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时美施贵宝(BMY)
icon
搜索文档
21亿→111亿美元,跨国药企“转手”中国创新药,谁赚了?
第一财经· 2025-06-03 22:29
跨国药企交易 - 百时美施贵宝与BioNTech达成BNT327双抗药物交易 潜在总额达111亿美元 包括15亿美元首付款 20亿美元非或有性周年付款及7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4] - BNT327是抗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 已进入多项三期临床试验 覆盖1000多名患者 适应症包括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 [6] - BioNTech通过两次收购从中国普米斯生物获得BNT327全球权益 总成本约20.05亿美元 转手后价差达90.95亿美元 [6][7] 国产创新药授权争议 - 市场质疑普米斯生物将BNT327以不足21亿美元授权给BioNTech是否低估价值 行业人士指出交易价格受当时临床阶段风险和市场竞争环境影响 [8] - PD-1/VEGF双抗赛道价值重估源于康方生物同类药物"头对头"击败默沙东K药 跨国药企加速布局该领域 [9] - 百时美施贵宝收购BNT327被解读为对现有PD-1产品O药的市场防御策略 不同企业资产估值存在显著差异 [10] 中国创新药交易趋势 - 2024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达94笔 总金额519亿美元 首付款41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11] - "Newco"模式兴起 即通过中间商转手授权资产 BioNTech与普米斯交易为此类典型案例 [11][12] - 行业认为中国药企跨国谈判能力待提升 随着临床数据积累和信任度增强 未来直接交易价格有望提高 [12][13] 双抗药物技术价值 - PD-1/VEGF双抗通过同时阻断免疫检查点和血管生成通路 理论上可提升抗肿瘤效果 被视为下一代免疫治疗基石 [9] - 该赛道爆发性增长源于其临床突破潜力 可能重塑PD-1/L1单抗市场竞争格局 [8][9]
深度|不到21亿美元出售的国产创新药,又被跨国药企百亿美元拿下,谁赚了?
第一财经· 2025-06-03 20:02
交易概述 - BioNTech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潜在总额111亿美元的交易,涉及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BNT327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 [1][3] - 百时美施贵宝将支付15亿美元首付款,2028年前支付20亿美元非或有性周年付款,BioNTech还有资格获得高达76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3] - BNT327是一款抗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正在进行多项三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超过1000名患者 [3] 交易背景 - BNT327最初由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普米斯生物研发,BioNTech通过两次收购获得全球权益 [3][4] - 第一次收购发生在2023年11月,BioNTech获得海外市场权益,支付5500万美元首付款和超1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4] - 第二次收购发生在2024年11月,BioNTech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股权,可能额外支付1.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4][5] - 两次收购潜在总交易额20.05亿美元,转手给百时美施贵宝后潜在总额达111亿美元,价差高达90.95亿美元 [5] 行业动态 - PD-L1/VEGF双抗赛道变得火爆,因其疗效数据可能战胜曾经的"全球药王"K药 [6] - 2024年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通过临床试验数据"头对头"展现超过默沙东K药的潜力,掀起全球交易热潮 [7] - 中国License-out交易自2020年爆发,2024年达94笔,总金额519亿美元,首付款41亿美元 [7] 交易模式分析 - 普米斯与BioNTech的交易是典型的"Newco"模式,即通过中间商转手 [8][9] -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与跨国药企打交道时间较短,经验有限,中间商在跨国药企中的信任度更高 [9] - 随着中国创新药企能力提升和谈判能力加强,跨国药企可能愿意开出更高价格 [9]
未知机构:创新药旗手炸裂BMS和BioNTech其从中国购买PDL1xVEGF双抗-20250603
未知机构· 2025-06-03 09:4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 - **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MS)、BioNTech、普米斯、三生制药、辉瑞、康方生物、千红制药、恒瑞医药、新诺威、信立泰、泽璟制药、长春高新、舒泰神、华纳药厂、益方生物、科兴制药、百济神州H股、信达生物、百利天恒 [1][3][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坚定看好国内二代IO双抗主线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持续重点推荐创新药板块,国产创新药出海有望加速并持续加强 [1][3][4][5] - **论据**: - 6月2日百时美施贵宝和BioNTech达成合作,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收购自普米斯的双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BNT327,BMS支付15亿美元首付款,2028年前支付20亿美元非或有性周年付款,BioNTech有资格获高达76亿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验证中国PD1/VEGF资产稀缺性和巨大价值 [1][2] - 三生制药和辉瑞就707达成重大BD合作 [3] - 康方生物HARMONi研究显示,AK112联合化疗针对EGFR突变NSCLC患者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风险比0.52,p值小于0.0000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大幅降低48%,且海外数据成功复现国内研究结果,验证康方生物国内临床研究高质量 [3][4] - 中国临床试验医生水平提高、监管要求严格,创新药临床质量和信誉受海外药企认可 [4] - 在EGFR - TKI耐药NSCLC领域,全球首创的PD - 1/VEGF双抗AK112成为首个实现PFS显著获益且OS呈积极趋势的免疫疗法,标志中国创新药在机制设计上全球引领 [4]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更低、临床速度更快、创新能力更强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建议关注的创新药板块标的,新增千红制药有翻倍空间,还包括三生制药、康方生物、恒瑞医药、百利天恒、百济神州H股、信达生物等,A股还有新诺威、信立泰、泽璟制药、长春高新、舒泰神、华纳药厂、益方生物、科兴制药等 [1][5] - AK112作为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PD - 1/VEGF双特异性抗体,已在中国获批用于EGFR - TKI耐药NSCLC以及一线NSCLC治疗 [3]
深夜,美钢铁股暴涨!特朗普宣布加税!
证券时报· 2025-06-02 23:1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道指跌0.43%,纳指跌0.25%,标普500指数跌0.30% [1] - 道琼斯指数向下跌破42000点,最新报41964.54点,日内下跌0.72% [1] 美国制造业与贸易 -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5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8.5,连续第四个月萎缩 [3] - 进口指数下降7.2个点至39.9,为有记录以来最大月度下滑之一,跌至16年来最低点 [3] - 出口指数降至五年来的最低水平,供应商交货指数攀升至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预订量连续第四个月萎缩,订单积压以2022年9月以来最慢的速度缩减 [3] 钢铁行业与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把进口钢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 [3] - 钢铁股Cleveland-Cliffs涨23.3%,Steel Dynamics涨12.5%,Nucor涨13.5% [3] 生物制药行业并购与合作 - BioNTech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111亿美元合作协议,股价上涨12.3% [4] - 生物制药公司Blueprint Medicines同意以约95亿美元被赛诺菲收购,股价上涨26.3% [4]
BMY's Opdivo SC Gets EU Nod for Multiple Solid Tumor Indications
ZACKS· 2025-05-30 00:46
欧洲批准Opdivo皮下制剂 - 欧洲委员会批准Opdivo(nivolumab)皮下制剂用于多种实体瘤适应症,覆盖欧盟27国及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 [1] - 皮下制剂与重组人透明质酸酶(rHuPH20)联合使用,适应症包括单药治疗、联合化疗或cabozantinib等先前已批准的成人实体瘤 [2] - Opdivo成为欧盟首个且唯一获批的PD-1抑制剂皮下制剂,该组合在美国已以Opdivo Qvantig品牌上市 [3] 临床数据支持 - 批准基于CheckMate -67T研究数据,显示皮下制剂与静脉注射(IV)版本在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上具有可比性 [4] - 研究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皮下制剂组客观缓解率为24%,高于IV组的18% [6][7] - 皮下制剂达到非劣效性主要终点(Cavgd28几何平均比2.10,Cminss为1.77),安全性特征与IV版本一致 [7] 公司股价与行业表现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17%,同期行业跌幅为5.4% [3] - Opdivo已在美国和欧盟获批作为单药或与Yervoy联合治疗多种癌症 [8] 生物科技行业其他公司表现 - 拜耳(BAYRY)2025年每股收益预估从1.19美元上调至1.25美元,股价年内上涨43.2% [10] - Lexicon Pharmaceuticals(LXRX)2025年每股亏损预估从37美分收窄至32美分,股价年内下跌5.3% [11] - Amarin(AMRN)2025年每股亏损预估从5.33美元大幅收窄至3.48美元,股价年内上涨16.4% [12]
Bristol Myers Loses 20.7% in 3 Months: Buy, Sell or Hold the Stock?
ZACKS· 2025-05-29 22:21
股价表现 - 百时美施贵宝(BMY)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下跌20.7%,同期行业指数下跌9.6%,表现逊于行业和标普500指数[1] - 年初表现良好但近几个月持续下滑,尽管一季度业绩超预期且上调年度收入指引[3][4] 核心产品挑战 - 血液稀释剂Eliquis(与辉瑞合作)一季度销售额下降4%,主因美国Medicare Part D政策调整,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售将回升[5] - 主力产品Revlimid、Pomalyst、Sprycel和Abraxane持续受到仿制药冲击[4] 新药管线进展 - 新药Opdualag、Reblozyl(与默克合作)和Breyanzi成为收入稳定关键,Reblozyl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治疗中表现突出[6] - 免疫肿瘤药Opdivo皮下注射剂获FDA批准,欧盟批准其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7][8] - CAR-T疗法Breyanzi因适应症扩展和产能提升持续增长,Camzyos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市场表现强劲[9] - 精神分裂症新药Cobenfy获FDA批准,为数十年来首创新机制疗法[10] 研发管线挫折 - Camzyos治疗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III期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11] - Cobenfy作为辅助治疗的III期ARISE研究结果未达统计学显著性阈值[1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121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长期债务达461亿美元[13] - 远期市盈率7.16倍,低于行业平均14.70倍和历史均值8.56倍[14] 盈利预测 - 2025年EPS共识预期从6.75美元上调至6.89美元,2026年预期维持6.08美元不变[16] - 60日内Q1/Q2预期微降0.6%/0.57%,全年预期上调2.07%[17] 投资价值 - 高股息率(5.29%)对现有投资者具有吸引力[18] - 新药组合有望抵消仿制药冲击但需时间验证[16][1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BMY) Bernstein 41st Annual Strategic Decision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5-29 06:50
公司背景 - Chris Boerner自2023年11月起担任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首席执行官 [5] - 公司自2023年底以来一直专注于应对专利到期(LOEs)带来的短期挑战 [5] - 目标是在本十年末成为医药行业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5] 行业动态 - 当前医药行业正处于多事之秋 存在大量值得探讨的话题 [4] - Bernstein第41届年度战略决策会议专门设置了生物制药专题讨论环节 [1] 会议安排 - 会议采用炉边谈话形式 结合预先提交和现场提问的混合模式 [2] - 参会者可通过Pigeonhole平台扫码提交问题 [2]
Bristol-Myers Squibb(BMY)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9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一季度约有16%的业务增长,且持续稳定增长,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多次超预期并上调目标 [6] - 2024年公司宣布实现10亿美元成本节约并进行再投资,今年宣布额外20亿美元成本节约计划,目标是将其转化为利润,目前已在实现今年10亿美元成本节约的道路上取得良好进展 [8][9][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创新业务 - CoBINFI产品是三十年来首个新作用机制药物,上市反馈良好,有稳定增长趋势 [59][60] - MELVIXion在房颤治疗领域需展现出至少与Factor Xa类药物相当的疗效和更好的出血安全性,目前相关研究进展良好,有三个平行3期试验正在进行,将在未来18个月陆续公布结果 [79][80] 传统业务 - Opdivo皮下注射剂型上市,公司预计美国市场有30% - 40%的业务可转化为该剂型,欧洲市场也将聚焦于业务转化 [81][8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行业整体每月进入美国的产品数量相比其他时期增长了300%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公司目标是在本十年末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具体通过三方面实现:聚焦现有业务增长、推进后期管线研发、加强财务纪律 [5] - 业务发展注重内外创新资源整合,交易需具备财务、科学和战略合理性,更倾向于能在本十年后期推动增长、具有领先地位或最佳表现的产品或技术 [54][55][56] 行业竞争 - 行业面临诸多外部压力,如关税、政策改革等,但也充满创新机遇,公司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创新药物投资机会 [12][101][10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行业外部环境复杂,但自身能控制的是专注内部业务执行,保持财务纪律和灵活性以应对变化 [13][14][36] - 对于外部压力,如政府机构变化、关税和行政命令,公司会积极应对,与政府建设性合作,同时认为行业未来会更加重视运营效率和财务纪律 [14][18][21] - 公司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相信通过现有战略执行,能够在本十年末实现成为行业增长最快公司之一的目标 [1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3年末进行了三次收购,包括Karuna、Raze Bio和与Systimmune的合作,目前已完成整合和部分产品上市 [57] - CoBINFI的ARRISE研究虽未达预期,但对其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长期潜力无影响,且该产品在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有多项研究正在进行 [60][61][63] - 公司有15项注册数据预计在明年公布,其中6项是新分子实体,未来还有更多数据公布 [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如何评估行业面临的各种压力并确定重点关注对象? - 公司认为应保持冷静,参与外部环境但控制可控制因素,优先关注对公司和行业最重要的事项,将压力大致分为政府机构变化、关税和行政命令三类,并分别采取相应措施 [13][14][18] 问题: 公司在应对关税时的激进程度如何,对EPS有何影响? - 公司认为自身在制造和产品进口方面初始位置较好,已尽力减轻关税影响,目前来看关税影响相对可控,更关注美国整体定价动态和商业市场机会 [23][24] 问题: 关于MFN,公司是否有更多信息,其可能的影响和实施概率如何? - 公司和大家一样基于公开信息进行建模,目前与政府的讨论正在进行中,政府认识到行业重要性,未来政策需平衡行业生态和降低药价等多方面因素 [26][27][28] 问题: 公司如何与政府在MFN等问题上找到共同点并开展合作? - 公司认为可在解决第三方和中介机构带来的行业复杂性、调整患者自付费用等方面与政府合作,例如解决340B和PBM相关问题,以及争取在医保中提供自付费用支持 [30][31][32] 问题: 公司在组织运营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改变? - 公司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聚焦业务、推进后期管线和加强财务纪律,提高执行一致性,确保承诺的实现 [35][36][37] 问题: 为何现在宣布并实施20亿美元成本节约计划,机会在哪里? - 这既是财务考量,也是为了推动公司运营变革,提前开展相关项目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且行业未来会更重视运营效率和财务纪律,公司已在实现今年10亿美元成本节约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40][41][42] 问题: 如果美国药价大幅下降,公司如何削减成本以减轻盈利压力,SG&A是否有机会? - 行业应对方式因公司而异,公司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在某些领域增加投资,如CoBINFI的商业和研发,同时对回报递减的产品及时调整资源分配 [46][48][49] 问题: 投资新机会时,公司的选择标准是否发生变化? - 公司业务发展标准基本不变,仍注重财务、科学和战略合理性,但更倾向于能在本十年后期推动增长、具有领先地位或最佳表现的产品或技术 [54][55][56] 问题: CoBINFI的ARRISE研究结果对其未来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商业或管线? - 该研究虽未达预期,但对CoBINFI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长期潜力无影响,且不影响医生在联合用药场景中的使用,公司仍将其作为单药治疗重点,同时该产品在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有多项研究正在进行 [60][61][63] 问题: 如何看待CoBINFI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的潜力和风险? - 公司认为该产品在该领域有潜力,基于机制合理性、临床数据和精神分裂症上市后的实际效果,目前有多项研究正在进行 [66][67][68] 问题: 如何确保CoBINFI产品的上市表现? - 公司将关注处方量的周度持续提升,拓展使用广度和深度,重点关注新处方医生和现有医生对更多患者的使用,同时应对患者更换现有治疗方案的挑战 [72][73][74] 问题: MELVIXion在房颤治疗中需达到何种标准才能取代现有药物,未来应用场景如何? - 在房颤治疗中,需展现出至少与Factor Xa类药物相当的疗效和更好的出血安全性,目标是针对目前未充分使用或未使用Factor Xa类药物的40%患者群体,相关研究进展良好,有三个平行3期试验将在未来18个月陆续公布结果 [79][80] 问题: Opdivo皮下注射剂型在欧洲市场的预期与美国市场有何不同? - 公司认为该剂型在欧美市场都有患者和医疗实践益处,将聚焦业务转化,欧洲市场虽有不同动态,但产品优势明显,公司有信心推进业务 [81][82][83] 问题: 皮下注射剂型对Opdivo应对生物类似药冲击有何长期作用? - 该剂型的成功关键在于快速将现有业务转化为皮下注射剂型,公司通过分析确定约30% - 40%的业务可转化,将重点关注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优势 [85][86][87] 问题: 有哪些产品是投资者可能低估或需要关注的? - 公司认为CoBINFI、MELVIXion、Iber和Mezi、LPA1、gulcotamide和CD19 NextT等产品值得关注,它们在不同疾病领域有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 [88][89][93] 问题: 如何看待公司的净债务水平,是否需要降低以确保战略灵活性? - 公司一直注重维持投资级表现,已按计划偿还Celgene和Karuna交易产生的债务,有信心在有机会时利用债务进行投资,同时保持对债务偿还的关注以确保财务灵活性 [96][97] 问题: 公司目前的资本分配优先级如何,与债务、股息、并购和内部投资的关系如何? - 公司资本分配优先级不变,首先关注业务发展,其次支持股息,股票回购目前优先级较低 [98] 问题: 行业降价压力是否会导致更多并购或政府支持行业整合? - 行业大规模整合情况有待观察,公司认为行业创新机会丰富,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创新药物投资机会,进行内外资源整合 [101][102][103]
Bristol-Myers Squibb's Painful Pullback Has Triggered Richer Dividend Story - Upgrade To Buy
Seeking Alpha· 2025-05-28 22:07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为全职分析师,关注多种股票,旨在基于其独特见解和知识为其他投资者提供其投资组合的不同视角 [1] 分析师持仓与关系 - 分析师在所提及公司中未持有任何股票、期权或类似衍生品头寸,且在未来72小时内无计划建立任何此类头寸 [2] - 分析文章为分析师个人撰写,表达其个人观点,且除Seeking Alpha外未获得其他补偿 [2] - 分析师与所提及股票的公司无任何业务关系 [2] 分析报告性质 - 分析报告仅提供信息,不构成专业投资建议 [3] - 投资者在投资前需进行个人深入研究和尽职调查,因交易存在多种风险,包括资本损失 [3] 平台声明 - 过往业绩不保证未来结果,平台未就任何投资是否适合特定投资者给出推荐或建议 [4] - 所表达的观点或意见可能不代表Seeking Alpha整体立场 [4] - Seeking Alpha不是持牌证券交易商、经纪商、美国投资顾问或投资银行 [4] - 平台分析师为第三方作者,包括可能未经任何机构或监管机构许可或认证的专业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4]
Bristol-Myers Squibb: This Undervalued Dog Needs An Option Collar
Seeking Alpha· 2025-05-28 04:42
公司评级 - 布里斯托-迈尔斯公司(BMY)获得Seeking Alpha量化团队给出的估值、增长和盈利能力三项A+评级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Rob Isbitts是Sungarden Investment Publishing创始人 拥有自1980年代开始的投资图表分析经验 [1] - 分析师曾担任投资顾问和基金经理数十年 于2020年半退休 [1] - 目前专注于运营Sungarden YARP Portfolio投资社区 采用非传统收入投资方法 [1] 持仓披露 - 分析师通过股票、期权或其他衍生品持有BMY多头头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