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材料(301090)
搜索文档
华润材料(301090) - 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26 17:30
资金管理 - 同意用不超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3] - 同意用不超20亿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3] - 募集资金购买产品期限不超12个月[3] 决策授权 - 现金管理有效期自审议通过日起12个月内[4] - 授权总经理在有效期及额度内行使投资决策权[4]
华润材料9月15日获融资买入136.89万元,融资余额5969.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34
公司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下跌1.48% 成交额3786.01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36.89万元 融资偿还269.85万元 融资净卖出132.96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013.07万元 其中融资余额5969.87万元占流通市值0.50%[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 处于低位[1] - 融券余量5.40万股 融券余额43.20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处于较高位[1] - 9月15日融券偿还100股 融券卖出300股 卖出金额2400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2.33万户 较上期减少0.37%[2] - 人均流通股63510股 较上期增加0.37%[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8.17万股 较上期增加179.38万股[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8.96亿元 同比减少17.95%[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28.96%[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1亿元[2] 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71.66万股 较上期增加105.43万股[2] -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162.00万股 较上期增加69.79万股[2] - 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130.78万股 华夏智胜先锋持股118.96万股 均为新进股东[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4日 2021年10月26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及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聚酯产品82.77% 原料及其他17.23%[1]
研判2025!中国PU鞋底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3 10:11
行业概述 - PU鞋底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原料 具有质量轻 耐磨性能好 舒适 保暖 可降解 弹性强 绝缘性好 柔软度佳 美观性好 缓冲性好 尺寸稳定性强等优点 是生产安全鞋 运动鞋 舞蹈鞋 皮鞋 布鞋等鞋底的优势材料[1][3] - 与传统天然橡胶或皮革鞋底相比 PU鞋底解决了国内塑料底和再生橡胶底容易断底以及橡胶底容易开胶的问题 通过添加剂提升耐磨 耐油性 电绝缘 防静电和耐酸碱性能[3] - 主要分为加密聚胺脂底和发泡聚胺脂底 加密型聚氨酯底轻便 软硬适中 手工制造 耐磨耐穿 维修方便 不易开胶断底 发泡型聚氨酯底柔软但不耐磨 不易开胶但一但开胶就无法修理[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PU鞋底行业市场规模为1380亿元 同比上涨15%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1][7] - 市场规模扩大主要受消费者对高品质鞋底产品需求上升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驱动[1][7] - 中国鞋产量2024年达到133.54亿双 同比小幅上涨1.3% 2017-2020年持续下降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4.3% 2021年逐渐恢复后基本维持在130亿双左右[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主要包括异氰酸酯(如MDI TDI) 多元醇(聚醚或聚酯型) 催化剂 发泡剂等原材料 以及浇注机 注塑机 模压成型机等生产设备[6] - 中游为PU鞋底生产制造 负责将上游原材料转化为成品[6] - 下游以鞋类制造为核心 通过成品鞋销往终端消费市场 需求受鞋类细分品类 消费趋势 渠道变化影响较大[6] - 中国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 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 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转型[6] 发展历程 - 1980-1990年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聚氨酯生产技术匮乏 主要依赖进口原料和技术 企业产量有限 产品品质参差不齐[4] - 1990-2000年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内聚氨酯生产技术提升 原材料供应逐渐稳定 企业规模扩大 产量迅速增长 产品品质显著提升 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4] - 2010年至今进入成熟阶段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PU鞋底生产国和消费国 部分企业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但需应对消费者对品质 舒适性和环保性要求提高及市场竞争激烈挑战[4][5] 生产工艺 - 通常采用低压浇注或高压浇注方式进行成型 部分情况采用注射模压[4] - 浇注成型采用低压或高压浇注方式 通过鞋底浇注机将A B组分原液注入模具 经烘道固化成型[4] 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激烈 有众多企业参与 国际知名企业如路博润推出ESTANE® BCX系列TPU材料 密度低 回弹率高 具备长期性能稳定性 科思创等化工巨头有较强竞争力[9] - 国内企业包括安利股份 华峰化学 满裕智能 博润新材等[9] - 华峰化学子公司华峰新材是国内最大聚氨酯原液生产企业 产品应用于鞋材 汽车配件等领域 开发出Serefon生物基鞋材 Linxfon透明鞋底 高弹中底等产品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1.37亿元同比下降11.7%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35.23%[9] - 安利股份主营业务为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及复合材料 应用于功能鞋材等领域 与国际品牌耐克为战略合作伙伴 与安踏 李宁等国内主流体育运动品牌合作基本全覆盖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9亿元同比下降2.40% 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0.91%[10]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通过纳米技术或复合材料应用提升抗磨损性和回弹性 采用智能材料如温度感应材料使鞋底自动调节硬度 3D打印技术实现更精确设计和生产[10] - 绿色低碳材料成为主流 研发生产环保型PU鞋底 如采用生物基原料 再生聚氨酯等材料 减少环境影响 加强废弃物回收和利用[11] -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 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注重颜色 纹理 图案等个性化设计 企业可结合大数据分析开发个性化推荐服务平台 推出限量版和季节性系列[12]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华峰化学(002064) 美瑞新材(300848) 安利股份(300218) 万华化学(600309) 安踏体育(02020) 李宁(02331) 红蜻蜓(603116) 奥康鞋业(603001) 华润材料(301090) 万凯新材(301216)等[1] - 非上市企业包括科思创聚合物(中国) 厦门满裕智能科技 路博润特种化工制造(上海) 泉州市富轶鞋材科技 德州市鑫华博润新材料科技 东莞市广跃鞋业 福特(泉州)鞋材等[2]
华润材料:关于董事会秘书取得任职培训证明并正式履职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12 20:10
公司人事任命 - 华润材料于2025年5月7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聘任李小俊为董事会秘书 [2] - 李小俊由公司董事长提名并经第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通过 [2] - 李小俊任期与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2] 任职资格与履职 - 李小俊已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发的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培训证明 [2] - 其任职资格符合相关规定 [2] - 李小俊自取得董事会秘书培训证明之日起正式履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2]
华润材料(301090) - 关于董事会秘书取得任职培训证明并正式履职的公告
2025-09-12 17:00
人员聘任 - 2025年5月7日公司聘任李小俊为董事会秘书[1] - 近日李小俊取得培训证明,正式履职[2] 联系方式 - 办公地址为江苏常州新北区领航大厦3栋[2] - 联系电话0519 - 85778588,传真0519 - 85778196[2] - 电子邮箱为crcchem@crcchem.com[2]
华润材料:公司无PLA材料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18:33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明确表示无PLA材料生产能力 [2]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通过互动平台询问公司是否涉及PLA材料生产业务 [2] 公司官方回应 - 公司于9月8日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正式否认PLA材料生产相关业务 [2]
华润材料(301090.SZ)无PLA材料生产
格隆汇· 2025-09-08 17:57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明确表示无PLA材料生产能力 [1] 产品结构 - 公司业务范围不包含聚乳酸(PLA)材料生产环节 [1]
华润材料:累计回购约818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8:13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约81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55% [1] - 股份回购最高成交价7.98元/股 最低成交价6.25元/股 [1] - 股份回购成交总金额约5840万元 [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聚酯行业占比99.92% 其他业务占比0.08% [1] - 公司当前市值116亿元 [1]
华润材料(301090.SZ):已累计回购0.55%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2 17:26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8,177,057股,占公司总股本0.55% [1] - 最高成交价7.98元/股,最低成交价6.25元/股 [1] - 成交总金额5,840.19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