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ntis集团(STLA)

搜索文档
SunCar and Leapmotor Enter a New Stage of Cooperation as Leapmotor's August Vehicle Deliveries Reach a Record High
Prnewswire· 2025-09-04 20:00
NEW YORK, Sept. 4, 2025 /PRNewswire/ --SunCar Technology Group Inc. (the "Company" or "SunCar") announced it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of cooperation with Leapmotor (9863.HK). Leapmotor recently released its monthly sales data for August. Sales reached 57,066 vehicles, representing year-on-year growth of over 88% and the highest monthly sales total in Leapmotor history.SunCar's AI-powered auto insurance platform provides customized insurance solutions to Leapmotor's customers. As Leapmotor's sales have accele ...
阔别七年之后德意志银行重新加入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
新浪财经· 2025-09-02 19:03
指数编制公司ISS Stoxx 9月1日表示,这家德国的银行,将和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以及比利时上市的生 物科技公司Argenx SE一道,加入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它们取代5G设备制造商诺基亚、汽车制造商 Stellantis NV和干邑生产商保乐力加,这几家公司的股价都受到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打 击。 来源:商业周刊 被排除在欧元区主要股票基准指数之外七年后,德意志银行重新夺回一席之地。 Stellantis的股价在12个月内下跌了逾46%,关税乱局只会加剧其困境。 这家指数公司9月1日还宣布了对更广泛的斯托克欧洲600指数的调整,其中包括加入法国生物科技公司 Abivax SA、Fraport AG等,剔除Gerresheimer AG等公司。 所有变更将于9月22日欧洲开盘后生效。 德银2018年以来一直没有进入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当时被剔除时现任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Sewing上任 不过几个月时间。直到2025年,欧洲银行股反弹,德银才重新成为成分股,其市值在过去12个月里增长 了一倍多。 另一家德国公司西门子能源自去年9月以来股价已上涨两倍多,在全球电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成 ...
竟要放弃研发L3级自动驾驶,这家车企意欲何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10:41
与此同时,供应链的波动更是让Stellantis本就不易的局面变得更加严峻。原材料价格的起伏不定,供应商的产能限制,都使得硬件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 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化边际效益持续恶化,每一次的投入都难以换来相应的回报,这在很大程度上让Stellantis在自动驾驶的道路上不得踟蹰不前。 报道称,Stellantis原计划在2025年推出名为STLA AutoDrive 1.0的Level 3自动驾驶系统,可在车辆时速不超过60公里的情况下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 此前的今年2月,Stellantis曾经在其纯电动Jeep Wagoneer S车型上首次展示该系统。作为首发演示车的Wagoneer S是一款定位高端的电动SUV。该车配备 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输出600马力,满电续航可达294英里,0-60英里加速仅需3.4秒,使用快充桩从20%充至80%电量约需23分钟。 其实,Stellantis开发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曾经承载着Stellantis对自动驾驶及智能化的野心。然而,就在人们满怀期待地等待Stellantis的L3级自动驾驶 技术落地之时,剧情却发生了惊天逆转,被悄然搁置。 尽管Stell ...
Auto Tariffs Are Coming Down: 3 Stocks to Benefit Soon
MarketBeat· 2025-08-31 22:30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关税谈判持续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投资者需采取前瞻性策略规避短期风险 [1] - 当前市场换手率和零售参与度均处于周期内历史高位 缺乏耐心的交易环境为基于基本面的长期投资者提供超额回报机会 [2] 汽车行业政策利好 - 特朗普政府降低美欧汽车关税 为汽车板块带来结构性机会 [3] - 关税降低直接提升汽车企业每股收益潜力和估值水平 [6][7] Stellantis投资价值 -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持有观望态度 共识评级为"持有" 部分近期评级转向看跌 [4] - 美国银行分析师Michael Jacks给予中性评级 目标价11.7美元 较此前16.5美元目标价显著下调 [5] - 机构投资者Amundi于2025年8月中旬增持41%头寸 总持仓达11亿美元 相当于公司3.6%股权 [6] 福特汽车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现代化装配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保持本土化生产以享受税收优惠和关税豁免 [8][9] - 当前分析师共识评级为"减持" 目标价10.5美元隐含10.6%下行空间 [10] - Marshall Wace LLP于2025年8月新建2.123亿美元头寸 成为最新季度最大机构持有人 [11] 先进汽车零部件逆向机会 - 股价过去季度上涨24.7% 反映市场对关税损害整车厂的预期下零部件企业的替代性机会 [13] - 关税推高进口新车价格 消费者倾向延长现有车辆使用寿命或购买二手车 提升零部件需求 [14] - State Street机构建立1.119亿美元头寸 持股比例达4% 同时空头兴趣下降12.3% 显示情绪转向积极 [15]
中国电动车价格已低于燃油车,美国电动车市场表现如何?
财富FORTUNE· 2025-08-31 21:06
中美电动车价格对比 - 中国纯电动车平均售价为2.19万欧元(约25,509美元),比同级别燃油车低3% [1][2] - 美国电动车平均仍比燃油车贵约1.4万美元,价差自2019年以来从44%缩小至31% [1][5] 中国电动车产业优势 - 比亚迪2023年销量突破400万辆,是2020年的十倍,其紧凑型车型海豚在欧洲零售价不足2万欧元(约23,200美元) [2] - 本土化供应链优势显著,劳动力和电池成本更低,形成低成本电动车的白热化竞争 [1] - 强制合资政策培育出精通电动车技术和软件的人才队伍 [9] 美国三巨头电动车业务现状 - 福特电动车部门自2023年初以来累计亏损超120亿美元,近期投资50亿美元改造工厂以生产3万美元电动皮卡 [7] - 通用电动车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单车利润转正,但2023年销售18.9万辆电动车亏损约25亿美元 [7] - 斯特兰蒂斯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3亿欧元,营业利润率降至0.7%,被迫下调电动车型售价并延长工厂停工时间 [8] 政策环境差异 - 美国缺乏税收抵免、采购配额及普遍补贴等结构性政策推动电动车规模化生产 [6] - 中国各地政府竞相争夺电动车产业第一,补贴影响已微乎其微 [1][2] - 美国关税壁垒虽阻挡中国车企进入,但可能导致车企失去进取心 [2][8] 行业竞争格局 - 比亚迪通过发布新品、控制电池供应链及牺牲短期利润的战略压制传统车企 [2] - 斯特兰蒂斯斥资15亿欧元收购零跑汽车21%股份,希望通过合作推出更具价格竞争力的电动车 [8] - 美国三巨头对电动车创新动力不足,仍依赖SUV和皮卡业务 [4][10]
斯泰兰蒂斯召回1861辆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汽车
北京商报· 2025-08-28 19:28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软件问题,当车辆挂入倒挡时,可能导致信息娱乐显示屏无法显示倒 车影像,影响驾驶员倒车时的视野,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制造原因,第二排座椅头枕内部的锁定机构存在干涉,可能导致座椅 回到直立位置时,头枕仍然处于向前折叠的状态。如果车辆发生碰撞事故,会增加乘员受伤的风险,存 在安全隐患。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检查,若头枕不能锁定直立位置,则更 换头枕,以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还将召回部分进口托纳利汽车。自即日起,该公司召回2023年10 月6日至2024年5月1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托纳利汽车,共计134辆。 北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8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日前,斯泰兰蒂斯 (上海)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 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自2025年9月29日起,该公司将召回2023年5月25日至2023年10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全新大切诺基 4xe汽车,共计18 ...
Stellantis在美已累计缴纳7.735亿美元排放罚款
财经网· 2025-08-28 15:25
日前,Stellantis透露,Stellantis今年因未达到美国燃油经济性要求,已缴纳1.906亿美元罚款。美国国家 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一份年度报告中表示,Stellantis已于今年6月缴纳1.123亿美元、3月 缴纳7830万美元。自2018年以来,Stellantis累计缴纳的此类罚款已达7.735亿美元。(中国汽车报) ...
零跑还能领跑几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7 17:08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7月全系交付量达5.01万辆 创品牌销量新高并稳居新势力销冠[2] - 2025年1~7月海外销量2.5万辆 蝉联中国新势力海外销量冠军[2][6]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成为新势力第二家盈利企业[2] 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 - 聚焦入门级市场 以低成本/时尚外观/丰富配置为核心卖点[3] - 遵循"性价比-规模-降本-盈利"循环逻辑 销售额200多亿元时盈利3000万元[4][5] - 需年销量突破100万辆才能实现真正盈利 因低价市场竞争激烈[4] 海外扩张与合作伙伴 - 与Stellantis集团深度合作 Stellantis持股18%为第一大外部股东[7] - 海外布局超30国市场 设立超1500家服务网点(欧洲超550家)[6] - 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组装 计划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生产基地[6] 竞争优势与风险挑战 - 借Stellantis全球渠道"借船出海" 产品设计初期即考虑出口需求[7][8] - 车型设计独特性不足 自动驾驶系统准确性可靠性评分不高[10] - 面临低价策略可复制性风险 品牌认知度较其他新势力存在差距[10] 行业规律与发展周期 - 汽车行业存在"火三年左右"周期律 产品开发周期约2-3年[11] - 性价比战略契合当前消费趋势 但长期需依靠技术壁垒与品牌建设[9][10] - 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 市场呈现"各领风骚三五个月"特征[9]
Stellantis(STLA.US)L3自动驾驶项目搁浅 高成本与市场疑虑迫使转向外包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1:17
公司战略调整 - Stellantis搁置首个L3级高级驾驶辅助项目AutoDrive 原因为成本高昂 技术挑战及消费者接受度不足[1] - 公司2025年2月宣称AutoDrive系统已准备就绪 但最终未能上市 未明确取消但项目已被冻结[1] - 新一代AutoDrive系统正依托2022年收购的aiMotive开发 未透露上市时间或是否包含L3功能[3] 技术发展状况 - AutoDrive系统属于STLA ABC三重技术平台组成部分 包含SmartCockpit车载软件和STLA Brain电子架构[3] - 公司终止与亚马逊在SmartCockpit信息娱乐系统合作 转向采用安卓系统[3] - 公司日益依赖供应商提供原本希望自主研发的软件 集中内部资源打造差异化终端产品[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传统车企竞相开发软件定义汽车 遭遇成本激增 人才短缺及百年车企体制问题[2] - 大型车企重新评估独立研发可行性 正重构与供应商关系[4] - ADAS项目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领域 车企需承担初始成本及失败风险[4] 财务与市场表现 - Stellantis过去12个月纽约上市股票跌幅超40% 本周一收盘下跌2%至9.93美元[5] - 公司2021年设定目标:2030年前通过软件产品及订阅服务实现200亿欧元年收入[5] - 辅助驾驶技术被视为完全自动驾驶前置技术 可能开启万亿级新市场[5] 管理层变动 - 前任首席执行官Carlos Tavares2021年称AutoDrive原定2024年面世[1] - 新CEO安东尼奥·菲洛萨正制定新战略 预计2026年初公布详细计划[5]
Is Ferrari Stock a Smarter Investment Than Stellantis Now?
ZACKS· 2025-08-26 21:10
文章核心观点 - 法拉利和斯特兰蒂斯面临相同行业挑战但采取截然不同战略 法拉利凭借品牌溢价和限量供应维持高盈利能力 斯特兰蒂斯依赖大规模生产但面临核心市场疲软和利润压力 [1][2] - 两家公司财务表现和估值差异显著 法拉利EBITDA利润率达38.3%且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斯特兰蒂斯调整后营业利润率骤降至0.7%且每股收益预期大幅下滑 [3][8][14][15] - 股票市场表现反映基本面对比 法拉利股价一年跌幅仅2.6%展现韧性 斯特兰蒂斯股价同期下跌40.4%体现市场担忧 [9][10] 法拉利(RACE)竞争优势 - 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第二季度EBITDA利润率达到38.3% 混合动力车占比提升至58%成为核心利润驱动因素 [3][4] - 客户忠诚度极高 2024年81%的新车销售给现有客户 支撑公司定价能力且不影响需求 [3] - 收入来源多元化 约12%收入来自赞助、授权和商品销售 提供独立于汽车需求的稳定收益流 [5] 斯特兰蒂斯(STLA)经营困境 - 核心市场持续承压 北美和欧洲市场贡献近70%销售额 但美国销售趋势走低且欧洲面临价格竞争与需求疲软 [6] - 财务指标显著恶化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亿欧元但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从10%暴跌至0.7% 工业自由现金流恶化至-30亿欧元 [8] - 关税成本构成重大压力 2025年预计产生15亿欧元关税成本 其中12亿欧元集中在下半年 [8] 财务指标对比 - 利润率差距悬殊 法拉利EBITDA利润率38.3%远超行业 斯特兰蒂斯营业利润率仅0.7%反映大规模生产模式挑战 [3][8] - 每股收益增长轨迹相反 法拉利2025年预计增长14%2026年再增13% 斯特兰蒂斯2025年预计下降54%2026年再降97% [14][15][16] - 估值水平分化明显 法拉利前瞻市盈率超过41倍体现溢价 斯特兰蒂斯前瞻市盈率仅5倍反映市场担忧 [12]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法拉利成功融合传统与创新 混合动力车占比从一年前43%提升至58% 新车型如Amalfi获得强劲客户兴趣 [4] - 斯特兰蒂斯依赖产品更新提振需求 重新推出Jeep Cherokee等经典车型 引入Dodge Charger等新车型瞄准美国市场复苏 [7] - 战略本质差异 法拉利通过限量供应和品牌价值维持高端定位 斯特兰蒂斯通过规模化生产控制成本但面临大宗市场挑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