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透视10月经济“成绩单”:转型加快,结构优化,韧性增强
上海证券报· 2025-11-15 02:39
"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上升,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实施,支持实体经 济发展力度加大,我国工业生产顶压前行,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向新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 发言人付凌晖当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体现出产业升级的明显态势。数据显示:1至10月,规模以上装备 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 务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领支撑作用在增强。1至10月,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增加 值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2.3%。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发展潜力巨大,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前景广 阔,未来有望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将有力支撑新动能发展壮大。"付凌晖说。 新华社 图 ◎记者 陈芳 在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0 月,投资、消费数据虽然增速略有回落,但是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发展韧性增强。受 访专家分析,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国务院作出系列部署
新华社· 2025-11-14 22:45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谢希瑶)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 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关系。会议指出,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 循环的有效举措。 "对于供给端生产者来说,消费新需求里蕴含着发展新机遇。"董超认为,企业要善于从消费新趋势中找 到供给新方向,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新颖的业态、更多元的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 陈丽芬说,会议针对消费新趋势新特点、产业升级滞后于消费升级等问题明确了政策着力点,要通过技 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制度保障,推动供给体系从"生产更多"转向"生产更对、更好",从而激发和释 放消费潜力,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为中国经济注入持续、健康的内生动力。 (文章来源:新华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从注重量 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凸显,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情绪价值的好产品、 好场景、好体验支付溢价。这就要求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促共进,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 给创造新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良性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丨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 国务院作出系列部署
新华网· 2025-11-14 22:31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谢希瑶)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 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 "对于供给端生产者来说,消费新需求里蕴含着发展新机遇。"董超认为,企业要善于从消费新趋势 中找到供给新方向,以更优质的服务、更新颖的业态、更多元的场景满足消费新需求。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关系。会议指出,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 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丽芬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从注 重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凸显,消费者愿意为满足情绪价值的好产 品、好场景、好体验支付溢价。这就要求推动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互促共进,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 "供需适配是指通过提升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从而解决低端供给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的供需错位 问题,进一步打通制约消费的卡点堵点,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 究所所长董超说。 "适"在于适应大环境,"配"要求主动作为。"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要加快新技术新 ...
10月经济的“表”与“里”
天风证券· 2025-11-14 22: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宏观经济呈“生产稳、需求缓、投资落”特征,同比略低于预期,经济内生动力待修复,但正经历新旧动能转换,有结构性亮点 [1][7] - 传统动能效果递减、新动能待培育,经济面临转型“阵痛”与“分化”,短期内债市大幅调整风险可控,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8%附近震荡 [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0月经济数据:总量放缓、动能切换 -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4.9%、社零同比2.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1.7%,宏观经济“生产稳、需求缓、投资落”,低于市场预期,内生动力待修复 [7] - 产业升级明显,1 - 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9.5%,占比36.1%,贡献率58.7% [1][7] - 高技术领域投资快,1 - 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32.7%,扣除房地产后固投和民间投资转正 [1][8] - 市场新需求扩大,1 - 10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9.6%,升级类消费和服务零售额增长快 [1][8] 工业生产表现平稳,高端制造仍较突出 -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9%,1 - 10月累计增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4.6% [10] - 汽车和运输设备行业同比增速回升,医药和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同比增速回落 [1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8.0%、7.2%,快于规上工业;3D打印设备等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13] 消费修复态势温和,服务消费好于商品 - 10月社零同比增2.9%,商品零售同比增2.8%、餐饮收入同比增3.8%,消费“总量放缓、结构性改善” [16][23] - 升级类消费表现好,10月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23.2%等;服务消费好于商品,1 - 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5.3% [21] - 10月乡村消费增长4.1%快于城镇,消费政策传导待观察 [4][23] 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一枝独秀” - 1 -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1.7%,投资结构“制造业平稳、基建下滑、地产拖累” [24] - 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2.7%,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13%,汽车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拉动,部分行业投资谨慎,“反内卷”或使企业投资动力回落 [26][27]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 -0.1%,传统基建项目进度放缓、建筑业景气回落、财政力度趋缓、资金到位或不及预期拖累增速 [27] - 地产投资累计同比 -14.7%,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跌幅扩大,开发投资创年内最大跌幅,市场“以价换量”,后续宽松政策需发力 [27][28]
圆桌论坛二:问道未来 以智致远 上市公司董事长纵论产业升级发展回馈耐心资本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4 21:10
圆 桌论坛二 陶家晋太原重工董事长 王利民华融泰董事长 李文喜博亚精工董事长 马茁飞凯撒旅业总经理 樊科社天力复合董事长 蔡红荣信文化副董事长 张伟:好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首先很荣幸受主办方的邀请特别是受陈慕鸿主任的委托担 任本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我已经是这个论坛的常客了。 刚才第一场圆桌论坛我想嘉宾们做了非常好的分享和讨论,突出一个"新"字,本场我想更多会突出一 个"道"字。那么接下来也是我们今天的压轴环节,刚才主持人已经提到了我们的主题是"问道未来以智 致远上市公司董事长纵论产业升级发展回馈耐心资本"。我们应邀请到了6位上市公司的领航者共同探讨 产业升级发展回馈耐心资本这两个核心话题。 主持人:第二场的圆桌议题是"问道未来以智致远上市公司董事长纵论产业升级发展回馈耐心资本"。 主持人:张伟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参会嘉宾: 三周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四 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想本场圆桌讨论实际上也是落实好这一 项重大政治任务的一个具体的行动。全会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
1—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
央视网· 2025-11-14 19:59
今年以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1—10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增加 值分别增长11.1%和12.3%。 [ 责编:王宏泽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1—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对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8.7%。随着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1—10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需求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继续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升级态势明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制造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生产支撑作用明显。 ...
7亿用户里程碑背后的多引擎矩阵:解码京东三季度超预期增长
经济观察网· 2025-11-14 19:56
双十一大促刚收官,京东集团便交出了三季度成绩单。这份成绩单数据看似矛盾,实则传递出产业正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升维的信号。 11月13日,京东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其中,收入同比增长14.9%至2991亿元,服务收入增速创两年 新高,用户活跃度与购物频次持续攀升,年度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7亿大关。与此同时,净利润的短期 下滑引发市场疑虑。然而,若将视线超越传统财务指标,不难发现京东正以"超级供应链"为支点,撬动 一场从效率革命到生态重塑的产业升级。 透视这份财报发现,其不仅是京东对抗行业"内卷"的宣言,更是京东以技术和创新激发新质生产力中的 供应链活力。 亮眼数据背后,多引擎增长矩阵成型 在消费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的当下,京东财报当中一组组数据,呈现着其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 "三季度,我们的用户规模与购物频次保持强劲增长,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份突破7亿大关,创下新的 里程碑,"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 活跃用户数创下新里程碑背后,是京东已从"带电品类主导"向"全品类协同"的战略转型。许冉一语中 的:"京东多引擎互补的增长矩阵已构建完成。" 京东核心的零售业务展现出惊人的周期穿透力。财报显示,三季度,日百 ...
上证指数失守4000点,中信建投:当前A股正迈向“新四牛”上升走廊|华宝3A日报(2025.11.14)
新浪基金· 2025-11-14 17:45
= 玉 本 金 abao WP Fund B S 2 8 2025年11月 = 3A系列ETF当日场内行情 == 中证A100ETF基金 A50ETF华宝 中证A500ETF华宝 562000 563500 159596 -1.51% -1.4% -1.44%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行情数据截至 4.3.18上市,中证A100ETF基金干2022.8.1 H 市,中证A500ETF华宝于2024.12.3 当日大市行情 nit -0.97% -1.93% -2.82%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两市成交额1.96万亿元 较上一日-839亿元 全市场个股涨跌数 Tael = 164只 3323只 =1 上涨 m 持平 "『下跌 资金净流入TOP3行业(申万一级)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国防军工 +8.46亿元 +5.45亿元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行情数据截至2025.11.14 机构观点 I 中信建投:A股、港股的新崛起,有"新四牛"逻辑 一是资金流入牛,二是科技创新牛,三是制度改革牛,四是消费升级 牛。当前A股和港股正迈向"新四牛"上升走廊。在四方面力量的共 同推动下,"新四牛"行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 2025-11-14 17:08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10月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加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积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生产需 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 以下特点: 一是生产供给继续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续提高,全年粮食丰收在望, 秋冬播进展总体顺利。工业生产总体稳定。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保持总体稳 定。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 显。服务业增势平稳。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是受上年 同期基数抬升的影响。从两年平均和累计增速来看,服务业增长保持基本平稳。国庆和中秋假期叠加带 动相关服务业增长加快,10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9%,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 (2025年11月14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情况看,您如何评价10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有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谢谢。 二是市场销售持续扩大。提振消 ...
数读A股|三季度外资调仓:科技制造吸金 摩根士丹利增持超三成
新京报· 2025-11-14 16:55
外资素有"聪明资金"之称,其买卖动向往往被市场视为风向标,随着A股三季报披露完毕,外资持仓格 局也逐渐清晰。 在A股市场,外资主要包括通过陆股通进入的北向资金,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 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3554家A股公司获外资持股,合计持股 1161亿股,较二季度末减少166亿股,但受市场整体走强推动,总市值仍达2.73万亿元,较上季度末上 涨12.4%。其中,北向资金持股占比逾九成。 估值修复推动科技制造走强 电子、汽车、化工成外资加仓主力 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末外资合计持有A股1161亿股,较上季度末减少166亿股。随着A股整体上行, 三季度末总市值为2.73万亿元,较上季度末上涨12.4%。其中,陆股通(北向资金)持股1073亿股,占 比超过九成,总市值约为2.58万亿元;QFII/RQFII持股87.6亿股,总市值约1504亿元。 这并非外资持股的全部资金。根据央行披露数据,今年9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3.54万亿 元,连续四个月站上3万亿元,创下近32个月新高,外资整体加配A股趋势明显。 行业层面,电子、化工、汽车等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