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辉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更有质价比的国民超市:永辉超市太原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开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永辉超市太原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开业,公司转型实践体现传统零售业应对消费升级思路,为实体商业参与城市功能建设提供创新样本,未来将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 [1] 调改店情况 - 4月18日永辉超市太原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在迎泽区中正天街开业,带来“国际范、本土味”品质消费体验 [1] - 开业后永辉全国调改门店数量达55家,预计今年年中达100家,全年达200家 [1] - 此次调改力度空前,商品汰换率超60%,下架9631个单品,新增6927支商品,鲜食比例从5%跃升至25%,调整后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进口商品占比达24% [3] - 生鲜区有来自云岭生鲜的有机蔬菜和本地“好样样”,构建“从田间到货架”极速配送链路 [3] - 引入胖东来自有品牌专区,还有“永辉新晋网红”商品,提供露营烧烤等一站式购齐服务 [3] - 在食品百货货架处增设放大镜,散装食品清晰标注“每斤约几个” [4] - 门店可免费寄存行李,方便游客选购山西特色和胖东来好物 [4] 公司战略与转型 - 未来永辉将坚定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以高质价比、优质服务与差异化商品开发满足国人需求,成为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1] - 此次升级是与城市发展同频的战略选择,企业将聚焦“高质价比商品+情感化服务”双引擎,助力太原建设品质消费之城 [4] - 未来通过主题营销活动等创新形式,让超市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 [4] - 近年来永辉超市探索转型之路,胖东来为其指明方向,2024年5月于东来团队对永辉超市帮扶调改,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后各方面有长足进步 [4]
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将新开近100家「盒马鲜生」大店|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18 22:16
盒马实现全年盈利 - 公司成立9年后首次实现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全年盈利 [2][3] - 盈利得益于新任CEO严筱磊的战略改革,包括聚焦盒马鲜生大店和盒马NB超市两大核心业态 [4][5] - 盒马鲜生门店总数达430家,超过沃尔玛中国,2024年新开72家门店 [5] 业务架构与扩张战略 - 盒马鲜生业务分为营运、线上运营、采购和物流供应链四大板块,负责人直接向CEO汇报 [3] - 2025财年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重点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及县城,2024年已进入21个新城市 [5] - 北方扩张加速,5月将在天津开设新店,打破此前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布局 [5] 业态调整与运营优化 - X会员店持续收缩,全国仅剩5家,战略重心转向盒马鲜生和盒马NB [5] - 对近半数盒马鲜生门店进行调改,通过算法升级用户体验 [5] - 重启前置仓模式,与盒马鲜生大店形成"1+N"服务网络,提升3公里30分钟送达能力 [5] 商品与供应链策略 - 盒马鲜生与盒马NB采用差异化商品体系,自有品牌占比达35% [5] - 重点发展健康赛道自有品牌"盒补补" [5] 行业竞争与目标 - 面临山姆、奥乐齐、永辉、胖东来等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激烈市场争夺 [6] - CEO提出千亿规模目标,立志成为中国零售第一品牌 [5]
永辉超市“胖改”去中间商,叶国富能否带领老牌商超焕发新生?
搜狐财经· 2025-04-18 09:50
文章核心观点 叶国富掌舵永辉超市开启“叶国富时代”,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但改革面临资金和经销商抵制等问题,永辉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能否脱颖而出需时间检验 [1][3][6] 叶国富上任及改革举措 - 叶国富上任后高层管理团队大换血,供应商被要求提报新品,公司处于摸底阶段 [1] - 叶国富高票当选董事并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原CEO落选未获续聘 [1] - 2025年调改约200家门店,关闭250至350家门店,2026年完成存量门店调整 [1] - 砍掉中间商,推行“裸价直采”模式 [1] - 未来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亲自筛选首批200家核心供应商,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1] 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模式情况 - 永辉超市曾学习胖东来模式,董事长带队求教,于东来帮助调改 [2] - 调改后试点门店客流和销售额大幅提升,后复制到多个城市 [2] - 随着时间推移,胖东来模式吸引力减弱,消费者因价格上涨减少光顾频率 [2][3] 改革面临的问题 - 大面积闭店调改需巨大资金支持 [3] - “裸价直采”模式触及经销商利益,引发部分区域代理商联合抵制 [3]
A股零售板块短线走低,居然智家跌停,欧亚集团、永辉超市、南宁百货、宁波中百、中央商场等跟跌。
快讯· 2025-04-18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A股零售板块短线走低,居然智家跌停,欧亚集团、永辉超市等跟跌 [1] 分组1 - A股零售板块短线走低 [1] - 居然智家跌停 [1] - 欧亚集团、永辉超市、南宁百货、宁波中百、中央商场等跟跌 [1]
当“世界工厂”的货架转向国内,谁能接住这波“反向海淘”?
搜狐财经· 2025-04-18 06:21
外贸行业现状 - 全球需求疲软、海运价格暴跌、海外通胀高企导致外贸企业面临生存考验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2%,电子、机械等出口依赖型行业受冲击最严重 [3] - 外贸企业从满载出口订单到堆满退货标签仅用三个月,反映行业困境 [1] 电商平台助力外贸转型 - 东方甄选启动"外贸优品入驻"专项行动,通过直播间推广外贸产品 [1] - 京东推出2000亿元采购预算,直接消化外贸产能 [1][8] - 永辉超市开通"绿色通道"实现15天极速上架 [1][8] - 盒马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并计划上线"外贸专区" [6][10] - 苏宁易购开通"24小时极速入驻通道",最快1分钟开店 [5] 国内市场消费升级 - 截至2024年10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过9亿人 [5] - 淘宝用户年均消费频次提升至5.2次,客单价环比回升7.3% [5] - 消费者从追求"低价"转向更愿为"品质"买单 [5] 政策与市场支持 - 中国商业联合会表态支持"出口转内销" [5] - 百度利用AI技术和平台流量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 [5] - 华润万家推出四大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 [6] 电商平台竞争焦点 - 京东通过"智能定价系统"提升商品转化率15% [16] - 东方甄选通过"透明工厂"溯源直播提升品牌信任 [10][16] - 盒马尝试压缩进口生鲜国内上市周期 [11] - 京东物流为MW Logistics改造自动化仓库,提升运营效率250%,降低人力成本60% [10] 技术赋能与生态构建 - 苏宁通过消费数据分析帮助外贸企业调整产品设计 [11] - 百度推出"慧播星数字人计划"降低直播门槛 [11] - 电商平台从渠道替代演变为生态重构,推动全链路数字化跃迁 [11] 未来趋势与挑战 - 外贸企业需从"贴牌代工"转向"自主设计"完成品牌化跃迁 [16] - 欧盟碳关税可能倒逼供应链升级,绿色认证或成入场门槛 [17] - 天猫国际尝试"国内下单、保税仓直发"模式实现次日达 [14] - 电商平台竞争从流量扶持转向生态赋能和产业链整合 [7][18]
一天卖出1.56吨!大润发“外贸生姜”火了
搜狐财经· 2025-04-18 06:09
外贸商品内销计划 - 大润发启动"外贸优品进商超"专项扶持计划,首款上架商品为"外贸生姜",上架首日华北区销量达1.2吨,次日增至1.56吨,比日均销量增长6倍 [1][5] - 该计划旨在为消费者引入高品质、国际标准商品,同时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库存积压问题,截至4月15日已收到77家企业报名,涵盖百货、小家电、食品等多个品类 [12][13] - 多家零售企业如永辉超市、物美、华润万家等也推出类似措施,加速外贸商品流通 [13] 青岛力泰公司合作案例 - 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专注生姜出口企业,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及东南亚市场,目前库存约1000吨,货值800余万元 [8] - 大润发在48小时内完成企业资质审核、产品检测及供应链沟通,首批6.6吨生姜订单已签署完成,进入北京、天津、济南等52家卖场 [8] - 该企业生姜以"外贸优品"标准供应,售价4.98元/500g,相比同店"小汤山鲜姜"18.9元/250g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5][9] 销售渠道与消费者反应 - 大润发北京西红门店设置专门"外贸优品中华行"摊位,生姜上架后颇受消费者欢迎,不少顾客因"外贸"字样主动询问购买 [5] - 公司表示该计划核心是"优质优价",形成消费者得实惠、企业拓市场、平台增活力的三方共赢模式 [13] - 外贸商品入驻不会替代原有供应商,而是形成良性竞争,促使本土供应商优化标准,同时丰富商品结构 [12] 供应链与未来计划 - 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缩短外贸产品入市时间,帮助外贸企业实现内销破零 [8] - 除生姜外,下周还将上架一款鳕鱼片,未来会持续对接更多出口转内销企业 [13] - 计划通过分级分层、资源合理配置等方式确保供应链多样性 [12]
永辉胖东来帮扶调改店落地古都开封 预计6月底全国调改店数量将达124家
证券时报网· 2025-04-17 19:21
在河南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与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背景下,胖东来帮扶永辉超市(601933)调改的开封 首店即将于4月18日正式营业。 记者从永辉超市方面获悉,调改后的永辉星光天地店在商品方面将通过引入非遗老字号、优化进口商品 矩阵、提升鲜食比例至20%等,满足本地居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同时为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等热门 景区游客打造便捷的"开封手信采买站"。 在商品结构优化上,本次调改将对原有13487支商品深度优化,下架单品8687支,新增商品5200支,调 整后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标准的80%,进口商品比例增至12%。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封非遗特色产品 丰富,此番调改的永辉超市中,百年老字号"白记花生糕"非遗产品将成为最大亮点。 经过调改的门店将特设胖东来自有品牌专区,包括DL精酿啤酒、DL橙汁、DL芒果混合果汁、DL多效 洗衣液、DL饮用天然矿泉水、DL自由爱白酒、DL酸奶水果燕麦脆、DL压榨一级花生油、DL多功能洁 面柔巾等多款热门商品均将于开业后呈现。 "门店不仅要成为开封人的幸福超市,更要当好文旅服务的城市窗口。"永辉超市河南区域负责人表示, 除了商品、服务升级,门店还取消了强制动线,拓宽了过道,中岛货架 ...
帮扶“内销”,大厂们集体出动
新浪财经· 2025-04-17 13:37
文 | 猎云网 孙媛 近一周,"出转内"朋友圈不断扩容。 面对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25%的累计关税,一场对外贸企业的帮扶行为正在进行。 大厂们也陆续站到了"接力赛"中。 这里面,京东最壕,以"未来一年内将大规模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豪掷2000亿元; 盒马逐快,提供绿色通道24小时专人加急处理,加速"出转内"运营效率。 随后,百度、美团、苏宁易购、抖音电商等平台也跟进表示,以AI技术、流量扶持、设立外贸专区等不同方式全面助 力外贸企业"内销突围"。 而在大厂们之前,永辉超市、物美集团、华润万家、联华超市等多家线下商超早已纷纷公告,将为优质外贸企业开通内 销"直通车"。 据不完全统计,在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号召之下,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平台、企业公开表态,将推出相关 扶持计划,携手共克时艰。 而在他们的动作之下,一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的重塑俨然启航。 商超平台共推"绿色通道",最快1分钟开店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约为50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4%。如今关税叠加至54%,出口企业利 润被大幅压缩。 可见,如若外贸企业若固守出海,无异于"坐以待 ...
美团小象超市将开线下店,或对标「盒马鲜生」大店模式|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17 09:37
美团小象超市重启线下业务 - 美团小象超市重新启动线下业务,探索方向包括对标盒马NB的社区店和类似盒马鲜生的大店模式,业务处于高级别保密状态[4] - 已启动工程、营运等岗位招聘,中台岗位要求具备全国性连锁业态经验[4] - 这是美团时隔8年再次尝试线下零售,此前2017年曾推出"掌鱼生鲜"后升级为"小象生鲜",但2019年关闭5家门店[6][7] 历史经验与战略调整 - 早期新零售尝试失败原因:高端生鲜非刚需难起量、缺乏成熟供应链、线下引流非强项[7] - 2019年战略调整为聚焦刚需品类并回归线上,推出"美团买菜"后演变为"小象超市"[7] - 当前小象超市线上渠道市占率、商品能力、用户认知领先,具备拓展线下基础[8]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行业正经历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京东七鲜加速仓店建设、盒马重启前置仓业务[8] - 传统商超面临洗牌,沃尔玛、家乐福等调整战略,转向学习山姆和胖东来模式[9] - 前置仓模式盈利艰难: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2024年才实现首次年度盈利,小象超市处于盈亏平衡边缘[10] 业务现状与优势 - 小象超市已形成"天网"(美团/小象app)与"地网"(前置仓+配送)体系,供应链成熟[10] - 2023年销售额较4年前增长50倍,2024年GMV接近300亿元,按单量计算为自营前置仓市场第一[10] - 面临挑战包括缺乏线下基因、人才适配度以及大店盈利难度[10] 对标盒马的战略考量 - 盒马2024年实现连续9个月盈利,聚焦盒马鲜生(新增72家店)和盒马NB两大业态[11] - 小象考虑同时探索大店和社区店模式,希望与盒马NB错开客群[11] - 盒马NB模式对供应链要求更高,自有品牌占比高,小象在此方面存在劣势[11] - 美团内部认为此前对标盒马失败因样本过于乐观,当前消费环境和小象能力已不同[11]
集体出手! 中国零售巨头如何帮外贸企业“解困”?
新浪财经· 2025-04-17 08:35
文|新浪财经 闫妍 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外贸企业迎来重磅解决方案。 4月11日,京东宣布推出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将大规模采购外贸商品,通过自营模 式、流量倾斜及全渠道营销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4月12日,苏宁易购启动"外贸优品振兴计划",将通过极速入驻通道、流量资源倾斜、反向定制支持等 举措,为外贸企业提供从入驻到销售的全链路赋能,推动优质外贸商品快速融入国内消费市场。 不久前,商务部召开专题发布会宣布,已联动中国商业联合会等七大核心协会,构建"政府+平台+渠 道"三维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开展"外贸优品全国行"巡回展销,首站选定上海环球港; 二是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预计撬动千亿级消费市场;三是打造"外贸产品优选库",借助大数 据精准匹配国内消费需求。 在政策号召下,淘天、京东、拼多多、美团、苏宁易购、永辉、盒马等多家企业积极行动,通过开辟超 级采购通道、搭建数字化展销平台等创新举措,为万亿级出口产能开辟内需新赛道,助力外贸企业拓展 内销市场。 如何打通外贸企业内销渠道?怎样应对外部冲击?稳外贸扩消费究竟要怎么做?……新浪财经与众多企 业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