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股份(300919)
搜索文档
中伟股份的增长烦恼:前驱体材料“踩刹车”,新能源金属拖后腿
华夏时报· 2025-08-21 08: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23亿元 同比增长6.16% [2] -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下降15.2% [2] - 四系产品销售量超18.8万吨 同比增长33.91% [2][6]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2.77%下降至12.1% 下降0.67个百分点 [2][6] - 营业成本187.42亿元 同比增长6.97% 增速高于收入增长 [6] 产品结构分析 - 三元前驱体上半年收入75亿元 同比减少15% 毛利率18% 对应均价约9万元/吨 单吨利润0.5万元 [6] - 四氧化三钴收入14.5亿元 同比增长30% 毛利率26% [6] - 磷酸铁收入6.7亿元 毛利率-7.3% [7] - 新能源金属业务收入92.73亿元 同比大增44.01% 但毛利率仅7.44% [7] 成本与费用结构 - 期间费用17.25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3.39亿元 [6] - 财务费用5.81亿元 同比增长51.09% 主因汇率变动致汇兑损失增加 [6] - 管理费用5.51亿元 同比增长10.12% 因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 [6] - 研发费用5.45亿元 同比增长20.91% 为加大四大核心材料研发投入 [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4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85.1万吨 同比增长0.7% 全球产量96.3万吨 同比下滑1.7% [5] - 公司三元前驱体产能19.25万吨 占全球份额五分之一 为行业第一 [5] - 前7个月8系三元前驱体均价87642元/吨 同比下降0.8% [3] - 预计下半年高镍三元前驱体价格小幅上涨 但美国"大而美"法案将抑制出口需求 [3] 生产工艺与成本 - 主要采用富氧侧吹法和RKEF两大火法工艺 [7] - 富氧侧吹工艺冶炼成本较RKEF更有优势 [7] - 当前氢氧化镍钴成本约12000美元/镍吨 富氧侧吹高冰镍成本约13000美元/镍吨 火法RKEF高冰镍成本在13500-14500美元/镍吨 [8] - 湿法冶炼氢氧化镍钴成本最低 约7500美元/镍吨(不含费用) 格林美综合成本约8500-9000美元/镍吨 [7] 公司发展历程 - 2014年正式成立 专注于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 [4] - 拥有贵州铜仁、湖南宁乡、广西钦州、贵州开阳四大基地 及印尼、韩国、摩洛哥等海外项目 [4] - 2020年上市后营收快速增长 2024年营收最高超402亿元 [5] - 自2024年起处于增收不增利状态 毛利率持续下降 [5]
每天“失血”2000万元,中伟股份的龙头神话正在崩塌
新浪财经· 2025-08-21 07:42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增长失速、现金流持续流出及核心业务市场份额萎缩等多重困境,行业竞争加剧和技术路线更迭进一步挤压生存空间 [1][3][4][5][11][13][14][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3.23亿元同比微增6.16%,归属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减少15%,扣非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减少14.77% [4] -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2%,连续第四个季度同比下滑,单季营收105亿元同比下滑2.4%环比下降2.3% [1][5] - 核心三元前驱体业务营收74.91亿元同比大跌15%,较2022年同期117亿元峰值萎缩36% [4]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4年销售毛利率12.12%,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跌至12.10%,低于上市初期水平 [7] - 五年半时间经营和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净流出360.48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流出额仍达10.6亿元 [5] 业务与市场 - 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占率从2023年27%下滑至2024年20.3%,行业产量增长停滞(2024年全球产量96.3万吨同比下滑1.7%) [4] -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崛起,2025年1-6月中国动力市场占比达81.4%,全球磷酸铁锂材料产量同比暴增66.6% [5] - 下游客户如宁德时代、容百科技等通过自建产能实现前驱体自供,第三方厂商生存空间被挤压 [5][13] - 研发费用占比从上市初期3.5%降至2025年上半年2.55%,技术壁垒薄弱,头部企业产品差异度不足10% [12][13] 资产与负债 - 存货规模膨胀至102.27亿元占净资产比例50.28%,周转天数同比延长12%至96.3天 [7] - 应收账款激增至51.69亿元同比增加37.6%,回款周期拉长至40.11天 [7] - 资产负债率突破60.60%创三年新高,流动比率1.28和速动比率0.89较2024年同期(1.82和1.34)明显下滑 [8] - 有息负债高达285亿元(短期借款46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75亿元+长期负债156亿元+应付债券8亿元),占归母净资产140% [11] - 公司及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329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62% [11] 行业环境 - 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长(2025年1-6月中国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但三元材料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压缩 [12][13][14] - 行业陷入低技术壁垒、弱客户议价和薄利润空间的困境,成本传导机制失灵 [11][13][14] - 公司在建工程高达60.8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38亿元,加剧行业过剩风险 [14]
中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7.33亿元 同比下降15.2%
犀牛财经· 2025-08-20 1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3 23亿元 同比增长6 16% [1][2] - 归母净利润7 33亿元 同比下降15 20% 扣非归母净利润6 53亿元 同比下降14 77% [1][2] - 基本每股收益0 79元/股 同比下降14 13%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 76亿元 同比增长13 12%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 64% 同比下降0 64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 - 电池材料业务营收96 32亿元 同比下降5 55% 毛利率17 34% [2][3] - 新能源金属业务营收92 73亿元 同比增长44 01% 毛利率7 44% [2][3] - 其他业务营收24 17亿元 同比下降29 90% [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4804 31万元 同比下降4 17% [3][4] - 管理费用5 51亿元 同比增长10 12% [3][4] - 财务费用5 81亿元 同比增长51 09% [3][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7469 4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 2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034 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0 99% [2]
新能源金属销售增加 中伟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213.23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2: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亿元 [1]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新能源金属等销售增加 [1] - 产品销售量超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 [2] 业务布局 - 公司深耕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研发和技术积累 [1] - 已建立起涵盖矿产冶炼技术、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生产设备设计和优化、电池回收的一体化全栈研发平台 [1] - 形成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多元化产品矩阵与技术布局 [1] - 产品应用于动力领域、低空领域、固态电池、智能穿戴、机器人等下游终端 [1] 产业链战略 - 推进产业生态化战略,以材料业务为核心支点,向上游镍、锂、磷等资源延伸布局 [2] - 向下游拓展锂电池黑粉回收业务,构建从资源端到回收端的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业生态体系 [2] - 着力打造品类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镍生态系统 [2] - 深化镍、锂、磷等资源储备,实现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 [2] - 依托柔性工艺路线动态调整镍产品组合,推进经济效益最大化 [2] 研发创新 - 以研发创新与持续技术升级为双引擎,构建覆盖镍系、钴系、磷系及钠系材料的多元研发体系 [2] - 持续优化产品、客户结构,实现镍、钴、磷、钠四系产品出货量正向增长 [2] - 持续保持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 [2] 全球化布局 - 差异化定位各基地战略功能,加速提升全球区域供给能力 [3] - 在印尼以资源优势为导向,布局镍矿资源、冶炼产能及材料产能,打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和全球批量交付能力 [3] - 在韩国与POSCO共同推进前驱体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提升韩国市场客户研、产、销服务效率 [3] - 在摩洛哥与AL MADA合作,推进三元前驱体及其配套原料精炼、磷系材料以及黑粉回收产能项目 [3]
中伟股份:公司目前已推出“9系单晶正极材料前驱体”等多款产品,均通过相关认证并实现几十吨级以上供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8:55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高镍及超高镍材料适用于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种形式的固态电池 [2] - 公司已推出"9系单晶正极材料前驱体"和"超小粒径富锂锰基材料前驱体"产品 均通过认证并实现几十吨级以上供货 [2] - 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聚焦氧化物和硫化物两大技术路线 致力于构建前驱体-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全流程技术能力 [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2024年公司高镍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份额达31.7% 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份额达89.5% [2] - 公司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将随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迎来巨大增长空间 [2] 技术适用性与发展前景 - 固态电池前驱体主要采用高镍及超高镍材料 公司产品全面覆盖主流技术路线 [2] - 通过多款认证产品的量产供货 公司已形成实质性业务支撑 [2]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中伟股份“买入”评级,目标价46元
格隆汇APP· 2025-08-19 15:01
财务表现 - 25H1归母净利润7 3亿元 同比-15 2% 其中25Q2归母净利润4 3亿元 同比-12% 环比+38% [1] - Q2四钴业务贡献利润弹性 三元前驱体业务维持稳定 [1] 产品出货量 - 1H25镍 钴 磷 钠产品总出货量18 8万吨 同比+34% [1] - 预计三元前驱体出货量9 6万吨 四钴1 7万吨 同比持平微增 [1] - 全年预计三元前驱体和四钴总出货量23万吨左右 同比+15% [1] 盈利能力 - 预计全年单吨利润0 6万 吨 有望贡献13-14亿元利润 [1] - Q2镍价走低叠加火法矿成本上涨 NNI项目处于爬坡期 预计金属镍业务仅微利 [1] - 全年金属镍业务预计贡献2-3亿元利润 [1] 市场地位与估值 - 公司为国内第一大前驱体厂商 镍自供率持续提升 [1] - 给予25年25xPE估值 目标价46元 [1]
中伟股份二季度利润环比劲增38% 多元材料矩阵驱动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 [1] -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扣非净利润6.53亿元 [1]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8.24% [1] - 镍、钴、磷、钠四系产品销售量超18.8万吨,同比增长33.91%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镍系材料出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8系及以上高镍材料占比近70%,应用于人形机器人、eVTOL等高能量密度场景 [2] - 钴系材料通过大颗粒化和超高掺铝技术切入高端电子消费与AI终端市场 [2] - 磷系材料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供应链,上半年销量超5万吨,位列行业第二梯队 [2] - NFPP钠电材料实现产业化,适用于大型储能与低温场景 [2] - 研发投入累计36.39亿元(2022年至今),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 [3] - 技术突破包括:超高镍三元前驱体(能量密度230mAh/g,较主流提升12.7%-27.8%)、首款量产NFPP钠电前驱体、4.55V高电压钴系前驱体等 [3] 新兴领域拓展 - 固态电池前驱体实现数十吨级供货,针对硫化物路线开发定制化产品 [4] - 高镍三元与高电压钴系材料为人形机器人提供长续航与高功率密度解决方案 [4] 产业链与全球化 - 构建"资源—冶炼—材料—回收"一体化模式,原料自供与外采灵活切换 [5][6] - 镍产品组合覆盖镍铁、冰镍及电解镍,电解镍品牌在LME和上期所注册 [6] - 海外收入占比50.58%,客户包括LG新能源、特斯拉等全球前十电池厂商 [6] - 印尼、韩国新产线投产增强全球供应能力 [6] ESG与可持续发展 - MSCI ESG评级从BBB跃升至AA级,位列行业第一 [7] - 单位产品碳排放两年内下降23%,镍钴原料100%尽责管理 [7] - "零碳工厂+循环园区"模式覆盖五大生产基地 [7] 行业展望 - 动力电池回暖及固态电池、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将推动新能源材料需求结构性爆发 [8] - 公司通过四系材料协同发展与全球资源协同能力强化竞争优势 [8]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9
东吴证券· 2025-08-19 10:03
宏观策略 - 2025年"创新牛"本质是政策引导下资本定价后产业落地的正向循环,四重"创新"带来流动性和估值的双重改善 [1] - 宏观政策通过财政货币工具锚定产业方向,资本市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价值发现,增量资金提供流动性支撑,最终产业趋势通过技术突破兑现盈利 [1] - 当前A股成交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融资余额超过2万亿创历史新高,保险资金持续增持金融股 [1] - 市场风格大概率沿着长线资金偏好的金融板块和科技产业有趋势的板块继续延伸,包括机器人、海内外算力、创新药等方向 [1]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27.21%,显著跑赢沪深300,科创板动态PE从2024年的45倍修复至2025年的65倍 [36] 海外经济 - 美国7月核心CPI环比结束连续五个月的弱于预期,但数据并未超预期,市场加码押注降息 [2] - 7月PPI在批发贸易服务推动下大超预期,反映关税的影响仍在进行之中 [2] - 预计美联储今年2次降息,分别发生在9、12月;悲观情形下今年或于10月仅降息1次 [2] - 2026年5月美联储新主席上台后,货币政策将更宽松,预计明年将分别有4、5和6次降息 [2] - 美国《大美丽法案》将让未来30年美国经济产出增长较此前基准预期高出+1.21%,2026-2028年美国GDP将分别较此前基准水平高出+1.2%、1.36%、1.51% [39] 中国出口 - 受益于东盟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韧性,以及欧美关税不确定性下中欧贸易的改善,中国下半年出口有望继续超预期 [38] - 预计三、四季度出口增速分别录得5.9%和1.0%,全年出口增速有望录得4.6%,高出市场预期约1.6个百分点 [38] - 对东盟、非洲等地区的出口高增长由新兴市场经济体实际需求所驱动,前7个月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PMI整体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38] - 美欧贸易摩擦下中欧贸易关系缓和,下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仍有望保持一定韧性 [38] 固收市场 - 7月基本面数据显示内生动能依然疲弱,但债市对基本面信息显示出"脱敏"特点 [4]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1.691%上行5.4bp至1.745%,央行保持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 [4] - 预计三季度结构性政策工具或"替代"总量型政策担纲宽松主线 [45] - 财政贴息式"降息"落地,与一揽子金融政策协同配合,从供需两端扩大消费 [45] 行业与公司 科技行业 - 瑞芯微25H1营收20.46亿元,yoy+63.85%,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90.61% [8] - 禾赛科技25Q2营收7.1亿元,同比+53.9%,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161.2% [9] - 道通科技25H1营收23.5亿元,同比+27.3%,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64.1% [10] - 联想集团各项业务将持续受益于AI浪潮,AIDC、AIPC产品、个人及企业智能体将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24] 新能源与材料 - 华友钴业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60/67.5/82.4亿元 [11] - 中伟股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2/20.2/27亿元 [16] - 东方电缆25H1营收44.3亿元,同比+9.0%,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26.6% [29] - 思源电气25H1营收84.97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46% [30] 消费与医药 - 卫龙美味25H1业绩超预期,预计2025-2027归母净利14.6/17.2/19.6亿元 [31] - 小菜园预计未来3年门店数以年化复合增速19%扩张,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0/8.78/11.19亿元 [26] - 昆药集团25H1营收33.51亿元(-11.68%),归母净利润1.98亿元(-26.88%) [17] - 网易云音乐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8.9/23.2/27.5亿元 [19] 高端制造 - 绿的谐波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产品,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3/1.44/2.10亿元 [13] - 奥比中光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0.62/15.1/22.34亿元 [20] - 北特科技25H1营收11.13亿元,同比+14.71%,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45.14% [32] - 继峰股份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21/9.84/13.38亿元 [21]
中伟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19 06: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主要因新能源金属等销售增加 [1] - 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5.2%,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12.32% [1] - 毛利率12.1%,同比下降5.21%,净利率3.3%,同比下降42.73%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17%,因销售人员薪酬减少 [3]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0.12%,因管理人员薪酬及境外财产险增加 [3]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51.09%,因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3] - 三费总额11.8亿元,占营收比例5.53%,同比上升18.87% [1]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105.46亿元,同比下降16.54% [1] - 应收账款51.69亿元,同比大幅上升37.61%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57元,同比上升12.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3.12%,因采购付款现金减少 [3] 资本结构与投资活动 - 有息负债285.08亿元,同比增长5.26%,有息资产负债率达38.19% [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5.9%,因购建长期资产现金减少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4.6%,因取得银行借款净流入减少 [4] 研发与税务表现 - 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20.91%,因持续加大四大核心材料研发投入 [3]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0.92%,因不同税率纳税主体利润结构变化及利润总额下降 [3] 历史业绩与商业模式 - 2024年ROIC为4.76%,低于上市以来中位数7.86%,资本回报率不强 [5] - 公司业绩主要依赖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5] 机构持仓与市场预期 - 农银新能源主题A基金持有654.27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该基金规模76.16亿元,近一年上涨24.38% [7] - 分析师普遍预期2025年全年业绩17.24亿元,每股收益1.84元 [6]
东吴证券:上调中伟股份目标价至46.0元,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8 18:27
核心观点 - 东吴证券上调中伟股份目标价至46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基于公司Q2四钴业务盈利弹性提升 磷酸铁持续减亏 现金流改善及镍自供率增长等积极因素 尽管镍价波动导致盈利预测小幅下调 但公司作为前驱体龙头仍被看好[1][4]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13.2亿元同比增6.2% 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降15.2% 毛利率12.1%同比降0.7个百分点[1] - 25Q2营收105.4亿元同比降2.4%环比降2.3% 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降12%环比增38% 毛利率12.3%同比增0.1个百分点环比增0.3个百分点[1] - 期间费用率优化:25H1期间费用率8.1%同比增1.2个百分点 但Q2费用率7.8%环比降0.5个百分点[3] 业务分项表现 - 前驱体出货量增长:1H25镍/钴/磷/钠产品总出货18.8万吨同比增34% 其中三元前驱体预计9.6万吨 四钴1.7万吨[2] - 四钴盈利显著改善:1H25四钴收入14.5亿元同比增30% 毛利率26%同比升16个百分点 单吨利润约1万元 主因钴涨价推动[2] - 三元前驱体盈利稳定:1H25收入75亿元同比降15% 毛利率18%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 单吨利润维持0.5万元[2] - 磷酸铁高速放量减亏:1H25出货6.9万吨(Q2超4万吨)同比增270% 全年预计15万吨同比翻倍 Q2单吨亏损收窄至500元 合计亏损0.2亿元[2] - 金属镍盈利承压:1H25镍权益自供近5万吨 全年预计10万吨同比翻倍 但Q2因镍价下跌及新产能爬坡仅微利[3]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14.8亿元同比增13.1% 其中Q2达13.7亿元同比增162%环比增1162%[3] - 资本开支收缩:25H1资本开支16.8亿元同比降28% Q2仅5.1亿元同比降55%环比降57%[3] - 存货控制良好:25H1末存货102.3亿元较年初仅增4.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17.2/20.2/27亿元(原预期18.6/24.9/31.9亿元)同比增速17%/18%/33%[4] - 对应PE估值19x/16x/12x 基于25倍PE给予目标价46元[4] - 机构一致性:90天内4家机构均给予买入评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