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久之洋(300516)
icon
搜索文档
中船系指数盘中走强,成分股多数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0:04
中船系指数市场表现 - 中船系指数盘中走强,日涨幅达2.04% [1] - 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久之洋领涨,涨幅为6.86% [1] - 中国船舶、中船防务、昆船智能、中国动力等股票跟涨 [1]
久之洋跌2.02%,成交额4502.3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8.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2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36.87元/股,成交额4502.33万元,换手率0.67%,总市值66.3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9.21%,近5个交易日上涨0.74%,近20日上涨1.10%,近60日下跌0.22%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79万元,大单买入560.41万元(占比12.45%),卖出481.62万元(占比10.70%)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7.58%;归母净利润943.00万元,同比减少43.7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828.00万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像仪55.88%,光学系统28.62%,激光测、照产品14.81%,其他0.6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为1.67万,较上期减少0.74%;人均流通股10804股,较上期增加0.7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5.3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8.77万股 [3] - 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00422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于2016年6月2日上市,主营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短报文概念、军民融合、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航天航空)等 [2]
久之洋: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光电装备制造商之一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2:13
公司业务与技术定位 - 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光电装备制造商之一 [1] - 公司在红外热像仪、激光传感器、光学镜头及光学元件和光学星体跟踪器等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 [1] - 公司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全系列红外热像仪、激光器、光学元件和光学星体跟踪器的能力,并掌握了相应的产品制造工艺 [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对国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高度认同 [1] - 若后续时机成熟,公司可能开展收购等重大事项 [1] - 对于重大事项,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中船系概念涨0.83%,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10
中船系概念板块整体表现 - 截至10月14日收盘,中船系概念板块上涨0.83%,在概念板块涨幅中排名第7位 [1] - 板块内共有8只股票上涨,昆船智能、中船汉光、中国船舶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40%、1.87%、1.73% [1] - 板块内跌幅居前的股票为中船特气和ST应急,分别下跌4.93%和1.20% [1] 板块资金流向 - 中船系概念板块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03亿元 [2] - 板块内6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中国船舶净流入资金居首,达2.64亿元 [2] - 中船防务、昆船智能、久之洋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458.51万元、2001.02万元、674.92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中船防务、昆船智能、中国船舶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10.47%、8.07%和6.36% [3] - 中国船舶当日换手率为1.56%,涨幅1.73% [3] - 昆船智能当日换手率为14.18%,涨幅6.40% [3] 相关概念板块对比 - 在当日所有概念板块中,培育钻石板块涨幅最高,为3.74%,白酒概念板块上涨1.64% [2] - 国家大基金持股板块跌幅最大,为-5.47%,光刻机板块下跌-4.51% [2]
久之洋: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为16784户
证券日报网· 2025-10-10 20:45
证券日报网讯久之洋(300516)10月1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收 盘,公司股东人数为16784户。 ...
其他电子板块10月10日跌1.69%,C云汉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45
板块整体表现 - 其他电子板块在10月10日整体下跌1.69%,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京泉华以10.03%的涨幅领涨,C云汉则以13.55%的跌幅领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京泉华收盘价为20.52元,涨幅为10.03%,成交量为29.84万手,成交额为5.88亿元 [1] - 伊戈尔收盘价为23.00元,涨幅为5.50%,成交量为50.89万手,成交额为11.75亿元 [1] - 创益通收盘价为41.81元,涨幅为3.16%,成交量为7.31万手,成交额为3.07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C云汉收盘价为142.27元,跌幅为13.55%,成交量为8.29万手,成交额为12.16亿元 [2] - 太龙股份收盘价为18.55元,跌幅为8.85%,成交量为27.32万手,成交额为5.19亿元 [2] - 力源信息收盘价为11.38元,跌幅为7.78%,成交量为122.46万手,成交额为14.23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其他电子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1亿元 [2] - 游资资金和散户资金则呈现净流入状态,游资资金净流入2.14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87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香农芯创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16亿元,主力净占比为4.16%,但散户资金净流出2.72亿元 [3] - 伊戈尔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1.70% [3] - 京泉华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16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9.79% [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热成像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成本下探与场景深化,医疗等民用市场成增长主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2 08:51
行业概述 - 热成像设备是一种通过接收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可见热图像的光电设备 能够以非接触方式直观呈现物体的温度分布 [1][2] - 按工作温度可分为需低温制冷的制冷型热成像仪和无需制冷的非制冷型热成像仪 按功能可分为测温型和非测温型 [3] - 行业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 呈现出国产化、智能化与成本持续下探的明确趋势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以红外探测器为核心 非制冷型技术国产化率超80% 成本显著下降 [1][4] - 中游以高德红外、睿创微纳等企业为主导 实现从芯片到整机的全链条整合 [1][5] - AI算法与热成像深度融合使目标识别准确率突破95% 边缘计算实现0.8秒实时响应 [5] - 下游应用覆盖军用与民用两大板块 军用包括红外制导和夜视侦察 民用包括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医疗健康及消费电子 [1][5] 市场规模 - 2020至2024年中国热成像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4% 2024年已达810亿元 [1][6]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1][6] - 2024年军用热成像设备市场规模达275.4亿元 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300亿元 [6] - 预计到2030年热成像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8] 竞争格局 - 国有军工企业主导军用高端市场 上市公司形成中坚力量 [8] - 高德红外2024年营收26.78亿元 睿创微纳营收43.16亿元及净利润6.1亿元 [8] - 企业布局呈现技术驱动与场景深耕并重特征 睿创微纳垄断消费电子与工业市场 高德红外主导军用领域 [9] - 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依托安防渠道优势跨界渗透智慧城市与交通监测领域 [9] 技术发展 - 国产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推动设备向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9] - 像元尺寸持续缩小 探测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显著提高 [9] - AI算法能够对热成像图像进行实时分析 实现自动目标识别、异常检测以及预测性维护等高级功能 [9][10] 应用领域 - 工业领域是市场主力 2024年规模占比约35% 广泛应用于设备故障诊断、能源管理等场景 [5] - 汽车市场在自动紧急制动法规实施和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迎来快速增长 [5][11] - 医疗领域借助热成像设备实现非接触体温监测与慢性病筛查 需求持续提升 [5][11] - 消费电子领域技术逐步融入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 赋能家庭安防与健康管理 [5] 海外市场 - 国产热成像设备凭借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12] - 部分国内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在安防监控、工业检测等方面存在大量需求 [12]
中船系概念下跌0.67%,主力资金净流出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8:27
中船系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6日收盘 中船系概念下跌0.67%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股价上涨的股票仅有3只 包括中船特气上涨2.35% 昆船智能上涨1.15% 久之洋上涨0.11%[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中国船舶下跌3.82% 中船防务下跌2.05% 中国动力下跌1.89%[1][2] 板块资金流向情况 - 中船系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9.36亿元[2] - 8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7只净流出金额超过千万元[2]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净流出7.37亿元 为板块内最高[2] - 中国动力净流出6500.10万元 中船防务净流出4150.30万元 ST应急净流出3856.52万元[2] - 仅中船特气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82.84万元 久之洋净流入56.06万元[2] 行业相对表现对比 - 在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中 中船系与金属钴并列跌幅0.67% 位列跌幅榜第五[2] - 同期涨幅居前的概念板块包括减速器上涨3.72% 人形机器人上涨3.58% 汽车热管理上涨3.28%[2] - 跌幅大于中船系的板块包括猪肉下跌1.93% 养鸡下跌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