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神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7-12 14:30
创投圈夫妻俩轮流 IPO 的一幕发生。 2019 年,网易有道在纽交所上市, CEO 周枫上市敲钟,其清华学霸妻子庄莉为丈夫站台引发关注。 而近日,庄莉的公司 —— 镁佳股份,揣着估值将近 10 亿美金( 66 亿多人民币)的准独角兽也要去港交所上市了。这下轮 到周枫当家属去敲锣了。 五轮融资催生"准独角兽"。 作者丨 黎曼 来源丨 投中网 一旦上市成功,这对相继 IPO 的夫妻,称得上是中国科技界最强夫妻档。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庄莉曾对媒体谈及多年夫妻关系时形容:"我一直觉得比较健康的夫妻关系应该是在一起的时候天下无敌,分开的时候各自精 彩的平衡关系。" 且 "不会把生活和工作混在一起。有烦恼的时候,始终有一个人在听,而且他扛得住,还能帮你出点主 意。" 镁佳股份确实有着 令人惊叹的商业成绩: 2024 年,中国每十辆搭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的新车中,就有一辆使用镁佳股份的 解决方案,装机量稳居行业第二。 四年本科学习后,庄莉以第一名成绩毕业,被称为清华女神。在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后,庄莉与男友周枫一起选择远 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读博,研究方向覆盖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 ...
金融监管总局“7号令”出台:金融产品严禁“操纵业绩”、“不当展示”
财联社· 2025-07-12 14:28
新规核心内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出台《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7号令),新增禁止金融机构通过操纵业绩或不当展示误导客户的行为 [1][4] - 新规针对收益不确定且可能导致本金损失的投资型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非保本结构性存款等 [2] - 7号令偏原则性要求,具体规定体现在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中 [3] 业绩展示监管 - 明确禁止金融机构通过利益输送、调整数据、夸大收益等方式误导客户 [4] - 部分理财产品存在"新品打榜"现象,成立初期集中资源做高收益(最高近19%)后宣传吸引资金 [9] - 监管将严控公募银行理财宣传中的夸大优势、选择性展示数据等行为 [9] 投资者分类与适配 - 将投资者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实施差异化适当性管理 [10] - 专业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净资产超2000万或金融资产超1000万)等,适当性要求大幅降低 [15] - 普通投资者只能购买低于其风险评级的产品 [14] 产品风险评级 - 投资型产品需统一划分为5级风险(R1-R5),与现行实践一致 [12][13] - 评级需考虑投资方向、杠杆、结构复杂性、历史波动等11项要素 [12] - 上市公司偏好低风险产品(现金管理类占主导) [16] 高龄客户与评估规则 - 对65岁以上客户销售高风险产品需履行特别注意义务,线上流程需适老化改造 [18] - 风险评估有效期统一为12个月,单日评估不超过2次/年累计不超8次 [20] - 此前理财、保险资管评估有效期存在1年与2年差异 [20]
Google 收编Windsurf,xAI估值或达2000亿美元:2025年投资机构怎么看?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7-12 14:24
宏观背景与科技投资 - 科技投资核心逻辑围绕识别重大技术变革浪潮,从大型机到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当前AI革命影响可能超越以往 [3] - 纳斯达克指数1985年以来年化回报约15%,远超道琼斯指数,科技板块目前占美股总市值近50%,未来可能升至75-80% [5][8][11] - 科技行业领导地位更迭迅速,2015年Top10公司中部分已跌出榜单,新王者如NVIDIA崛起,Top10总市值占比从31%升至47% [15][16] - 科技股高回报伴随高波动,英伟达曾经历7次超50%回撤,市场持续淘汰落后者,约1/3顶尖公司5年内被取代 [12][14] AI超级周期特征 - 微软2025年4月单月处理50万亿AI token,呈现指数级增长,云服务商资本支出从2021年预期1520亿上调至2025年实际3650亿美元 [49][50] - ChatGPT仅用2个月实现月活从400万到8亿,企业AI付费订阅渗透率达42%,速度远超历史同类技术 [53][56] - 用户使用ChatGPT后Google搜索浏览量年增长率从4%降至-8%,AI正改变信息获取方式 [59] - AI芯片分配格局变化,亚马逊GPU份额低于其云收入占比,新兴厂商如CoreWeave获得更多资源 [61] 市场结构与竞争动态 - "Mag7"出现分化,微软AI布局强劲而苹果战略受质疑,电力基础设施公司因AI能源需求受关注 [26][28][31] - 比特币波动性首次与纳斯达克趋同,可能向成熟资产演化,但历史回撤幅度仍达76% [36][39] - SaaS发展轨迹显示AI投资回报周期约5-6年,当前亏损类似早期云计算投入阶段 [64][71] - 1990-1998年高估值伴随高回报的历史可能重演,AI生产力提升或支撑当前估值 [74] 私募市场新生态 - 私募融资两极分化,AI领域占超50%份额,非AI融资持续下滑,大型独角兽融资占比显著提升 [102][107][114] - Anthropic收入增速创纪录,21个月达10亿,随后3个月增第二个10亿,2个月第三个10亿 [119] - 2025年IPO市场强劲反弹,CoreWeave等公司上市后表现优异,符合"40法则"企业受青睐 [121][124][125] - 并购市场复苏,2025年10亿以上交易年化达1350亿,远超2022-2023年水平 [129]
特朗普“乘胜追击”,加拿大税率25%变35%!
第一财经· 2025-07-12 14:11
该税率高于特朗普政府此前曾经宣布的对加拿大商品征收关的25%关税。 2025.07. 11 本文字数:109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程程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自加拿大进口的商品 征收35%关税。 据报道,一位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加拿大商品可能会免于此次征税,但他也表 示"最终决定尚未作出"。 加拿大对美出口连续4个月下降 对于特朗普提出的35%关税威胁,加拿大总理卡尼发文称,"在当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加拿大政 府始终坚定地捍卫我国工人和企业的利益。在重新修订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我们将继续这样做。" 卡尼并未直接提及特朗普此前声称的对加拿大征收35%的关税,但补充称"加拿大在遏制北美芬太尼 泛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对于该35%的更高关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际政治风险分析师刘江 韵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此举可能是特朗普对加拿大的"乘胜追击"。此前在特朗普停止谈判的威胁 下,加拿大迅速取消了原定对美企业征收的数字服务税,这让特朗普认为威胁策略奏效,现以更高关 税逼迫加拿大再次让步。 刘江韵还 ...
Visteon: From Dashboard Decorator To Digital Powerhouse
Seeking Alpha· 2025-07-12 14:11
公司概况 - Visteon Corporation (NASDAQ: VC) 是一家专注于汽车技术领域的公司 主要业务集中在数字座舱解决方案和车辆电子系统 [1] - 公司在行业中知名度较低 但正在积极利用车辆电子化趋势发展业务 [1] 业务重点 - 核心产品为数字座舱解决方案 这是公司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1] - 车辆电子系统是另一个重要业务板块 与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高度契合 [1]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子化和数字化转型 这为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1] - 数字座舱和车辆电子系统是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自2020年起深入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 涵盖多个行业 [1] - 分析范围包括Covestro、Signify、阿里巴巴、Verizon和中国移动等公司 [1] - 具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背景 擅长财务报告分析和估值判断 [1]
突然爆火!价格狂飙4000%!
新华网财经· 2025-07-12 14:10
撕拉片市场现状 - 撕拉片相纸价格从停产前的70元/盒飙升至1600-3000元/盒,最高涨幅达40倍 [1][3][4] - 单张撕拉片拍摄服务在照相馆定价达300-600元,溢价显著 [1] - 国外购物网站过期相纸售价高达519美元/盒(约3726元人民币),过期10年的产品仍标价140美元 [6][7] 产品定义与历史 - 撕拉片为即时成像相纸,需手动撕拉显影,原用于影棚试光 [2] - 宝丽来2001年破产后,富士等厂商于2008-2016年全面停产撕拉片产品,当前市场流通均为库存 [4] 消费驱动因素 - 硬核摄影爱好者追求复古成像质感与仪式感 [8] - 年轻群体将撕拉片作为社交货币,注重其稀缺性与情绪价值 [9] - 投机囤货者炒作"绝版"概念,形成短期套利空间 [9] 市场交易特点 - 过期相纸仍被高价交易,但成像质量无法保证 [9] - 商家采用两种收费模式:纯体验付费或保底成像(不保质量) [9]
毛驴快跑 kokobots,递交IPO招股书,拟赴美国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12 14:00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KOKOBOTS GROUP(毛驴快跑)计划于2025年7月1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KOKO [3] - 公司已于2025年1月10日向SEC秘密递表 [3] 主要业务 - 公司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结合低速L4级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并融合物联网智能感知能力 [4] - 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商用清洁机器人的研发、销售与租赁,以及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4] - 智能商用清洁机器人采用自主研发的L4低速自动驾驶技术,适用于酒店、医院、购物中心等高人流场所 [4] - 物联网产品内嵌RFID芯片,应用于智能数据存储、身份验证、门禁管理及非接触式支付等领域 [4] - 公司为多个知名音乐节提供腕带产品,包括Bolton Weekend、Love Supreme爵士音乐节等 [5] 技术平台与市场覆盖 - 公司开发了多功能L4低速自动驾驶算法及智能Nextrobot平台,适用于室内外清洁及其他低速自动驾驶场景 [5] - 商用清洁机器人已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城市累计运营超过1,500天 [5] - 核心自动驾驶技术包括线控底盘、环境感知、定位、自主导航及智能清洁路径规划算法 [5] - 业务覆盖中国18个以上省份及直辖市,国际市场通过分销商销售至美国、德国、波兰等12个国家 [5] 收入来源 - 主要收入来源为产品销售与租赁 [6] 股东架构 - 上市前股东架构中,皮从明通过Priscilla Prime Limited持有A股的67.1%和全部B股,合计拥有94.0%的表决权 [7] - 黄秀美通过Hyperhub Limited持有A股的15.8%,拥有2.9%的表决权 [7] - 陈伏虎通过Cloudcore Limited持有A股的5.5%,拥有1%的表决权 [7] 公司业绩 - 2023财年收入348.99万美元,净利润19.45万美元 [12] - 2024财年收入405.16万美元,净利润100.32万美元 [12] - 2025财年前六个月收入200.82万美元,净亏损20.67万美元 [12] - 2024财年毛利率49.2%(1,994,917美元/4,051,613美元) [14] - 2023财年毛利率33.7%(1,174,650美元/3,489,938美元) [14] 管理层 - 皮从明担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11] - Guiping Peng担任首席财务官 [11] - Tian Van Acken、Lina Zhang、Xianhui Liu为董事提名人 [11] 中介机构 - 独家承销商为AC Sunshine Securities LLC [15] - 审计师为Marcum Asia CPAs LLP [15] - 公司中国律师为大成,美国律师为Ellenoff Grossman & Schole LLP [15] - 承销商中国律师为海润天睿,美国律师为Sichenzia Ross Ference Carmel LLP [15]
英伟达站上4万亿美元,AI“第二幕”已开启;美国4天发23份“最后通牒”极限施压;谷歌24亿美元“截胡”OpenAI;印航空难:飞行员对话曝光|一周国际财经
搜狐财经· 2025-07-12 13:56
英伟达市值突破与AI生态演进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上市公司,股价收于164.10美元创历史新高 [12][14] - 从1万亿到4万亿美元市值仅用两年时间,而此前达到1万亿耗时三十年 [12][14] - AI竞争核心从"训练最大模型"转向"让全世界用得起、用得好模型",标志AI生态进入"应用为王"新阶段 [12][19] AI芯片市场格局 - 英伟达GPU芯片占据全球高端AI芯片市场主导地位,全球前500超级计算机中76%采用其GPU [15] - 2024财年营收突破1200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58%,H100/H200芯片成为大模型训练标配 [15] - 云计算巨头积极布局推理专用硬件(如AWS Inferentia、Google TPU),以提升效率与成本平衡 [30] AI应用渗透率与商业价值 - 全球企业AI使用率从2017年20%升至2024年78%,53%高管频繁使用生成式AI工具 [21] - 企业AI投入产出比达1:3.7,89%企业推进生成式AI项目,90%计划增加投资 [21] - Microsoft 365 Copilot已被52%企业采用,预计2026财年为微软带来250亿美元新增营收 [22] 消费端AI竞争态势 - ChatGPT移动端日活达2.25亿,同比增长503%,但规模仅为谷歌日活用户(20亿)的九分之一 [23] - Perplexity和Claude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76%和156%,显示AI信息入口争夺战加剧 [23] - 用户数据积累将强化"供应商锁定"效应,平台竞争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31] 工业与能源领域AI突破 - 空客利用AI实现飞机部件减重50%,罗尔斯-罗伊斯通过AI预防每年400起停机事故 [26] - AI推理需求催生能源革命,亚马逊布局1.9GW核电,微软重启三里岛核电站合作 [30] - ChatGPT单次查询耗电0.34瓦时,科技巨头聚焦提升能耗效率 [30]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 - Meta、微软、谷歌和亚马逊2025年基础设施总投入预计达3200亿美元,主要流向AI芯片 [29] - 甲骨文联合创始人公开呼吁英伟达接受更多投资,反映算力供应紧张 [29] - 投行预测英伟达市值未来18个月内可能冲击5万亿美元 [15] 行业并购与人才争夺 - 谷歌以24亿美元"截胡"OpenAI,获得Windsurf核心团队及技术授权 [44] - AI领域人才战白热化,Meta近期向OpenAI员工开出优厚薪酬并投资Scale AI 143亿美元 [45] - 交易显示AI编码成为战略高地,谷歌获得Windsurf技术非独家许可 [44]
AI的“第二幕”: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背后,AI如何从“云端”到日常
搜狐财经· 2025-07-12 13:56
英伟达市值与AI行业地位 - 英伟达市值从1万亿美元跃升至4万亿美元仅用两年时间,成为全球首家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2][3] - 公司股价于2024年7月10日收于164 10美元创历史新高,创始人黄仁勋身家达1436亿美元超越巴菲特 [3][4] - 投行WedBush预测英伟达市值将在未来18个月内冲击5万亿美元 [5] AI行业生态演变 - AI竞争核心从"训练大模型"转向"普及应用",进入以推理需求驱动的"第二幕"阶段 [2][13] - 全球AI使用率从2017年20%升至2024年78%,53%企业高管频繁使用生成式AI工具 [15] - 企业AI投入回报率达1:3 7,89%企业积极推进生成式AI项目 [15] 英伟达市场与技术优势 - 英伟达GPU占据全球前500超算76%份额,H100/H200芯片垄断OpenAI、微软、谷歌等大模型训练市场 [6] - 2024财年营收突破1200亿美元,净利润率高达58% [6] - 公司被类比为"AI时代的苹果",可能占据标普500总市值16% [13] AI应用场景爆发 **企业端** - 微软365 Copilot已覆盖52%企业,预计2026年贡献250亿美元营收 [16] - Salesforce、Amazon等推出垂直岗位Copilot产品加速AI决策渗透 [16] **消费端** - ChatGPT移动端DAU达2 25亿同比增长503%,谷歌DAU保持20亿规模 [17] - Perplexity月流量430万次同比增长176%,Claude月流量380万次同比增长156% [18] **工业端** - 空客AI设计实现零件减重50%,耐克鞋底减重13%强度提升4% [21] - 罗尔斯-罗伊斯AI优化提升设备利用率30%,年预防400起停机事故 [21] 算力与能源基础设施竞争 - 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2024年基础设施投入达3200亿美元 [24] - ChatGPT单次查询耗电0 34瓦时,科技巨头加速布局绿电与核能 [24][25] - 亚马逊采购1 9GW核电,微软锁定800MW供电,谷歌投资核聚变 [2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AI竞争焦点转向"降低使用成本",推理需求引发全产业链重构 [24] - 用户向头部AI平台集中形成"供应商锁定"效应,跨代产品将加剧流量虹吸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