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96家楼盘集中亮相,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2025南京住房消费推介会本周六启动
扬子晚报网· 2025-11-20 19:08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好房好家好生活——2025南京住房消费推介活动”,将于2025年11月22日在南京新街口艾尚天地广场举办 [1] - 活动汇集来自全市12个区的96家楼盘,由47家标杆房企提供,涵盖刚需、改善等多样性房源 [1][2] 房源与参展企业 - 刚需房源以雨花台区的联发新澍花园为代表,总价200万起,79平方米户型拥有5.4米开间并支持定制 [2] - 改善型房源包括奥体建设的植物园系产品丹荔云府和丹锦园,以及颐居建设、金茂地产、华润置地等房企的项目 [2] - 参展企业名单包括仁恒、保利、招商、中建东孚、新居集团、万科、滨江、绿城、中海、建发、龙湖等47家标杆房企 [5][6][7][8][9]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南京住房“以旧换新”政策进入收官倒计时1个多月,购房人可享受新建商品住房合同金额1%的政府购房补助 [3] - 参展房企推出专属折扣、一口价特惠房源、团购等展会优惠,参展银行同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以降低置换成本 [3] 服务平台与活动特色 - 活动搭建一站式购房服务平台,提供96家楼盘的购房信息、交易政策咨询、金融服务、公积金使用咨询等全流程服务 [4] - 现场汇集房地产交易登记、公积金、房协等多部门专业人员,解读最新政策,商业银行提供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4] - 现场设置南京特色专区展示12个区的农产品、美食、非遗文化,并设有互动专区和图书类“以旧换新”活动 [4]
楼市“银十”成色不足?百强房企操盘金额同比降4成 环比微增0.1%
新浪财经· 2025-10-31 22:36
2025年10月百强房企销售业绩概况 - 2025年10月全国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2530亿元,环比微增0.1%,但同比大幅下降41.9% [1] - 环比增长乏力反映市场处于低位盘整阶段,同比降幅显著扩大与去年同期高基数密切相关 [1] - 去年9.26新政后市场预期和信心恢复,导致去年10月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高,形成高基数 [1] 企业个体表现与阵营分布 - 2025年10月百强房企中有48家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20家企业环比增幅超过30% [2] - 环比增幅超30%的企业包括万科、华发股份、越秀地产、绿地控股、中建壹品、中国中铁和中建智地等 [2] - TOP10房企中有6家销售操盘金额实现环比增长 [2] - 2025年1-10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8967.1亿元,同比下降16.3%,权益销售额为20176.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10352万平方米 [3] - 销售额1000亿元以上阵营企业有7家,与去年同期持平;500-1000亿元阵营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300-500亿元企业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100-300亿元企业42家,较去年同期减少6家 [3] - 前10个月保利发展以2227亿元销售额居行业第一,绿城中国、中海地产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为2011亿元和1891亿元 [3] - 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销售额分别为1696亿元和1560亿元,位列第四、第五;行业第六至第十名分别为万科、建发、金茂、越秀和滨江,其销售额分别为1146.6亿元、1065亿元、926.8亿元、921亿元以及863亿元 [3] 政策环境与市场展望 - 2025年10月政策端持续发力,供给端与需求端协同优化 [4] - 供给端针对“好房子”建设落地优化政策,如成都、深圳、广州、昆明、海口等地发布相关技术规范 [4] - 需求端如合肥、南京、成都、广西等地从提高贷款额度、优化“商转公”、优化灵活就业缴存等方向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 [4] - 10月在核心城市优质项目入市及房企促销力度加大情况下,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小幅回升,但同比在高基数影响下降幅明显扩大 [4] - 11月新房成交绝对量预计延续低位波动,基于去年11月基数较高,成交单月同比降幅和累计同比降幅仍可能进一步扩大 [4] - 京沪深杭蓉等核心一二线城市短期内市场热度转降,下行压力较大;武汉、南京、苏州、合肥等延续弱复苏走势;南宁、福州、常州等弱二三线城市预期整体去化率仍处于2成以下低位徘徊 [4] - 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5] - 渐进式政策放松难以打破当前房地产市场负向循环,需要中央多措并举、系统发力 [5] 中长期政策方向与行业改革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纳入重点板块,强调“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 [6] - 项目开发公司制、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销售制度改革等仍是“十五五”时期的政策重点 [6] - 未来有望进一步落地规范资金监管、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完善与现房销售配套的融资政策,以保障项目建设、交付和维护购房者权益 [6] - 《建议》在促进消费部分明确提出“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为住房消费释放潜力提供政策方向 [6] - 当前住房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合理限制,“十五五”时期核心城市购房限制性政策仍有优化空间,整体或延续渐进式推进节奏 [6]
租房新规实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减少丨楼市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20
土地市场 - 成都通过拍卖形式成交4宗住宅用地,总成交面积约195.6亩 [2] - 其中3宗地块以起始价成交,1宗地块(编号025-039)成交价15800元/平方米,高于15000元/平方米的起始价 [3] - 地块竞得方包括成都金牛金浦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成都旭琅置业有限公司等地方性开发企业 [3] 商品房成交数据 - 本周(9月11日-9月17日)成都商品房成交总套数为1322套,成交总面积为167,516.99平方米 [6] - 日度成交数据显示,9月13日和9月14日成交量显著偏低,分别为51套和53套,远低于周内其他日期超过200套的水平 [6] - 中心城区是成交主力,周内日均成交套数(除13、14日外)在168-213套之间,而郊区新城日均成交套数在22-73套之间 [6] 二手房成交数据 - 本周成都二手房成交总套数为4205套,成交总面积为405,636.24平方米,成交量显著高于新房 [9] - 成交数据在9月14日记录为零,9月15日达到周内峰值1061套,随后日度成交回落至750-800套区间 [9] - 中心城区二手房成交活跃,周内有四天日成交套数超过600套,而郊区新城日成交套数多在120-160套之间 [9] 新增住宅供应 - 大成都范围内本周共发放16张预售证,其中10个项目包含住宅房源 [10] - 新增住宅预售项目分布在邛崃市、温江区、龙泉驿区等多个行政区域,单个项目预售面积从1,664.36平方米至38,433.92平方米不等 [11] - 主要新增供应项目包括云锦学里(预售面积38,433.92平方米)、锦城拾云雅园(预售面积32,182.8平方米)等 [11]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全国层面,商品房待售面积已连续6个月减少,市场呈现分化调整态势,政策利好效应逐步显现 [12] - 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正式施行,旨在解决市场突出问题 [12] - 地方层面,成都武侯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上新713间房源 [13];重庆市出台措施,对在特定期间内中心城区新购商品住房并提供补贴以促进住房消费 [14]
多地相继推出房地产展销活动,激活住房消费潜力
环球网· 2025-09-17 08:52
政策动态 - 河南出台一揽子住房消费支持措施 涵盖购房补贴 多子女家庭支持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12个方面 [1] - 自8月下旬以来 北京 上海 深圳 长春 南昌 福州等多地陆续推出楼市新政以激活住房消费潜力 [1] - 湖南 辽宁等地推出房地产展销活动 旨在抓住“金九银十”销售窗口期 [1] - 今年以来全国约190个地区出台近440条房地产优化政策 [2] 政策影响分析 - 房地产行业体量大 产业链长 能直接带动地产链上下游消费 并通过财富效应间接提振消费信心 是扩大内需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 [2] - 在全方位扩大内需背景下 后续各地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力度有望持续加码 [2] - 利率下行有利于修复购房意愿 收储及城改货币化有助于修复购房能力 [3] - 购房意愿及能力预期的边际修复预计将增加房地产市场基本面企稳的概率 并有望推动地产后周期需求修复及产业链公司信用风险缓释 [3]
经济学家樊纲:住房消费严重被低估,楼市早已到谷底
搜狐财经· 2025-08-24 02:48
住房消费统计方法 - 自有住房的实际居住行为构成消费 但当前统计方法显著低估中国实际住房消费规模[1] - 自有住房的居住消费属于影子租金 是重要财富组成部分但未计入GDP[3] - 若将自有住房影子租金纳入统计 住房消费占GDP比重将大幅提升[3] 房地产行业现状 - 房地产行业影响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发展 并关乎大量就业问题[6] - 购房行为带动装修、家具家电等关联行业消费[6] - 40年积累的问题需要时间修补 行业波动并非短期能结束[10] 市场需求分析 - 需求与需要存在本质区别 需求需货币购买能力支撑[6] - 大城市存在大量无法负担住房的群体 需通过保障房满足基本居住需求[8] - 房租与房价比例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部分情况下租房比买房更划算[4] 行业周期判断 - 房地产行业可能已于去年到达或接近谷底[8] - 行业触底后仍需经历谷底爬行阶段 将面临困难时期[8] - 市场仍处于探底过程 完成触底需较长时间而非短期能实现[10]
博鳌专家谈|中国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8-15 20:46
住房消费与统计方法 - 住房消费是人生最大且离不开的消费 但当前统计方法低估其贡献 例如深圳试点测算住房"影子租金"相当于GDP的7%-8% [2][4] - 实物消费产能过剩 服务性消费如医疗、康养、娱乐、旅游等领域仍有发展空间 将成为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 [4] 房地产发展模式 - 新模式核心是均衡发展 关键问题在于房屋建设的地理分布而非是否建设 [5] - 城市结构失衡导致房价问题 人口过度向超大城市聚集因优质资源集中 需通过补短板、调整城市结构、市场与保障体系协调及建立供求自我调节机制实现均衡 [7] 消费趋势与房地产周期 - 消费长期趋势与人口、房地产周期相关 人口出生率下降难逆转 房地产趋势短期难改变 需转向市场主导的消费型经济 [10] - 周期性消费下行可通过政策干预缓解 例如提高生育补贴至1000元/月 一线城市房价坚挺 低线城市价格下降约50%且未结束 [10] 科技创新与需求创造 - 科技可跳过传统发展阶段直接创造新需求 例如中国跳过固定电话阶段直接普及手机 [11][13] - 低空经济、AI等新技术能重新平衡供需并提升需求 因消费者愿意为新事物付费 [13] 房企转型与优势利用 - 房企需认清自身优势并利用科技盘活固定资产 例如通过城市更新、科技建设实现市场化资源配置 [15] - 转型成功案例需先天资源优势 如华侨城之于文旅地产 京东之于产业园区 非房企可比 [15] 行业格局与增量存量优化 - 未来格局概括为"增量变精、存量优化" 土地供给需缩量重质 开发商需提质增效 [16][18] - 城市更新涵盖住宅与非住宅领域 如老旧街区改造、商场改造、文旅地产等 是开发商新机会 运营服务需切合消费需求如商业地产与养老产业 [18]
提振住房消费 多地公积金政策再优化
经济网· 2025-08-08 11:36
政策优化力度与方向 -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累计发布优化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约180次 涉及加大对多子女家庭 灵活就业群体支持力度 支持住房租赁消费等多个优化方向[1][2] - 公积金政策优化力度明显提升 正在从"购房保障"向"全周期居住服务"转型 拓宽使用场景提高了公积金使用效率[1] - 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购房门槛 减少购房资金压力 激发潜在需求 进一步提振住房消费[1] 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 - 北京市对京籍二孩以上家庭购房 住房公积金可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 最高可贷160万元 该政策自2024年10月起实施[2] - 山东省威海市提高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 最高贷款额度上浮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双职工家庭最高可贷130万元 单职工最高可贷90万元[2] -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文件 明确提出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 结合实际出台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政策[2] 住房租赁消费支持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优化租房提取业务模式 划转房租频率增加"按季直付" 业务申请时间扩展至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有效期内[4] - 河北省邢台市明确租住商品住房的租房提取限额统一按多子女家庭标准计算 自然年度内合计提取限额提高至1.8万元[4] - 据贝壳研究院测算 2025年我国租房人口有望突破3亿 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规模近4000万 占比接近50%[4] 多元化住房需求支持 - 广东 江苏两省及杭州 丽水 西安 青岛等城市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济南市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购买保障房首付款[6] - 杭州 温州 丽水 青岛打破公积金传统上与新房关联模式 提出购买二手住房也可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6] - 上海 青岛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老旧电梯更新 衡阳市在湖南省首推购买同小区停车位可提取公积金政策[6] 区域协同与灵活就业支持 - 深圳 珠海 汕头等六城签署协议加速实现区域内公积金服务"同城化" 成都和德阳实现公积金跨城贷款审批和资金发放[6] - 北京支持职工提取公积金支付京津冀地区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 推动区域住房保障要素流通[6] - 成都市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力度 年龄上限调整为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缴存最短时长由12个月调整为6个月[7]
贵州:2025年推动城中村改造6268户、城市危旧房改造10022套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5:20
住房消费需求提振 - 2025年推动城中村改造6268户和城市危旧房改造10022套 [1] - 结合实际调整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以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1] - 坚持"以需定购"原则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以稳定市场 [1] 住宅项目与品质提升 - 出台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并推动"好房子"项目落地 [1] - 发展避暑、森林、温泉等旅居业态并规划建设避暑康养旅居地产项目 [1] 旅居消费市场拓展 - 拓展粤港澳、成渝、长三角等异地客群以培育壮大"旅居贵州"消费市场 [1]
每月最高入账近万元,多地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7:21
公积金政策调整核心观点 - 近期多地密集调整公积金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扩大使用范围等,以支持和激活合理住房需求 [1][6] - 公积金政策创新性提高,与住房消费联系更加紧密,如支持"商转公"、提取公积金付首付等 [2] - 公积金对特定人群(如新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多子女家庭)的支持力度加大 [7] 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 - 多地启动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GDP前10城市中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已发文,成都发布征求意见稿 [1][3] - 缴存基数上限普遍上调:苏州增加4200元至38900元(增幅最大),南京增加1500元至41400元,杭州增加1164元至40694元 [3][4] - 按12%最高缴存比例计算:南京月缴存额上限最高为9936元(增加360元),杭州9767元(增加278元),广州9559元,苏州9336元 [5] 公积金使用场景拓展 - 成都将二套房公积金最低首付比例由30%降至20%,并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老旧电梯更新 [1][6] - 北京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并同步申请公积金贷款,试点房源从4万套增至33万套 [6][7] - 超30个市(区)出台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政策,包括深圳、杭州、西安等一二线城市 [6] - 其他创新:镇江支持"房票"支付首付时办理公积金业务,岳阳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每年不超3000元) [7] 特定人群支持政策 - 南宁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4倍 [7] - 镇江取消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户籍限制,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帮子女还贷 [7] - 湖北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不低于20%,鼓励对二套房执行首套房政策 [7] 商转公政策推进 - 广州、沈阳、重庆等约20城支持或优化"商转公"政策,有利于降低购房者月供和总利息支出 [8] - 深圳、西安等多地推进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互通 [8]
楼市早餐荟 | 北京丰台、顺义2宗宅地挂牌预申请,总起始价39.3亿元;北京公积金直付房租试点房源增至33万套间
北京商报· 2025-07-21 10:15
北京土地市场供应 -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挂牌2宗预申请住宅用地 总起始价39.3亿元[1] - 丰台区地块土地面积约2.18万平方米 规划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 起始价29亿元 经营楼面价约5.03万元/平方米[1] - 顺义区地块与丰台区地块预申请受理时间均自2025年7月18日起至8月18日[1] 北京住房租赁市场政策 -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扩大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范围 新增自如为试点单位[2] - 试点覆盖全市公共租赁住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各1500套 商品房租赁住房33万套间[2] - 自如房源占比近60% 提供约20万套间[2] 湖北省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3] - 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514.67万平方米 增长5.9% 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3] 重庆市房地产消费刺激政策 - 重庆市政府印发措施促进住房消费 包括优化个人住房套数认定办法和支持改善性住房消费[4] - 2025年5月30日至12月31日期间 在中心城区新购商品住房并于一年内出售原有住房的 给予新购住房总房款1%的补贴[4] - 对在中心城区新购住房单套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以上的 给予总房款0.5%的补贴[4] 房地产企业融资与偿债 - 北京城建2023年发行的"23京城02"公司债券将于2025年7月25日付息[5] - 该债券发行总额为15亿元 期限5年 票面利率3.44% 本计息年度每手派发利息34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