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ETF发展

搜索文档
新高!突破6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7:17
日前,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百亿级别债券ETF达25只。其中,博时可转债ETF、 海富通短融ETF最新规模均超过580亿元,富国政金债券ETF最新规模超过450亿元、鹏扬30年国债ETF 最新规模超过300亿元。 其中百亿级别达25只 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074.49亿元。 【导读】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债券型ETF市场又迎来重要里程碑。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ETF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投资工具,也推动了ETF整体生态的优化升 级。随着支持政策落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债券ETF正迎来结构性成长的关键阶段。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创新品类有待布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债市仍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债券ETF或将持续扩容。 对于未来发展空间,中信证券研究数据显示,当前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剔除同业存单)在纯债基金中的 规模占比约为15%,债券指数基金中ETF规模占比约为34%,这两个指标在美国市场分别超过40%和 60%,对比来看,境内债券ETF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近年来,债券型ETF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2022年末, ...
新高!突破6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7:14
【导读】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债券型ETF市场又迎来重要里程碑。 日前,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百亿级别债券ETF达25只。 其中,博时可 转债ETF、海富通短融ETF最新规模均超过580亿元,富国政金债券ETF最新规模超过450亿 元、鹏扬30年国债ETF最新规模超过3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ETF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债券市场的投资工具,也推动了ETF整体生态 的优化升级。随着支持政策落地、产品创新不断推进,债券ETF正迎来结构性成长的关键阶 段。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074.49亿 元。 近年来,债券型ETF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2022年末,债券型ETF规模从上一年末的239.64 亿元增长至529.43亿元,增幅高达121%;2023年末进一步增长至801.52亿元,增幅超过 50%;2024年5月17日规模达到1014.6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同年末规模增长至 1739.73亿元。2025年2月,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仅仅过去 ...
债券ETF:未来已来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债券ETF市场 [1] - 公司:海通、博时、富国、广发、南方、永赢等基金管理机构 [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发展与规模 - 2022年跨市场现金申赎证金债ETF推出是债券ETF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3] - 2025年1月和7月分别上市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推动市场成熟,截至2025年7月25日全市场债券ETF总管理规模超过5,104亿元 [1][4][5] - 债券ETF在被动指数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从年初的15%上升至25%,主要受益于信用债ETF发行 [1][6] - 科创债ETF上市首周规模迅速增长至约1,000亿元,7只产品日均换手率超过100% [1][7] 产品特点与差异 - 债券ETF与场外被动指数基金在久期和成分上存在差异,债券ETF久期分布较为分散 [1][8][10] - 利率债ETF以国债和地方债为主(占比约30%),场外被动指数型产品中政金债占比超过50% [11] - 可转债ETF是场外产品未涉及的领域 [11] - 短融ETF实际配置149只成分券,仅占标的指数总量约1/20,通过典型抽样复制策略实现有效追踪 [20] 投资者结构 - 机构投资者对可转债ETF、中短久期国债和政金ETF持有比例较高(可转债ETF机构持有比例达97%-99%) [12] - 散户对30年期国债ETF和短融ETF持有比例较高(30年国债ETF散户持有比例达46%) [12] - 保险配置比例从2021年70%降至2024年35%,银行理财资金增配明显 [12] 竞争格局 - 债券ETF与场外被动指数基金管理机构头部重合度低,前三大管理人分别为海通、博时和富国 [13] - 富国基金依靠政金债ETF(利率债产品)进入前三名 [14] - 债券ETF领域尚未形成稳定头部机构格局,排名受单只产品规模变化影响较大 [14] 发展阻力与机遇 - 国内债券ETF市场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品供给和创新不足、投资者认可度不高等阻力 [2][15] - 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仅有21只债券ETF,2025年7月末增至39只 [15] - 未来可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线和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发展 [2][15] 国际比较与借鉴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美国债券ETF规模达1.9万亿美元,场外指数产品为1.1万亿美元 [16] - 贝莱德和先锋基金两大管理机构市占率达66%,贝莱德旗下iShares品牌拥有145只固收ETF,总规模超过7,500亿美元 [22] - 国内可借鉴海外经验加强综合性、高收益、利率期限完备性及信用主题多元化等细分品类布局 [26][28]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提示 - 需关注科创成分券的价格波动风险及交易拥挤问题 [1][7] 资金流入特征 - 资金流入与细分类型相关性较大,与跟踪误差相关性较小 [18] - 资金持续流入的关键因素包括强者恒强效应、策略稀缺性和制度设计优势 [17] 评价指标 - 债券ETF跟踪误差中位数为0.02%,平均值为0.03%,整体跟踪效果较好 [19] 投资价值 - 30年期国债ETF是唯一可用于超长久期国债配置工具 [21] - 短融ETF是明确类现金管理工具,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实现久期轮动策略 [21] - T+0机制和低费率优势适配短期波段操作需求 [21]
沪深ETF规模逾4.3万亿元债券ETF渐成资金配置主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沪深两市ETF市场概况 - 截至6月末沪市ETF共701只总市值31473.20亿元深市ETF共495只总市值11539.20亿元两市合计规模43012.40亿元较上月稳步上升 [1] - 沪市基金产品共87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32259.87亿元深市基金产品共78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1910.20亿元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上市重塑债券ETF市场格局 [1] 券商ETF业务竞争格局 - 沪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华泰证券(11.75%)中信证券(11.04%)国泰海通(6.55%)东方证券(5.30%)中国银河(4.71%) [2] - 深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港裕信息 [2] - 沪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中国银河(24.03%)申万宏源(17.61%)中信证券(6.26%)国泰海通(4.78%)招商证券(4.63%) [2] - 深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 [2] - 特色券商如东方财富东北证券方正证券通过差异化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港裕信息在深股通服务领域表现亮眼 [2] 债券ETF发展动态 - 上半年国内ETF市场扩容近5800亿元债券ETF和港股ETF为主要吸金品种 [3] - 债券型ETF数量从21只增至29只规模增长贡献率达36%增加超2000亿元 [3] - 股票型ETF数量从893只增至1055只规模增加2415亿元其中港股ETF贡献约1200亿元 [3]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已达2181亿元投资者对债券指数化产品认可度持续提升 [4] - 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ETF成为热门选择26只ETF上半年规模增长超百亿元 [3]
债券ETF规模加速增长 百亿元级产品达二十一只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22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截至7月25日达到5105.05亿元 [1][2]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新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以及国债ETF、可转债ETF等品种的持续增长 [1][2] - 百亿元级债券ETF数量从7月中旬的15只增至21只,头部产品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30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514.94亿元)、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431.57亿元) [1][4] 细分产品贡献 - 科创债ETF:10只产品上市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7月17日上市首日规模达760亿元 [1][2] - 国债ETF: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累计增长超50亿元),博时30年国债ETF规模从不足100亿元增至140亿元以上 [2][3] - 可转债ETF:博时可转债ETF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431.57亿元),连续5周累计增长超80亿元 [3] 市场结构与增长动力 - 债券ETF管理费低、可质押、风格中性等特点吸引理财等机构资金流入 [5] - 当前39只债券ETF仅由18家基金公司发行,34家基金公司尚未布局,潜在增量空间大 [6] - 产品创新加速:2025年上半年推出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下半年推出10只科创债ETF,解决长久期产品缺失等问题 [6][7] 发展潜力与方向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规模占比仅15%(美国超40%),债券ETF在指数基金中占比34%(美国超60%),成长空间显著 [7] - 未来布局方向包括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央企主题ETF,以及高收益债券、全球策略、主动债券等创新品类 [7] - 投资者类型多元化:当前以回购质押账户、保险资金为主,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等配置潜力待挖掘 [7]
债券ETF破5000亿元!这些“实力”公募尚未入场
券商中国· 2025-07-27 18:07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 全市场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达到5105.05亿元 [1][3]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新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000亿元)和国债ETF、可转债ETF等产品 [2][3] - 百亿级债券ETF数量从7月中旬的15只增加到21只 [2][5] 细分产品表现 - 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截至7月21日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华夏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50亿元,嘉实和富国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40亿元 [3] - 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超长期债券ETF,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时间明显缩短 [4] - 博时30年国债ETF规模增长逾50亿元,总规模突破140亿元,博时可转债ETF规模增长逾30亿元,总规模突破400亿元 [4] 头部产品分布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以530多亿元规模位居第一,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514.94亿元)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431.57亿元)紧随其后 [6] - 规模200亿元以上的ETF有6只,其中3只为公司债ETF,其余包括城投债ETF、国债ETF等 [6] - 100亿元级别的债券ETF包括4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5只科创债ETF [7] 市场驱动因素 - 债券ETF受欢迎与其可质押属性密切相关,17只实物申赎型信用债ETF在市场调整时面临折价压力,但质押融资功能可提供缓冲空间 [7] - 理财等机构资金的进入是债券ETF近期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债券ETF具有较低管理费、可质押等特点,且不存在明显的个人风格特征 [8] 未来发展空间 - 目前39只债券ETF仅来自18家基金公司,未来增量布局可能来自汇添富、华泰柏瑞、工银瑞信等头部机构及华宝、摩根等已在ETF领域具备实力的基金公司 [9] - 债券ETF在综合债券方向、绿色债券和央企主题方向目前是布局真空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11]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的规模占比约为15%,债券指数基金中ETF规模占比约为34%,与美国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1] - 海外市场还有高收益债券ETF、全球策略ETF、另类策略ETF等创新品类有待布局和发展 [11]
海富通基金,喘了口气
虎嗅· 2025-07-23 18:10
海富通基金非货规模增长 - 二季度非货规模达1807.71亿元 行业排名从33位升至28位 为近十年最大突破 [1] 债券ETF市场增长 - 债券ETF规模从2024年5月的1000亿元增至2月7日的2000亿元 9个月增长1000亿元 - 7月17日规模达4810.57亿元 5个月内增长近3000亿元 [4] - 爆发原因为ETF投资普及、市场风险偏好低、债市利率下行及超额收益难做 [5] 海富通债券ETF领先地位 - 债券ETF规模1028.74亿元 市占率20.34% 位列行业第一 [5][7] - 高于第二名博时基金761.86亿元和第三名富国基金669.70亿元 [7] - 拥有6只债券ETF产品 数量与规模均居行业首位 [5] - 产品线覆盖城投债、地方债、可转债、短融及信用债ETF [8][12] 公司战略与历史布局 - 2014年起差异化布局债券ETF 避开股票ETF竞争红海 [10] - 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轶平曾称债券ETF为战略性产品 [10] - 长期依赖债基支撑规模 权益业务受老鼠仓事件拖累 [10] 行业竞争态势 - 博时基金发行4只债券ETF 富国基金靠530亿元政金债ETF单品追赶 [16] - 华夏、易方达、南方等头部公司于2023年末入局债券ETF [16] - 2025年初公司债ETF发行竞赛中 海富通产品规模151亿元 低于易方达、华夏、南方的220亿元以上 [19] 公司财务与资源限制 - 2021-2023年营收从16.38亿元降至11.64亿元 净利润从5.3亿元降至4.17亿元 [17] - 固收团队规模较小 无银行系股东背景 [11] - 权益团队仅10位基金经理 除周雪军外多数业绩平淡 [22] 未来挑战与机遇 - 监管限制债基发行 需发行3只权益产品方可发行1只债基 [20] - 短融ETF为独有产品 具货基替代性 规模或持续增长 [21] - 与华安基金整合中 海富通持有社保基金管理人牌照 品牌有望保留 [25]
一文全览债券ETF
天风证券· 2025-07-22 22: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以来债券ETF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产品类型不断丰富 报告从发展历程 特点 成分券 业绩表现和主要投资者等方面对全品种债券ETF产品进行剖析[10][11] 各章节内容总结 债券ETF的发展历程 - 截至2025年7月17日 我国债券ETF市场总规模达4811亿元 共39只产品 其中利率债ETF规模1248亿元 信用债ETF(含科创债ETF)规模3096亿元 可转债ETF规模467亿元[11] - 利率债ETF发展历程丰富 2013 - 2017年发展较缓 2018年后受资管新规等影响规模逐渐增长 产品体系逐步完善[11][12] - 信用债ETF发展节奏相对滞后 2025年以来迎来显著增长 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大幅提升[14][16] - 可转债ETF仅有2只产品 2024年规模大幅增长 2025年以来稳中有升[19] 债券ETF的特点 - 支持实物申赎 降低申赎冲击 采用抽样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 一级市场申赎按PCF进行[23][24] - 成分券透明 保障持仓可穿透 基金管理人每日公布PCF 投资者可了解持仓情况[28] - 可“T + 0”交易 提升交易活跃度 二级交易和部分一级申赎支持“T + 0”[29] - 部分债券ETF可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 提升产品流动性 2025年9只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库后成交额上升[31][35] - 费率较低 具有成本优势 多数债券ETF综合费率为0.20% 低于场外被动指数型债基[38][39] - 存在实物申赎可操作性和盘中估值披露信息不足的问题 且规模相较场外被动指数型债基偏小[42][44] 债券ETF成分券有哪些 债券ETF跟踪的指数 - 39只债券ETF合计跟踪25个指数 国债ETF、国开债ETF跟踪指数成分券个数较少 地方债指数等成分券个数较多[50] - 指数编制对样本券选择标准不同 国债等指数多关注剩余期限 信用债及可转债ETF跟踪指数多对信用等级等有要求[52] 信用债ETF的指数成分券与产品成分券 - 指数成分券在主体评级、隐含评级、剩余期限、债券余额和票面利率等方面有不同分布特征[56][58][60] - 21只信用债ETF产品中 部分产品PCF成分券较少 部分较多 多数产品PCF成分券属于指数成分券[67] 债券ETF的业绩表现 - 关注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年化波动率、卡玛比率等指标[74] - 不同类型债券ETF业绩表现有差异 长久期利率债ETF收益率和回撤波动较大 部分地方债ETF和政金债ETF卡玛比率较高[75][82][83] 债券ETF的主要投资者 - 多数债券ETF以机构投资者为主[93] - 利率债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最多 其次是银行和保险 机构投资者比例与前十大持有人集中度有关[94] - 可转债ETF机构投资者比例较高 持有人较为分散 前十大持有人中保险较多 其次是基金[95] - 信用债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最主要 其次是银行、信托 部分产品保险参与积极[97]
上市首日规模激增超400亿元 首批科创债ETF受资金青睐
上海证券报· 2025-07-19 02:23
科创债ETF规模激增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中成立,发行规模合计达289 88亿元 [1] - 上市首日成交额突破800亿元,规模增至764 99亿元 [1] - 多只科创债ETF跻身百亿级阵营:华夏科创债ETF规模从29 61亿元增至141 81亿元,鹏华科创债ETF从29 94亿元增至109 98亿元,嘉实科创债ETF从29 59亿元增至108 94亿元,富国科创债ETF从30亿元增至107 98亿元 [1] - 次日成交额合计超千亿元,南方、易方达、华夏、嘉实、招商、鹏华科创债ETF成交额均突破百亿元 [1] 机构投资者主导 - 8只科创债ETF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均超90%,部分高达99% [2] - 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均为机构,包括信托、券商、银行及养老金产品 [2] - 富国科创债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国投证券和建信信托持有金额均超1 3亿元,中信证券养老金产品合计持有超1亿元,宿迁市交通产业集团持有5376 38万元 [2] 流动性提升措施 - 多只科创债ETF密集增加做市商,如招商科创债ETF新增中信建投、广发、兴业等券商,鹏华科创债ETF新增东方证券、申万宏源等 [3] - 多家基金公司申请将科创债ETF纳入回购质押库,若获批可通过质押功能放大收益并提升流动性 [3]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科创债ETF被视为连接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纽带,政策支持下债券ETF发展加速,万亿规模可期 [1][4] - 鹏华基金认为科创债ETF将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增强投资者参与便捷性 [4] -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丰富债券ETF供给,支持利率债ETF和信用债ETF发展,研究纳入质押库 [5] 债券ETF整体发展 - 国内债券ETF规模从2013年起步,2024年5月首破千亿元,6月突破3000亿元,7月17日达4810 58亿元,较去年底增长超3000亿元 [6] - 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债券ETF尤其是信用债ETF进入发展大年,未来养老资金入市和细分领域开发将推动规模迈向万亿元 [6]
债券ETF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7-15 11:08
业内看好债券ETF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债券ETF市场发展迅速。根据最新公告,首批10只科创债ETF将于7月17日集体上市。此 次科创债上市将助力我国债券ETF产品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未来发展潜力,我国债券ETF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债券ETF规模增长迅速 7月14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 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集体发布公告,旗下首批科创债ETF将于7月17日上市。 根据各家公司7月11日发布的基金成立公告,10只科创债ETF共募集近29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7月14 日,市场共有债券ETF产品29只,产品规模3984亿元。这也意味着,在10只科创债ETF的助力下,我国 债券ETF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大关。 从基金管理人角度看,此次发行后,债券ETF管理家数将从16家增至18家。其中,海富通基金管理6 只;博时基金管理5只;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平安基金各管理3只;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 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各管理2只;大成基金、东财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景顺长城 基金、鹏扬基金、天弘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