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MPNGY)
icon
搜索文档
滴滴阻击美团入巴西:中国出海企业为何这样“自相残杀”?
虎嗅· 2025-08-23 08:22
中国汽车行业内卷现象 - 中国汽车企业陷入价格战 全行业深陷劣币驱逐良币的竞争状态 [1] 出海企业竞争模式外化 - 中国企业将国内内卷模式复制到海外市场 出现专卷自己人的现象 [2] - 滴滴旗下99Food在巴西通过预付超10亿元人民币要求商户签订排他协议 [3][8] - 实施关键词截流策略 购买竞争对手品牌关键词进行广告拦截 [11] - 发起商标诉讼 指控Keeta使用黄色系标识及后视镜元素构成侵权 [13][14] 巴西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本土平台iFood垄断80%市场份额 [5][20] - 美团Keeta与滴滴99Food作为新进入者分别处于第三和第四位置 [5] - Uber Eats当前位居市场第二 [5] 企业资源错配与战略偏差 - 滴滴在巴西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中90%(约12亿元)用于对抗同胞企业 [8][17] - 在平均净利润率仅2.2%的行业开展非理性消耗战 [26] - 资源投入与回报严重失衡 违背商业逻辑 [26] 历史教训与行业影响 - 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占率从90%暴跌至1% 因价格战与质量下滑自毁市场 [21][22] - 内卷外化导致中国品牌整体形象受损 面临更严格审查和信任危机 [27][28] - 破坏中国企业创新者与合作者的国际形象 造成集体形象危机 [28] 行业转型方向 - 需要从同质品内卷转向异质品创新竞争 [35] - 美团通过技术提升配送效率 在沙特和中国香港实现无人机配送试点 [36] - 滴滴具备本地出行网络优势 15万司机可与外卖骑手资源共享 [37] - 应从争夺存量市场转向创造增量市场 [31][32] 市场竞争策略对比 - 非正常竞争:二选一排他协议/关键词截流/商标诉讼 [8][11][14] - 正常竞争:技术突破/服务优化/资源共享 [36][37]
持续打造以专业为核心的医美消费决策体系 美团发布2025北极星医美榜
第一财经· 2025-08-22 23:08
北极星医美榜升级与评选机制 - 2025年北极星医美榜覆盖39个城市的152家医美机构和26个城市的240位医生 [1] - 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杭州、深圳为主要上榜城市 乌鲁木齐、大连等12座城市及香港机构首次入选 [1] - 机构榜与司南医生榜合并 设立927项考察点 专家评审组包含10位行业教授 [1] - 评估机制新增电话调研和神秘访客实地勘察 为用户提供完整评估档案 [1] 医美消费趋势与用户行为 - 超700万人使用美团"放心美"服务进行产品验真 覆盖104座城市近2000家机构 [4] - 无创抗衰、水光补水、注射塑形线上交易年增速超30% 近70%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 [9] - 95后用户年均医美投入不超过2万元 消费决策趋向理性化与个性化 [3] - 用户决策首要因素为安全性与效果保障 医生资质公示和药品溯源成为行业新标配 [4][6] 平台赋能与行业影响 - 2025年新开医美机构近9500家 同比保持增长 超200家上游品牌入驻平台 [7] - 上榜机构订单量同比提升约300% 外地客户慕名就诊现象显著增加 [8] - 平台推出AI导购助手和AI咨询师 助力商户经营提效 [10] - 2025年上半年超15个上游品牌加入"放心美十万验真俱乐部" 验真超十万次 智能验真设备品牌规模较2024年提升13.1% [10] 供应链与生态建设 - 美团医美在药械验真溯源、透明配药操作、医生资质披露三方面发力 [10] - 平台推出"找品牌"功能 618期间合作品牌数量翻倍 [10] - 神秘访客机制受机构经营者欢迎 未来将加强日常探店机制 [9] - 平台开放上游采销模式 帮助机构提效降本 [10]
4000 家门店进驻淘宝闪购,曾只认美团的它,为何转身?
搜狐财经· 2025-08-22 21:17
平台合作与市场拓展 - 喜茶全国超4000家门店全量上线淘宝闪购 成为继茅台后又一入驻该平台的头部品牌[2] - 喜茶同步上线淘宝闪购"超抢手"频道 对清爽芭乐提等明星单品推出限时惊喜价 并在8月23-24日发放100万份免单卡[5] - 淘宝闪购为茶饮品牌重要增长引擎 吸引未进行多驱动布局的品牌入驻[5] 平台补贴计划成效 - 淘宝闪购宣布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 通过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等方式刺激消费[13] - 茶百道/古茗等品牌在补贴计划宣布后股价单日涨幅最高达12% 订单量增长35%-50%[14] - 蜜雪冰城净利润预测上调1%至54亿元人民币 古茗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9%至22亿元人民币[14] 订单与市场份额突破 - 8月7日立秋当天淘宝闪购平台超30万餐饮小店成交破峰 饿了么骑手数量达去年3.5倍 平均收入为去年1.4倍[15] - 8月8-9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连续突破1亿单 份额首次超过美团[15] - 茶饮商家新客数量周环比增长达255% 柠檬水首次超过珍珠奶茶成为人气单品第一[15] 品牌合作动因分析 - 淘宝闪购打破美团/饿了么双寡头格局 为品牌提供多平台选择 增强议价能力[16] - 淘宝平台海量用户基数与88VIP高质量用户群体为茶饮品牌带来增量机会[18] - 平台数字化能力提供销售数据与用户偏好分析 助力产品研发与精准营销[21] 行业生态变革 - 外卖市场容量从每日1亿单增长至2.5亿+单 平台竞争推动市场扩容[22] - 多平台布局降低系统性风险 组合不同平台优势可实现全域用户覆盖[22] - 头部品牌入驻标志淘宝闪购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平台与品牌形成价值共鸣[23]
美团入股北京艾瑞斯通信有限公司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9:10
公司股权变更 - 北京艾瑞斯通信有限公司原股东李可心退出并卸任法定代表人[1] - 新增美团旗下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全资股东[1] - 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明升[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1] -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1] - 经营范围包括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物业管理及摄影扩印服务[1]
美团和滴滴,在巴西打起“外卖大战”!双方一个月已有3场官司
新浪科技· 2025-08-22 18:32
诉讼事件 - 滴滴旗下99Food在巴西圣保罗法院起诉美团旗下Keeta 指控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要求更换标识 [1] - 99Food指控Keeta使用相似配色 图案和字体 通过车辆后视镜观看时Keeta的"ee"与99Food的"99"非常相似 [3][5] - 美团知情人士回应称Keeta品牌黄色沿用美团品牌超14年 且99Food起诉是为对冲前两起官司的舆情 [1][5] 诉讼历史 - 8月8日Keeta起诉99Food在谷歌搜索高价竞购"Keeta"关键词 导致用户混淆 法院已判决禁止99Food行为 [6] - 8月14日Keeta起诉99Food通过9亿巴西雷亚尔(约11.9亿元人民币)预付款限制餐厅与Keeta合作 案件未判决 [6] - 99Food传播总监称预付款策略针对重要餐厅 接近99Food人士称商户可自愿选择合作 [8] 市场进入与投资 - 滴滴4月5日宣布以99Food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6月16日在戈亚尼亚上线 8月12日在圣保罗上线 [9] - 美团5月12日宣布Keeta将在未来几个月进入巴西 目前处于筹备阶段未正式上线 [9] - 99Food在巴西总投资计划达10亿雷亚尔(约13亿元人民币) 圣保罗上线投资5亿雷亚尔(约6.5亿元人民币) [9] - Keeta计划五年内投资56亿雷亚尔(约73亿元人民币) [9] 市场竞争格局 - 巴西外卖市场由iFood主导占80%份额 Rappi占9% 其他参与者不超过3% [9] - iFood宣布在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投资170亿雷亚尔(约221亿元人民币) 为该公司最大投资计划 [10] - iFood计划将月订单量从1.2亿提升至2亿 活跃用户从5500万提升至8000万 [11]
美团将联合北上2000余家餐厅推出周末团购限时活动
北京商报· 2025-08-22 17:49
公司活动 - 美团团购将于8月23日联合北京上海2000余家餐厅上线"周末出门吃好的"主题活动 [1] - 北京上海用户可领取58元团购优惠券包 活动页面精选爆品限时叠加10%额外补贴 [1] - 活动旨在刺激消费者周末出门到店就餐 提振堂食消费并带动门店生意增长 [1] 行业消费趋势 - 7月以来美团平台"夜宵团购套餐"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98% 00后群体搜索占比最高 [1] - 消费者到店场景下各年龄群体夜宵花费均高于日常餐饮 [1] - 夜宵自助等堂食场景设有定向大额券 券包包含通用券和场景专用券 [1] 平台经营成效 - 美团团购已成为堂食商家重要线上经营阵地 对商家生意有显著带动效果 [2] - 案例显示60%顾客会提前在美团平台购买团购 [2] - 北京市场40%-50%用户选择团购优惠 川渝市场预计2025年达62%-64% [2] 行业支持举措 - 美团外卖于8月12日启动"堂食提振"计划 向全量美团会员发放"到店消费券" [1] - 举措旨在支持线下门店订单增长 鼓励用户到店消费 维持餐饮行业健康生态 [1]
滴滴“背刺”美团:中企相争,外资得利?
36氪· 2025-08-22 16:29
竞争态势 - 滴滴99food在巴西市场针对美团Keeta采取"二选一"排他性策略 要求商户不得与美团合作但可与本土巨头iFood合作 [1][7] - 滴滴向商户提供总额11亿元人民币的预付款补贴 单个商户最高获600万雷亚尔(约800万元人民币)报价 [1][4] - 滴滴通过商标侵权诉讼(指控Keeta使用黄色标识混淆其99品牌)及关键词广告混淆等手段阻挠美团进入市场 [3][10] 市场背景 - 巴西外卖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 本土平台iFood占据80%市场份额 [1][12] - 滴滴99food曾占据5%市场份额 但此前因iFood的排他性策略被迫收缩业务 [12][14] - 美团计划5年内投入10亿美元进入巴西市场 获巴西总统见证投资协议签署 [3] 竞争策略影响 - 滴滴11亿元投入占其巴西投资额较大比重 外卖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仅2.2% 需数年才能收回投资 [12] - iFood趁机宣布170亿雷亚尔(约220亿元人民币)史上最大投资计划应对中国竞争者 [15] - iFood母公司Prosus抛售2.5亿美元美团股份 间接施压美团股价并储备资金 [1][15] 行业历史参照 - 中国摩托车企业20年前在东南亚恶性价格战导致整体品牌声誉崩塌 日本品牌坐收渔利 [2] - iFood曾因排他性协议遭巴西监管重罚 当地反垄断法规完善 [13] 战略评估 - 新进入者联合挑战垄断者(iFood)更符合战略逻辑 而非中国企业间内耗 [12][14] - iFood高佣金政策及反垄断监管本为中国企业提供突破机会 但内斗削弱整体竞争力 [15] - "内卷外化"竞争模式可能损害中国品牌海外声誉 违背合作共赢的全球化趋势 [16][18]
美团收购艾瑞斯通信10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6:13
公司股权变更 - 北京艾瑞斯通信有限公司原股东李可心退出 新增美团关联公司天津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为全资股东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业务范围涵盖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会议及展览服务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1]
【环球财经】面对美团与滴滴挑战 巴西外卖巨头iFood联手Mottu招募骑手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2 15:38
公司战略合作 - iFood与摩托车租赁平台Mottu达成合作 自9月起为骑手提供押金最高减免20%的优惠 并根据送单数量提供每月最高350雷亚尔额外收入 [1] - 合作目标为加快骑手群体扩张并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iFood骑手人数从一年前31万增至45万 Mottu租赁规模从7万辆扩大到13万辆 未来目标100万辆 [1] 行业竞争格局 - 巴西外卖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 年增长率约20% [2] - 美团获批在巴西运营外卖品牌Keeta 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0亿美元 依托配送算法和海外经验扩大市场份额 [1] - 滴滴重启99 Food外卖服务 依托旗下平台99的5000万用户和70万名摩托骑手资源抢占市场份额 [1] 公司资本开支 - iFood宣布在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期间投资170亿雷亚尔(约35亿美元) 用于提升平台流量 增强用户活跃度和扩大运营团队规模 [2] - 公司计划未来一年新增1100名员工(其中一半为技术岗位) 使总员工人数突破8600人 [2]
美团外卖业务出海巴西,疑遭“同胞”多重阻击
36氪· 2025-08-22 15:24
市场竞争态势 - 巴西外卖市场由本土企业iFood主导 其2024年市占率超过80% [8][11] - 中国企业滴滴(99Food)和美团(Keeta)正同步开发巴西外卖市场 均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1][2] - iFood宣布2026年前投资170亿雷亚尔(约220亿元人民币)以应对国际竞争者 为公司史上最大规模投资计划 [13] 企业竞争策略 - 滴滴99Food通过提供至少9亿雷尔(约12亿元人民币)预付款与商户签订"二选一"排他协议 明确禁止商户与美团合作 [6][8] - 滴滴99Food高价购买Google搜索中"Keeta"关键词 导致用户搜索时只显示99Food广告 被法院判定为不正当竞争 [9][10] - 美团Keeta指控滴滴99Food使用与其相似的配色、图案和字体 而滴滴反诉Keeta商标侵权 [2][5] 行业盈利特征 - 全球外卖行业利润率普遍较低 2024年九家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 平均值为2.2% [16] - 美团食品配送业务2024年预测调整后EBITDA占GTV比例为2.8% 预计2027年将提升至3.9% [15] - 外卖业务并非暴利生意 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4][16] 诉讼纠纷进展 - 双方互诉涉及三个维度: C端用户检索、B端合作伙伴以及品牌商标 [10] - 圣保罗法院责令滴滴99Food三日内停止混淆"Keeta"关键词搜索行为 逾期将处以每日2万雷尔(约2.6万元人民币)罚款 [9] - 滴滴99Food曾因iFood的"二选一"政策于2023年退出市场 现反而对美团采取类似策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