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巨(YAGOY)

搜索文档
德国巨头为何看上淄博企业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23:49
就业市场现状 - 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222万人 较2024年增长43万[1] - 新兴行业增速放缓 传统制造业复苏但亟需高技能人才 形成结构性矛盾[2] - 德国中小企业面临技术工人短缺 约23.1万企业主计划2024年底关闭企业 比一年前增加6.75万人[2] - 德国预计到2026年将缺少45万-75万专业技术人才 2030年缺口或扩大至100多万[3] 德国制造业案例 - 格劳博集团为全球机床巨头 在5国设生产基地 全球员工9600人 年产值18亿欧元[3] - 中国大连基地2012年投产 员工1200人 为汽车/航空航天领域提供4轴/5轴加工中心[3] - 集团选择莱茵科斯特作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引入项目的独家合作伙伴[4] 职业教育解决方案 - 莱茵科斯特推出赴德培训就业一体化项目 包含德语+技能培训+德国双元制教育[5] - 学员可选自动化技术电气师/机电一体化师/工业机械师三类职业方向[5] - 双元制路线前两年国内学习 第三四年德国培训 第五年进入德国企业工作[5] - 技术本科路线通过IHK考试后可获德国技术学士学位 或在国家开放大学获得学历[6] 产教融合模式 - 莱茵科斯特的双元制培养体系获德国企业认可 促成与格劳博合作[7] - 现代制造业70%以上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8] - 山东省通过立法强化职业教育 支持职教机构开展境外办学[8] - 公司承办中欧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会 德国双元制模式获国际好评[9]
又一跨国巨头在穗设全球研发中心,广东前4月外资增8.9%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9:31
又一跨国集团在广州布局国际研发中心。7月2日,全球卫浴产品制造商骊住集团位于广州番禺的国际研 发中心投用。在启用仪式上,广州市番禺区委书记黄彪表示,番禺已吸引超40万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在 此注册营业的企业和经营主体连续16个季度迁入迁出增长9%以上,形成了政企携手共拓市场的活力图 景。 "番禺将发挥智造+智核、电商+厂商的独特优势,推动智能家居在智慧厨房、健康卫浴等更多场景落 地。"黄彪透露。骊住集团总裁濑户欣哉表示:"广州国际研发中心的启用,是我们建设全球研发体系、 强化国际协同能力的关键一步。期待以此为平台,汇聚并释放中国的创新力与转化力。" 骊住集团总裁濑户欣哉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广州设立国际研发枢纽,外资在粤转向高价值链研发 作为业务遍及150个国家、拥有53000名员工的国际卫浴制造商,骊住集团旗下汇聚高仪、美标等国际品 牌。其新落成的广州国际研发中心总面积1600平方米,配备多功能实验室并集成设计、研发至供应链全 链条职能,将直接服务全球品牌技术开发。 骊住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濑户欣哉透露,"广州有完整的行业生态系统,我们大量合作伙伴集中在这 里。智能产品开发所需的电子元件配套、快速市场验证条件, ...
美国巨头宣布,大裁员!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21:50
微软裁员事件 - 微软确认拟裁员约9000名员工 占员工总数不到4% 为2023年以来最大规模裁员 [1] - 裁员旨在实施组织变革 减少管理层级 引入新技术提升效率 [1] - 此次为微软2023年裁员1万人后规模最大的一次 也是近月第三轮裁员 [1] 美国企业裁员潮 - 除微软外 宝洁 摩根士丹利 沃尔玛 UPS等多家美国公司近期均宣布裁员计划 [1] - 5月美国雇主宣布裁员人数达93816人 同比激增47% [1] - 经济日报指出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导致市场压力 企业裁员规模持续刷新纪录 [1] 劳动力市场趋势 - 美联储报告显示 多数地区劳动力需求减弱 企业因不确定性推迟招聘 [2] - 当前环境下 "减少投入"和"继续观望"可能成为多数美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2]
荣昌、石药接连斩获大单背后:中国药企半年吸金近500亿美元,跨国巨头为何疯狂“扫货”|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6-26 15:58
中国创新药企的BD交易热潮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授权给Vor Bio 首付款4500万美元 潜在总金额达42.3亿美元 [2]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合作获1.1亿美元预付款 潜在总收益53.3亿美元 [2] - 2024年中国医药BD交易总金额达63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59% 重磅交易24项占全球20% [3]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占比从2021年5%飙升至42% 交易额达455亿美元 [4] 技术领域与市场表现 - ADC药物以546.9亿美元交易总额成为BD领域最热门技术 科伦博泰等为出海主力 [7] - 双抗/多抗以245.7亿美元交易额跃居第三 百利天恒与BMS创84亿美元授权纪录 [7] - 三生制药宣布60亿美元合作后股价单日暴涨32% 子公司连续两天涨停 [3] 研发效率与竞争优势 - 中国肿瘤临床试验占比从10年前5%-10%提升至2024年40% 全球30% License-out交易源自中国 [4] - 中国新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30%-20% 患者招募成本为欧美1/3 研发周期更短 [9] - 2024年中国704款原研药首次进入临床 数量全球第一 近十年累计4384个超越美国 [10] 行业驱动因素 - 跨国药企面临2000亿美元专利悬崖压力 中国高性价比管线成替代内部研发首选 [9] - 中国创新药二级市场估值与临床价值错配 BD大单驱动价值回归 [8] - 医保支付端体系创新加速 构建"医保+商保+自费"多层次支付体系 [10] 全球市场地位 - 中国分子竞争力由高质量临床数据 跨境合作规模 原创分子突破共同驱动 [4] - 中美成为全球新药研发双引擎 中国创新药从"性价比"标签转向全球创新核心参与者 [11]
美国巨型钻地弹能摧毁伊朗地下核设施吗?
新华社· 2025-06-20 16:16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将在"接下来两周内"决定是否下令美 军对伊朗发动打击。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一直在权衡是否攻击伊朗防护严密的福尔道地下铀浓缩设 施。外界普遍认为,除了美国的巨型钻地弹,其他常规武器难以彻底破坏深藏地下的核设施。 这一巨型钻地弹有多大杀伤力,一定能摧毁福尔道铀浓缩设施吗? 尚未有实战记录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防御项目研究员马萨奥·达尔 格伦介绍,GBU-57A/B巨型钻地弹(MOP)是重达3万磅(约14吨)的炸弹,配备6000磅(约3吨)高 爆炸药,外壳 "极其厚实坚硬",使得炸药能够承受触地时的冲击力并且在炸弹穿透到预期的深度后爆 炸。 达尔格伦提到,研发GBU-57A/B巨型钻地弹的部分原因在于,多项研究显示轰炸地下核设施入 口"无法产生足够爆炸压力以摧毁整个设施",只能暂缓核计划进展。 美军巨型钻地弹资料图。新华社/美联 该型炸弹2004年首次测试,至今未用于过实战。CNN报道,美国空军B-2"幽灵"隐形轰炸机是目前 唯一能在实战中使用该炸弹的机型。去年,美军曾使用B-2轰炸机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地下武器库。 ...
跨国公司在山东|跨国巨头抢滩山东开发区,青岛峰会拉开帷幕
齐鲁晚报· 2025-06-18 21:17
张阿凤 李殷婷 王世宇 青岛报道 6月18日,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本届峰会以 "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 共赢"为主题,吸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位跨国公司嘉宾参会,全球副总裁级以上与会嘉宾达83人,创历届之最。其中,6月18日下午举行的山东省开 发区专场推介会成为聚焦点,现场释放出山东以开发区为载体、深化国际合作的强烈信号,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跨国企业深度分享合作实践 多领域项目彰显投资信心 "连续六年参会,每次都能感受到山东开发区的创新活力。" 威立雅高级副总裁、中国总代表黄晓军在发言中透露,威立雅已在青岛、济宁等6个城市布局危 险废弃物处置、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青岛高新区的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总投资7.5亿美元,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他提出"战略同频、数 字创新、服务集成"三大合作建议,计划依托威立雅在水务、废弃物处理领域的技术,推动山东开发区绿色低碳转型。 泰森食品大中华区总裁刘筱玲分享了在山东的全产业链布局:在潍坊、日照建成集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肉鸡产业基地,总投资超50亿元,2024年纳税 77 ...
港股概念追踪|香港将发表第二份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跨国巨头竞相入局稳定币(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11:05
支付结算往往需要数天时间,延迟了商户收到销售收入的时间。 稳定币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结算,稳定币支付可能会颠覆传统的支付生态系统,并有可能为这些零售巨 头节省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费用。 智通财经APP获悉,相关媒体报道,沃尔玛、亚马逊等跨国巨头近期已开始探索在美国发行自有稳定币 的可能性,在线旅游巨头Expedia和其他大型企业也在讨论发行稳定币的计划。 这些零售商在传统支付系统中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手续费,包括客户使用银行卡购物时产生的交换费。 6月12日报道,蚂蚁集团的国际业务部门——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正积极筹 备在新加坡和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此外,蚂蚁国际还计划在卢森堡寻求相关许可,显示出其全球化的 牌照布局策略。一方面,蚂蚁国际申请稳定币牌照将完善其区块链布局,有利于支撑其跨境支付业务及 全球资金管理业务;另一方面,蚂蚁国际是首家明确表示将率先提交港府稳定币发行执照申请、且具有 大规模资金管理经验的全球性金融科技企业,这使其在全球稳定币竞争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稳定币条例》已获立法会通过,为稳定币发行人设立发牌制度,并将在 8月1日生效,成为 ...
新闻分析丨“阅兵秀”遭遇全国抗议折射美国巨大裂痕
新华社· 2025-06-16 07:49
美国阅兵与抗议活动 - 美国陆军建军250周年阅兵式在华盛顿举行,这是自1991年以来首次阅兵,出动坦克、战机和6000多名官兵[1] - 同日全美50个州爆发约2000场抗议活动,数百万人参与,口号涉及移民、卫生、教育等政策不满[1] - 阅兵与抗议形成鲜明对比,反映美国政治和社会巨大裂痕,《纽约时报》形容为"分屏式对抗"[1] 特朗普政府政策争议 - 特朗普政府被指利用军队提升形象推进政治目标,《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引发民众担忧[2] - 联邦执法机构在洛杉矶县展开非法移民执法行动引发冲突,特朗普首次未经州长请求调动国民警卫队[2] - 国民警卫队与警方同民众冲突酿成骚乱,蔓延至其他移民聚集城市并引发全美抗议[2] 美国社会分裂加剧 - 洛杉矶骚乱体现两党和民众在制度观念、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深层分裂,《卫报》评论称这是政治极化的表现[2] - 从洛杉矶骚乱到阅兵日抗议,民众对白宫行政权力的意见分歧加剧,《新闻周刊》指出凸显对民主制度的担忧[3] - 美联社评论称阅兵与抗议划出"美国鲜明的断层线",华盛顿成为展示美式民主混乱的窗口[3] 历史背景与政治动机 - 美国历史上阅兵多发生在军事成果明确、国内团结时刻,如1991年海湾战争后[1] - 此次阅兵未能凝聚民心反而加剧撕裂,舆论认为阅兵是特朗普79岁生日的"权力秀"[1] - 白宫坚称阅兵日期是巧合,但抗议活动持续多日显示社会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度分歧[1][2]
全球第二大无源电子元件供应商国巨拟本月 16 日开始协商收购芝浦
搜狐财经· 2025-06-08 07:49
IT之家 6 月 8 日消息,全球第二大无源电子元件供应商国巨(Yageo)昨日官宣收购日本同行芝浦电子 (Shibaura Electronics),国巨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泰铭表示,此举将为双方带来"双赢"局面。 陈泰铭强调,收购将为芝浦带来资源注入,保证技术留在日本的前提下,增强其研发能力并扩大设备投 资。他表示,国巨无意让技术外流,并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帮助芝浦拓展欧美市场。双方管理团队将于 6 月中旬在东京会面,讨论收购细节。 公开资料显示,国巨成立于 1977 年,现今为全球第一大芯片电阻及钽质电容制造商、第三大积层陶瓷 电容(MLCC)及电感制造商,在全球 25 个国家中有 29 个行销服务据点、61 座生产基地及 20 个研发 中心,全球员工数超 40,000 人,年营收超 40 亿美元。 芝浦电子成立于 1953 年,最初是铜亚氧化物整流器及其他热敏电阻和压敏电阻的制造商。如今已成为 全球热敏电阻市场巨头,拥有超过 4,800 名员工,年营收超 320 亿日元。 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国巨董事长陈泰铭表示,国巨将于 6 月(本月)16 日将与芝浦电子在东京讨 论潜在合作事宜,并强调如果成功收购芝浦 ...
跨国巨头重拾内燃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10:17
当电动汽车业务持续亏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带来重压时,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选择重 新加码内燃机。 近日,通用汽车宣布,将斥资8.88亿美元,在纽约州托纳万达工厂投产新一代V8发动机。本田也计 划削减电动化领域投资,同时进一步强化油电混合动力车产品线。另外,梅赛德斯-奔驰、Stellantis、 马自达、斯巴鲁、丰田等多家车企此前都承诺继续投资内燃机技术。 本田这样做,同样是基于现实考虑。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本田净利润同比下降 24.5%。尤其是2025年1-3月,本田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87%。严峻的数据迫使本田做出改变。发展混动 确保基本盘,同时对纯电采取渐进策略,则成了本田的最优解。 博弈与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车企对内燃机的重新加码并非始于2025年,早在2024年便已显现诸多端倪。 2024年初,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宣布,丰田将继续生产发动机,且已经启动了新型内燃机开发项 目。随后在2024年5月底,丰田、马自达、斯巴鲁三家车企的社长罕见地共同露面,承诺将继续投资内 燃机技术,并通过使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相结合,与绿色替代燃料(如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兼容,从 而助力内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