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巨(YAGOY)
icon
搜索文档
除了美国,还有3个国家欠中国巨额债务,中国为什么不急着讨债?
搜狐财经· 2025-05-05 02:0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债权国,其与多个国家的债务关系引发关注,这些债务关系反映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性,也折射中国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多维角色,未来中国能否从债务中获足够回报以及如何处理债务关系值得思考 [2][23] 巴基斯坦债务情况 - 巴基斯坦是中国重要战略伙伴和“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国家,已欠中国超300亿美元债务,占其年GDP不足700亿美元的约十分之一 [4] - 巴基斯坦依赖中国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项目和民生建设等援助,中国支持涵盖其各领域,如瓜达尔港开发等 [5][7] - 巴基斯坦经济状况堪忧,社会动荡、政治不稳定致经济发展停滞,财政压力大,债务问题逐年加剧 [7] - 瓜达尔港租赁协议为中国提供战略据点,增强中国在全球能源运输链话语权和印度洋地缘政治优势 [7][9] - 巴基斯坦债务增加,若无法按期偿还,中国可能陷入“债务陷阱”,是否继续加大支持或收回部分援助需战略考量 [9] 委内瑞拉债务情况 -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全球最大,但因美国制裁、全球资本封锁、政治动荡和社会管理问题陷入经济困境 [11][12] - 委内瑞拉经济几乎崩溃,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和贫困率高企,向中国债务增加,中国是其最大债权国之一,债务已突破500亿美元且可能上涨 [12][14] - 委内瑞拉用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向中国抵押偿债,但国内政治和经济问题使其发展前景黯淡 [14] - 中国投资委内瑞拉回报可能来自资源利用与开发,但该国局势不稳定,中国投资面临政治和经济风险,债务能否按时偿还成收益关键 [15][17] 日本债务情况 -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停滞但实力雄厚,欠中国债务已突破850亿美元 [19] - 日本资源贫乏,依赖进口,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商,为满足对中国制造产品需求,日本借款维持产业和经济增长 [19][21] - 日本经济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内债压力时形势脆弱,中国与日本债务关系中承受金融风险,如何处理值得思考 [21]
国巨冲并购 扩大规模
经济日报· 2025-04-29 07:31
第三,除了整合近期收购的高阶温度感测器事业部(Heraeus Nexensos GmbH)与高阶感测器事业体业 务(Telemecanique Sensors),发挥综效外,也继续推动有机成长与并购策略,亦即再度启动策略性并 购,扩大平台规模。 最后是扩展高阶市场并提升利基产品比重,包括优化产品组合与客户结构,深化全球策略伙伴关系,专 注于未来科技应用领域,并提升欧美日高阶市场的市占率。 陈泰铭指出,国巨集团是全球唯一同时在电阻、电容、电感三大被动元件领域,拥有领先地位的电子零 组件与服务供应商,亦已将产品组合延伸至电路保护元件、无线元件与感测器等领域。 谈到国巨集团今年发展,陈泰铭擘划出四大营运方针,首先是达成年度营收及获利目标,持续拓展欧美 日等高阶市场,深化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重回营收及获利成长的轨道。 其次是有效控管费用及库存管理,即根据营收目标达成状况进行费用控管,并透过弹性的采购策略与产 能规划,提升库存管理效率。 被动元件大厂国巨(2327)冲刺2025年营运,董事长陈泰铭擘划四大方向,强调今年首要之务是达成年 度与获利成长目标,管控费用并管理库存,同时借由并购扩大平台规模,以及扩展高阶市场并 ...
美国巨头发声: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4-19 00:15
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 并且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这一次他是不再穿他常穿的皮衣,而是换了非常正式的西装领带,见了贸促会的领导人。 中国对黄仁勋多重要? 中国内地的营收占英伟达整个营收盘子的15.4% 是对英伟达是很大一块营收,也是很难舍弃的"蛋糕"。 但就在4月9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英伟达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下可把英伟达坑惨了。 黄仁勋手里现在压着一堆"阉割版"H20芯片,全是卖给中国市场的。 结果特朗普上来一刀,限制发牌不许卖给中国,几十亿美元的库存变废铁,他能不急? 公司不仅得取消订单,还得计提55亿美元的损失,股价也跟着暴跌了6.9% ,市值一夜之间就蒸发了超万亿人民币。 H20芯片作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核心产品,给该区域贡献了80%以上的收入,差不多有45亿美元。 这禁令一出来,就相当于直接切断了英伟达在中国的主要收入来源。 有类似困扰的还有苹果。 为了减少损失,苹果几天前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震惊的事情: 苹果公司租用货运航班从印度向美国紧急运送600吨 iPhone(或多达150万部),以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 他可能没想到,8年之后,他 ...
法国巨头施耐德,靠什么跨越189年?
虎嗅· 2025-04-17 13:43
现代工业革命离不开技术基石,而提到全球工业的代表,就绕不开施耐德。 成立于1836年的施耐德,从一个小铸钢厂起家,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军火巨头,再到电气领域的世界级公 司,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蜕变。 施耐德的影响力有多强? 很多人都认为是施耐德缔造了法国工业史的一系列辉煌。 从法国第一台火车的轰鸣到世界第一艘蒸汽战舰的起航,再到埃菲尔铁塔的耸立,施耐德的名字与无数 工业史上的里程碑紧密相连。 历经两个世纪的风雨,从普鲁士移民的银行家到法国工业革命的旗手,作为横跨钢铁、军火和电力三个 行业的巨头,施耐德因战争兴盛,但又因轰炸化为废墟,随后在电气时代重获新生。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员工超16万,年营收2900亿人民币(数据截至2024年年末)的巨无霸。 当全球制造业面临新变局,这个穿越过工业革命所有周期的法国巨头,将如何用"进化而非革命"的信 条,书写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突围剧本? 今天,我们解码施耐德跨越189年的生存密码。 一、不务正业 施耐德家族的祖先从普鲁士移民到法国,并在那里经营银行业,逐渐巩固了商业帝国和社会地位。 19世纪30年代,跟随父亲经营多年的大哥阿道夫·施耐德(Adolphe Schneider ...
因美纳缺席CMEF背后:一家美国巨头在中国“消失”样本
华夏时报· 2025-04-11 21:08
从上海制造基地的本土化雄心到北京协和医院的紧急换装,从股价40%的断崖式暴跌到华大智造56%的市占率狂 飙,这场由政策、资本与技术交织的产业变局,正在撕开中国基因测序产业"去依附化"的深层肌理。 当国产测序仪以补贴之手撬动万亿赛道,这场关于生命密码的话语权争夺战,已悄然划开新时代的序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斯文 于娜 上海报道 全球基因测序霸主因美纳(Illumina)的"中国光环"正在急速黯淡。 当2025年CMEF展会的镁光灯照亮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时,这家曾占据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美国巨头却悄然隐退。 两个月前,中国商务部将其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指控其"中断与中国企业正常合作"并采取多项制裁措施,因 美纳核心设备对华出口通道就此关闭。 《华夏时报》记者检索资料发现,因美纳最后一次露面是去年11月上海进博会上。 当时,这家公司携最新桌面式测序仪MiSeq™ i100系列进行全球首展、亚洲首秀。这一创新产品以其突破性的4小 时测序速度、操作便捷和高质量数据产出,为科研与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因美纳还呈现了低、 中、高通量测序"旗舰款"产品阵容,并展示了最前 ...
英国巨头携手苹果!加码中国清洁能源
中国基金报· 2025-04-03 18:15
除了助力中国电网清洁化转型之外,该策略还将助力苹果公司实现"碳中和"目标。苹果致力于在2030年 实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即在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 该策略的顾问施罗德绿衣(Schroders Greencoat)是全球最大的专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基础设施的管 理团队之一。施罗德资本基础设施亚洲部门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已投资1.2吉瓦 (GW)的可再生能源基建资产,包括47个风能或太阳能项目。 【导读】英国巨头施罗德投资旗下公司携手苹果!加码中国清洁能源 4月3日,英国巨头施罗德投资旗下施罗德资本基础设施亚洲部门宣布,第二期中国可再生能源策略启 动,苹果公司已承诺向该策略投入约1亿美元作为锚定投资。该策略计划投向中国风能和太阳能资产的 后期开发和建设。 施罗德资本表示,基于苹果公司的锚定投资,该策略每年可为中国电网新增约55万兆瓦时(MW)的风能 和太阳能发电量。随着更多投资者的加入,该数值有望进一步增长。 蒂姆·库克:苹果中国供应链已有三分之二使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供应商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的进展领先世界。"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对深 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 ...
李嘉诚暂缓港口交易,还有145天议价期,过期将赔付美国巨额罚金
搜狐财经· 2025-04-02 16:17
这位在资本市场以决策迅速、精准、果断而闻名的投资者,突然间按下了交易的暂停键。 如此核心资产的突然停售,无疑在全球供应链的心脏地带投下了一枚震撼弹。 那么,贝莱德集团为何愿意等待? 答案在于协议中的145天关键期限。 这背后所牵动的,不仅仅是巨额资产的较量,更隐含着一场国际商业领域的激烈争斗。 那么,这场交易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暗流涌动?让我们一同揭开表象,深入探讨其本质。 交易中止的背后:43个港口——亚洲航运的关键节点。 李嘉诚旗下公司于3月28日宣布暂缓签约,而这些港口绝非等闲之辈——它们掌控着亚洲12%的集装箱吞吐量,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其中,如新加坡的巴西班让码头、马来西亚的巴生西港等关键枢纽,每年处理的货物价值高达2.3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 当于日本全年GDP的4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港口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南海等战略要道,对于全球航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巴生西港为例,预计2024年其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1360万标箱,单日货物通关量峰值足以装满1.5万辆货运列车,其战 略价值可见一斑。 然而,暂缓并不意味着安全。 协议中隐藏着致命的"毒丸"条款:若7月23日仍未签约,李 ...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科技创新吸引外企加大投资 跨国巨头解码“创新共赢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4 21:24
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科技创新吸引外企加 大投资 跨国巨头解码"创新共赢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北京报道在当下全球经济格局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最强劲的引擎。3月23日 至24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成为见证这一趋势的重要舞台。在此次盛会上,中 国凭借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以及超大规模市场,正吸引着外资企业纷纷加大 投资,看好中国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在会上表示,产业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的"最大增量"。外资企业成为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也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了重要 的桥梁纽带作用。 AI成果引发外资关注 今年春节前后,DeepSeek(深度求索)在全球掀起"中国智慧"热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提及"人 工智能+",这也使得"AI创新"成为本次论坛提及最多的词汇。 论坛开幕式上,作为本次论坛外方主席,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 (Roland Busch)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刻转型之中,技术,尤其AI技术,是一大关键驱动力,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同样如此。 "中国的创新 ...
朋友圈持续扩容,跨国巨头共享中国机遇丨关注第七届进博会
证券时报网· 2024-11-02 17:57
进博会概况 -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规模达36万多平方米 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 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 创历史新高 [1] - 七届进博会的"全勤生"多达186家企业和机构 [1] 参展企业动态 淡水河谷 - 淡水河谷将展示优质铁矿石产品、能源转型金属产品及创新铁矿石压块等低碳解决方案 [1] - 铁矿石压块可减少钢铁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多达10% [2] - 淡水河谷致力于向中国持续供应优质矿产品和创新低碳解决方案 支持中国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2] 诺华公司 - 诺华公司从首届进博会开始参会 认为进博会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和促进行业合作的平台 [2] 吉利德科学 - 吉利德科学过去两年连续参展 已有两款全球创新疗法从展品变为商品 [3] - 进博会助力吉利德创新药物上市进程 为其在中国发展带来机遇 [3] 新思科技 - 全球EDA行业龙头新思科技将首次亮相2024年进博会 [3] - 新思科技将展示从芯片到系统的科技创新 助力各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3] 集宝保险柜 - 英国集宝将携百万级联名款全球首发新品首次登陆进博会消费品展区 [4] - 集宝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 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4] 行业趋势 - 跨国巨头持续投资中国 共享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机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