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苹果(AAPL)
icon
搜索文档
8月29日早餐 | 人民币汇率大涨
选股宝· 2025-08-29 07:5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道指收涨0.16%,纳指收涨0.53%,标普500收涨0.32%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谷歌A收涨2.01%,亚马逊涨1.08%,苹果、微软、Meta Platforms至多涨0.57% [1] - 英伟达收跌0.79%,特斯拉跌1.04% [1] 美国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上修至3.3% [2] - 美国上周首申失业金人数小幅下降至22.9万,续请人数降至195.4万,均低于预期 [2] - 美联储理事沃勒支持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 [5] 科技行业动态 - 马斯克旗下星链全球用户突破700万 [2] - xAI推出Grok Code Fast 1编程模型,目前只支持API访问 [3] - OpenAI发布GPT-Realtime,AI Agent进入超逼真对话时代 [4] - 华为云算力规模同比增长接近250%,使用昇腾AI云服务的客户从321家增长到1714家 [12] 国内政策动向 - 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8] - 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8] - 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十几项产业政策 [8]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部署推进会 [9] - 9月1日起所有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必须打标识 [14] 人民币汇率变化 - 离岸人民币汇率大涨约300点,突破7.12元,为2024年11月6日以来首次 [12] - 人民币升值幅度远超美元贬值幅度 [12] 半导体行业表现 - 中芯国际上半年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晶圆代工业务收入4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4.6% [17] - 中微公司上半年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20] - 寒武纪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50亿元至70亿元 [20] - 我国学者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光电融合集成技术的自适应、全频段、高速无线通信芯片,传输速率大于120Gbps [15] 券商业绩表现 - 中信证券上半年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 [20] - 国金证券上半年净利润11.11亿元,同比增长144.19% [20] - 中信建投上半年净利润45.09亿元,同比增长57.77% [20]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北京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于2025年3月揭牌,是国内首个综合性机器人训练设施 [14] - 美国OpenAI公司、谷歌公司均采购了石景山训练场的数据 [14] 市场热点题材 - 人民币升值利好交运、有色、石化、机械、家电、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 [12] - 华为产业链具备重要程度高、国产化空间大、政策显著支持等特征 [13] - 2025年中国AI算力市场达1200亿元,UE8M0 FP8技术新增240亿元有效算力供给 [13] 上市公司创新高 - 隆扬电子涨幅20.01%,核心概念为铜镜 [19] - 天孚通信涨幅20%,核心概念为CPO [19] - 豪恩汽电涨幅20%,核心概念为机器人 [19] - 中芯国际涨幅17.45%,核心概念为国产芯片 [19]
全新Air型号将登场 iPhone17系列外观将迎大改
每日商报· 2025-08-29 07:06
新品发布信息 - 苹果将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秋季新品发布会 主题为"前方超燃" [2] - 预计发布全新超薄iPhone 17 Air 支持卫星连接的新款Apple Watch以及AirPods Pro 3 [2] - iPhone 16系列机型可能将在官网下架 [2] iPhone 17系列产品细节 - iPhone 17 Air将取代Plus机型 机身厚度5.5毫米 为迄今最薄iPhone [3] - iPhone 17 Air配备6.6英寸屏幕 4800万像素摄像头 电池容量2800mAh 比iPhone 16减少20% [3] - iPhone 17 Air将取消物理SIM卡 采用eSIM通信 但国行版可能保留物理SIM [3] - iPhone 17标准版将搭载6.3英寸120Hz高刷屏 新增紫色和绿色配色 [3] - iPhone 17 Pro Max厚度从8.25毫米增加至8.725毫米 以容纳更大电池 [3] 设计变更 - iPhone 17 Pro系列后置摄像头将改为横向矩形排列 贯穿左右 [4] - Pro系列将采用铝制框架 背面采用全新铝制加玻璃设计 [4] - 这是自iPhone 11系列后摄像头阵列的首次重大改版 [4] 定价策略 - iPhone 17 Air起售价949美元 iPhone 17起售价799美元 [5] - iPhone 17 Pro起售价1049美元 比上一代贵50美元 [5] - iPhone 17 Pro Max起售价1199美元 与上一代持平 [5] 市场表现与挑战 - 苹果股价今年累计下跌约15% 表现逊于英伟达和微软等科技巨头 [6] - 下跌主因是AI推进缓慢 无法及时兑现承诺 [6] - 国行iPhone 15 Pro系列和iPhone 16系列用户仍无法体验苹果AI功能 [6] - iPhone系列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 远不及预期 [7]
苹果(AAPL.US)警告英国新规:将危及用户隐私与安全,并阻碍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1:35
英国移动市场改革 - 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提议将苹果和谷歌标注为具有战略市场地位 因其在移动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 [1] - 该机构要求两家公司加强应用分发领域的竞争 最终决定将于10月公布 [1] 市场份额分布 - 谷歌安卓系统在英国市场占据61%市场份额 苹果iOS系统占38% [1] - 谷歌运营Play商店和Chrome浏览器 苹果运营App Store和Safari浏览器 [1] 苹果公司立场 - 苹果警告英国推行的欧盟式规则将损害用户和开发者利益 [1] - 公司认为改革将削弱隐私与安全保护 阻碍创新能力 并被迫向外国竞争对手免费提供技术 [1]
马斯克起诉苹果和OpenAI
财富FORTUNE· 2025-08-28 21:03
马斯克此前发帖暗示,苹果操纵系统不利于ChatGPT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包括其旗下xAI开发的聊天机 器人Grok。如今,在这份由xAI及其另一家公司X Corp联合提交的诉状中,他详细罗列了大量指控,意 在通过诉讼获得经济赔偿,并寻求法院禁令制止这些被指控的非法行为。 这场"双管齐下"的法律攻势将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事件串联起来,试图将苹果与OpenAI一年前的合作 重新解读为一场遏制竞争的密谋——而这一切正发生在一场或将堪比2007年iPhone发布的技术变革之 中。 埃隆•马斯克本周一针对苹果和OpenAI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iPhone制造商苹果与ChatGPT开发商 OpenAI合谋阻碍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平竞争。 这份向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提交的61页诉状,兑现了马斯克两周前发出的威胁。当时,他指控苹果在 iPhone应用商店的人工智能应用排名中,不公正地偏袒OpenAI及其ChatGPT。 诉状宣称:"这是两个垄断势力的一次联手,目的是确保它们继续主导这个由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技术 ——人工智能——迅速驱动的世界。" 根据诉状的描述,苹果认为人工智能将对其未来成功构成"生存威胁",因而促使其与OpenAI合 ...
M3/M4 Mac上跑Linux“破灭”?Asahi Linux又一核心开发者官宣退出:告别苹果,转战英特尔
36氪· 2025-08-28 20:28
似乎不再执着于让 Linux 跑在新款 Mac 设备上,Asahi Linux 项目的又一位核心人物 Alyssa Anne Rosenzweig 于今日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告别苹果生 态系统,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加入英特尔团队,围绕 Xe-HPG 架构展开工作。 消息一出,引发开源社区的热烈讨论。有人送上祝福,期待她的新征程;也有人隐隐担心,这是不是意味着在 M3、M4 芯片的 Mac 上跑 Linux 的梦想将 愈发遥远。 那 Alyssa 究竟是何方神圣?她的离开会对 Linux 运行在苹果 M 系列芯片上的项目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中写驱动,进入大学即获得正式工作 翻开 Alyssa 的个人博客主页,映入眼帘的自我介绍相当简洁:一位专注图形驱动的开发者,同时也是软件自由的忠实拥护者。 殊不知,Alyssa 在图形驱动和编译器开发方面已经积累了整整七年的经验。而当这一切开始时,她还只是一个学生;即便到现在,她也不过才本科毕业 两年。 回看她的成长历程,早在 2017 年,高中时期的 Alyssa 就独立启动了一个实验性项目——Panfrost,这是一个早期的开源 Mali 驱动研究项目。 它的目标是为 ...
李善友:为什么是乔布斯?
36氪· 2025-08-28 20:22
核心观点 - 企业需通过价值升维实现破界创新 避免在巨头主导的维度内竞争[3][7][8] - 建模是关键方法 需识别要素背后的维度并通过维度相乘实现升维[4][10][14] - 乔布斯是典型代表 其通过软硬一体化、人机合一、科技人文结合等二维模型实现创新[17][19][21] 建模方法论 - 要素是基本组成部分 维度是要素运行的先验规定性[5] - 要素相加属于一维创新 维度相乘属于二维创新[10] - 需从经验层面上升到逻辑层面才能识别维度[5][23] 价值升维实践 - 在前人建立的X轴价值基础上增加新Y轴维度[14][16] - 乔布斯案例:将硬件与软件维度结合形成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17] - 乔布斯案例:在计算机维度上增加人的维度创造个人计算机[19] - 乔布斯案例:将科技与人文维度结合形成独特产品理念[21] 模型验证标准 - 逻辑三洽是判断模型有效性的标准:自洽/它洽/续洽[24][25][26][27] - 人类逻辑模型进步三阶段:逻辑自洽→逻辑失洽→逻辑变革[28][29][30] 行业应用启示 - 中国制造业需从白牌维度升级到品牌维度 关注用户情感需求[21][23] - 品牌建设核心是触及用户真实需求而非单纯产品性能[23] - 创新需关注人文精神与用户共鸣而非单纯技术创新[21][23]
苹果A20芯片首发台积电2nm工艺:价格大涨
国芯网· 2025-08-28 20:12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8月28日消息,苹果明年推出的A20芯片首发采用台积电2nm工艺,这颗芯片将被应用到iPhone 18系列上。 据供应链消息,台积电将在下一季度提升2nm工艺的产能,每片晶圆售价高达3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如此,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仅苹果一家就占据了"近一半"的产能。 为满足客户需求,台积电宝山和高雄工厂的月度计划产能已经提速,由于4nm和3nm工艺的产能订单已排至2026年底,即便面临关税、 汇率波动及成本上升等挑战,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仍有望超出预期。 供应链人士指出,尽管市场上曾有观点认为台积电的竞争对手有实力抢夺订单,但台积电并未受到影响,仍在按计划推进工艺路线。 根据台积电的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的新竹宝山20厂和高雄22厂将成为2nm工艺的关键基地,并在2025年开始量产。苹果占据了台积电 近一半的2nm芯片产能,高通紧随其后,之后是AMD、联发科、博通和英特尔。 报告还提到,即便2027年有更多企业采用2nm工艺,苹果仍将是台积电2nm工艺的主要客户,且2nm工艺头两年的采用规模将超 ...
李善友:为什么是乔布斯?
混沌学园· 2025-08-28 19:58
核心观点 - 企业必须通过价值升维和二维建模来定义独特价值 避免在巨头主导的维度内竞争 实现破界创新 [3][11][23] - 乔布斯是价值升维的典范 通过软硬一体、人物合一、科技人文结合等二维模型重新定义行业 [25][29][31] - 建模需从经验层上升到逻辑层 通过维度相乘(非要素相加)实现业务升维 并持续通过逻辑三洽验证模型有效性 [9][14][41] 价值定义与建模 - 企业需回答"创造的独一无二价值是什么" 否则即使短期盈利也难以持续 [1][7] - 建模依赖要素(事物基本组成部分)和维度(要素运行的先验规定性如X/Y轴) [9] - 要素只能相加 维度可以相乘 二维模型(X轴×Y轴)可实现大创新 如马车相加无法得到火车 [14][15] - 需为自身业务建模 否则将活在他人定义的维度中丧失自由度 [11][12] 升维方法论 - 升维是在行业现有价值维度(X轴)上增加新维度(Y轴)形成二维结构 非全盘否定旧价值 [23] - 案例:乔布斯在硬件(IBM)和软件(微软)之外构建"软硬一体化"模型 [25] - 案例:在计算机(computer)基础上增加人(person)维度 创造个人电脑(PC)并坚持"人物合一" [29] - 案例:将技术(皮克斯软件硬件)与人文(故事)结合 提出"科技与人文十字路口"理念 [31] - 升维需聚焦关键点:找到行业现有价值维度 并增加一个新维度 一次升维已属重大突破 [27] 模型验证与演进 - 模型有效性通过逻辑三洽判断:自洽(模型内部一致)、它洽(与其他模型无矛盾)、续洽(能容纳新信息) [41][42][43][44] - 人类逻辑模型进步三阶段:逻辑自洽(整顿现有信息)→逻辑失洽(新信息导致旧模型失效)→逻辑变革(建立新模型) [45][48][50] - 建模需在逻辑层而非经验层进行 看不见的维度决定可见要素 [9][39] 行业应用启示 - 中国制造业可基于供应链优势(X轴)增加品牌化(Y轴)维度 通过打动人心实现价值升维 [33] - 品牌需触及用户真实需求(touch真用户) 实现心灵共振而非仅刺激多巴胺 [33] - 英伟达通过软硬结合二维模型构建壁垒 使AMD难以竞争 [26]
Canalys: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9%至2870万部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9:15
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不含俄罗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至2870万部,为全球表现最差区域市场[1] - 市场受消费者支出谨慎及经济前景受限影响,需求持续受压[1] - 行业预计到2026年市场将重回增长,主要受益于低端设备更换需求及AI应用成熟,但长期增长预期温和,预计至20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1.7%[7] 厂商竞争格局 - 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达87%,创历史新高,反映品牌差异化与规模对盈利模式的重要性[5] - 三星以1030万部出货量稳居榜首,但同比下滑10%,主因欧盟生态设计法规导致Galaxy A06未能上市[1] - 苹果以690万部出货量排名第二,同比下降4%,iPhone 16系列稳定表现部分抵消产品组合缩减压力[1] - 小米以54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三,在意大利市场同比增长超50%[1] - 摩托罗拉出货150万部同比下降18%,荣耀出货90万部同比增长11%[1] 渠道动态与竞争 - 电信运营商、零售商、电商平台及直销渠道(D2C)为争夺用户展开激烈竞争[5] - 直营渠道和开放市场渠道逐渐蚕食运营商市场份额,消费者选择直营渠道主因直接品牌互动及客户服务,开放市场渠道则因价格因素[5] - 运营商仍是厂商重要市场进入途径,并在推动5G和eSIM智能手机普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5] 法规与库存影响 - 欧盟生态设计与能效法规于2025年6月下旬生效,厂商提前备货意愿未实现,因渠道拒绝承担过多库存[3] - 大型运营商要求产品组合中的设备需提前数月符合法规标准[3] - 当前健康渠道动态为下半年市场增长奠定基础,新品发布将推动行业争取积极增长回报[3]
Air一出,Plus退场:苹果第四款iPhone,能翻身吗?
36氪· 2025-08-28 18:34
产品发布信息 - 苹果将于北京时间2025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秋季发布会 主题为"Awe dropping"(中文"前方高燃")[1] - iPhone 17 Air作为第四款iPhone机型亮相 厚度仅5.5毫米 重量145克 配备6.65英寸LTPO OLED屏幕并支持120Hz ProMotion刷新率[1][7] 产品定位策略 - 苹果第三次尝试填补标准版与Pro版之间的市场空白 此前mini系列因电池续航问题失败 Plus系列因定价尴尬未能成功[2][3][4] - Air系列定位差异化竞争 不追求性能与影像极致 主打"极致轻薄"设计理念 目标客群为高审美感知用户[5][7][13] - 起售价949美元(约合人民币6900元) 较标准版iPhone 17(799美元)溢价18.8% 定位中产取舍市场[10] 技术规格与妥协 - 电池容量传闻为2800-3000mAh 在120Hz高刷与5G网络下可能重现电量焦虑问题[8] - 采用单摄设计 主摄4800万像素广角镜头 前摄2400万像素 影像能力显著低于多摄旗舰竞品[8] - 仅支持eSIM功能 国内二三线城市存在网络覆盖与使用体验风险[9] 市场竞争分析 - 当前iPhone 16系列国内销量2982万台中 Plus机型仅82.6万台 不足Pro Max机型十分之一[3] - 主流旗舰机型持续增重(如Galaxy S25 Ultra达218克 iPhone 16 Pro Max超220克) Air的145克重量形成逆向差异化优势[13] - 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延长 用户更注重实用价值而非感官新鲜感 轻薄设计能否形成持续吸引力存疑[14] 战略意义 - Air是苹果对产品趋同化的突破尝试 通过极致差异化制造新刚需[16][17] - 成功则成为产品线第四极 失败则作为轻薄技术前哨为后续机型铺垫[17] - 标志着从"尺寸加减法"转向工业设计重构的产品策略反转[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