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海生物(300653)

搜索文档
正海生物: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目前处于注册发补阶段
证券日报网· 2025-08-06 19:41
产品研发进展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目前处于注册发补阶段 [1] - 预计于2025年年底前获批注册证 [1] 产品技术特性 - 采用钙硅基配方,硅离子具有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化的作用 [1] - 通过三维打印方式成型,实现与自体骨相近的多孔结构 [1] - 为组织提供更优异的成骨环境,具备定制化生产匹配患者需求的潜力 [1] 临床应用价值 - 能够有效引导牙槽骨的修复和再生 [1]
正海生物: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下滑主要受口腔板块的收入下滑影响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6 19:1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出现下滑 主要受口腔板块收入下滑影响 [1] - 口腔修复膜收入同比下滑 因种植市场需求不旺 竞争日益激烈 产品价格走低 [1] - 税率调整对公司整体收入造成压力 [1] 公司战略规划 - 未来将继续深耕优势领域 [1] - 持续孵化新品以争取实现收入的稳健增长 [1] 行业市场状况 - 种植牙市场需求不旺 [1] - 口腔修复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1] - 产品价格呈现走低趋势 [1]
正海生物收盘下跌1.77%,滚动市盈率40.92倍,总市值38.9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17:48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硬脑(脊)膜补片、皮肤修复膜、骨修复材料、活性生物骨等 [1] - 公司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历经20余年的发展,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 [1]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5.14% [1] - 2025年半年报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 [1] - 销售毛利率为83.92% [1] - 截至2025年半年报,共有5家机构持仓公司股票,其中基金3家、其他2家,合计持股1996.97万股,持股市值4.09亿元 [1] 估值指标 - 8月6日收盘价为21.62元,下跌1.77% [1] - 滚动市盈率PE为40.92倍 [1] - 总市值38.92亿元 [1] - 静态PE为28.90倍,市净率4.56倍 [2] 行业比较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53.93倍,行业中值37.81倍 [1] - 行业平均静态PE为50.27倍,市净率4.74倍 [2] - 行业中值静态PE为37.57倍,市净率2.70倍 [2] - 公司在行业市盈率排名中位列第81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为115.25亿元,行业中值为53.82亿元 [2]
正海生物接受多家机构调研 回应业绩变动及新品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1: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7亿元同比减少5.14% 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减少45.97% [1] - 收入下滑主因口腔修复膜收入同比下滑 受种植市场需求不旺、竞争加剧及产品价格走低影响 [1] - 税率调整对公司整体收入造成压力 [1] 产品收入结构 - 脑膜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027.17万元 在辽宁、陕西、河北、山东等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中持续中标 [1] - 口腔修复膜实现销售收入7711.62万元 公司通过精准化营销和头部终端合作稳住市场份额 [1] 研发管线进展 - 新产品口腔修复膜已获证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进入注册发补阶段 [2] - 宫腔修复膜已开展注册工作 乳房补片数据管理有序进行 预计未来2-3年贡献收入增量 [2]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2025年底前获批注册 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可实现定制化生产 [3] 重点产品动态 - 活性生物骨上半年呈现稳步放量 入院数量达目标且销售体量环比持续提升 [3] - 公司将依托活性生物骨产品优势开展品牌建设 进一步扩大入院范围和稳定供货比例 [3] 集采影响 - 脑膜产品在集采中售价下降但销量增长 上半年在四个省际联盟接续采购项目中成功中选 [4] - 各省级联盟集采规则存在差异 但公司保持持续中标态势 [1][4]
正海生物(300653) - 2025年8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6 09: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5.14%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 [3] - 扣非净利润4028.07万元,同比下降46.77% [3] - 每股收益0.26元,同比下降45.83% [3] - 税率调整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3] 产品表现 - 脑膜系列产品销售收入8027.17万元,在多个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中成功中选 [3] - 口腔修复膜销售收入7711.62万元,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需求波动挑战 [3] - 活性生物骨产品稳步放量,入院数量和销量持续提升 [3] - 口腔修复膜新产品获证,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进入注册发补阶段 [3][4] 研发与新产品 - 宫腔修复膜已开展注册相关工作 [4] - 乳房补片产品数据管理有序进行,预计2-3年内贡献收入增量 [4] - 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预计2025年底前获批,具有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化作用 [5] - 活性生物骨具备低剂量、局部高效能特点,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兼备 [5] 市场与战略 - 口腔板块收入下滑主要受种植市场需求不旺和价格走低影响 [6] - 集采导致脑膜产品售价下降但销量增长 [6][7] - 公司正在筹划产品出海计划 [7] - 将继续深耕优势领域并孵化新品以实现稳健增长 [6]
正海生物2025年中报:营收与利润双降,费用占比显著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06 06:17
经营业绩概览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5.14% [2] - 归母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 [2] - 扣非净利润4028.07万元,同比下降46.77%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9042.53万元,同比下降16.57%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985.9万元,同比下降56.5% [2] - 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1644.49万元,同比下降59.44% [2]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83.92%,同比减少3.24% [3] - 净利率24.75%,同比减少43.04% [3] - 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减少45.83% [3] 费用控制与现金流 - 三费总和8698.41万元,占营收比46.31%,同比增加43.77% [4] - 销售费用变动幅度38.87%,因开展精准化营销 [4]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52.52%,因活期利息收入减少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26元/股,同比减少42.05% [4] 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4930.04万元,同比减少48.81% [5] - 应收账款5674.44万元,同比增加0.87% [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126.57%,因到期理财减少 [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48.61%,因分配股利减少 [5] 主营业务构成 - 脑膜系列产品占主营收入42.73%,毛利率88.84% [6] - 口腔修复膜占主营收入41.05%,毛利率85.98% [6] - 其他主营业务占16.19%,其他(补充)占0.03% [6] 发展回顾与展望 - 公司为国内再生医学领域领先企业,专注生物再生材料研发 [7] - 成功孵化多款产品,并在多省份集采项目中中选 [7] - 通过优化销售团队结构和降本增效提升品牌知名度 [7]
营销投入打水漂 正海生物失速
北京商报· 2025-08-06 00:3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 88亿元 同比下降5 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8 57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45 97% [1][2] - 公司连续两年中报净利润下滑 2024年中报净利润下滑21 68% 2025年降幅扩大至45 97% [2] - 扣非净利润0 4亿元 同比下降46 77% 降幅大于净利润 [2] 主营业务分析 - 主营产品为口腔修复膜和脑膜系列 但口腔修复膜收入同比下滑19 38%至7712万元 脑膜系列收入仅增长5 88% [3] - 脑膜系列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 口腔修复膜毛利率也有下降 主要因民营市场价格战和种植牙服务价格规范政策 [3] - 公司已获批13款医疗器械产品 其中9款为Ⅲ类医疗器械 产品覆盖口腔 神经外科 骨科等领域 [2] 销售费用与营销策略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7117 79万元 同比增长38 87% 其中市场推广费增加1028万元 商业支持费增加968万元 [1][3] - 公司将销售费用增长归因于精准营销和学术推广 但高投入未带来业绩增长 [3] 新产品进展 - 活性生物骨("海昱")为国内首款含rhBMP-2的药械组合骨修复材料 2022年获批 2023年上市销售 [4] - 该产品技术壁垒较高 但尚未披露具体销售收入 公司回应称正在推进入院工作 [4] - 行业分析师指出骨修复材料市场竞争激烈 新产品市场培育需要时间 [5] 市场反应 - 截至8月5日收盘 公司股价下跌4 84%至22 01元/股 [6]
正海生物20250805
2025-08-05 23:42
公司概况 - 正海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6 77%[2] 每股收益下降45 83%[2] 主要受增值税税率从3%调整至13%影响[2][1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 87亿元 同比减少5 14%[3] 剔除税率因素后实际小幅增长[14] - 综合毛利率83 1% 较第一季度提升3个百分点 但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36] 核心产品表现 **脑膜系列产品** - 上半年销售收入8 027 17万元[2] 同比增长约6%[17] - 在辽宁 陕西 河北 山东等省级联盟采购项目中成功中标[3][17] - 集采区价格稳定 非集采区表现良好[16] **口腔修复膜** - 上半年销售收入7 711 62万元[2] - 民营市场价格下降明显 公立市场价格稳定[20] - 二代口腔修复膜已获批 性能优于一代膜 但收入贡献暂不明显[20] **活性生物骨** - 成立骨科事业部 团队约20人[4][12] - 经销商网络扩展至1 175家 入院目标200家医院 上半年完成160多家[12] - 单月销量已超千万水平[26] 全年目标销售额4 000万元(同比翻一番)[24] - 临床应用显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 但受DRG费用包约束[22] **钙硅生物陶瓷修复材料** - 处于注册发补阶段 计划2025年底前获批[5][6] - 引入硅元素和3D打印技术 具备定制化生产潜力[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应收账款增至5 671万元 主要来源于医院[28]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 96个百分点 主因活性骨推广投入增加[36] - 研发费用增长 因研发人员数量增加[36] - 库存水平正常 经销商库存周期约1个月[38] 战略与挑战 **市场拓展** - 规划东南亚市场 开始招聘海外销售团队[27] - 活性骨通过开拓新增量市场和空白市场实现增长[30]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增值税税率调整导致收入和利润端直接降低约9个百分点[18][19] - 口腔板块受种植需求不旺和价格下探影响 全年目标实现难度大[7] - 同种异体骨供应未完全恢复 人工骨销量增长[22] **研发进展** - 干细胞项目处于工艺验证阶段 临床前准备工作复杂[9][10] - 股权激励方案2024年底已执行完毕[11] 未来展望 - 目标维持毛利率80%以上 但净利率受降价因素影响[37] - 活性骨计划五年内达到友商1-2亿元出厂价销售额规模[31] - 应对税率调整和行业竞争 坚持全年20%收入增长目标[14][15]
正海生物失速:营收下滑、利润腰斩,营销投入打水漂
北京商报· 2025-08-05 21: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5.14%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5.97%连续两年中报净利润下滑且降幅扩大[2][3][4] -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87%至7117.79万元但高额营销投入未带来业绩增长反而与净利润下滑形成反差[2][5] - 公司主营产品口腔修复膜收入同比下滑19.38%至7712万元脑膜系列虽收入增长5.88%但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5] - 公司新产品"海昱"活性生物骨商业化提速但尚未披露具体销售收入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6][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8784.11万元同比下降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028.07万元同比下降46.77%经营活动现金流4767.29万元同比下降42.05%[3]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下降45.8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7%同比下降3.51个百分点[3] - 总资产9.41亿元同比下降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54亿元同比下降3.98%[3] 主营业务分析 - 公司主营口腔修复膜和脑膜系列产品口腔修复膜收入7712万元同比下滑19.38%脑膜系列收入增长5.88%但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5] - 民营市场价格战白热化叠加种植牙服务价格规范政策落地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5] - 公司已获批13款医疗器械产品其中9款为Ⅲ类医疗器械产品广泛应用于口腔及颌面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5] 销售费用与营销策略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7117.79万元同比增长38.87%其中市场推广费增加1028万元商业支持费增加968万元[5] - 公司将销售费用增长归因于精准营销和学术推广但投入未转化为利润增长[5] 新产品发展 - "海昱"活性生物骨为国内首款含rhBMP-2的药械组合骨修复材料2022年获批2023年上市销售但未披露具体收入[6] - 公司正与经销商合作推进活性生物骨入院工作但市场培育需要时间面临激烈竞争和技术迭代压力[6][7] 市场与行业挑战 - 骨修复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同行及新技术对公司的市场份额构成威胁[7] - 医生和患者对活性生物骨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需长期培育短期内难以显著贡献业绩[7]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5日收盘公司股价22.01元/股下跌4.84%[8]
8月5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8-05 18:20
纽威股份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19.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30.47% [1] - 主营业务是工业阀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 山东海化 - 拟以自有资金23.2亿元取得中盐碱业29%股权 [2] - 主营业务是纯碱、烧碱 [2] 动力新科 - 收到上海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收入确认存在错报等问题 [3] - 主营业务是柴油发动机和重型卡车的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 [4] 红星发展 - 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贵州天柱红星发展新材料有限公司 [5] - 主营业务是钡盐、锶盐和锰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新晨科技 - 取得"一种分布式身份的多源零知识验证方法和系统"发明专利证书 [7] - 主营业务是金融专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设计、提供 [8] 新华制药 - 全资子公司获得非那雄胺片《药品注册证书》 [9] - 主营业务是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工产品销售 [10] 金城医药 - 全资子公司乳糖酸红霉素化学原料药上市获批 [11] - 主营业务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口服及外用制剂以及注射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1] 九洲药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28.71亿元,同比增长3.8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10.70% [12] - 主营业务是医药定制研发和生产(CDMO)服务 [12] 若羽臣 - 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3] - 主营业务是品牌管理、自有品牌及代运营业务 [14] ST诺泰 - 通过巴西卫生监督局cGMP现场检查 [15] - 主营业务是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的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 [15] 正虹科技 - 7月销售生猪1.63万头,销售收入2602.01万元,同比分别增加288.69%、148.12% [16] - 1-7月累计销售生猪7.93万头,累计销售收入1.09亿元,销量同比增加93.17%、销售收入同比增加38.06% [16] - 主营业务是饲料产品、生猪养殖、饲料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6] 长盛轴承 - 股东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788.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5% [18] - 主营业务是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8] 中宠股份 - 上半年营业收入24.32亿元,同比增长24.32% [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42.56% [19] - 主营业务是宠物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 珠江钢琴 - 控股子公司中标白水仙瀑景区经营权项目,中标价为资源使用费起始金额843万元/年 [21] - 主营业务是钢琴及数码乐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21] 严牌股份 - 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2] - 主营业务是环保用过滤布和袋等工业过滤关键部件和材料 [22] 上海建工 - 成功发行15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利率2.29% [23] - 主营业务是以建筑施工业务为基础,设计咨询业务和建材工业业务为支撑 [23] 金地集团 - 7月实现签约金额25.8亿元,同比下降57.70% [24] - 1-7月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97.3亿元,同比下降53.26% [24] - 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和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及运营管理 [24] 陕西煤业 - 7月自产煤销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2.89% [25] - 2025年累计自产煤销量9386万吨,同比增长1.61% [25] - 主营业务是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 [25] 兴业股份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62.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26] - 主营业务是以有机合成树脂为主的功能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26] 人福医药 - 全资子公司HW241045片药物临床试验获批 [27] - 主营业务是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7] 中再资环 - 全资子公司收到1296万元政府补助 [28] - 主营业务是废电的回收与拆解处理和产业园区固体废弃物一体化处置 [28] 中船特气 - 光刻气产品获日本GIGAPHOTON合格供应商认证 [29] - 主营业务是电子特种气体及三氟甲磺酸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0] 仁信新材 - 募投项目"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 [31] - 主营业务是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2] 安科瑞 - 取得"一种基于计量芯片快速响应的电能高精度监测系统"发明专利证书 [32] - 主营业务是中低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32] 博俊科技 - 更换公司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 [33] - 主营业务是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33] 宇通客车 - 7月份汽车销量3219辆,同比下降4.05% [34] - 今年累计销量24540辆,同比增长2.63% [34] - 主营业务是客车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35] 芯联集成 - 上半年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 [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0亿元,同比减亏 [36] - 主营业务是提供从设计服务、晶圆制造、模组封装、应用验证、可靠性测试的一站式系统代工方案 [36] 正海生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下降5.14% [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8.57万元,同比下降45.97% [37] - 主营业务是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7] 南宁百货 - 总经理、副总经理辞职 [38] - 主营业务是商业零售业务 [38] 东风股份 - 拟与东风进出口公司开展海外事业合作 [39] - 主营业务是全系列轻型商用车整车以及动力总成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 [39] 熙菱信息 - 对部分应收账款进行债务重组,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利润总额产生正面影响 [40] - 主营业务是使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打造面向垂直领域行业客户的大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 [40] 南京银行 - 股东南京高科持股比例由8.94%增加至9.00% [41] - 主营业务是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41] 西菱动力 - 将机器人零部件业务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 [42] - 主营业务是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军品航空零部件加工 [42] 绿通科技 - 拟使用超募资金5.3亿元收购江苏大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 [43] - 主营业务是场地电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3] 成都先导 - 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00万股公司股份 [44] - 主营业务是DEL技术相关的药物研发服务 [44] 旋极信息 - 终止投资天地一体数字产业发展基金(天津)合伙企业 [45] - 主营业务是嵌入式系统测试产品及服务,电子元器件测试、筛选及可靠性保证服务 [45] *ST华嵘 - 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 [46] - 主营业务是房屋建筑PC构件所配套的模具、模台以及各类工装货架的生产和销售 [46] 北部湾港 - 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为3016.61万吨,同比增长11.25% [47] - 2025年累计货物吞吐量达2.05亿吨,同比增长10.99% [47] - 主营业务是集装箱和散杂货的港口装卸、堆存及港口增值服务 [47] 长源电力 - 7月完成发电量4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12% [48] - 1-7月累计完成发电量208.19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13% [48] - 主营业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经营 [48] 中恒集团 - 全资子公司以5500万元受让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技术(专利权) [49] - 主营业务是以医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涵盖医药制造、健康消费、医药研发、中药资源、日化美妆、医药流通等领域 [49] 上纬新材 - 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 [50] - 主营业务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51] 贵州茅台 - 累计回购股份345.17万股,占总股本的0.2748%,已支付的总金额为53.01亿元 [52] - 主营业务是茅台酒及系列酒的生产与销售 [52] 雪迪龙 - 拟出资800万元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怀众质谱(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53] - 拟减持不超过635.76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 [54] - 主营业务是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锂盐、硫酸盐、镍电池正极材料、高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3] 芳源股份 - 拟减持不超过332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65% [55] - 主营业务是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锂盐、硫酸盐、镍电池正极材料、高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