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dualag
icon
搜索文档
What's in Store for These 5 Pharma Bigwigs This Earnings Season?
ZACKS· 2025-10-28 00:06
行业整体表现 - 医疗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周期即将加速,多数公司将在未来两周内公布业绩,该行业主要由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组成 [1] - 截至10月22日,医疗行业已有13.3%的公司(占该行业总市值的26.8%)公布了季度收益,其中87.5%的公司盈利超预期,同样比例的公司收入超预期,盈利同比增长7.4%,收入同比增长9.8% [3] - 整体而言,医疗行业第三季度盈利预计同比下降4.3%,而销售额预计较去年同期增长8.1% [3] 礼来公司 (Eli Lilly) - 礼来公司过往四个季度的业绩表现不一,两次盈利超预期,两次未达预期,平均负面盈利差异为2.31%,但在上一季度盈利差异为12.48% [5] - 公司目前盈利ESP为-0.66%,Zacks排名为第3,第三季度销售额和盈利的共识预期分别为160.1亿美元和每股6.02美元 [7] - 第三季度业绩预计将表现强劲,主要受其重磅GLP-1药物(Mounjaro和Zepbound)的强劲需求、供应改善、美国市场渗透加深以及国际上市扩大所驱动,肿瘤学和免疫学药物如Verzenio、Taltz以及新上市药物也支持了收入增长 [8] - 礼来公司定于10月30日开盘前公布季度业绩 [9] 默克公司 (Merck) - 默克公司拥有令人鼓舞的盈利记录,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每次盈利均超预期,平均盈利差异为3.92%,上一季度盈利超预期5.97% [10] - 公司目前盈利ESP为-0.09%,Zacks排名为第3,第三季度销售额和盈利的共识预期分别为170.6亿美元和每股2.36美元 [12] - 第三季度收入增长可能由其重磅癌症药物Keytruda的更高销售额驱动,这归因于新增适应症和患者需求 [12] - 默克公司定于10月30日开盘前公布季度业绩 [12] 艾伯维公司 (AbbVie) - 艾伯维公司拥有出色的盈利记录,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每次盈利均超预期,平均盈利差异为2.46%,上一季度盈利超预期2.77% [13] - 对于即将报告的季度,公司目前盈利ESP为0.00%,Zacks排名为第4(卖出),第三季度销售额和盈利的共识预期分别为155.9亿美元和每股1.80美元 [13] - 公司收入预计由关键药物Rinvoq、Skyrizi、Venclexta和Vraylar的强劲销售以及新药的显著贡献所驱动 [14] - 艾伯维公司定于10月31日开盘前公布季度业绩 [14]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Bristol Myers) -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拥有优异的盈利记录,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每次盈利均超预期,平均差异高达22.71%,上一季度盈利超预期36.45% [15] - 公司目前盈利ESP为-1.03%,Zacks排名为第3,第三季度销售额和盈利的共识预期分别为118.3亿美元和每股1.51美元 [15]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可能受到增长产品组合销售额增长的积极影响,但总季度收入可能受到传统产品组合销售额下降的不利影响 [16] - 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定于10月30日开盘前公布季度业绩 [17] 吉利德科学公司 (Gilead Sciences) - 吉利德科学公司拥有令人鼓舞的盈利记录,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盈利超预期,一次未达预期,平均差异为11.04%,上一季度盈利超预期3.08% [18]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盈利ESP为-1.34%,Zacks排名为第3,第三季度销售额和盈利的共识预期分别为74.6亿美元和每股2.15美元 [19] - 公司的旗舰HIV疗法Biktarvy和Descovy可能提升了收入,但收入可能受到新的医疗保险D部分模式的影响,该模式增加了制造商在初始覆盖和灾难性阶段的折扣义务 [20] - 吉利德科学公司定于10月30日市场收盘后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21] 其他公司动态 - 制药巨头罗氏(Roche)在2025年前九个月实现稳健增长,关键药物如Phesgo、Xolair、Hemlibra、Vabysmo和Ocrevus的高需求抵消了老药销售额的下降,因此罗氏现在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增长将更高 [2] - 行业领头羊强生(Johnson & Johnson)在10月中旬报告了强劲的第三季度业绩,盈利和销售额均超预期,并因此提高了其对2025年的销售预期,以反映今年迄今强劲的运营表现 [1]
Will BMY's Growth Portfolio Drive Third-Quarter Results?
ZACKS· 2025-10-21 22:01
公司增长产品组合表现 - 由Opdivo、Reblozyl、Breyanzi、Camzyos和Opdualag等药物构成的增长产品组合,在传统药物面临仿制药竞争的情况下,其收入基础已趋于稳定 [1] - 免疫肿瘤药物Opdivo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该药物在全球获批用于多种肿瘤适应症,持续的标签扩展使其保持了增长势头 [1] - 皮下注射制剂Opdivo Qvantig初期市场接受度强劲,公司预计Opdivo(含Qvantig)全球销售额在2025年将实现中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2] - 药物Reblozyl自获批以来表现卓越,心血管药物Camzyos增长势头强劲,CAR-T细胞疗法Breyanzi因新适应症获批和产能扩大而持续增长 [3]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竞争格局 - 尽管新药推动销售,但占总收入大部分的传统药物(如Revlimid、Pomalyst、Sprycel、Abraxane)面临仿制药竞争和美国医疗保险D部分 redesign 的影响,其销售额持续下滑 [4] - 在免疫肿瘤领域,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默沙东的明星药物Keytruda,该药物约占默沙东药品销售的50% [5] - 辉瑞是肿瘤领域的另一主要竞争者,拥有创新的肿瘤产品组合,并与3SBio就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达成授权协议,而公司也在尝试开发双特异性抗体 [6][7] 公司股价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9.1%,而同期行业指数上涨11.6% [8] - 从估值角度看,公司股票当前远期市盈率为7.14倍,低于其历史均值8.43倍,也低于大型制药行业平均的15.52倍,显示其交易价格相对于行业存在折价 [10] - 在过去60天内,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从6.50美元下调至6.42美元,而2026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保持不变 [11][14]
百时美施贵宝:如何领跑诺奖后的肿瘤治疗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55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免疫肿瘤治疗领域的开创者,率先将免疫治疗带入临床并推动其在中国落地 [2] - 公司宣布“中国2030战略”已进入第五年,致力于将全球科研成果与中国患者需求深度结合 [2] - 公司作为全球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的开发者和IO领域的奠基者,在免疫治疗领域具有引领地位 [1] 临床研究与科学突破 - CheckMate-649研究实现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零的突破,五年随访数据证实长期生存获益,推动疾病进入慢病化管理新阶段 [4] - CheckMate-816研究首次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验证“免疫+化疗”模式,显著改善病理完全缓解率并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5] - 双免O+Y方案基于CTLA-4靶点机制,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肝癌和肺癌等领域实现突破,为多个瘤种提供免化疗新选择 [6] - 多项研究拥有五年及以上长期随访数据,如CheckMate-227研究已取得六年随访结果,七年生存数据即将公布,夯实长生存金标准 [7] 适应症拓展与治疗领域 - 纳武利尤单抗在中国已获批四项早期肿瘤适应症,涵盖新辅助、辅助及围术期治疗,数量居所有PD-1抑制剂之首 [5] - 公司聚焦中国高发消化道肿瘤,通过CheckMate-649等研究改变临床格局,提升晚期胃癌患者五年生存目标可行性 [4] - 双免O+Y方案在罕见肿瘤、肠癌、肝癌和肺癌等领域填补治疗空白,例如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打破近20年无新系统性疗法困境 [6] 产品管线与创新布局 - 公司引进PD-L1/VEGF双抗pumitamig,通过“免疫+抗血管”策略突破传统免疫疗法局限 [13] - 加速引进第三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Opdualag,进一步巩固在免疫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13] - 通过收购RayzeBio布局放射性配体药物赛道,并重点开发KRAS G12C抑制剂Krazati,拓展小分子靶向药物管线 [14] - 公司以CELMoD技术平台为核心布局靶向蛋白降解领域,三款药物处于III期临床,其中iberdomide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研究中达到微小残留病阴性率主要终点 [15][16] 市场准入与可及性提升 - 公司与商业保险及惠民保合作,截至2024年底免疫肿瘤产品已覆盖超过100个城市的惠民保产品 [9] - 公司支持中国癌症基金会发起患者援助项目,已批准4万余人次患者获得药品援助 [9][10] - 公司积极申报免疫肿瘤药物纳入2025年国家医保局首次制定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伊匹木单抗有望填补医保目录在CTLA-4抑制剂及罕见瘤种治疗方案上的空白 [11] 本土化与全球研发协同 - 公司全球重点临床项目中多数研究有中国患者参与,且入组人数领先,确保新疗法贴合中国患者特征 [17] - 未来五年公司将深化本土与全球研发互动,推动中国经验反哺全球创新 [17] 行业影响与长期目标 - 诺贝尔奖多次表彰免疫领域突破,包括2018年负性免疫调节和2025年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研究,推动癌症治疗方向革新 [1] - 公司以五年生存率为金标准,通过持续科研投入和长期证据积累,推动肿瘤诊疗范式革新 [3][7] - 公司未来将继续以科学创新和本土化实践为驱动,引进更多首创或最佳产品,为患者提供超越五年的长生存可能 [12][18]
百时美施贵宝:如何领跑诺奖后的肿瘤治疗新叙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55
免疫肿瘤治疗的科研进展与临床突破 - 五年生存率是衡量癌症疗法长期获益的“金标准”,免疫肿瘤治疗正使该目标逐渐可及 [1] - 2018年和202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均表彰了免疫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标志着人类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迈出关键一步 [1] - CheckMate系列数十项临床研究奠定了当前免疫治疗的“地基”,其支柱是全球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及其开创者百时美施贵宝 [2] 公司在关键瘤种的临床成果 - 在消化道肿瘤领域,CheckMate-649研究实现了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零的突破”,五年随访数据证实长期获益,推动疾病迈向“慢病化管理” [5] - 在早期肿瘤治疗中,纳武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四项早期肿瘤适应症,数量居所有PD-1抑制剂之首,CheckMate-816研究首次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验证“免疫+化疗”模式 [7] - “双免联合”方案是免疫治疗策略的飞跃,O+Y方案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肝癌及肺癌等多个瘤种实现突破 [7][8] 长期生存证据与行业标准 - 公司通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随访夯实长生存“金标准”,CheckMate-649和CheckMate-816的五年数据证实显著生存获益 [9] - CheckMate-227研究已取得六年随访结果,七年生存数据即将公布,进一步验证双免治疗“长尾效应”的持久力 [9] 提升药物可及性的多元举措 - 公司与商业保险及城市普惠型健康险合作,截至2024年底,其免疫肿瘤产品已被超过100个城市的惠民保产品覆盖 [11] - 公司支持的患者援助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批准超过4万人次患者入组获得援助药品 [11] - 公司积极申报免疫肿瘤药物纳入2025年首次制定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以填补医保目录空白并拓宽患者可及路径 [12][13] 未来五年的创新战略布局 - 公司将持续探索突破性免疫治疗组合,2025年引进PD-L1/VEGF双抗pumitamig,并加速引进第三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Opdualag [17] - 通过收购RayzeBio获得多个差异化放射性配体药物,并重点布局KRAS G12C抑制剂Krazati等小分子靶向药物 [18] - 公司构建了以CELMoD技术平台为核心的靶向蛋白降解研发管线,目前有三款药物处于III期临床,其中iberdomide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19][20] - 在全球重点临床项目中,中国患者入组人数领先,未来公司将推动本土与全球研发形成良性互动 [21]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 2025年是公司进入中国第43年,也是其“中国2030战略”的第五年,公司致力于将全球科研成果与中国患者需求深度结合 [2] - 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科学创新和本土化实践为驱动力,践行“中国2030战略”,为“健康中国2030”贡献持久力量 [16][23]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NasdaqGS:REGN)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24 23:32
**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NasdaqGS:REGN)** [1] 核心产品表现与展望 **EYLEA HD** * 第二季度需求环比增长16% 第一季度需求环比增长5% [4] * 增长归因于商业团队在视网膜领域对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工作 强调产品的疗效、安全性、给药灵活性和持久性 [4] * 当前面临三大市场阻力:每四周给药方案(Q4 dosing)的批准、预充式注射器(prefilled syringe)的批准、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VO)适应症的批准 [5][6] * 预充式注射器的PDUFA日期在10月下旬 RVO和Q4给药的sBLA的PDUFA日期在11月下旬 [7][8] * 公司认为Catalent工厂的CMC问题(由Scholar Rock的CRL间接证实)不会影响EYLEA HD的PDUFA日期 对解决这些问题并如期获得批准保持信心 [8][9] * 公司认为其提交的申请在当前形式下是可批准的 [10] **EYLEA 2mg (应对生物类似药)** * 目前市场上有一个生物类似药 其市场份额侵蚀被描述为“渐进式”(gradual) [11] * 在财务敏感的视网膜诊所细分市场中 生物类似药的接受度更高 [11] * Biocon和Sandoz的生物类似药将分别于2026年下半年和2026年第四季度进入市场 预计将带来额外的定价压力 [11] * 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快地将患者从EYLEA 2mg转换为EYLEA HD [12] **DUPIXENT** * 被描述为“一个管道加一个产品”(a pipeline and a product) 在美国有8个已获批适应症 [15] * 所有适应症表现都非常出色 成熟适应症(如哮喘、特应性皮炎)继续增长 新适应症(如COPD、CSU、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推出活动正在进行 [15] * 针对COPD 公司与赛诺菲合作的专职肺部团队正在积极推广 反馈非常积极 已有超过70%的顶级肺科医生开具处方 [17][18] * 公司收到了关于潜在限制直接面向消费者(DTC)广告的政府通函 但强调其所有宣传材料都遵循了公平、平衡、教育的原则 [19] 研发管线进展 **肿瘤学 (Linvoseltamab / Linezyth)** * 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双特异性抗体 于2024年7月获批 上市仅数月 [24] * 在后期治疗线中 其交叉试验数据优于竞争对手(Janssen和Pfizer的BCMAxCD3抗体) [24] * ambitious开发计划:2024年底启动Linezyth与carfilzomib联合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的研究;2025年底/2026年初启动用于新诊断(适合与不适合移植)患者的研究 [26][27] * 在冒烟型骨髓瘤中 早期数据显示出比Darzalex单药疗法更优的缓解率(100% vs 8.8%)和MRD阴性率 [28] * 在轻链淀粉样变性中也显示出有前景的早期数据 [29] **Libtayo (LAG-3) in Melanoma** * 与pembrolizumab联合用于一线晚期黑色素瘤的研究 使用pembrolizumab作为对照组 [30] * 早期人体研究显示缓解率在55%-60%以上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24个月 完全缓解率(CR率)约25% [30] * 成功的关键是击败pembrolizumab 并能在交叉试验中优于已批准的免疫疗法组合(如Opdualag 其mPFS为10个月 缓解率约43%) [30][31] * 头对头对比Opdualag的研究预计在2027年上半年读出数据 [33] * 肺癌数据预计在2026年初读出 [31] **补体系统 (C5 Program - Cemdisiran)** * 在重症肌无力(MG)中 siRNA单药cemdisiran每季度给药一次 在交叉试验中显示出优于现有C5抑制剂(Soliris, Ultomiris, zilucoplan)的疗效和给药间隔优势 [35] * 计划在PNH(2027年初)和地理萎缩(2027年)中读取更多数据 [36] **Factor XI (抗凝剂)** * 目标是扩大抗凝剂的使用 在保持或提升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出血风险 [39] * 已启动针对膝关节置换术后VTE的III期研究 评估两种抗体:REGN7508(催化域抗体 最大化抗血栓活性)和REGN9933(A2靶向抗体 潜在更好的安全性) [39][40] * 2024年启动卒中预防的II期研究 后续还有更多适应症的研究计划在2024年底和2026年初启动 [40][41] * 投资决策不依赖于竞争对手Milvexian的数据 [42] **肥胖症** * 战略重点不是减重本身 而是减重的“质量”(即减少脂肪 保留肌肉) [45] * myostatin抗体(trivagramab)与semaglutide联用 可将瘦体重损失减少约一半(从33%降至约一半) [43] * 在此基础上添加garetosmab可保留80-85%的瘦体重 但存在安全性问题 [44] * 公司授权了GLP-1/GIP双激动剂olorepatide 计划在普通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推进其单药III期项目 预计2025年启动 并探索与其他管线资产的组合 [45][46] 资本配置与战略 **资本配置优先顺序** * 首要任务是内部研发投资 [50] * 其次是外部机会(包括技术许可与合作 如与Alnylam、Intellia的交易) M&A并非主要焦点 [50] * 最后是股东回报 包括股票回购(2024年上半年回购约22亿美元)和于2024年实施的股息计划 [51] **研发投资与并购策略** * 不基于短期收益目标管理业务 投资决策基于驱动长期股东价值 [52] * 对并购持开放态度 但强调竞争激烈且对价格敏感 尚未找到合适的标的 目前策略仍以“补强”(bolt-on)为主 [54][55] * 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提供了执行交易的灵活性 [55] 其他重要内容 **公司前景与管线广度** * 管理层认为当前管线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unprecedented) 是持有公司股票的最令人兴奋的理由 [57] * 公开的管线只是公司正在进行的研发工作的“冰山一角” 在炎症、眼科、罕见病(如FOP、遗传性耳聋)等领域还有大量临床前机会 [58][59] * 遗传学(Genetics)继续是公司探索疾病的指南针 [59]
Bristol Myers (BMY) Q2 Earnings: Taking a Look at Key Metrics Versus Estimates
ZACKS· 2025-07-31 22:31
财务业绩总览 - 公司报告季度收入为122.7亿美元 同比增长0.6% [1] - 季度每股收益为1.46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2.07美元 [1] - 收入超出Zacks共识预期7.67% 实际122.7亿美元对比预期114亿美元 [1] - 每股收益超出预期36.45% 实际1.46美元对比预期1.07美元 [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过去一个月下跌3.5%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2.7% [3] - 公司目前Zacks评级为4级(卖出) 预示近期可能跑输大盘 [3] 核心产品线销售表现 - 明星产品Opdivo全球销售额25.6亿美元 超出预期6.7% 同比增长7.3% [4] - Opdivo美国市场销售额15.1亿美元 超出预期9.4% 同比增长7.1% [4] - Revlimid销售额8.38亿美元 超出预期34% 但同比下降38.1% [4] - Pomalyst/Imnovid美国市场销售额5.84亿美元 低于预期7% 同比下降18.4% [4] - Pomalyst/Imnovid国际市场销售额1.24亿美元 超出预期30% 但同比下降49% [4] 新兴产品增长动力 - 细胞疗法Breyanzi销售额3.44亿美元 超出预期14.8% 同比大幅增长124.8% [4] - Reblozyl销售额5.68亿美元 超出预期3.9% 同比增长33.7% [4] - Opdualag销售额2.84亿美元 超出预期2.7% 同比增长20.9% [4] - Zeposia销售额1.5亿美元 超出预期16% 同比基本持平(下降0.7%) [4] 部分产品面临压力 - Abraxane销售额1.05亿美元 超出预期2.3% 但同比下降54.6% [4] - Abecma销售额8700万美元 低于预期12.8% 同比下降8.4% [4] - Cobenfy全球销售额3500万美元 超出预期23.9% [4]
Will These 5 Pharma/Biotech Bigwigs Surpass Q2 Earnings Forecasts?
ZACKS· 2025-07-28 23:31
医疗行业二季度财报季概览 - 医疗行业二季度财报季即将加速推进 多数公司将在未来两周内公布业绩 行业主要包括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 [1] - 制药巨头强生率先公布强劲二季度业绩 盈利和销售额均超预期 并上调全年总收入和调整后盈利指引 [1] - 诺华制药二季度盈利和收入同样超预期 得益于关键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 基于强劲势头 公司上调全年核心运营收入指引 [2] - 罗氏2025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关键药物Phesgo(乳腺癌)、Xolair(食物过敏)等需求旺盛 抵消了老药销售下滑的影响 [2]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7月23日 医疗行业已有15%公司(占行业市值27.2%)公布财报 其中88.9%盈利超预期 100%收入超预期 [3] - 行业盈利同比增长0.4% 收入同比增长10.2% 预计二季度整体盈利将增长0.9% 销售额增长7.9% [3] 即将公布业绩的重点公司 默克(MRK) - 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3.82% 最近一季度超出3.26% [5] - 二季度收入增长可能由抗癌药Keytruda推动 得益于适应症扩展和患者需求 [7] - 预计7月29日开盘前公布财报 [7] 阿斯利康(AZN) - 过去四个季度三次盈利超预期 平均超出4.24% 最近一季度超出12.73% [8] - 二季度收入可能由抗癌药Lynparza、Tagrisso和糖尿病药Farxiga等关键药物推动 [10] - 预计7月29日开盘前公布财报 [10] 百时美施贵宝(BMY) - 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20.16% 最近一季度超出19.21% [11] - 二季度收入可能受老药Eliquis、Revlimid等销售下滑影响 但增长产品Opdivo、Yervoy等可能部分抵消 [12] - 预计7月31日开盘前公布财报 [12] 艾伯维(ABBV) - 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2.55% 最近一季度超出2.93% [13] - 二季度收入可能由Rinvoq、Skyrizi等关键药物及新药Ubrelvy、Elahere等推动 [14] - 预计7月31日开盘前公布财报 [14] 莫德纳(MRNA) - 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31.60% 最近一季度超出13.70% [15] - 二季度收入可能由COVID疫苗Spikevax推动 但投资者更关注公司其他管线进展 [16] - 预计8月1日开盘前公布财报 [16]
Should You Buy, Hold, or Sell BMY Stock Ahead of Q2 Earnings?
ZACKS· 2025-07-28 22:31
财报发布时间与预期 - 百时美施贵宝(BMY)计划于2025年7月31日开盘前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市场共识预期营收和每股收益分别为1138亿美元和118美元 [1]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在过去30天内从676美元下调至637美元 2026年预期从604美元微降至603美元 [1] 盈利预测趋势 - 第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期60天内下降175% 2025年全年预期降幅达755% [2] - 公司过去四个季度盈利均超预期 平均超出幅度达2016% 最近一季度超出预期1921% [2] 产品线表现分析 - 核心产品Eliquis第二季度销售共识预期35亿美元 模型预期36亿美元 受美国医保Part D改革影响增速可能放缓 [6] - 免疫肿瘤药物Opdivo销售预期24亿美元(共识)和243亿美元(模型) 适应症扩展维持增长势头 [8] - 新药组合(包括Opdualag、Breyanzi等)部分抵消了仿制药对Revlimid等传统药物的冲击 [7][12] 成本控制措施 - 2024年4月启动成本削减计划 目标2025年底前节省15亿美元 2027年前再实现每年20亿美元节支 [14] - 运营费用在报告季度可能已出现下降 [14] 战略合作与收购 - 与BioNTech合作开发双特异性抗体BNT327 双方平等分担开发成本和利润 [19][22] - 收购Karuna Therapeutics获得精神分裂症新药Cobenfy 该药代表数十年来首个新药理机制 [1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44% 跑输行业2%的涨幅及标普500指数 [16] - 当前远期市盈率784倍 低于行业均值1534倍和自身历史均值851倍 [20] 投资前景评估 - 传统产品线占一季度总销售额50% 持续下滑拖累整体收入 [17] - 新药组合(如Reblozyl、Camzyos等)尚需时间完全弥补传统药物收入缺口 [17] - 产品管线多元化和成本优化措施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14][18]
Bristol Myers Gains 6.3% in a Month: Buy, Sell or Hold the Stock?
ZACKS· 2025-07-24 23:50
公司表现 - 百时美施贵宝(BMY)过去一个月股价上涨6.3%,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涨幅3.9%以及标普500指数[1] - 公司股价此前承压,但一季度财报后上调年度指引[3] - 目前市盈率7.93倍,低于行业平均15.26倍及自身历史均值8.51倍[16] 新产品进展 - 新药Opdualag、Reblozyl和Breyanzi帮助稳定收入基础,抵消专利到期影响[4] - Reblozyl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治疗中表现突出[4] - 皮下注射剂型Opdivo Qvantig获FDA批准,适应症扩展推动销售增长[5] - CAR-T疗法Breyanzi因新适应症获批和产能扩张持续放量[5] - 精神分裂症新药Cobenfy获FDA批准,代表数十年来全新药理机制[8] 研发管线动态 - 与BioNTech合作开发双特异性抗体BNT327,靶向PD-L1和VEGF-A[9] - 银屑病药物Sotyktu的psA适应症申请获FDA受理,欧洲EMA同步审查[6] - Reblozyl在骨髓纤维化贫血的三期试验未达主要终点,但次要指标显示临床获益[12][13] - Camzyos在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三期试验未达双重主要终点[14] - Cobenfy作为精神分裂症辅助治疗的三期试验结果令人失望[15] 财务与估值 - 2025年EPS共识预期从60天前的6.89美元下调至6.37美元[18] - 一季度Eliquis销售额因美国医保改革下降4%,预计2025年下半年恢复增长[10][11] - 当前股息收益率达5.16%,对现有投资者具有吸引力[20] 行业竞争格局 - 核心产品Revlimid、Pomalyst、Sprycel和Abraxane持续受到仿制药冲击[10] - 与辉瑞合作的抗凝药Eliquis是最大收入来源,但受美国医保Part D改革影响[10][11]
ABBV or BMY: Which Biopharma Giant Has Better Prospects for Now?
ZACKS· 2025-07-11 23:00
公司概况 - 艾伯维(ABBV)和百时美施贵宝(BMY)均为全球领先的多元化生物制药企业 覆盖免疫学 神经科学 肿瘤学等核心治疗领域[1] - 艾伯维在免疫学 神经科学 肿瘤学 医美及眼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 - 百时美专注于肿瘤学 血液学 免疫学 心血管及神经科学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2] 艾伯维业务分析 - 旗舰药物修美乐(Humira)因专利到期导致2024年销售额显著下滑 预计2025年降幅扩大[4] - 2020年以630亿美元收购肉毒杆菌制造商艾尔建(Allergan) 降低对修美乐的依赖[4] - 免疫药物Skyrizi和Rinvoq表现优异 尤其在炎症性肠病领域(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实现强劲增长[5] - 肿瘤药物Imbruvica和Venclexta通过适应症扩展增加患者覆盖 推动销售增长[6] - 2024年10月获批帕金森病创新疗法Vyalev 并收购ImmunoGen(抗体偶联药物Elahere)和神经科学企业Cerevel Therapeutics[6][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长期债务645亿美元 短期债务54亿美元 现金储备52亿美元[8] 百时美业务分析 - 新药组合(Reblozyl Breyanzi Camzyos Opdualag)缓解了仿制药对传统药物的冲击[9] - 地中海贫血药物Reblozyl在美国及国际市场增长强劲 预计未来十年贡献显著[10] - 肿瘤药物Opdualag销售强劲 Camzyos保持增长势头[10] - Opdivo通过皮下注射剂型获批(Qvantig)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Zeposia和Krazati补充收入[11] - 收购Karuna Therapeutics获得精神分裂症新药Cobenfy(原KarXT)的FDA批准[12] - 传统药物收入受仿制药影响 Q1下降20%(主要来自Revlimid Pomalyst等)[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现金储备121亿美元 长期债务461亿美元[1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艾伯维2025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6.6% EPS增长20.65% 但60天内EPS预期下调0.65%[15][16] - 百时美2025年收入预计下降4.13% 因收购费用基数效应 EPS暴增487.83% 但60天内2025/2026年EPS预期分别下调3.34%/0.82%[17][18] - 股价表现:艾伯维年内上涨11.8% 百时美下跌11.2% 行业平均涨幅1.6%[18] - 估值水平:艾伯维远期市盈率14.76X 百时美7.60X 行业平均15.16X[19] - 股息收益率:百时美5.2% 高于艾伯维的3.4%[22] 综合评估 - 艾伯维优势在于多元化产品组合 免疫药物持续放量抵消修美乐下滑 但面临Imbruvica竞争加剧和医美业务增速放缓的压力[24] - 百时美通过新药审批和适应症扩展应对仿制药冲击 但传统药物收入占比仍高 转型需时[25] - 当前艾伯维因产品组合优势被视作更优选择[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