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ETF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债券ETF年内增长超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12:51
债券ETF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9月28日,债券ETF产品数量达53只,总规模达到6844亿元,较年初增加超5000亿元,大幅增长280% [1][6] - 2025年债券ETF发展进程加速,2月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7月突破5000亿元关口,9月突破60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6] - 债券ETF成为年内规模增加最多的ETF品类,截至9月28日,已有32只债券型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 [6][10] 产品类型与市场结构 - 债券ETF市场形成利率债ETF、信用债ETF和可转债ETF三大矩阵,新上市的科创债ETF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债券投资工具矩阵 [3] - 科创债ETF表现突出,首批10只产品于7月17日上市,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至7月21日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 [7]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合计募集规模407.86亿元,目前已有7只产品规模突破100亿元 [7] 主要产品与基金管理人 - 博时可转债ETF规模突破600亿元,海富通短融ETF规模580亿元,规模位居前列 [10] - 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达437亿元,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达到307亿元 [10] - 海富通基金是首家债券ETF规模破千亿的公司,旗下有6只债券ETF;博时基金于今年8月跻身“千亿俱乐部”,旗下5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千亿 [13] - 今年以来,华泰柏瑞基金、永赢基金、万家基金、泰康基金、摩根资管、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加速入局债券ETF赛道 [4][13] 市场需求与流动性 - 养老、社保、年金以及公募FOF基金等资管产品越来越多配置ETF,个人投资者对债券ETF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4] - 债券ETF日均成交额大幅增长,从今年1月的384亿元持续增长至9月的超2200亿元 [11] - 债券ETF具备交易快捷灵活及场内质押的便利性,凭借低风险与稳健回报的双重优势,已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工具 [11] 发展驱动因素与前景 - 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背景下,赎回费率豁免的债券ETF、货基、同业存单基金的重要性提升,规模有望继续扩容 [4] - 科创债ETF发展迅速,因政策鼓励支持且工具属性突出,交易灵活便捷,降低了投资者参与门槛 [7] - 未来指数债基尤其是债券指数ETF的规模预计仍将明显增长,其中信用债指数ETF、与权益指数挂钩的ETF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4][8]
债券ETF年内增长超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1 12:49
债券ETF市场发展概况 - 债券ETF市场呈现跨越式发展,截至9月28日,产品数量达53只,总规模6844亿元,较年初1739亿元的规模增加超5000亿元,大幅增长280% [1][5] - 2024年5月债券型ETF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14亿元,同年末增长至1739亿元;2025年2月突破2000亿元,7月突破5000亿元关口,9月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5] - 债券ETF成为年内规模增加最多的ETF品类,市场成交额显著放大,日均成交额从1月的384亿元增长至9月的超2200亿元 [5][9] 产品类型与市场结构 - 债券ETF市场版图形成利率债ETF、信用债ETF和可转债ETF三大矩阵,新上市的科创债ETF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债券投资工具矩阵 [3] - 科创债ETF表现突出,首批10只产品于7月17日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至7月21日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第二批14只产品合计募集规模407.86亿元 [5][6] - 截至9月28日,32只债券型ETF规模突破百亿元,博时可转债ETF规模突破600亿元,海富通短融ETF规模580亿元,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达437亿元,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达307亿元 [8][9] 市场参与主体 - 养老、社保、年金以及公募FOF基金等资管产品越来越多配置ETF,个人投资者对债券ETF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3] - 海富通基金是首家债券ETF规模破千亿的公司,旗下有6只债券ETF;博时基金于今年8月跻身"千亿俱乐部",旗下5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千亿 [10] - 今年以来华泰柏瑞基金、永赢基金、万家基金、泰康基金、摩根资管、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加速入局债券ETF赛道,成为行业新晋参与者 [3][10] 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背景下,赎回费率豁免的债券ETF、货基、同业存单基金的重要性提升,规模有望继续扩容 [3] - 债券ETF在持有成本、T+0交易、可质押、允许实物申赎、节约资本占用等方面各有特色,未来发展指数债基应以ETF为主 [3] - 银行理财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债券ETF提供发挥空间,预计未来这一需求还将继续上升 [10]
公募新势力入场 债券ETF年内增长超5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4:5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深圳报道 债券ETF驶入快车道。 今年以来,债券ETF产品持续扩容,管理规模大幅攀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债券ETF产品数量已达53只,总规模达 到6844亿元,较年初增加超5000亿元,大幅增长了280%。 此外,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大背景下,赎回费率豁免的债券ETF、货基、同业存单基金的重要性提升,规模还有望继续扩 容。 "考虑到部分ETF在持有成本、T+0 交易、可质押、允许实物申赎、节约资本占用等方面各有特色、各具优势,未来发展指数债 基或应以ETF为主。"东吴证券分析师芦哲表示,未来, 指数债基尤其是债券指数 ETF 的规模预计仍将明显增长,其中信用债指 数 ETF、与权益指数挂钩的ETF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在债券ETF领域,海富通基金、国泰基金、平安基金、鹏华基金、博时基金等机构布局较早,但今年以来,华 泰柏瑞基金、永赢基金、万家基金、泰康基金、摩根资管、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加速入场,成为债券ETF新玩家。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基金规模合计 [交易日期] 20241231 [币种] 原始币种 | 基金规模合计 [交易日期] 20250 ...
新高!突破6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7:17
债券ETF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达6074.49亿元 [1][2] - 债券ETF是年内规模增加最多的ETF品类,今年以来累计资金流入高达3170.27亿元 [2] - 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从2022年末的529.43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801.52亿元,增幅超过50%,并在2024年末达到1739.73亿元 [2] 主要产品规模 - 百亿级别债券ETF产品达25只 [1][3] - 博时可转债ETF和海富通短融ETF规模领先,分别达到597.94亿元和586.47亿元 [1][3] - 富国政金债券ETF规模突破450亿元,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超过300亿元,另有海富通城投债ETF等多只产品规模超过200亿元 [1][3] 市场发展驱动力与前景 - 债券ETF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债券市场投资工具并推动了ETF生态优化升级 [1] - 养老、社保、年金及公募FOF等资管产品增加配置,个人投资者关注度和持仓趋势提升,共同促进市场发展 [4] - 第二批共14只科创债ETF集体成立,为市场带来超407亿元的规模增量 [2] 未来发展空间与创新方向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规模占比约15%,债券指数基金中ETF规模占比约34%,远低于美国市场的超过40%和60%,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4] - 债券ETF在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和央企主题方向仍是布局真空区,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4] - 对比海外市场,高收益债券ETF、全球策略ETF、主动债券ETF等创新品类有待布局和发展 [4] 投资者结构 - 回购质押账户、联接基金、保险对债券ETF规模上涨贡献较大,年金与养老金等资金持有规模亦有提升 [5] - 债券ETF在银行理财、配置型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方面仍有较大的配置潜力 [5]
新高!突破6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17:14
债券ETF市场规模里程碑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截至9月19日达6074.49亿元 [2][4] - 百亿级别债券ETF产品数量达到25只,显示市场集中度和产品成熟度提升 [2][5] - 博时可转债ETF和海富通短融ETF规模领先,分别达到597.94亿元和586.47亿元 [2][5] 债券ETF历史增长轨迹 - 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末规模从239.64亿元增长至529.43亿元,年度增幅达121% [4] - 2023年末规模进一步增长至801.52亿元,增幅超过50% [4] - 2024年5月规模突破千亿元达1014.66亿元,同年末达1739.73亿元 [4] - 2025年2月突破2000亿元,7月突破5000亿元关口,增长加速明显 [4] 年内资金流入与产品格局 - 债券ETF成为年内吸金最多的ETF品类,今年以来累计资金流入达3170.27亿元 [5]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成立,为市场带来超407亿元规模增量 [5] - 细分产品规模分层:2只超580亿元,1只超450亿元,1只超300亿元,5只超200亿元,16只为百亿元级别 [5] 国际比较与发展驱动因素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规模占比约15%,债券指数基金中ETF占比约34%,远低于美国市场的40%和60%,显示巨大发展空间 [9] - 机构投资者如养老、社保、年金及公募FOF基金增加配置,个人投资者关注度提升,共同推动市场发展 [9] - 回购质押账户、联接基金和保险资金对规模上涨贡献较大,银行理财和个人投资者领域仍有较大配置潜力 [10] 产品创新与未来布局方向 - 细分市场存在布局真空区,包括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和央企主题方向 [9] - 海外市场创新品类如高收益债券ETF、全球策略ETF、主动债券ETF等有待境内市场布局 [9] - 更多创新产品和策略推出有望推动投资者结构多元化 [10]
债券ETF:未来已来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债券ETF市场 [1] - 公司:海通、博时、富国、广发、南方、永赢等基金管理机构 [13][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发展与规模 - 2022年跨市场现金申赎证金债ETF推出是债券ETF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3] - 2025年1月和7月分别上市的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科创债ETF推动市场成熟,截至2025年7月25日全市场债券ETF总管理规模超过5,104亿元 [1][4][5] - 债券ETF在被动指数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从年初的15%上升至25%,主要受益于信用债ETF发行 [1][6] - 科创债ETF上市首周规模迅速增长至约1,000亿元,7只产品日均换手率超过100% [1][7] 产品特点与差异 - 债券ETF与场外被动指数基金在久期和成分上存在差异,债券ETF久期分布较为分散 [1][8][10] - 利率债ETF以国债和地方债为主(占比约30%),场外被动指数型产品中政金债占比超过50% [11] - 可转债ETF是场外产品未涉及的领域 [11] - 短融ETF实际配置149只成分券,仅占标的指数总量约1/20,通过典型抽样复制策略实现有效追踪 [20] 投资者结构 - 机构投资者对可转债ETF、中短久期国债和政金ETF持有比例较高(可转债ETF机构持有比例达97%-99%) [12] - 散户对30年期国债ETF和短融ETF持有比例较高(30年国债ETF散户持有比例达46%) [12] - 保险配置比例从2021年70%降至2024年35%,银行理财资金增配明显 [12] 竞争格局 - 债券ETF与场外被动指数基金管理机构头部重合度低,前三大管理人分别为海通、博时和富国 [13] - 富国基金依靠政金债ETF(利率债产品)进入前三名 [14] - 债券ETF领域尚未形成稳定头部机构格局,排名受单只产品规模变化影响较大 [14] 发展阻力与机遇 - 国内债券ETF市场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品供给和创新不足、投资者认可度不高等阻力 [2][15] - 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仅有21只债券ETF,2025年7月末增至39只 [15] - 未来可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线和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发展 [2][15] 国际比较与借鉴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美国债券ETF规模达1.9万亿美元,场外指数产品为1.1万亿美元 [16] - 贝莱德和先锋基金两大管理机构市占率达66%,贝莱德旗下iShares品牌拥有145只固收ETF,总规模超过7,500亿美元 [22] - 国内可借鉴海外经验加强综合性、高收益、利率期限完备性及信用主题多元化等细分品类布局 [26][28]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提示 - 需关注科创成分券的价格波动风险及交易拥挤问题 [1][7] 资金流入特征 - 资金流入与细分类型相关性较大,与跟踪误差相关性较小 [18] - 资金持续流入的关键因素包括强者恒强效应、策略稀缺性和制度设计优势 [17] 评价指标 - 债券ETF跟踪误差中位数为0.02%,平均值为0.03%,整体跟踪效果较好 [19] 投资价值 - 30年期国债ETF是唯一可用于超长久期国债配置工具 [21] - 短融ETF是明确类现金管理工具,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实现久期轮动策略 [21] - T+0机制和低费率优势适配短期波段操作需求 [21]
沪深ETF规模逾4.3万亿元债券ETF渐成资金配置主线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5:05
沪深两市ETF市场概况 - 截至6月末沪市ETF共701只总市值31473.20亿元深市ETF共495只总市值11539.20亿元两市合计规模43012.40亿元较上月稳步上升 [1] - 沪市基金产品共870只资产管理总规模32259.87亿元深市基金产品共78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1910.20亿元 [1]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于7月17日上市重塑债券ETF市场格局 [1] 券商ETF业务竞争格局 - 沪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华泰证券(11.75%)中信证券(11.04%)国泰海通(6.55%)东方证券(5.30%)中国银河(4.71%) [2] - 深市ETF成交额前五券商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港裕信息 [2] - 沪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中国银河(24.03%)申万宏源(17.61%)中信证券(6.26%)国泰海通(4.78%)招商证券(4.63%) [2] - 深市ETF持有规模前五券商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 [2] - 特色券商如东方财富东北证券方正证券通过差异化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港裕信息在深股通服务领域表现亮眼 [2] 债券ETF发展动态 - 上半年国内ETF市场扩容近5800亿元债券ETF和港股ETF为主要吸金品种 [3] - 债券型ETF数量从21只增至29只规模增长贡献率达36%增加超2000亿元 [3] - 股票型ETF数量从893只增至1055只规模增加2415亿元其中港股ETF贡献约1200亿元 [3]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已达2181亿元投资者对债券指数化产品认可度持续提升 [4] - 创新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ETF成为热门选择26只ETF上半年规模增长超百亿元 [3]
债券ETF规模加速增长 百亿元级产品达二十一只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22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 全市场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截至7月25日达到5105.05亿元 [1][2]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新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以及国债ETF、可转债ETF等品种的持续增长 [1][2] - 百亿元级债券ETF数量从7月中旬的15只增至21只,头部产品包括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30亿元)、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514.94亿元)、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431.57亿元) [1][4] 细分产品贡献 - 科创债ETF:10只产品上市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7月17日上市首日规模达760亿元 [1][2] - 国债ETF: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累计增长超50亿元),博时30年国债ETF规模从不足100亿元增至140亿元以上 [2][3] - 可转债ETF:博时可转债ETF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431.57亿元),连续5周累计增长超80亿元 [3] 市场结构与增长动力 - 债券ETF管理费低、可质押、风格中性等特点吸引理财等机构资金流入 [5] - 当前39只债券ETF仅由18家基金公司发行,34家基金公司尚未布局,潜在增量空间大 [6] - 产品创新加速:2025年上半年推出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下半年推出10只科创债ETF,解决长久期产品缺失等问题 [6][7] 发展潜力与方向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规模占比仅15%(美国超40%),债券ETF在指数基金中占比34%(美国超60%),成长空间显著 [7] - 未来布局方向包括综合债券、绿色债券、央企主题ETF,以及高收益债券、全球策略、主动债券等创新品类 [7] - 投资者类型多元化:当前以回购质押账户、保险资金为主,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等配置潜力待挖掘 [7]
债券ETF破5000亿元!这些“实力”公募尚未入场
券商中国· 2025-07-27 18:07
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 全市场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达到5105.05亿元 [1][3]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新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000亿元)和国债ETF、可转债ETF等产品 [2][3] - 百亿级债券ETF数量从7月中旬的15只增加到21只 [2][5] 细分产品表现 - 10只科创债ETF上市首日规模突破760亿元,截至7月21日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华夏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50亿元,嘉实和富国科创债ETF规模突破140亿元 [3] - 鹏扬30年国债ETF规模突破200亿元,成为市场规模最大的超长期债券ETF,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时间明显缩短 [4] - 博时30年国债ETF规模增长逾50亿元,总规模突破140亿元,博时可转债ETF规模增长逾30亿元,总规模突破400亿元 [4] 头部产品分布 -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以530多亿元规模位居第一,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514.94亿元)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431.57亿元)紧随其后 [6] - 规模200亿元以上的ETF有6只,其中3只为公司债ETF,其余包括城投债ETF、国债ETF等 [6] - 100亿元级别的债券ETF包括4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和5只科创债ETF [7] 市场驱动因素 - 债券ETF受欢迎与其可质押属性密切相关,17只实物申赎型信用债ETF在市场调整时面临折价压力,但质押融资功能可提供缓冲空间 [7] - 理财等机构资金的进入是债券ETF近期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债券ETF具有较低管理费、可质押等特点,且不存在明显的个人风格特征 [8] 未来发展空间 - 目前39只债券ETF仅来自18家基金公司,未来增量布局可能来自汇添富、华泰柏瑞、工银瑞信等头部机构及华宝、摩根等已在ETF领域具备实力的基金公司 [9] - 债券ETF在综合债券方向、绿色债券和央企主题方向目前是布局真空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11] - 境内债券指数基金在纯债基金中的规模占比约为15%,债券指数基金中ETF规模占比约为34%,与美国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1] - 海外市场还有高收益债券ETF、全球策略ETF、另类策略ETF等创新品类有待布局和发展 [11]
海富通基金,喘了口气
虎嗅· 2025-07-23 18:10
海富通基金非货规模增长 - 二季度非货规模达1807.71亿元 行业排名从33位升至28位 为近十年最大突破 [1] 债券ETF市场增长 - 债券ETF规模从2024年5月的1000亿元增至2月7日的2000亿元 9个月增长1000亿元 - 7月17日规模达4810.57亿元 5个月内增长近3000亿元 [4] - 爆发原因为ETF投资普及、市场风险偏好低、债市利率下行及超额收益难做 [5] 海富通债券ETF领先地位 - 债券ETF规模1028.74亿元 市占率20.34% 位列行业第一 [5][7] - 高于第二名博时基金761.86亿元和第三名富国基金669.70亿元 [7] - 拥有6只债券ETF产品 数量与规模均居行业首位 [5] - 产品线覆盖城投债、地方债、可转债、短融及信用债ETF [8][12] 公司战略与历史布局 - 2014年起差异化布局债券ETF 避开股票ETF竞争红海 [10] - 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轶平曾称债券ETF为战略性产品 [10] - 长期依赖债基支撑规模 权益业务受老鼠仓事件拖累 [10] 行业竞争态势 - 博时基金发行4只债券ETF 富国基金靠530亿元政金债ETF单品追赶 [16] - 华夏、易方达、南方等头部公司于2023年末入局债券ETF [16] - 2025年初公司债ETF发行竞赛中 海富通产品规模151亿元 低于易方达、华夏、南方的220亿元以上 [19] 公司财务与资源限制 - 2021-2023年营收从16.38亿元降至11.64亿元 净利润从5.3亿元降至4.17亿元 [17] - 固收团队规模较小 无银行系股东背景 [11] - 权益团队仅10位基金经理 除周雪军外多数业绩平淡 [22] 未来挑战与机遇 - 监管限制债基发行 需发行3只权益产品方可发行1只债基 [20] - 短融ETF为独有产品 具货基替代性 规模或持续增长 [21] - 与华安基金整合中 海富通持有社保基金管理人牌照 品牌有望保留 [25]