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服务(06677)2025年中期业绩会发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1:44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亿元,合约面积1.22亿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在管面积占比82.6% [3] - 物业费均价3.2元/㎡/月,基础物业管理收入占比提升至74.4%,经调整后核心净利润率8.3% [3] - 第三方收入规模占比93.4%,新增第三方合约面积中96%来自市场化拓展 [3] 业务拓展与市场竞争力 - 截至2025年7月中标项目31个,合同金额2.6亿元,其中9个项目合同额超千万 [4] - 与比亚迪达成全国合作,覆盖12省42城4S店,实现从单项目到全国推广的突破 [4] - 商写板块收入贡献占比16%,政府/学校/医院等非住业态合约面积占比达19% [5] 服务品质与客户运营 - 主动拜访15万户业主,社区设施排查率100%,完成1960个归家动线工程升级和49个绿化景观改造 [4] - 举办476场业主见面日及近百场机房体验日活动,1500+场社群活动覆盖40万+业主 [4] - 客户满意度达87分,物业管理费现金流入提升0.9个百分点 [4] 增值服务与创新转型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比约18%,同比增长2.0%,实现增速转正 [6] - 创新能源管理方案实现4个北京写字楼100%绿电,并对外输出跨业态能源解决方案 [5] - 深化商品零售、到家服务、房屋经纪及美居服务等高频需求场景的供应链与标准化建设 [6] 战略发展方向 - 推行"拓运一体"机制,通过多专业团队提前介入项目筹建保障品质持续性 [4] - 通过标杆复制策略拓展非住业态增长空间,强化差异化竞争能力 [5] - 持续优化收入结构,降低关联方依赖,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 [6]
富智康集团(02038.HK)8月27日回购20.00万股 耗资304.78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1:43
近期回购活动 - 8月27日以每股15.210港元至15.240港元回购20.00万股,金额达304.78万港元,当日收盘价15.280港元,上涨1.93%,成交额4461.20万港元 [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29次回购,合计回购1398.06万股,累计金额达4949.15万港元 [2] 历史回购明细 - 8月22日回购7.50万股,价格区间14.460-14.700港元,金额109.21万港元 [2] - 8月21日回购7.00万股,价格区间14.300-14.700港元,金额101.31万港元 [2] - 8月20日回购9.00万股,价格区间14.740-14.800港元,金额132.99万港元 [2] - 8月15日回购35.60万股,价格区间15.300-15.400港元,金额547.64万港元 [2] - 8月14日回购20.80万股,价格区间14.910-15.020港元,金额311.04万港元 [2] - 8月13日回购21.10万股,价格区间14.700-14.800港元,金额311.87万港元 [2] - 7月3日回购11.00万股,价格区间10.260-10.360港元,金额113.44万港元 [2] - 7月2日回购3.20万股,价格区间10.120-10.220港元,金额32.58万港元 [2] - 6月30日回购5.50万股,价格区间10.160-10.260港元,金额56.26万港元 [2] - 6月26日回购14.50万股,价格区间10.080-10.240港元,金额147.55万港元 [2] - 6月24日回购20.00万股,价格区间10.060-10.180港元,金额202.66万港元 [2] - 6月23日回购2.21万股,价格10.000港元,金额22.10万港元 [2] - 6月13日回购8.60万股,价格区间9.450-9.500港元,金额81.46万港元 [2] - 6月10日回购2.91万股,价格区间9.160-9.230港元,金额26.79万港元 [2] - 6月5日回购23.69万股,价格区间9.130-9.250港元,金额217.47万港元 [2] - 6月4日回购9.77万股,价格区间8.900-9.010港元,金额87.59万港元 [2] - 6月3日回购41.52万股,价格区间9.020-9.140港元,金额376.31万港元 [2] - 5月30日回购20.89万股,价格区间9.230-9.340港元,金额193.44万港元 [2] - 5月23日回购15.10万股,价格区间8.230-8.380港元,金额125.68万港元 [2] - 5月22日回购38.60万股,价格区间8.180-8.400港元,金额318.25万港元 [3] - 5月21日回购34.17万股,价格区间8.380-8.500港元,金额288.11万港元 [3] - 5月19日回购220.20万股,价格区间0.820-0.840港元,金额183.46万港元 [3] - 5月15日回购74.90万股,价格区间0.840-0.850港元,金额63.20万港元 [3] - 5月14日回购226.60万股,价格区间0.820-0.840港元,金额188.19万港元 [3] - 5月13日回购145.00万股,价格区间0.830-0.840港元,金额121.55万港元 [3] - 5月12日回购50.00万股,价格0.810港元,金额40.50万港元 [3] - 5月9日回购95.00万股,价格区间0.790-0.800港元,金额75.55万港元 [3] - 5月7日回购213.70万股,价格区间0.780-0.790港元,金额168.19万港元 [3]
巨子生物跌近5% 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增两成 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放缓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40
股价表现 - 巨子生物股价下跌4.92%至52.15港元 成交额4.53亿港元 [1] 2025年中期财务业绩 - 收入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 [1] - 毛利25.42亿元 同比增长21.5% [1] -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盈利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2% [1] 品牌收入表现 - 可复美品牌收入25.4亿元 同比增长22.7% [1] - 可丽金品牌收入5亿元 同比增长26.9% [1] 历史同期增速对比 - 去年同期营收增速58.2% 归母净利润增速47.4% [1] - 可复美品牌去年同期收入增速68.6% 可丽金品牌增速23.6% [1] 渠道运营情况 - 线下渠道药店医院丝芙兰覆盖稳定 核心械二产品口碑较好 [2] - 线上渠道618期间天猫排名第16位(去年同期第12位) [2] - 7月可复美天猫GMV同比增长70% 抖音GMV增长17% [2] 舆情影响与恢复 - 5.24舆情事件对可复美产生可控影响 [2] - 达播停播影响大促后半段销售 [2] - 7月起头部主播恢复直播 合作频次增加 [2]
华润置地(01109.HK):逆周期韧性凸显,经营性不动产与资管业务打开价值新机遇
格隆汇· 2025-08-28 11:38
行业背景与公司业绩表现 -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024年同比下降10.6%,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7.1% [1] - 华润置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股东应占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16.2% [1] - 经常性业务收入205.6亿元,同比增长2.5%,占总营收21.7%,核心净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60.2%,同比提升9.6个百分点 [1]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元人民币 [1] 业务模式转型成效 - "3+1"业务模式中经营性不动产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表现亮眼,拉动业绩和长期稳定现金流 [2] -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5.5%,购物中心零售额1101.5亿元,同比增长20.2% [6][7] - 购物中心经营利润率65.9%创历史新高,在营购物中心达94座 [7] - 万象系购物中心在2024年TOP50榜单中入围7家,总销售额604亿元 [7] REITs业务突破与资本市场表现 - 华润商业REIT为国内首批最大消费基础设施REITs,2024年EBITDA预算完成率112%,2025年上半年达105% [10] - 连续6个季度累计分红4.95亿元,年化分派率稳步提升 [11] - 上市至2025年8月25日累计涨幅近60%,市值破百亿排名国内REITs第一 [12] - 2025年3月启动扩募申报,成为首只扩募消费REITs [12] 资产运营能力优势 - 购物中心销售坪效和租金坪效行业领先,零售额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 - 华润商业REIT底层资产青岛万象城出租率达99% [16] - 万象生活拥有三大产品线,合作品牌超16000个,在营合作品牌超8000个 [18] - 万象星会员总量突破7200万,商业会员达6500万同比增长32%,消费与复购会员均增超30% [19] 资产管理能力建设 - 2024年底资产管理规模达4621亿元,同比增长8.1% [20] - 实施城市深耕策略,推动核心城市市场地位提升 [20] - 通过收并购和资产改造提升价值,如青岛万象城改造新增可租面积7000平,引进37个品牌 [22] - 租赁住房业务布局15城,管理房间8.5万间规模行业第六,有巢品牌价值167.83亿元 [23] 资本管理能力创新 - 构建"投融建管退"闭环,形成完整资管生态系统 [26] - 高信用评级和透明投资者关系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本市场竞争力 [27] - 创新应用REITs和资产证券化工具实现资产快速变现,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 [27]
万亿级盛京银行今日正式退市/东北城商行“巨无霸”挥别港交所:从恒大危机到国资接管的十年嬗变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37
退市时间线 - 2016年恒大集团以140亿元收购盛京银行17.28%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派驻管理层 [1] - 2019年恒大增持22亿股使持股比例升至36.4% 期间对恒大系风险暴露规模超1550亿元 [1] - 2021年沈阳国资盛京金控以110亿元受让恒大所持19.93%股权介入重组 [2] - 2022年9月恒大剩余14.57%股权由沈阳7家国企以73亿元联合竞得 恒大完全退出 [2] - 2023年9月银行向辽宁资管出售1760亿元不良资产包 采用15年期年利率2.25%专项票据支付 [2] - 2025年8月盛京金控联合7家国资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H股每股1.30港元内资股每股1.20元人民币 总代价66.52亿元较停牌价溢价15.79% 完成退市 [3] 退市核心动因 - H股日均成交量仅占流通股总量0.0025% 流动性枯竭致融资功能丧失 [4] - 市净率跌至0.13倍 较IPO发行价7.56港元累计下跌83% 远低于行业平均 [4] - 2024年营业收入85.77亿元较2019年峰值缩水59% 净利润6.21亿元仅为2017年8% [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2.68%超行业平均1.5个百分点 关注类贷款占比4% [6] - 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高达3.66% 反映地产风险暴露 [6] - 净息差收窄至0.80%接近监管红线 成本收入比攀升至64.28%大幅高于行业平均 [7] 公司治理问题 - 原董事长张玉坤2016-2019年违规批准向恒大发放千亿级关联贷款被立案审查 [8] - 原行长李富民2019-2021年为恒大系违规操作数亿元授信 [8] - 某女行长涉嫌为恒大违法放贷2700亿元并收受回扣 [8] - 2019-2021年期间向恒大系企业输血超325亿元 银行沦为融资工具 [9] - 2016-2017年刘彦学等3人违规领取超额薪酬1892万元后被勒令退回 [10] - 2023年管理层更换为国有大行背景高管孙进、柳旭 [10] 风险处置措施 - 辽宁资管以15年期年利率2.25%专项票据承接1544亿元不良资产本金 [11] - 2023年辽宁省通过发行150亿元专项债向银行注入资本金 [12][13] 区域金融格局 - 东北地区上市银行持续萎缩:2024年4月锦州银行退市 2025年7月九台农商行退市(吉林金控32亿元收购) 2025年8月盛京银行退市 [14] - 目前仅哈尔滨银行维持上市 股价跌至0.435港元融资功能薄弱 [14] 未来战略方向 - 明确不再寻求A股/H股上市 89%营收来自东北地区 聚焦区域市场 [14] - 计划整合4家村镇银行推动"村改支"优化基层网点 [14] - 需解决广汇集团股权质押等历史遗留问题 警惕风险跨板块迁徙 [15] - 反映港股对区域性银行估值歧视 可能推动更多中小银行选择"国资收购+退市"模式转型 [16]
中金:维持锦欣生殖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9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34
核心观点 - 中金下调锦欣生殖2025-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3 90港元 对应25 0%上升空间 [1] - 公司1H25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主要受医保政策 耗材零加成及美国HRC利润波动影响 [2] - 短期业绩承压但预期2026年恢复 通过业务重组 产能释放及政策稳定推动修复 [3] - 公司集中处理特殊减值事项释放资产负债表风险 聚焦资金回笼和股东回报 [4] - 政策环境持续利好辅助生殖行业 公司通过新业务拓展和院区升级驱动长期增长 [5]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2 89亿元 同比下降10 7% 经调整净利润8200万元 同比下降67 0% [2]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下调59 9%至1 70亿元 2026年下调7 5%至4 17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47 58倍经调整P/E 2026年20 80倍经调整P/E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 4亿元 主要因美国HRC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9 5亿元 老挝减值4600万元 男科业务及其他减值1 0亿元 [4] 政策影响 -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导致人工授精周期占比提升 短期影响客单价及利润率 [3] - 医保支付和医疗耗材零加成政策对公司盈利能力形成压力 [1][2]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 后续生育政策有望加码 利好行业需求恢复 [5] - 冻卵业务潜在政策利好 全国两会出现政策呼吁 可能成为新增长极 [5] 业务运营 - 美国HRC受加州商保政策影响需求释放 1H25出现亏损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重组修复利润 [3] - 深圳院区预计1Q26搬迁新大楼 产能释放后目标业务体量12000-15000个周期 [5] - 云南和武汉医院持续强化辅助生殖核心业务 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5] - 公司停止老挝进一步投资 并处理男科业务等预付款减值 [4] 战略举措 - 集中处理特殊减值事项 释放资产负债表风险 实现轻装上阵 [4] - 推进美国HRC业务重组和海外银团贷款续期 保障资金流动性 [4] - 计划优化杠杆后启动中长期股份回购方案 强化股东回报 [4] - 聚焦冻卵等潜在高粘性业务 拓展服务周期和增长空间 [5]
三叶草生物-B绩后跌超9% 中期经调整期内亏损9763.8万元 同比增加11.89%
智通财经· 2025-08-28 11:34
财务表现 - 收入325.4万元,其他收入及收益1764.6万元,同比减少73.72% [1] - 经调整期内亏损9763.8万元,同比增加11.89%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1亿元,同比增加6.46% [1] 亏损原因 - 期内亏损同比增加620万元至1.01亿元,主要由于2024年确认贸易应付款项部分豁免产生一次性及非经常性其他收入 [1] 市场反应 - 股价单日下跌9.21%至0.69港元,成交额499.71万港元 [1]
周六福加盟模式失速,上半年净关270余家门店
新京报· 2025-08-28 11: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5.2% [1] - 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1.9% [1] - 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至16.3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52% [3] - 加盟模式收入同比下滑17%至12.2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39% [2] - 服务费收入同比下降11%至3.81亿元 [1][2] - 自营门店营收同比下降15%至2.13亿元 [3] - 整体毛利率为26.3%,同比微增1个百分点 [4] 产品结构 - 黄金珠宝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至25.34亿元,占总营收主力 [1] - 标价类黄金产品销量和销售额分别实现73.2%和44.4%的同比增长 [4] - 钻石镶嵌及其他珠宝品类收入同比下滑4%至2.35亿元 [1] - 线下零售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至41.7% [4] 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34.6%增长至2024年40%,2025年上半年达52% [2][3] - 加盟门店数量净减少278家至3760家,门店总量为3857家 [1][2] - 自营门店数量不足百家,计划三年内拓展至200家 [3] - 海外市场已进入泰国,共开设6家门店,计划年内增至10家并进入新加坡 [4] 战略转型 - 公司推动产品结构向轻质化、时尚化转型,通过IP联名和材质创新提升附加值 [4] - 开设全国首家高端旗舰店"周六福吉文化馆"切入高端市场 [4] - 持续对线下门店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门店布局,实施优胜劣汰 [2] - 行业竞争加剧,品牌纷纷通过非遗设计和IP联名争夺年轻客群 [5] 行业环境 - 金价快速上涨抑制消费者对克重黄金的购买意愿,黄金珠宝消费市场承压 [1][2] - 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偏好更趋多样化,注重性价比、个性化和情感价值 [5] - 黄金珠宝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线下市场进入整合阶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