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苹果(AAPL)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自研芯片,性能远超预期
半导体芯闻· 2025-11-21 18:49
iPhone 17 N1网络芯片性能表现 - iPhone 17搭载的自研N1网络芯片在Wi-Fi性能上较iPhone 16采用的博通方案实现显著提升,表现堪称"完胜" [1] - 尽管与前代产品同样受限于160MHz信道宽度,但N1芯片在全球所有测试区域的表现均全面超越iPhone 16系列 [1] - iPhone 17系列位列全球Wi-Fi 7智能手机下载速度第二,仅略逊于谷歌Pixel 10 Pro系列,较iPhone 16实现大幅跃升 [2] 技术优化重点与优势 - N1芯片的最大进步体现在"第10百分位速度",即网络连接最慢场景下的表现,有效拉高了Wi-Fi连接的"下限" [2] - 在上传速度上,iPhone 17表现更优,超越Pixel 10 Pro,仅次于小米15T Pro,且显著领先于iPhone 16系列 [2] - 苹果通过内部结构优化、天线设计升级、软硬件深度整合等多重技术改良,实现了对前代产品的体验碾压 [2] 未来技术发展潜力 - 目前320MHz信道的普及度较低,Wi-Fi 7路由器尚未大规模落地,且多国对6GHz Wi-Fi频段的支持仍有限制 [3] - 未来若推出N2芯片,有望进一步解锁Wi-Fi 7完整规格,提升峰值性能并优化低速及老旧网络环境下的连接稳定性 [3]
4 High Dividend Yields up to 20% but Wall Street Keeps Ignoring Them
Investing· 2025-11-21 18:22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筛选了四只被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给予“持有”或“卖出”评级但股息率高达7.9%至20.6%的股票 这些股票因各自面临挑战而被市场忽视 但可能存在逆向投资机会 [1][2] 国家存储关联信托 - 公司是一家自助仓储REIT 在美国37个州和波多黎各拥有1,069处物业 该行业具有抗衰退特性 [3] - 2025年股价已下跌20% 最近一个季度财报显示其收益、核心FFO、同店净营业收入和同店期末入住率均出现下降 [3][4] - 公司面临的问题在同行中普遍存在 表明是行业性挑战而非公司特有 公司历史上一直是强劲的运营商 [4] - 公司预期每股收益中点值为2.20美元 但年度股息支付额为2.28美元 股息支付覆盖趋紧 [5] 亚历山大的 - 公司是一家办公REIT 但资产包括零售和住宅 业务高度集中 租户彭博社在2025年前九个月贡献了60%的收入 [6] - Vornado Realty Trust不仅拥有其约三分之一股份 还负责管理 公司需向其支付管理费和开发费 [7] - 公司一笔3亿美元贷款在延长宽限期后于10月未能偿还 目前正与贷款方商讨潜在的重组方案 [7] - 尽管有问题 2025年总回报率为两位数 表现优于勉强持平的整体房地产板块 [8] - 股息支付覆盖持续恶化 2023年FFO为15.80美元支付股息18美元 2024年FFO为15.19美元支付股息18美元 2025年前三季度FFO为9.84美元已支付股息13.50美元 [13] 罗伯特哈夫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合同人才解决方案、永久安置人才解决方案和Protiviti咨询 其业务是帮助人们就业 [10] - 股价自2022年峰值下跌80% 2025年内下跌约60% 导致股息率从年初的3%飙升至9% 分析师评级中“卖出”和“持有”多于“买入” [11] - 公司CEO引用斯坦福、哈佛和耶鲁的研究 认为AI对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影响被过度夸大 目前对会计和财务人才影响甚微 [15] - 公司预计今年利润将暴跌45%至每股1.34美元 季度股息为0.57美元 年度化后为2.28美元 至少在2026年底前股息将超过收益 [15] 克瑞库特 - 公司是一家工艺用品巨头 提供创意平台 股息率高达20.6% 于2024年7月启动新的半年度股息计划并支付特别股息 [17][18] - 股价自2025年5月以来下跌近25% 所有覆盖该股的分析师均给予负面评级 [19] - 公司预计2025年利润增长超过20% 但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将持平或略有收缩 2026年利润预计将大幅下降 [20][21] - 股息中约16个百分点依赖于不保证的特别股息支付 [22]
Warren Buffett Is Selling Apple and Buying This Brilliant Growth Stock Instead
The Motley Fool· 2025-11-21 18:00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调整 - 伯克希尔哈撒韦在第三季度出售了约4200万股苹果公司股票 使其持仓减少约15% [2] - 尽管进行了减持 苹果公司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大的持仓 占其投资组合的20%以上 [2] - 此次出售股票所获资金被用于建立新的头寸 即增持字母表公司股票 [3] 字母表公司与苹果公司的业务对比 - 苹果公司的业务主要围绕消费级硬件产品 并试图向现金紧张的消费者进行升级销售 但近期未能推出开辟新市场的新设备 [4] - 字母表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广告 但其业务多元化 包括云计算 自动驾驶汽车Waymo 消费硬件 量子计算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投资 [4] - 字母表公司的谷歌搜索引擎已整合人工智能搜索概览 其云计算平台Google Cloud在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 [6] 字母表公司的财务表现与估值 - 字母表公司长期表现出比苹果公司更强劲的增长 且其股票估值更为便宜 [9] - 在8月份交易价格约为每股200美元时 字母表公司远期市盈率约为19倍 而当前价格下的远期市盈率升至26倍 [12] - 尽管估值上升 但考虑到其显著更强的增长和更光明的未来 字母表公司的估值仍低于苹果公司 [12] 投资前景分析 - 字母表公司被证明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 而非失败者 市场对其看法已变得更加乐观 [13] - 除非苹果公司能推出新的创新产品 否则字母表公司增长强于苹果公司的模式不太可能改变 [9] - 字母表公司被认为是市场上最值得购买的股票之一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增持行动也印证了这一点 [13]
集体“抗税”大势已成,游戏厂商终于迎来低抽成时代?
搜狐财经· 2025-11-21 17:27
苹果与腾讯达成新抽成协议 - 苹果自2024年起对腾讯APP内小游戏的内购项目抽成比例降至15%,低于通常的30% [2] - 新协议终结了腾讯通过微信生态设计支付跳转路径以绕开苹果iOS平台内购抽成的做法 [2] 传统渠道高抽成模式面临挑战 - iOS端通常抽成30%,而华为、OPPO等安卓渠道组成的“硬核联盟”长期执行50%的分成规则 [5] - 网易CEO丁磊公开表示中国安卓系统分成50%比苹果贵20%,且不利于行业生态 [5] - TapTap创始人黄一孟曾批评国内安卓渠道分成高且存在安装包被替换的问题 [5] 头部游戏公司寻求降低渠道依赖 - 网易部分强势产品如《梦幻西游》曾争取到与安卓渠道30%的分成比例 [6] - 网易2023年上线的《全明星街球派对》绕开“硬核联盟”,通过官网或抖音等第三方平台分发以规避50%分成 [6] - 米哈游《原神》拒绝上架部分“硬核联盟”应用商店,仅与小米达成开发者占70%的三七分成协议 [6] - 腾讯在2025年与华为达成协议,华为应用市场对腾讯游戏的抽成比例降至10%至20% [6] - 阿里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于2025年1月终止与vivo渠道合作,鹰角网络《明日方舟》上线初期未上架“硬核联盟”渠道 [6] 渠道商面临转型压力 - 苹果对腾讯15%的抽成比例可能对安卓渠道产生示范效应,促使整个行业生态环境优化 [8] - 游戏厂商可通过“应用内建应用”等新型生态以更低成本获取优质流量,挑战传统手机应用商店的价值 [9] - 渠道商的核心竞争力需从“我有流量”转向“我能提供什么独一无二的服务”,以重塑市场地位 [11] 渠道商未来发展方向 - 云游戏可打破手机硬件限制,拓展全场景体验,为渠道商开辟“订阅制+时长付费”的新收入模式 [13] - AI赋能可通过手机系统级AI能力为游戏提供体验优化、研发提效和运营精准化等全链路服务 [13] - 行业正从以“流量入口”为核心的旧渠道时代,转向以“用户体验和生态服务”为核心的新渠道时代 [13]
大佬们先跑了
商业洞察· 2025-11-21 17:23
美股牛市表现与AI驱动力 - 道琼斯工业指数于11月12日冲上48431.57点历史新高,较2023年初上涨46% [4] - 纳斯达克指数于10月29日创下24019.99点历史新高,较2023年初上涨131.25% [4] - 本轮牛市核心驱动力为ChatGPT引爆的AI革命,科技巨头市值大幅增长:微软、苹果市值双双接近4万亿美元,股价翻番;谷歌(ALPHABET-A)涨幅超200%,市值站上3.5万亿美元;英伟达涨幅一度突破1300%,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 [4] 伯克希尔·哈撒韦持仓调整 - 2025年第三季度再度减持15%的苹果股票,单季度持仓市值降幅超百亿美元,但苹果仍为其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超600亿美元 [9] - 同期买入1785万股谷歌(ALPHABET-A)股票,市值43.4亿美元,跻身前十大重仓股 [10] - 换仓操作反映其不愿错过AI盛宴,谷歌同期营收增幅16%高于苹果的7.94%,且谷歌市盈率不到28倍较苹果超过35倍更“便宜” [11][12] 科技公司创始人减持动向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从2025年初至11月18日在88个交易日累计卖出829.7万股,持股数降至7000万股以下,以11月17日收盘价计算减持股票现值15.48亿美元 [16] - 黄仁勋于10月29日股价历史高点212.19美元/股时通过七笔交易卖出2.5万股,其大部分持股归属1995年设立的信托 [16] - 盖茨基金会在2025年第三季度出售1700万股微软股票,持仓降幅65%,微软在其投资组合中占比从27.27%降至13.01% [19] 其他知名投资者操作 - H&H国际投资(段永平相关)在2025年第三季度微幅减持苹果0.82%,同时大幅减持英伟达36.7万股,减持幅度达38.04%,原因为“不便宜了” [23] - 软银孙正义于2025年10月以58.3亿美元售出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实现翻倍收益,此次为第二次清仓英伟达 [23][24] - 软银在2025年3月领投OpenAI的400亿美元融资,计划在年底前成为OpenAI最大股东 [24]
荣耀小米加码,全屋智能大乱战升级:家电巨头才是终极话事人?
36氪· 2025-11-21 15:52
行业格局与核心观点 - 智能家居赛道正涌入更多玩家,手机厂商与家电巨头围绕家庭生态控制权展开博弈 [1][3][4]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品智能”转向“系统协同”,技术标准成熟为跨品牌互联提供基础 [4][18][25] - 未来市场将呈现多方势力共存格局,手机厂商、家电巨头及专业厂商各具优势,难以形成单一垄断 [24][25] 手机厂商战略分析 - 小米通过硬件出货量构建生态,AIoT平台连接IoT设备数在2025年三季度突破10亿台,同比增长超20%,拥有超1亿用户连接至少5台设备 [1][8] - 华为以HarmonyOS为统一操作系统,结合星闪技术,主打“主动智能”和“空间级智能”,目标是将家庭变为“超级设备” [9][11] - 苹果HomeKit生态体验流畅但设备兼容性有限,截至2024年兼容设备数量仅上千级别,远低于亚马逊的百万级别,策略相对保守 [13][15] - 荣耀选择拥抱行业通用协议,适配Home Assistant并支持Matter,定位为设备协调者而非自有生态建设者 [1][16] 家电巨头战略转向 - 美的展示AI智能体,推动“去App化”,让家电具备感知能力以降低对手机控制的依赖 [21] - 海尔通过“三翼鸟”场景方案从卖单品转向卖整体解决方案,如集成橱柜、家电、灯光的智慧厨房 [19] - 格力提出“零碳健康家”概念,将光伏、储能与家电结合,从能源管理维度切入全屋智能 [18] - 传统家电厂商优势在于硬件性能与场景理解,但App体验不佳且协议不同易形成信息孤岛 [21][22] 专业及新锐厂商动态 - 欧瑞博从智能面板转向集成系统,推出整合中央空调、地暖、热水器的智能控制方案 [23] - 绿米聚焦智能家居基础建设,深耕传感器、门锁、智能开关等核心部件 [23] - 追觅以产品覆盖率快速扩张,一次发布会推出三十多款新品,覆盖扫地机、洗烘套装、空调、冰箱等多条品类 [23] 技术发展与市场趋势 - Matter、星闪、Home Assistant等通用协议成熟,缩小了基础设施层与入口层之间的缝隙,提升跨品牌协同能力 [25][27] - 智能家居竞争核心在于设备互联的稳定性与用户体验,而非单一生态的规模 [25][27]
电子行业2026上半年投资策略:AIInfra市场有望高增,端侧创新在路上
东莞证券· 2025-11-21 15:32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电子行业“超配”评级,认为AI基础设施(AI Infra)市场有望高速增长,同时终端侧创新持续演进,为2026年上半年带来投资机遇 [1][6] - 电子行业在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出色,指数累计上涨40.90%,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AI创新周期驱动和传统消费电子需求复苏 [6][15][20] - AI算力产业链(如AI服务器、高端PCB/CCL、钻针)将深度受益于模型厂商算力储备、CSP资本开支高增及主权AI需求释放 [6][33][48][70] - 终端创新方面,iPhone 17系列销售火热,2026年苹果有望推出折叠手机及更高阶AI功能;AI眼镜与AR眼镜出货量预计将快速增长 [6][129][143][152] 行业今年走势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累计上涨40.90%,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涨幅靠前主要受益于AI创新周期驱动 [6][15] - 电子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86%;归母净利润为1,003.33亿元,同比增长33.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61.02亿元,同比增长36.00% [6][20] - 细分领域中,元件子行业涨幅最高,达85.55%;PCB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41%,CCL板块同比增长86.47%,业绩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AI算力需求拉动 [15][20][31] AI Infra市场与算力产业链 - 英伟达指引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开支有望达到3-4万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38%-46% [6][70] - 海外云服务提供商(CSP)资本开支强劲,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四家巨头Q3资本开支合计达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77.05% [48] - AI服务器出货量持续高增,Digitimes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124.9万台,同比增长25.28%,2027年有望达207.8万台 [71]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平台将采用更高规格的PCB(如高阶HDI、正交背板)和CCL材料(如M8.5+/M9),推动产业链价值量提升 [83][87][102] - 用于AI服务器等高端产品的钻针面临量价齐升机遇,高阶AI服务器单主板钻孔数可能超10万个,且钻针寿命因材料升级而显著缩短,需求加大 [121][123] 端侧创新动态 - iPhone 17系列因标准版“加量不加价”及Pro系列功能升级而销售火热,苹果已要求供应链提高日产量,并指引下一季度iPhone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6][129][143] - 2026年被视为苹果创新大年,预计将推出更高阶AI功能及首款折叠手机,有望进一步拉动供应链业绩 [6][129][148] - AI眼镜在RayBan Meta爆品驱动下成为终端必争之地,Wellsenn预测2026年全球AI眼镜和AR眼镜出货量分别有望达到1,800万台和150万台 [6][129] - AI眼镜的核心是SoC,AR眼镜的核心是光学显示系统,相关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将带动供应链需求 [6][129]
Best Buy Canada Black Friday Sale 2025 *LIVE*: Save up to 80% off - Hot Canada Deals
Hot Canada Deals· 2025-11-21 13:24
促销活动概览 - 百思买加拿大启动黑色星期五促销活动,部分商品折扣最高达80% [2] - 促销覆盖消费电子多个品类,包括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智能手表、耳机及家电等 [3] 主要产品折扣详情 - 苹果iPhone 16 Pro Max 256GB解锁版降价250加元 [3] - Roku Select系列75英寸4K QLED智能电视独家降价430加元 [3] - 三星65英寸S84F系列4K OLED智能电视独家降价700加元 [3] - 索尼BRAVIA Theatre System 6家庭影院系统降价400加元 [3] - 惠普15.6英寸笔记本电脑(Intel Core 7-150U)降价300加元 [3] - 联想IdeaPad Slim 3 15.6英寸触控笔记本电脑降价250加元 [3] - 苹果iPad A16 11英寸128GB WiFi版降价100加元 [3] - 三星Galaxy S25 FE 128GB解锁版降价170加元 [3] - 谷歌Pixel 9a 128GB解锁版降价180加元 [3] 影音及游戏产品折扣 - 索尼WH-1000XM4降噪蓝牙耳机降价152加元 [3] - Beats Studio Pro降噪蓝牙耳机降价180加元 [3] - PlayStation 5 Slim数字版游戏机套装降价130加元 [3] - 雷蛇BlackWidow V3机械游戏键盘降价50加元 [3] 家电及生活产品折扣 - 戴森V8 Origin无绳吸尘器降价150加元 [3] - 戴森Airwrap i.d.多功能造型器特别版降价200加元 [3] - 飞利浦800全自动意式咖啡机独家降价550加元 [3] - 博世100系列24英寸嵌入式洗碗机降价550加元 [3] - Heritage红外线蒸汽空气炸锅降价240加元,折扣幅度为80% [3] 其他科技产品折扣 - Garmin fēnix 7 Pro Sapphire Solar智能手表降价620加元 [3] - Starlink Mini Kit降价300加元 [3] - MotionGrey Ergo2电动升降桌降价170加元 [3]
AI泡沫担忧加剧!日韩股市早盘大幅下挫
搜狐财经· 2025-11-21 12:48
全球股市下跌 - 日经225指数下跌超过2.3%,韩国综合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至4% [1] - 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0.84%,标普500指数下跌1.5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86.18点,跌幅2.15% [1] 科技股表现 - 韩国SK海力士股价下跌9%,三星电子下跌5% [1] - 日本铠侠下跌超过12%,软银集团一度下跌超过10%,爱德万测试下跌近9%,东京电子下跌超过5% [1] - 美国AMD下跌超过7%,甲骨文下跌超过6%,英伟达下跌超过3%,亚马逊下跌超过2%,微软下跌超过1%,特斯拉下跌超过2%,谷歌下跌超过1%,苹果下跌近1%,脸书下跌0.19% [1] 市场担忧因素 - 市场对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估值过高的担忧加剧,科技股抛售卷土重来 [1] - 华尔街投资人迈克尔·伯里抨击AI泡沫,指出多家公司存在可疑的收入确认问题,真正的终端需求少得可怜 [2] - 美联储官员担心在通胀仍高企的情况下过度降息的风险,许多官员倾向于反对12月再降息 [2]
千禧年、世坤、Two Sigma等全球顶级量化,走出了哪些中国量化大佬?(附美股持仓)
私募排排网· 2025-11-21 11:36
量化交易行业概况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量化交易在海外主要资本市场成为必不可少的投资工具,目前超过70%的美股交易由算法驱动,且该比例持续上升 [2] - 全球量化交易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其美股三季度持仓已披露完毕,包括千禧年、世坤、Two Sigma、城堡投资、德劭、桥水等顶流机构 [2] - 国内众多海归派量化基金经理源自海外知名量化机构,可分为千禧年/世坤系、Two Sigma系、Citadel系及D.E Shaw系,其中千禧年/世坤系谱写了半部中国量化进化史 [2] 千禧年基金 - 千禧年基金由Israel Englander于1989年创立,2025年管理资产超过700亿美元,自成立以来实现34年中33年正收益,仅2008年金融危机亏损 [3] - 公司实施严格回撤管理机制:投资经理策略出现5%回撤时资金分配减半,累计回撤达约10%时策略清盘且团队通常被解雇 [3] - 被称为"中国量化私募的黄埔军校",国内14位私募基金经理曾任职于此,包括百亿私募诚奇资产创始人何文奇、准百亿私募申毅投资创始人申毅等 [4]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2342.92亿美元,较二季度末2070.76亿美元增长13.14%,前三大持仓为罗素2000ETF看跌期权、英伟达看跌期权、标普500ETF [5] - 三季度大手笔加仓英伟达,持股数量1827.25万股,环比增长126.28%,持股市值34.09亿美元;加仓苹果持股数量701.58万股,环比增长250.45%,持股市值17.86亿美元 [6] 世坤投资 - 世坤投资2007年从千禧年分离,与文艺复兴科技、Two Sigma等齐名全球十大量化公司,核心战略是将Alpha生成工业化,构建包含400万个"alphas"的中央知识库 [7] - 14位中国量化大佬曾任职于世坤投资,包括九坤投资创始人王琛与姚齐聪、百亿私募灵均投资创始人马志宇等 [8]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231.49亿美元,较二季度末201.31亿美元增长14.99%,前三大持仓为苹果、英伟达、微软,持股市值分别约12.99亿美元、12.15亿美元、10.21亿美元 [9] - 三季度对主要科技股加仓,仅减仓谷歌;大手笔加仓埃森哲,持股数量106.07万股,环比增长2070.95%,持股市值2.62亿美元 [10] Two Sigma - Two Sigma由David Siegel和John Overdeck于2001年创立,专注数据科学与先进技术应用,运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分布式计算技术 [11] - 8位中国私募大佬曾任职于Two Sigma,包括百亿量化私募衍复投资创始人高亢、量派投资创始人孙林 [12]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671.74亿美元,较二季度末564.73亿美元增长18.95%,前三大持仓为标普500ETF、金融ETF、日常消费ETF,持股市值分别约6.80亿美元、5.83亿美元、4.90亿美元 [13] 城堡投资 - 城堡投资由肯尼斯·格里芬于1990年创立,2025年管理资产约650亿美元,截至2024年底累计费后净回报超659亿美元,全球对冲基金排名第一 [15] - 做市规模在美股市场位居前列,35%美国上市零售交易通过其平台执行,日均处理近4100亿美元交易,覆盖超11000家美国上市证券和16000家场外交易证券 [15] - 7位中国私募大佬曾任职于城堡投资,包括百亿量化私募锐天投资创始人徐晓波 [16]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6571.49亿美元,较二季度末5759.55亿美元增长14.09%,前三大持仓为标普500ETF看跌期权、纳斯达克100ETF看跌期权、标普500ETF看多期权,持股市值分别约273.13亿美元、265.78亿美元、184.14亿美元 [17] AQR资本管理 - AQR成立于1998年,管理规模达1592亿美元,投资策略涵盖长短仓、套利、股权、全球宏观等,核心原则为系统化方法、多样化投资和Alpha技艺 [23] - 国内百亿量化私募喜岳投资创始人周欣曾任职于AQR核心Alpha模型研发部,喜岳投资于今年10月管理规模首次突破百亿 [24]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1559.99亿美元,较二季度末1208.84亿美元增长29.05%,前三大持仓为英伟达、微软、苹果,持股市值分别约40.91亿美元、31.98亿美元、27.55亿美元,且均有加仓 [24]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成立于1982年,管理规模超650亿美元,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被誉为"量化交易之父",其大奖章基金在多次市场危机中表现卓越 [30]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757.53亿美元,二季度末为751.71亿美元,前三大持仓为Palantir、英伟达、Roblox,持股市值分别约15.63亿美元、10.50亿美元、9.54亿美元 [31] - 三季度大幅加仓谷歌,持股数量260.67万股,环比增长超百倍,持股市值约6.06亿美元 [31] 德劭集团 - 德劭由计算机科学家David Shaw于1986年创立,员工超1300人,被誉为"量化分析之王",将高性能计算与严谨数理方法应用于市场定价 [37] - 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1771.62亿美元,二季度末为1410.59亿美元,前三大持仓为英伟达、微软、纳斯达克100ETF看跌期权,持股市值分别约47.64亿美元、38.45亿美元、37.46亿美元 [38] - 三季度唯一减仓科技股为苹果,其余如英伟达、微软、博通均加仓;首度建仓纳斯达克100ETF看跌期权,持股624万股,持股市值37.46亿美元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