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搜索文档
2 reasons why Nvidia's Jensen Huang isn't worried
Business Insider· 2025-03-19 23:17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看好公司芯片需求,认为强大新芯片和行业向推理阶段转变将驱动未来需求,但投资者对此存疑 [1][8] 公司情况 - 黄仁勋在英伟达年度GTC大会上展示新一代鲁宾芯片,预计明年推出,2027年下半年发布的超版鲁宾芯片性能将是今年下半年预计发布的超版布莱克韦尔芯片的14倍 [1][2] - 黄仁勋还预告以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命名的芯片系列,预计到2028年有进一步进展,性能将远超鲁宾芯片 [3] - 1月英伟达因DeepSeek引发恐慌单日市值损失6000亿美元,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8%,但低于第一季度262%的同比增速 [4][6] - 黄仁勋演讲后英伟达股价下跌超3.4% [6] 行业趋势 - 顶级人工智能企业越来越关注生产具备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模型,如OpenAI的o3 - mini和DeepSeek的R1 [5] - 黄仁勋认为由于代理人工智能和推理需求,当前所需计算量是去年此时预期的100倍,推理阶段的人工智能模型需要更多芯片算力 [5] - 市场曾因DeepSeek展示用更少芯片实现推理能力的模型而对英伟达产生负面反应 [4]
China's Tencent sees profits surge as AI drive accelerates
TechXplore· 2025-03-19 20: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互联网和游戏巨头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利润因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业务而飙升90% [1][2] 公司业绩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达513亿元(71亿美元),同比增长90% [3]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达1724亿元,同比增长11%,超过彭博预测 [3] - 2024年全年营收6603亿元,较2023年增长8% [4] - 2024年全年净利润跃升至1941亿元,涨幅68% [4] 业绩增长原因 -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广告平台、提高视频账号参与度以及游戏业务增长带来两位数营收增长 [4] - 围绕快速产品创新和深度模型研究重组人工智能团队,并增加人工智能相关支出 [4] 人工智能业务动态 - 自1月DeepSeek聊天机器人发布后,中国科技巨头纷纷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资源 [7] - 腾讯在多个服务中“积极拥抱”DeepSeek [7] - 腾讯上月开始试用自己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混元思考者” [8] - 竞争对手阿里巴巴表示未来三年将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上投入超500亿美元 [8] 公司股价与面临挑战 - 本月公司股价飙升至近四年最高水平 [5] - 公司面临国内经济低迷和来自华盛顿的政治压力等挑战 [9] - 1月美国当局将腾讯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公司名单,腾讯称此举是“错误”,中国外交部指责美方“打压” [9]
黄仁勋甩出三代核弹AI芯片,DeepSeek成最大赢家
虎嗅APP· 2025-03-19 18:18
英伟达GTC大会核心发布 - 英伟达发布全新Blackwell Ultra AI芯片,代号GB300,接棒B200成为新一代最强AI芯片,性能参数包括20 petaflops AI算力、288GB HBM3e内存、1.1 ExaFLOPS FP4推理能力 [8][10][11] - 推出两款AI PC产品:DGX Station(配备784GB系统内存和800Gbps网络)和DGX Spark(每秒1000万亿次AI计算),支持本地大模型部署 [12][13][16] - 下一代AI芯片Rubin官宣,2026年推出,性能达Hopper的900倍,配备HBM4内存和NVLink6技术,FP4推理算力3.6 ExaFLOPS [17][19][20][21] - Rubin Ultra版本将于2027年推出,集成4颗GPU,每颗提供100 petaflops FP4算力和1TB HBM4e内存 [27][28] 技术突破与性能提升 - Blackwell Ultra在FP8训练任务中达1.2 ExaFLOPS,内存带宽14.4TB/s(前代2倍),快速内存40TB(前代1.5倍) [11] - Rubin芯片采用双GPU设计,支持288GB HBM4内存,推理算力50 petaflops(Blackwell的2.5倍) [23][24] - 网络技术升级:Spectrum-X以太网和Quantum-X InfiniBand交换机提供800Gb/s吞吐量,Quantum-X可扩展性达前代5倍 [12][30][32] - CPO光电集成技术显著提升交换机能效:传输效率提高、功耗降低30%、体积缩小50% [34][38] 行业应用与生态布局 - 提出"AI工厂"概念,推出专用操作系统Dynamo,具备GPU动态调度、智能路由、低延迟通信和内存管理功能 [36][39][42] - 发布全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模型Isaac GR00T N1,采用双系统认知架构,支持工厂任务和家庭服务 [41][44][46] - 与Google DeepMind和Disney合作开发开源物理引擎Newton,现场展示交互机器人"Blue" [45][47] - 8块Blackwell GPU实现DeepSeek-R1模型全球最快推理:每秒30000 token,吞吐量较1月提升36倍,成本效率提高32倍 [49][50] 市场竞争与战略方向 - 行业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强调推理成本效率而非单纯算力堆积,Blackwell架构使100MW工厂硬件需求减少 [4][6][56] - 面临Meta/Google自研芯片竞争,通过提升推理场景技术优势(如FP4精度吞吐量达前代3倍)对冲训练需求见顶风险 [58][59] - 产品迭代周期缩短至1年,同步布局量子计算领域,但未在主题演讲中重点提及 [52][53] - 软件生态建设加速:优化TensorRT-LLM等工具链,支持PyTorch/TensorFlow框架,推动算力向行业生产力转化 [50][54]
Tencent fourth-quarter profit surges 90% on gaming and advertising boost
CNBC· 2025-03-19 16:43
文章核心观点 - 腾讯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和利润超预期 得益于游戏和广告收入增长 公司在游戏和AI领域均有进展 [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724亿元人民币(约239亿美元) 高于预期的1689亿元人民币 利润达513亿元人民币 高于预期的4603亿元人民币 营收同比增长11% 利润同比增长90% [1][9] 游戏业务情况 - 国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3% 达332亿元人民币 因上一年同期基数低及热门游戏增长 12月季度国内游戏年增长率较上一季度加快 [2] - 国际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5% 达160亿元人民币 过去几年因国内市场受宏观经济和监管影响放缓 腾讯加大海外游戏投入 [3] AI业务进展 - 周二公司推出Hunyuan3D - 2.0模型 可将文本或图像转化为3D图形 2月已推出Turbo S模型 投资者关注其AI投资的货币化计划 [4] - 公司有自研AI聊天机器人元宝 基于自身混元基础模型和DeepSeek的R1 还将DeepSeek技术融入微信搜索等产品 [7] 行业竞争态势 - 受初创公司DeepSeek高效AI模型刺激 中国科技巨头间AI竞争激烈 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公司纷纷快速发布AI更新 [5][6]
仍靠电商赚钱的阿里巴巴,为何被外界视为 AI 玩家?
声动活泼· 2025-03-19 15:16
2020 年,阿里旗下蚂蚁集团的 IPO 被监管机构紧急叫停,蚂蚁的上市本来有机会成为全球有史以来募资规 模最大的 IPO,阿里的股价也一度超过 300 美元。但是在被叫停后,阿里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2022 年, 阿里的市值只有巅峰期的 1/5。阿里的创始人马云也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长期旅居在国外。去年阿里的市 值几次被拼多多超越,但是现在,阿里的股价已经翻了一倍。有金融从业者在接受财经的采访时表示,市 场反应高涨主要是因为 AI 业务, 由于 DeepSeek 大热,中国科技股的价值被重新评估。 ▲ 阿里巴巴五年来的股价变动 | 图源:雅虎财经 科技媒体「品玩」的分析认为,不同代际的开源千问模型,多次登上 HuggingFace 多个大模型榜单,说明了 千问模型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千问推出了不同参数大小的开源模型,可以更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开 发者用脚投票,纷纷来下载使用千问模型。最近,意外获得众多关注的 Manus 表示将会推出中文版的 AI Agent,而且 Manus 中文版将和通义千问达成战略合作,基于通义千问的开源模型,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 上实现 Manus 的全部功能。 ▲ Qwen与Ma ...
速递 | 投资期限屡屡延期,多家美元基金或陷入“流动性危机”
Z Finance· 2025-03-19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几年前投资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如今面临困境,收益减少且投资期限临近,多家基金商谈延长投资期限,行业还面临费用、募资困难、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等问题,但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崛起或带来积极影响 [1][2] 行业现状 - 2020 - 2022年高峰期,总部位于中国的美元私募股权基金筹集超2600亿美元 [4] - 2024年的五年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筹集资金占亚洲总额从超一半降至19% [12] - 2021年62家中国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筹集172亿美元,占亚太地区总额60%;去年11家基金筹集13亿美元,占比28% [11] 基金困境 - 中国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估值下滑,给基金回报造成压力 [5] - 基金在中国找投资目标时间长,缺乏明确退出路径 [7] - 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利益不一致,LP为延长投资期限会协商降低管理费 [9][10] - 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经理筹集新基金资金更困难,未来赚取费用将减少 [11] - 北美养老基金撤出,地缘政治紧张使大型投资者观望,资金池萎缩 [13] - LP之间在决定是否延长投资期时有不同目标,存在分歧 [14] - 基金难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资产,与买家存在定价分歧 [14] 具体案例 - Tencent Plus Partners商谈延长旗下一只基金投资期限一年,此前至少已做过一次,该基金主要支持者包括CPPIB [5] - 真格基金将旗下一只美元基金投资期限从三年延长两年 [6] - 源码资本因投资者兴趣低,将融资目标减半至约1.5亿美元 [14] 积极因素 中国本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DeepSeek崛起改善投资者情绪,推动科技股上涨,或对私营公司估值产生积极溢出效应 [14]
英伟达新AI半导体处理性能提升至1.5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3-19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英伟达宣布半导体产品开发计划、发布AI处理优化软件,还公布人形机器人和量子计算机研究相关战略,以维持在AI半导体市场优势地位并推动相关领域发展 [1][2][3] 半导体产品开发计划 - 2025年下半年推出新型人工智能半导体,处理性能提升至当前1.5倍,计划将新型图形处理半导体嵌入AI服务器并通过大型云服务商等渠道提供 [1] - 2025年下半年推出名为“Blackwell Ultra”的新型半导体,相比“Blackwell”,AI处理性能提升1.5倍,有助于推动高级AI应用 [2] - 2026年推出下一代AI半导体“Rubin”,2027年推出性能更强的“Rubin Ultra”,其处理性能达“Blackwell Ultra”的14倍 [2] AI处理优化软件 - 发布名为“Dynamo”的AI处理优化软件,运行高性能AI模型时可控制大量GPU高效分担AI处理任务,运行DeepSeek的R1模型时每个GPU可处理的数据量提升30倍以上 [1][2] - “Dynamo”作为“开源型”软件对外免费开放,公司计划通过硬件与软体技术结合巩固在AI半导体领域的高市场份额 [3] 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 - 免费开放名为“Isaac Groot N1”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面向开发企业开放,旨在实现能抓取和搬运物品的人形机器人 [3] - 与人形机器人技术开发方面与美国谷歌和华特迪士尼的研究机构合作,迪士尼计划利用其基础技术开发模仿角色的机器人等产品 [3] 量子计算机研究战略 - 在美国波士顿设立研究据点,与从事量子技术开发的企业、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开展联合研究,推动量子领域半导体需求增长 [3]
1688取消“仅退款”;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叶国富要领导永辉超市的改革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18 21:58
1688政策调整与业务拓展 - 1688将于3月下旬取消仅退款政策 改为根据买家信用体系判定补贴 [1] - 推出新业务"源选" 计划与白牌工厂共同研发产品 首阶段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领域 [1] - 1688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55% 截至2025年2月年度活跃买家数超过1亿 [1] 巴菲特增持日本商社 - 伯克希尔增持5家日本商社股票 其中4家持股比例超过9% [2] - 日本股票总价值远超伯克希尔持有的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股票总价值 [2] - 五大商社同意对伯克希尔放宽持股比例10%以下的限制 [2] 永辉超市改革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成为永辉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名创优品以63亿元收购永辉29.4%股份 [3] - 2025年永辉关键词是减亏 实施"三提两降"策略 [3] - 2021-2023年永辉累计亏损80亿元 2024年预计亏损14亿元 [3] - 计划2025年上架60支新品 孵化至少10支超过1亿元的超级大单品 [4] - 目标3-5年内自有品牌达到整体销售额的40% [4] LOEWE人事变动 - LOEWE创意总监Jonathan Anderson离职 2023年财年净销售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5%和62.5% [5] Telegram动态 - Telegram创始人已返回迪拜 公司称在审核、合作和打击犯罪方面超越法律义务 [6] OpenAI与DeepSeek竞争 - OpenAI致信美国政府指责DeepSeek最新模型R1构成重大风险 [7] - OpenAI提议美国政府采取分级制度限制技术和投资流向特定国家 [7] 宁德时代技术进展 - 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离子电池 性能指标接近磷酸铁锂电池 [8] - 预计2025年神行和麒麟电池在LFP和NCM产品线中出货量占比达60%-70% [8] Figure机器人生产 - 计划建设专门生产人形机器人的BotQ工厂 第一代生产线年产能达12000台 [9] - 工厂将采用机器人和人类混合劳动力模式 [9] 大众中国战略 - 一汽-大众2026年起推出11款"中国特供"车型 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和2款增程式及1款燃油车 [10] - 捷达品牌首款入门级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 [10] 中国车企欧洲布局 - 小鹏、广汽将从6月开始在奥地利麦格纳斯太尔工厂采用SKD模式生产 [12] - 比亚迪考虑在德国建立第三工厂 目前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厂在建 [12] - 小鹏和广汽总税率达30.7% 比亚迪为27% [12] 比亚迪技术发布 - 发布支持1000V充电电压的"超级e平台" 可实现1秒2公里充电速度 [13] - 计划建设超过4000座兆瓦闪充站 [13] - 汉L与唐L预售起售价高于现款最高售价 [13] 禾赛海外扩张 - 计划明年投产第一家海外工厂 与奔驰达成长期合作 [14] - 预计今年调整后净利润达3.5亿至5亿元 [14] 特斯拉FSD推广 - 在中国推出为期1个月的FSD试用活动 一次性买断价格为6.4万元 [15] 哈啰与永安行 - 哈啰CEO杨磊成为永安行实控人 通过上海哈茂受让13.67%股份 [16] - 永安行2022-2023年累计亏损1.95亿元 [16]
大模型全开源了,那到底咋挣钱啊?
虎嗅APP· 2025-03-18 17:51
文章核心观点 - 开源大模型虽成市场主流,但外界对其盈利存争议,实际上有多种盈利途径,但当前行业谈赚钱尚早,企业当务之急是获关注、有用户和活下去 [5][7][42] 开源大模型盈利争议 - 闭源大模型会员费难维持自身,开源大模型技术免费取用,外界质疑其盈利 [5][6] - 盈利是企业经营要义,开源模式有多种赚钱途径 [8] 开源大模型盈利途径 部分模型使用权收费 - 开源不一定完全开源,很多企业只开源某层技术或早期、小参数量模型,或开发免费开源应用同时开发收费模型 [13][14][16] - Red Hat提供免费基础版Linux发行版系统,也有面向B端的收费系统,大模型可做B端定制化付费模型部署 [18][19] 卖算力 - DeepSeek通过tokens收费,理论上一天利润47万美元,利润率545%,但多数企业难达此理想状态,收入规模有限 [22][23][27] 服务收费 - 开源是商业化桥梁,生态是护城河,企业可通过服务收费盈利 [28][30] - 纽交所用Red Hat免费Linux系统,处理器更新时多选择购买其订阅服务,大模型企业可提供定制化模型及后续系统维护和升级服务 [30][31][33] 硬件设备及配套服务 - 云厂商可借开源大模型带动相关硬件设备及配套服务销售,如阿里云因千问大模型收入同比增长7%,达296亿 [36][38][39] 开源大模型盈利现状及挑战 - 行业激烈变化,谈赚钱为时尚早,开源界成功商业模式复刻难,需企业产品获认可、扩大开源社区影响力并建立生态 [42][43] - 大模型开发财力消耗高,资金链易断裂,2023年AI公司在英伟达GPU花费500亿美元,收入仅30亿美元,部分开源AI公司亏损严重 [44][45] 企业开源原因 - 企业抢着开源是为制造动静,让市场了解自身及产品,避免掉队失去市场机会 [47]
Nvidia showcases AI chips as it shrugs off DeepSeek
TechXplore· 2025-03-18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在年度开发者大会展示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前沿芯片,尽管受DeepSeek冲击股价下跌,但公司业务仍有发展前景,其高端GPU需求旺盛,且在量子计算领域有潜力 [2][3][7] 英伟达业务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计在周二展示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前沿芯片,在年度开发者大会主题演讲 [2] - 行业观察人士预计黄仁勋将重点介绍英伟达最新Blackwell系列图形处理单元及相关更新 [3] - 英伟达加大顶级Blackwell处理器生产,首季度销售额达数十亿 [6] - 英伟达去年营收达创纪录的1305亿美元,本财季预计营收43亿美元,超分析师预期 [9] 市场影响因素 - 人工智能热潮推动英伟达股价上涨,但今年初因DeepSeek成功引发大幅抛售,虽近期从3月低点反弹,今年仍下跌超9% [3] - 中国的DeepSeek推出低成本高性能模型挑战OpenAI等巨头,多国质疑其数据处理方式,有人认为低成本选项可能削弱英伟达业务 [4] - Yurts联合创始人兼CEO认为DeepSeek的流行对英伟达有利,它激发了市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 [5][6] 技术发展趋势 - 黄仁勋认为英伟达芯片和软件平台将继续为机器人、汽车和数字“代理”的人工智能提供支持或训练 [7] - 量子计算加速发展,美国科技巨头等纷纷投资,英伟达GPU适合处理量子计算多任务,中美在量子发展上竞争,美国实施出口限制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