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最好的BD,是产品自己会说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5
核心观点 - 迈威生物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抗衰龙头Calico达成IL-11抗体合作 打破Calico十年未收购外部品种的惯例 推动公司股价涨幅超140% 市值一度接近240亿元[1] - 公司创始人刘大涛强调First-in-Class创新策略 认为技术迭代背后需深度理解生物学机制和靶点与疾病关系 而非单纯追求Best-in-Class[1] - 公司通过BD交易和自研产品实现高速增长 2023年生物类似药销售额同比增长243.53% 2024年上半年药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50%[5] 合作与BD交易 - 与Calico合作基于IL-11抗体 该靶点全球仅勃林格殷格翰和迈威生物进入临床 合作谈判仅用5个月完成[2] - 2023年将靶向TMPRSS6单抗海外权益授权给DISC 该药物为First-in-Class品种 全球仅再生元和迈威生物进入临床[3] - BD交易均为对方主动寻求 公司认为产品数据质量是吸引跨国药企的关键[3] - 2025年定位为"BD关键年" 多款ADC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市场投资热情高涨[3]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 - 保持年均1款产品获批节奏:2022年阿达木单抗、2023年地舒单抗(60mg)、2024年地舒单抗(120mg)、2025年注射用阿格司亭α[5] - 地舒单抗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0.17% 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1.59%[5] - 阿达木单抗预计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 地舒单抗新适应证筹备中 患者数量预计扩大上百至上千倍[5] - 首个自研创新药迈粒生(注射用阿格司亭α)2025年获批 后将中国权益独家许可给齐鲁制药[10] 创新战略与研发理念 - 坚持First-in-Class创新路径 重点研究靶点与疾病机制深度关联 而非单纯技术迭代[7] - IL-11抗体研发基于临床样本验证靶点与纤维化关联 早于《自然》论文发表[7] - ADC研发采用差异化策略 根据肿瘤特性定制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 非流程化创新[8] - 核心品种9MW2821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Nectin-4 ADC 在宫颈癌和三阴性乳腺癌进度全球最快[8] - CDH17靶点ADC聚焦结直肠癌耐药性问题 选择特定细胞毒性药物克服耐药性[8] 公司发展路径 - 初期兼顾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 通过类似药实现快速"造血" 支撑创新研发[4] - 构建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 具备孵化"全球新"成果能力[6] - 定位为Pharma而非Biotech 目标掌控研发到销售全链条[8] - 提出"共享销售"模式构想 联合多家Biotech组建共享销售团队分摊成本提高效率[10] 行业背景 - 中国创新药行业以仿制药为主 缺乏完整研发到销售链条 Biotech需拓展销售能力或依赖海外BD生存[9][10] - 美国Biotech项目易被大公司接手 中国Biotech面临医保支付天花板和进院难等挑战[10] - 中国升白药物市场规模超100亿元 竞争激烈[10]
华泰证券(06886)发行60亿元公司债券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21:24
债券发行情况 - 华泰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续发行工作于2025年9月16日结束 [1] - 本期续发行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为60亿元 发行价格为101.399元 [1] - 本期债券认购倍数为1.84倍 [1]
华泰证券(06886.HK)完成发行60亿元公司债
格隆汇· 2025-09-16 21:24
债券发行基本信息 - 公司发行债券名称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续发行) [1] - 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 [1] - 债券期限为2年6个月(914天 2025年3月6日至2027年9月6日) [1] - 债券票面利率为2.05% 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1] 发行结果详情 - 本期续发行债券发行工作已于2025年9月16日结束 [1] - 实际发行规模达到60亿元 [1] - 发行价格为101.399元 [1] - 认购倍数为1.84倍 [1]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排前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3
行业格局 - 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构成中券商占57席 银行24家 独立销售机构18席 保险公司仅1家[1]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的机构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和招商银行1.04万亿元 天天基金6374亿元位列第三[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 华泰证券1150亿元[1][2] - 前十名销售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3.03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8.90%[2] - 前十名销售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合计5.8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6.89%[2] 规模增长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856亿元 增幅5.89% 同比增加4088亿元 增幅8.65%[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6626亿元 增幅6.95% 同比增加1.34万亿元 增幅15.08%[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483亿元 增幅近15% 同比增加5919亿元 增幅43.51%[3] 竞争态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名机构中券商占据七席 反映财富管理转型成效[3] - 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差距持续扩大 43家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不足100亿元 24家不足50亿元[4] - 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出现明显分层 头部机构突破千亿的同时 多家机构规模仅为个位数[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强者恒强局面预计将持续[2][4]
天地数码:持股超5%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447.33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9-16 21:23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升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钱小妹因资金需求计划减持股份 二者合计持有1167.530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7.7197% [1] - 升华集团拟减持不超过447.3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9577%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2026年1月15日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1] - 钱小妹持有284.7608万股 占比1.8828% 此次未披露具体减持数量 [1] 减持实施细节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下 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2] - 大宗交易方式下 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 [2] - 减持股份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的股份 减持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升华集团严格履行了首次公开发行时关于锁定期 减持价格 减持数量限制和提前通知的承诺 [2] - 钱小妹严格履行了2020年受让股份时作出的六个月内不减持承诺 [2] - 减持股东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 [2]
股票行情快报:开立医疗(300633)9月1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240.2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21: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35.78元 当日涨跌幅0.0% 换手率1.05% 成交量4.56万手 成交额1.6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40.25万元 占成交额7.67% 游资资金净流入978.96万元 占成交额6.05% 散户资金净流入261.28万元 占成交额1.62% [1] - 近5日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在4个交易日呈净流出状态 其中9月10日净流入1383.41万元(占比5.3%) 9月12日净流出1152.3万元(占比5.94%) [1] 财务指标与行业对比 - 公司总市值154.82亿元 高于行业均值122.74亿元 行业排名22/123 [2] - 2025年中报主营收入9.64亿元 同比下降4.78% 归母净利润4703.03万元 同比下降72.43% [2]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34亿元 同比微增0.17% 单季净利润3895.56万元 同比下降44.65% [2] - 毛利率62.08% 高于行业均值51.85% 但净利率4.88%低于行业均值10.39% [2] - 动态市盈率164.6倍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69.34倍 市净率4.97倍 [2] 机构评级与业务概况 - 最近90天内18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买入评级12家 增持评级6家 目标均价40.17元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负债率22.46% 财务费用-3507.41万元 投资收益201.85万元 [2]
和而泰牵头成立合资公司,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21:21
战略合作概况 - 和而泰与乐聚智能、东方精工于9月15日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1] - 和而泰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合资公司60%股权 主导战略发展与产业布局 [1] 技术协同与分工 - 和而泰提供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势 为机器人本体提供核心控制系统与关键部件 [3] - 乐聚机器人贡献人形机器人结构设计、核心零部件及人工智能算法先进技术 [3] - 东方精工发挥精密制造与规模化生产强大能力 [3] 产业发展目标 - 合资公司重点研发、生产与销售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 构建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链条协同机制 [3] -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应用 [3] - 以机器人控制系统为核心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3] 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加速融合 机器人向更智能、更自主、更协同方向演进 [3] - 合作将增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行业的话语权 [3] - 战略合作标志着和而泰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将持续引领行业创新 [4]
腾远钴业:厦门钨业和长江晨道拟合计减持不超总股本的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1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厦门钨业计划减持不超过293.2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 [1] - 股东长江晨道计划减持不超过293.2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实施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男鞋第一股”奥康国际连亏3年!第三大股东减持套现超9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1
股东减持情况 - 第三大股东项今羽累计减持1139万股 占总股本2.84% [1][2]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00万股套现至少3352万元 大宗交易减持739万股套现6000.68万元 [2][3] - 合计套现金额不低于9352.68万元 仍持有7.14%股份 [1][3] - 理论上仍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61万股 [3] 股价表现 - 股价从2021年7月10.03元最低跌至2024年2月3.46元 [2] - 2025年8月8日创近4年新高10.26元 较2024年低点最大涨幅接近2倍 [1][2] - 大宗交易成交价为8.12元/股 [3] 财务表现 - 连续3年亏损:2022年归母净亏损3.74亿元 2023年亏9327.89万元 2024年亏2.16亿元 [4] - 扣非净利润亏损更严重:2022年4.18亿元 2023年1.58亿元 2024年2.6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1亿元 同比下降21.39%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9204.48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364.28% [4] - 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 但净利率持续为负 [4]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奥康投资持股27.73% [5] - 实控人王振滔直接持股15.10% 间接持股合计40.06% [5][6] - 控股股东质押比例80.60% 实控人质押比例99.08% [6] - 控股股东未来半年内到期质押股份101.01万股 占总股本0.25% [6]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累计分红超过1亿元 [6] - 2024年半年度分红4811.76万元 年度分红6014.7万元 均已实施完毕 [6] 经营状况 - 主要从事皮鞋及皮具产品研发生产零售 [4] - 营业收入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需求疲软及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4] - 销售费用过高导致净利率为负 [4]
海航控股2025年8月经营业绩亮眼 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3.38%
中证网· 2025-09-16 21:21
运营数据表现 - 8月收入客公里达13622.27百万公里 其中国际市场收入客公里同比增长19.78%至2485.96百万公里 [1] - 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0.69%至720.48万人次 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20.58%达37.61万人次 [1] - 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3.38%至15541.16百万公里 [1] 国际市场拓展 - 2025年至今新开及增频10条海口国际及地区航线 [2] - 国际航班执行4262班次 日均68班 同比2024年增长44% [3] - 暑运期间国际旅客运输超76万人次 同比增长33% [3] 航线网络建设 - 下半年计划开通海口至东盟各国首都航线网络 构建"东盟经海口至中东主要城市"通道 [2] - 推进海口至欧洲城市新航线规划 [2] - 海口—伦敦航线加强海南与欧洲直接连接 多条海口至新加坡、吉隆坡航线巩固区域市场优势 [2] 服务创新举措 - 推出无托运行李旅客"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抵达登机口即可登机"服务 [2] - 自贸港快线航班提供专属值机柜台、快速安检等全流程便捷服务 [2] - 北京—曼谷航线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 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国际及地区航线开通该服务的航司 [2] 企业荣誉与运营管理 - 荣登2025海南省企业100强榜单第二名 [1] - 暑运期间执行境内外客运航班超5.2万班次 运输旅客超853万人次 [3] - 8月15日国内航班单日运输旅客达13.5万人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