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巨(YAGOY)
icon
搜索文档
跨国公司在山东|跨国巨头抢滩山东开发区,青岛峰会拉开帷幕
齐鲁晚报· 2025-06-18 21:17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概况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以"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为主题,吸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位跨国公司嘉宾参会,全球副总裁级以上与会嘉宾达83人,创历届之最 [1] - 山东省开发区专场推介会成为焦点,现场释放出山东以开发区为载体、深化国际合作的强烈信号 [1] 跨国企业合作实践与投资案例 - 威立雅已在青岛、济宁等6个城市布局危险废弃物处置、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青岛高新区的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4] - 泰森食品在潍坊、日照建成集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肉鸡产业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2024年纳税7700万元,出口额三年翻番 [4] - 麦德龙计划成为2026年山东省运会官方食材供应商,并通过产地直采模式将潍坊蔬菜、烟台水果等纳入全球供应链,目前在山东6市运营7家商场 [5] 山东省开发区产业布局与优势 - 临沂市胶合板年产量4240万立方米,占全国20%,浸渍纸、胶黏剂产量分别占全国40%、48%,临港开发区特钢基地可将每吨钢附加值提升3倍 [5] - 青岛经开区拥有海信日立等4家"灯塔工厂",2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京东方新型显示产业园已投产17个项目,2023年GDP近3000亿元,进出口超3000亿元 [5] - 烟台经开区重点突破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等产业,睿创微纳红外芯片技术全球领先,荣昌制药ADC抗癌药单品种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2024年GDP超2300亿元 [7] - 新泰经济开发区润德生物氨糖产销量全球第一,占比超60%,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带动227家零部件企业集聚 [7] -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氧化铝产能800万吨/年,三氯乙烯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7] 开发区合作网络与政策支持 - 全省开发区将开展112场招商推介、项目对接活动,首站走进临沂,聚焦产业链配套、绿色低碳等领域 [8] - 青岛海关推出60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9610跨关区退货试点、出口锂电池检验流程优化等,可使退货周期缩短50%,通关时间减少3天 [8] - 山东开发区以6.4%的土地面积汇聚全省58.2%的高新技术企业,贡献77.2%的实际使用外资,在《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中数量达269个,居全国第二位 [10]
港股概念追踪|香港将发表第二份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跨国巨头竞相入局稳定币(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1:05
稳定币行业动态 - 沃尔玛、亚马逊等跨国巨头探索在美国发行自有稳定币以降低支付手续费和加速结算[1] - 蚂蚁国际积极筹备在新加坡、香港和卢森堡申请稳定币牌照以完善区块链布局和跨境支付业务[1]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2400亿美元 去年交易量超20万亿美元[2] - 稳定币兼具交易便利性、隐私性和币值稳定性 或预示交易支付新纪元[2] 香港稳定币相关企业 - 众安在线联营公司ZA Bank为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提供储备银行服务 与圆币科技合作[3] - 华兴资本控股管理的华兴新经济基金所投企业Circle成为全球稳定币领域首个IPO[3] - OSL集团与Ethena合作推出稳定币生息产品[4] - 中国光大控股曾参与Circle的6000万美元D轮融资[4] - 渣打集团、Animoca Brands和电讯盈科成立合资企业申请香港稳定币发行许可[4] - 京东集团稳定币处于沙盒测试第二阶段 计划发行港元和美元锚定稳定币[4] - 连连数字子公司连连国际与圆币科技合作稳定币跨境支付应用项目[5]
新闻分析丨“阅兵秀”遭遇全国抗议折射美国巨大裂痕
新华社· 2025-06-16 07:49
美国阅兵与抗议活动 - 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阅兵式在华盛顿举行,这是自1991年以来首次阅兵,出动坦克、战机和6000多名官兵[1] - 同日全美50个州爆发约2000场抗议活动,数百万人参与,口号涉及移民、卫生、教育等政策不满[1] - 阅兵与抗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美国政治和社会巨大裂痕,《纽约时报》形容为"分屏式对抗"[1] 特朗普政府政策争议 - 特朗普政府被指利用军队提升形象推进政治目标,《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引发民众担忧[2] - 联邦执法机构在洛杉矶县展开非法移民执法行动引发冲突,特朗普首次未经州长请求调动国民警卫队[2] - 国民警卫队与警方同民众冲突酿成骚乱,蔓延至其他移民聚集城市并引发全美抗议[2] 美国社会分裂加剧 - 洛杉矶骚乱体现两党和民众在制度观念、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层分裂,《卫报》评论称这是政治极化的表现[2] - 从洛杉矶骚乱到阅兵日抗议,民众对白宫行政权力的意见分歧加剧,《新闻周刊》指出凸显对民主制度的担忧[3] - 美联社评论称阅兵与抗议划出"美国鲜明的断层线",华盛顿成为展示美式民主混乱的窗口[3] 历史背景与政治动机 - 美国历史上阅兵多发生在军事成果明确、国内团结时刻,如1991年海湾战争后[1] - 此次阅兵未能凝聚民心反而加剧撕裂,舆论认为阅兵是特朗普79岁生日的"权力秀"[1] - 白宫坚称阅兵日期是巧合,但抗议活动持续多日显示社会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度分歧[1][2]
全球第二大无源电子元件供应商国巨拟本月 16 日开始协商收购芝浦
搜狐财经· 2025-06-08 07:49
公司收购动态 - 国巨宣布收购日本芝浦电子 双方将在6月16日于东京讨论潜在合作事宜 [1] - 国巨提出每股6200日元收购报价 高于竞争对手美蓓亚三美的5500日元报价 [1] - 收购完成后国巨承诺保留芝浦电子最先进技术在日本 并实施更严格技术管制 [1] - 国巨计划通过收购扩展AI和汽车领域市场 公司去年营收约40亿美元 [1] - 收购将为芝浦电子带来资源注入 增强研发能力并扩大设备投资 [1] 公司背景信息 - 国巨成立于1977年 是全球第一大芯片电阻及钽质电容制造商 第三大MLCC及电感制造商 [2] - 国巨在全球25个国家拥有29个行销服务据点 61座生产基地 20个研发中心 员工超40000人 [2] - 芝浦电子成立于1953年 是全球热敏电阻市场巨头 员工超4800人 年营收超320亿日元 [2] 战略规划 - 国巨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帮助芝浦拓展欧美市场 [1] - 双方管理团队将于6月中旬在东京会面讨论收购细节 [1]
跨国巨头重拾内燃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10:17
跨国车企战略调整 - 通用汽车宣布投资8 88亿美元在纽约州托纳万达工厂投产新一代V8发动机 强调这是发动机工厂中最大单项投资 计划2027年部署于雪佛兰和GMC全尺寸皮卡及SUV车型 [2][3] - 本田将2021-2030财年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投资额从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 暂停加拿大电动汽车及电池工厂建设计划 推迟约两年 [4] - 本田计划到2030年实现360万辆全球销量 其中混动车型占220万辆 2027-2030年投放13款混动新车 [5] 内燃机技术投资动向 - 丰田 马自达 斯巴鲁共同承诺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 开发与绿色替代燃料兼容的新型内燃机 丰田已启动开发项目 [7] - 梅赛德斯-奔驰推迟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 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产品阵容 [10] - 大众集团调整战略 2/3资金投入电动化 1/3用于巩固燃油车竞争力 奥迪扩展混动产品线 保时捷放弃2030年电动车占比80%目标 [10] 战略调整驱动因素 - 通用汽车转向利润丰厚的皮卡及SUV业务 以抵消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业务亏损 特朗普政策取消电动汽车支持并加征关税 [3][4] - 本田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下降24 5% 2025年1-3月季度净利润暴跌87% 迫使公司转向混动确保基本盘 [6] - 行业面临电动化转型成本高企 盈利压力持续 市场需求变化导致战略再平衡 [11] 其他车企动态 - 凯迪拉克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 2030年后继续销售内燃机车型 [11] - 福特取消2030年欧洲全面电动化计划 决定继续投放燃油车型 [11] - Stellantis在南美投资60亿美元开发新车 包括灵活燃料发动机 [11]
除了美国,还有3个国家欠中国巨额债务,中国为什么不急着讨债?
搜狐财经· 2025-05-05 02:0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债权国,其与多个国家的债务关系引发关注,这些债务关系反映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性,也折射中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多维角色,未来中国能否从债务中获足够回报以及如何处理债务关系值得思考 [2][23] 巴基斯坦债务情况 - 巴基斯坦是中国重要战略伙伴和“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国家,已欠中国超300亿美元债务,占其年GDP不足700亿美元的约十分之一 [4] - 巴基斯坦依赖中国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项目和民生建设等援助,中国支持涵盖其各领域,如瓜达尔港开发等 [5][7] - 巴基斯坦经济状况堪忧,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致经济发展停滞,财政压力大,债务问题逐年加剧 [7] - 瓜达尔港租赁协议为中国提供战略据点,增强中国在全球能源运输链话语权和印度洋地缘政治优势 [7][9] - 巴基斯坦债务增加,若无法按期偿还,中国可能陷入“债务陷阱”,是否继续加大支持或收回部分援助需战略考量 [9] 委内瑞拉债务情况 -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全球最大,但因美国制裁、全球资本封锁、政治动荡和社会管理问题陷入经济困境 [11][12] - 委内瑞拉经济几乎崩溃,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贫困率高企,向中国债务增加,中国是其最大债权国之一,债务已突破500亿美元且可能上涨 [12][14] - 委内瑞拉用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向中国抵押偿债,但国内政治和经济问题使其发展前景黯淡 [14] - 中国投资委内瑞拉回报可能来自资源利用与开发,但该国局势不稳定,中国投资面临政治和经济风险,债务能否按时偿还成收益关键 [15][17] 日本债务情况 -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停滞但实力雄厚,欠中国债务已突破850亿美元 [19] - 日本资源贫乏,依赖进口,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商,为满足对中国制造产品需求,日本借款维持产业和经济增长 [19][21] - 日本经济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内债压力时形势脆弱,中国与日本债务关系中承受金融风险,如何处理值得思考 [21]
国巨冲并购 扩大规模
经济日报· 2025-04-29 07:31
公司战略方向 - 董事长陈泰铭提出2025年四大营运方针,首要目标是达成本年度营收及获利成长目标,同时管控费用并优化库存管理[1]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扩大平台规模,近期已整合收购的高阶温度感测器事业部(Heraeus Nexensos GmbH)与高阶感测器事业体(Telemecanique Sensors)以发挥综效[2] - 扩展高阶市场并提升利基产品比重,优化产品组合与客户结构,专注未来科技应用领域如AI与电动车市场[1][2]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全球唯一同时在电阻、电容、电感三大被动元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电子零组件供应商,产品线已延伸至电路保护元件、无线元件与感测器[1] - 强调平台型企业特性,具备稳健性与韧性,能在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动荡中保持灵活应对能力[1] - 深化欧美日高阶市场布局,提升市占率并强化全球策略伙伴关系[1][2] 运营管理 - 根据营收目标动态调整费用控管,采用弹性采购策略与产能规划以提升库存管理效率[1] - 持续推动有机成长与并购双轨策略,未来可能再度启动策略性并购[2] 行业机遇 - 瞄准AI与电动车市场的巨大商机,通过技术升级与产品组合优化抢占增量市场[1]
美国巨头发声: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4-19 00:15
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 并且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这一次他是不再穿他常穿的皮衣,而是换了非常正式的西装领带,见了贸促会的领导人。 中国对黄仁勋多重要? 中国内地的营收占英伟达整个营收盘子的15.4% 是对英伟达是很大一块营收,也是很难舍弃的"蛋糕"。 但就在4月9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英伟达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下可把英伟达坑惨了。 黄仁勋手里现在压着一堆"阉割版"H20芯片,全是卖给中国市场的。 结果特朗普上来一刀,限制发牌不许卖给中国,几十亿美元的库存变废铁,他能不急? 公司不仅得取消订单,还得计提55亿美元的损失,股价也跟着暴跌了6.9% ,市值一夜之间就蒸发了超万亿人民币。 H20芯片作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核心产品,给该区域贡献了80%以上的收入,差不多有45亿美元。 这禁令一出来,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英伟达在中国的主要收入来源。 有类似困扰的还有苹果。 为了减少损失,苹果几天前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震惊的事情: 苹果公司租用货运航班从印度向美国紧急运送600吨 iPhone(或多达150万部),以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 他可能没想到,8年之后,他 ...
法国巨头施耐德,靠什么跨越189年?
虎嗅· 2025-04-17 13:43
公司历史与转型 - 公司成立于1836年,从铸钢厂起家,历经钢铁、军火、电气三大行业转型,现为全球顶级电气企业[2][5] - 2024年公司员工超16万,年营收达2900亿人民币,总市值1200亿欧元[6][59] - 公司名称于1999年变更为施耐德电气,标志全面聚焦电气领域[52] 早期发展阶段(1836-1914) - 1836年欧仁·施耐德在兄长支持下建立勒克勒左工厂,3年内收回成本并成为家族新现金牛[9][11] - 1840年通过法国首艘蒸汽机船零部件进入军火领域,1843年改良蒸汽锤使生产效率提升10倍[12][13] - 1880年代引入托马斯炼钢法使钢产量十年增长470%,1889年参与埃菲尔铁塔建设[17][22] - 20世纪初成为欧洲第二大军火商,军火营收占比超50%[21]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 - 一战期间CA1坦克设计缺陷导致军事失败,但战后电器和水泥业务快速扩张[26][30][33] - 二战期间勒克勒左工厂遭盟军轰炸摧毁,数万员工伤亡[41][42] 战后重建与电气转型(1945-1999) - 1981年新任CEO迪迪埃推动战略转型,剥离非核心业务专注电气领域[49] - 1988-1992年连续收购TE电器、实快电力、梅兰日兰,奠定电气领域地位[50][51] - 1999年启动中国"掠夺式扩张"战略,通过合资并购建立本土化供应链[52][53] 全球化运营现状 - 当前低压电器市场份额约为第二名两倍,2003-2018年营收增长3倍、净利润增长6倍[58] - 2024年拟以1320亿美元市值收购Bentley Systems,或创法国收购史前十记录[59] - 面临中国正泰等本土品牌竞争压力,2006年侵权诉讼赔偿3.35亿元[61][62] 技术与管理特色 - 早期实施12小时工作制+8天带薪假+员工福利体系,1880-1895年劳动生产率提升120%[13][18] - 坚持"进化而非革命"理念,通过持续技术改良而非颠覆创新实现发展[67] - 建立完全本土化管理团队和市场反应机制,深度本土化供应链形成护城河[56][57]
因美纳缺席CMEF背后:一家美国巨头在中国“消失”样本
华夏时报· 2025-04-11 21:08
从上海制造基地的本土化雄心到北京协和医院的紧急换装,从股价40%的断崖式暴跌到华大智造56%的市占率狂 飙,这场由政策、资本与技术交织的产业变局,正在撕开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去依附化"的深层肌理。 当国产测序仪以补贴之手撬动万亿赛道,这场关于生命密码的话语权争夺战,已悄然划开新时代的序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斯文 于娜 上海报道 全球基因测序霸主因美纳(Illumina)的"中国光环"正在急速黯淡。 当2025年CMEF展会的镁光灯照亮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时,这家曾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美国巨头却悄然隐退。 两个月前,中国商务部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指控其"中断与中国企业正常合作"并采取多项制裁措施,因 美纳核心设备对华出口通道就此关闭。 《华夏时报》记者检索资料发现,因美纳最后一次露面是去年11月上海进博会上。 当时,这家公司携最新桌面式测序仪MiSeq™ i100系列进行全球首展、亚洲首秀。这一创新产品以其突破性的4小 时测序速度、操作便捷和高质量数据产出,为科研与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因美纳还呈现了低、 中、高通量测序"旗舰款"产品阵容,并展示了最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