良贤主持[1] - 会议召集及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1] 半年度报告审议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认为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2] - 报告具体内容披露于巨潮资讯网[2] - 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对议案进行前置审核[2] 子公司高管任命 - 董事会全票通过任命王红勇为中船泓洋科技董事兼总经理[2] - 任命阙俊为中船泓洋科技副总经理[2] - 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2] 关联机构风险评估 - 董事会审议通过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2] - 评估内容包括营业执照 内控制度建设及经营状况[2]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进行前置审核[2] 议案表决结果 - 所有议案均获得高票通过 其中一项议案获6票赞成[3] - 其余议案均获9票全票赞成[2][3][4]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对相关议案进行前置审核[4]
久之洋(300516) - 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制度制定与原则 - 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 - 投资者关系管理原则为合规、平等、主动、诚实守信[4] 沟通内容与方式 - 沟通内容涵盖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信息[5] - 沟通方式有深交所互动平台、公告、股东会等[5][6][7] 信息披露 - 应在指定报纸和网站第一时间披露法定信息[8] 说明会规定 - 特定情形需召开投资者说明会[8] - 可在年报披露后十五个交易日内举行年报业绩说明会[9] - 召开业绩说明会至少提前两日发通知,时长不少于两小时[10] 管理职责 - 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13] - 董事会办公室处理具体事务[13] 活动限制 - 避免在年报、半年报披露前三十日内接受现场调研、媒体采访等[17] 咨询与交流 - 设立专门投资者咨询电话,重大事件开通多部[16] - 通过深交所互动易与投资者交流并及时处理信息[20] 活动记录 - 活动结束后编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次日开市前刊载[23] 特定对象管理 - 与特定对象沟通前要求出具资料并签署承诺书[20] - 接受活动前有权要求特定对象提供提纲并准备回复[18] - 核查特定对象文件需在两日内回复[25] - 持有、控制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及其关联人属特定对象[28] 再融资信息披露 - 实施再融资计划时注意信息披露公平性[22] 制度生效与解释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31] - 制度自董事会会议审议批准后生效[31] 违规处理 - 现场调研、采访承诺人违规公司有权追责[32] 记录表内容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包含活动类别、参与单位等信息[34]
久之洋(300516) - 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董事会秘书任期与聘任 - 董事会秘书每届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4] - 特定情形人士不得担任董事会秘书[4][6] - 离职后三个月内聘任新秘书,空缺超三月董事长代行[6] 董事会秘书职责 - 负责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和股东资料管理[9] - 组织筹备董事会和股东会并负责会议记录[9] 制度生效 - 本制度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生效实施[13]
久之洋(300516) - 累积投票制实施细则(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累积投票制规则 - 公司股东会选举董事实行累积投票制,选一名董事除外,独董和非独董表决分别进行[2] - 股东表决权等于持股数乘以应选董事人数,可集中或分别行使[8] - 投票股东所选候选人数不能超过应选人数[8] 投票有效性 - 股东对候选人表决权总数多于拥有的全部表决权,投票无效;少于则有效,差额视为放弃[8] 当选规则 - 董事候选人按得票总数由高到低排列,位次在应选人数前且得票超出席股东表决权股份总数1/2当选[10] - 2名以上候选人得票相同且拟当选人中最少,全部当选超应选人数需再次选举[10] - 当选董事不足拟选人数,就缺额对不够票数候选人再次投票,仍不够由下次股东会补选[10] 其他要求 - 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应在股东会通知中特别说明[11] - 股东会会议召集人制备适合选票并作说明解释[11] - 选举出现细则未列情况,无法协商按出席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2以上股东意见办理[15]
久之洋(300516)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内幕信息管理机构 - 公司董事会是内幕信息管理机构,董事长为主要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负责登记入档和报送事宜[2] 内幕信息范围 - 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资产总额30%等情况属内幕信息[7]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情况变化属内幕信息[8] - 公司新增借款或对外担保超上年末净资产20%属内幕信息[9] - 公司放弃债权或财产超上年末净资产10%属内幕信息[9] - 公司发生超上年末净资产10%重大损失属内幕信息[9] 信息报送要求 - 涉及内幕信息单位知悉后第一时间告知董秘,两日内报送登记表[3] - 公司应在内幕信息公开披露后五日内将知情人档案报送深交所[13] - 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在内幕信息公开披露后五日内报送深交所[19] 信息核实与保存 - 董事会负责核实《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表》内容,董事长为主要责任人[16] - 内幕信息登记备案材料至少保存十年[18] - 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及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至少保存十年[19] 自查与追责 - 公司应在相关报告和公告后五日内对知情人买卖情况自查[25] - 发现内幕交易等情况,公司应在2个交易日内披露及报送处理结果[25]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等擅自披露信息致损失,公司保留追责权利[25] 其他要求 - 公司需按一事一记方式登记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信息[23] - 公司应督促各主体填写《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表》并汇总[21]
久之洋(300516) - 总经理工作细则(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 高级管理人员每届任期三年,连聘可连任[5] - 因贪污等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不得担任[4] - 担任破产清算公司相关职务且负有个人责任,自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3年不得担任[4] - 担任违法被吊销执照公司法定代表人且负有个人责任,自被吊销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不得担任[4] 总经理候选人披露情况 - 总经理候选人最近36个月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司需披露[5] - 总经理候选人最近36个月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公司需披露[5] 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与义务 -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出现特定情形应30日内解除职务[5] - 总经理列席董事会会议,拟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规章应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7] - 公司建立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另行规定[10] - 总经理应定期向董事会提交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报告[11] - 总经理需向董事会报告重大合同、资金运用和经营盈亏情况[12] - 总经理负责落实董事会投融资运作方案并报告进展[12] - 董事会闭会期间,总经理向董事长报告决议实施等情况[12] - 高级管理人员在特定情形下应向董事会报告并披露信息[12] - 高级管理人员需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14] - 财务总监对财务相关事项负直接责任并监控资金情况[14] - 财务总监应保证公司财务独立并拒绝侵占指令[15] 高级管理人员违规处理 - 总经理与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有禁止行为,违规收入归公司[16] - 高级管理人员履职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17] - 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应做好交接、接受审计并履行义务[17]
久之洋(300516) -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管理规定(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ESG管理规定 - 公司制定ESG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子公司相关工作[2] ESG管理目标 - 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方面明确目标[7] ESG工作机构 - 董事会是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10]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是指导机构[10] - 董事会办公室是统筹组织机构[11] - ESG工作小组是执行机构,内部建沟通协调机制[11][12] ESG议题选择 - 分三方面选择,注重实质性[15] - 动态识别影响,建议题库选重点披露议题[17][18] ESG报告编制 - 遵循重要性、数字化等原则[19] - 覆盖有实质影响活动,范围适配公司[20] - 报告期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4个月内披露[21] ESG报告宣传 - 发布后通过多种渠道宣传[22] ESG信息披露 - 董事长是第一责任人,董事会成员负连带责任[22] - 董事会秘书是直接负责人,办公室是专门机构[22] - 各职能部门和分子公司是主要提供方[22] - 披露应真实、准确等,涉重大事项及时披露[22][24] - 报告违规,责任人受处分并可能赔偿[24]
久之洋(300516) - 风险管理规定(2025年8月)
2025-08-26 21:06
风险管理规定适用范围与原则 - 公司风险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 - 公司开展风险管理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等五项原则[3][4] 管理模式与风险分类 - 风险管理实行公司、控股子公司两级管理模式[4] - 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法律五大类[6] - 按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8] 重大经营风险与组织体系 - 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指对多方有重要影响并可能造成后果的事件[10] - 公司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有“三道防线”[11] 责任与机构设置 - 董事会负责领导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及多项审批[12] - 董事长是风险管理第一责任人[14] - 公司设立风控委员会并履行相关职责[15] 重点管理风险与基本流程 - 公司重点管理战略、市场、财务、运营、法律等五大风险[19] -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收集识别信息、评估、制定实施策略方案、监控预警报告、监督改进[19] 风险信息收集 - 战略风险收集国内外案例及宏观经济政策等信息[21] - 财务风险收集国内外案例及获利、营运、偿债、发展能力指标信息[22] - 市场风险收集产品价格、供需等方面信息[22] - 运营风险收集产品结构、研发等方面信息[22] - 法律风险收集国内外案例及法律环境等信息[22] 风险识别因素 - 公司识别内部风险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25] - 公司识别外部风险关注经济、法律等因素[25] 风险评估 - 风险评估包括辨识、分析、评价三个步骤[27] - 风险对经营目标的影响可从财务损失占税前利润比重等维度判断[28] 风险监控与报告 - 五大风险归口管理部门监测分析风险监控指标,异常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报备[30] -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定期汇总分析风险监控情况,重要异常时向风控委员会报告[30] 风险应对策略与方案 - 公司风险应对策略包括规避、接受、减少、分担风险[32] - 公司针对各类风险或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36] 内控方案与措施 - 公司制定内控方案,对重大风险全流程控制,其他风险控制关键环节[36] - 公司内控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九项[36] 自查与监督评价 - 各职能部门定期自查风险管理工作,报告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38] - 内控审计部门监督评价风险管理工作,报告送董事会或审计与风险委员会[38] 规定修订 - 本规定冲突部分以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准,公司及时修订[40] 风险发生可能性与财务影响标准 - 极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小,平均每5年发生一次[46] - 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小,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46] - 中风险有可能发生,平均每年发生一次[46] - 较高风险很有可能发生,平均每半年发生一次[46] - 非常高风险极有可能发生,平均每季度发生一次以上[46] - 财务影响轻微指小于500万或占上年利润1%以下[46] - 财务影响较小指小于1000万或占上年利润1%-3%[46] - 财务影响中等指小于2000万或占上年利润3%-5%[46] - 财务影响严重指小于5000万或占上年利润5%-10%[46] - 财务影响非常严重指大于5000万或占上年利润10%以上[46]
久之洋(30051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20: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9769亿元,同比增长7.58%[19]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197.6894百万元,同比增长7.58%[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8%至1.98亿元[73] - 营业总收入从1.84亿元增至1.98亿元,增长7.6%[15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至1.98亿元[15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至1.91亿元[1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3万元,同比下降43.74%[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8.93万元,同比下降49.1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24元/股,同比下降43.7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3%,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43百万元,同比下降43.74%[67] - 净利润同比下降43.7%至943.00万元[158]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4.8%至832.65万元[161]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43.7%至0.0524元[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430.04万元[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676.25万元[172]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8,326,518.83元[176]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843万元[1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1.96%至1.37亿元[73] - 公司综合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8.69%下降至30.50%[67]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12.7%至2.00亿元[15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6%至3370.61万元[157]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0.60%至3,371万元[73]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6.8%至1.35亿元[161]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192.07万元[15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6.6%至4973万元[163]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15.1%至1928万元[163]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61亿元,同比增长30.33%[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0.33%至1.62亿元[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3,502.41%至-1.02亿元[7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2.9%至3.745亿元[1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0.3%至1.616亿元[1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02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亿元[16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4.2%至1.76亿元[165]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80.4%至1242万元[1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3.0%至4.083亿元[16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8.2%至203.7万元[164]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长124.2%至713.2万元[16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7.916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8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59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11%[1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65个百分点至23.06%[79] - 应收账款占比增长5.85个百分点至36.58%[79] - 应付账款占比上升5.22个百分点至22.92%[7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13亿元,较期初3.66亿元增长12.98%[14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6.55亿元,较期初5.25亿元增长24.88%[147]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2019万元,较期初2.54亿元下降92.06%[147] - 存货期末余额为2.85亿元,较期初2.45亿元增长16.42%[14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14.12亿元,较期初14.17亿元基本持平[147] - 资产总计从17.08亿元增长至17.92亿元,增幅4.9%[148] - 货币资金从2.85亿元增至3.67亿元,增长28.7%[152] - 应收账款从5.17亿元增至6.53亿元,增长26.3%[153] - 应付账款从3.02亿元增至4.11亿元,增长35.8%[148] - 合同负债从843万元增至5969万元,大幅增长608%[148]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139万元激增至1.01亿元,增长7173%[148] - 流动负债合计从4.17亿元增至5.02亿元,增长20.5%[14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5.98亿元略降至5.94亿元,减少0.7%[154] - 母公司专项储备从498万元增至606万元,增长21.7%[154] 业务线表现 - 光学系统业务收入同比猛增76.20%至5,592万元[75] - 公司产品包括多光谱及红外无人机巡检系统、机场驱鸟系统等均实现场景应用[65] - 公司光学星体跟踪器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52] - 公司光学元件产品覆盖φ5mm-φ350mm尺寸范围[55] - 公司光学薄膜业务覆盖紫外到红外波段[55] - 公司具备高精度三维测量仪和传函仪,性能指标世界领先[55] -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红外热像仪、激光测照器、光学星体跟踪器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技术水平处于国内第一梯队[62] - 公司产品涵盖制冷与非制冷,短波、中波、长波和甚长波等多个波段,在红外警戒、光电火控、光电侦察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63] - 公司在深海光学成像领域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量产供应商之一[63] 研发和技术能力 - 非制冷氧化钒探测器的噪声等效温差(NETD)已可达到10mK以下[29] - 星体跟踪器具有全自主、全天时、小型化特点,测量误差不随时间积累[56] - 公司构建两级研发管理体系,技术研发部承担卡脖子技术研究[57] - 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系列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促进军品任务量增长[64] - 美国MAST星体跟踪器重量42g,功耗69mW[48] 市场和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内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为78.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32] - 军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为50.1亿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3.5%[32] - 民用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为28.8亿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6.5%[32] - 红外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30] - 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规划了2027年、2030年总体目标[33]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34] - 激光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技术优势[35] - 激光传感器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和自动驾驶汽车等[35] - 激光传感器存在生产成本高、对被测物体表面特性敏感等缺点[35] - 2025年中国激光传感器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0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5%[39] - 激光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37] - 2023年中国光学薄膜产业规模已超过430亿元[43] - 2025年中国光学元件产业市场规模预计约3200亿元,2030年预计达5000-5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12%[45] - 2024年中国薄膜产业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2030年预计达3000-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15%[45] - 2030年高端薄膜占比预计从2024年的35%提升至50%以上[45] - 车载激光雷达国家标准GB/T45500-2025于2025年4月25日正式实施[40] - 工业机器人企业采购激光传感器设备可获中央财政补贴[40] - 光学元件全球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美元[43] - 激光传感器在智能家居和医疗健康领域市场渗透率仍较低[38] - 高性能无色玻璃块料进口关税从12%降至8%[46] - 星体跟踪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亿元,2030年达80-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5%-40%[49] - 高端星体跟踪器市场国际巨头占据80%以上份额,产品精度达0.1角秒以下[49] 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22.86万元[23] -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171.61%至931万元[78] - 公司向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采购元器件及探测器的关联交易金额为211.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为1.66%[114] - 公司向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支付房屋租赁费用的关联交易金额为40.71万元[114] - 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为公司部分员工代缴社保的关联交易金额为1,061.5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为28.86%[114] - 公司控股股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向公司借调员工的关联交易金额为135.18万元[114] - 公司关联交易定价原则均采用市场价格,结算方式为银行结算[114] - 日常关联交易中公积金缴纳相关金额为30.595亿元(2025年预计)和10.111亿元(2024年实际)[115] - 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业务期末余额2.28亿元,期初余额3.53亿元,本期存入3.79亿元,支取5.04亿元[119] - 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授信业务总额3亿元,实际发生额67.9万元[120] -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2022年未充分识别并及时披露与控股股东发生的审议之外关联交易及2023年未及时披露类似关联交易,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111] - 公司已就监管处罚事项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向湖北证监局报送了整改报告[111] - 公司承诺加强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确保关联交易及时履行审批程序及披露义务[112] - 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8月25日经第五届董事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9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6]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7]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0]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担保、托管、承包及租赁事项[123][124][125][1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持股58.25%(1.05亿股),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36] - 北京派鑫科贸有限公司持股9.75%(1755.4万股),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3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760户[136] - 个人股东张迎宾持股0.47%(84.08万股),报告期内减持10.89万股[136] - 前十大股东中王蕾持股67.27万股占比0.37%,较上期增持4.5万股[13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5.3万股占比0.31%,较上期减持22.37万股[137] -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持有1.0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为最大无限售股东[137] - 北京派鑫科贸有限公司持有1755.4万股无限售流通股[137] - 股东牛方全通过信用账户持有39.1万股,合计持股50.7万股[138] - 公司总股本为1.8亿股,无变动[134][135]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8亿股,注册资本1.8亿元[180] 利润分配和所有者权益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1]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9元人民币(含税),合计派发1242万元人民币(含税)[1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所有者的利润分配为1242万元[1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所有者的利润分配为633.6万元[172] - 公司向所有者分配利润12,420,000.00元[176]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人民币6336万元[179]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61,904,250.95元[177]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93,981,672.23元[177] - 公司期末其他综合收益为6,064,075.14元[177] - 公司期末盈余公积为90,000,000.00元[177] - 资本公积为人民币3.918亿元[178] - 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911亿元,较期初减少约4493万元[17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3.005亿元,较期初减少约4348万元[178][179] - 盈余公积为人民币9000万元,期内无变动[178][179] - 其他综合收益为人民币254.8万元,期内无重大变动[17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提取额为1639.65万元[1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专项储备使用额为873.81万元[1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8538.32万元[17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42.42万元[172] - 公司2024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699.76万元[171] - 公司2024年年末资本公积为343.46万元[171]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64,915,424.14元[175][176]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增加1,082,307.98元[176][177] - 公司本期提取专项储备1,169,689.38元[177] - 公司本期使用专项储备87,381.40元[177] - 专项储备增加人民币145万元[179] 风险因素 - 公司军品比重较高,面临军品审价及阶梯降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影响[65] - 公司军品业务占比较高,采购计划执行调整风险加大,业绩可能随之波动[93] - 公司应收账款存在延迟支付风险,已加大清理跟踪催收力度并完善催款绩效考核制度[94] - 军品审价存在不确定性,审定价格与暂定价差异可能影响收入、损益及经营现金流量[92]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02] 会计政策和合并报表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标准为影响金额超过100万元或占当期坏账准备转回10%以上[189] - 重要应收款项核销标准为金额超过100万元或占相应应收款项10%以上[189] - 重要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标准为单项账龄超1年且金额大于100万元或占总额10%以上[189] - 合同负债重大变动标准为账面价值变动金额占期初余额30%以上[189]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介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92]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调整或有对价并相应调整商誉[192]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可确认购买日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冲减商誉[19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95]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财务报表[197] - 集团内部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时全额抵销[197]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在合并报表中单独列示[198] - 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下单独列示[198] - 少数股东亏损超过期初权益份额时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98]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98] - 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98] - 丧失控制权时相关其他综合收益按资产处置基础处理[198]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199] - 一揽子交易需满足四项条件中的至少一种[199] - 非一揽子交易各项交易分别按不同原则处理[19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200]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